四川69歲老人被野蜂蜇死: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2021-01-08 大河報網

10月7日,重陽節。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

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

1.野蜂築巢處;2.王方書倒地處;3.王方書家。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此前,當地已有多位村民被蜇傷,而大假即將結束,孩子們將從野蜂出沒地上學,不少家長擔心發狂的野蜂再傷孩子。

出門撿柴,69歲老人被蜇身亡

69歲的王方書終身未娶,沒有子嗣,是當地五保戶,跟侄兒王成雲一家生活。「他身體健壯,體力強,是把幹活的好手。」當地村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6日一大早,村民楊大貴出門幹活,發現樹林中有成群結隊的野蜂亂飛,有攻擊人的趨勢,嚇得繞道返回。在路口,楊大貴碰到正欲上坡的王方書,提醒他樹林有野蜂蜇人,王方書也嚇得躲回家了。

當天下午4時許,村民張從友看到王方書背著背簍出門。不到一個小時,張從友聽到對面竹林裡人聲嘈雜。原來,王方書被野蜂蜇了,從山頭上滾落到山腳。

村民們趕來,攆走野蜂,將全身青一塊紫一塊的王方書送到筠連巡司中心衛生院搶救。當晚10時左右,王方書死亡。

受害人王方書剛入院時的手臂、傷口。

蜂巢被摘,野蜂成群亂飛

村民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發地附近「大包上」樹林中,原本有兩個巨大的野蜂巢,10多天前被人摘走一個。王方書被蜇前,又被摘走了另一個。

第一個蜂巢被摘走後,村民熊國光和胡以香都被野蜂蜇傷過。

胡以香手臂的蜂傷。

「我去採茶葉,蜂群突然襲擊我,頭上、背上、手臂、屁股等部位,被蜇傷10多處。」胡以香逃跑時,還摔傷了手掌,考慮到經濟原因,胡以香沒有去醫院治療,至今身上的蜇點膚色仍然發黑。

熊國光是胡以香的小叔子,他被蜇傷後10天左右,3處蜇點仍然明顯紅腫,並伴有發炎症狀。熊國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是被一隻野蜂蜇傷的,而不是3隻。「它們蜇人後,蜂刺不會像蜜蜂一樣斷掉,而是可以反覆蜇人。」

據村民們介紹,兩個蜂巢都被鄰村的村民取走了。「但是,他們只取走了蜂巢,沒有對野蜂進行滅殺。」村民們認為,這給當地住戶帶來安全隱患。

7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趕到冒鼓村事發地,發現越接近「大包上」,頭頂的野蜂就越多。藉助無人機飛到野蜂築巢的樹林上空,可以清楚看到一棵杉樹的樹梢被砍掉了,還有野蜂在樹林上空飛舞。

村民透露,蜂巢原本就在樹梢上,「摘蜂巢的人把墜落的蜂巢抬到一邊,用滅害靈驅走野蜂,帶走了蜂巢。」

野蜂築巢的樹梢被斬斷。

就在王方書被蜇前,村民黃世聰帶著小孫女在「大包上」附近也被野蜂攻擊,幸好躲進了密匝匝的茶樹林,才躲過一劫。

律師:摘蜂巢者應擔責

據巡司鎮中心衛生院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當地蜂傷、蛇傷患者明顯增多。同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每到秋季蜂蛹成熟之際,總有野蜂傷人的新聞見諸於報端。

去年10月12日,四川宜賓珙縣68歲的餘章芬老人在自家地裡挖紅苕時被野蜂襲擊,不幸身亡。跟王方書一樣,餘章芬遇到的「殺人蜂」也被人用滅害靈摘走了蜂巢,大量野蜂「無家可歸」。

四川力發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法廣表示,馬蜂受到攻擊後通常會進行報復及回巢。摘取蜂巢者應當認識到自身行為可能導致馬蜂攻擊附近人、畜的危險。為此,應採取清理乾淨掉落在地的蜂巢等消除危險、防止損害發生的注意義務,而行為人未履行消除危險的義務,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受到回巢馬蜂圍蟄而死的損害後果。

唐法廣認為,按照《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行為人應承擔被害人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唐法廣還認為,如果該馬蜂窩處於交通要道或人流密集之處,行為人有可能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四川明炬(龍泉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仁根表示,如能找到摘蜂巢的人,並能證明野蜂傷人系因摘蜂巢引起,受害人及家屬就可要求摘蜂巢者承擔侵權責任。同時,野蜂雖屬無主物,但極具危險性和攻擊性,對居民存在安全威脅,政府部門有義務在野蜂活躍期加強巡查,並予以消除隱患;如政府未盡到該項義務,客觀上存在不作為,應當承擔責任,給予受害者及其家屬適當補償。

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王方書侄女處獲悉,受害人家屬已委託律師,決定走法律程序為死者討回公道。

來源:紅星新聞 編輯:侯昺昊

相關焦點

  • 野蜂蜇死宜賓69歲老人: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1.野蜂築巢處;2.王方書倒地處;3.王方書家。
  • 野蜂巢被人摘走,無家可歸的野蜂蜇死村民,誰之過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按照慣例,這一天的高齡老人,應該享受宴會,等著孩子們的獻禮。然而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鎮冒鼓村69歲的老人王方書老先生沒能跨過這個重陽節。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不幸中了野蜂的毒,搶救無效死亡!野蜂顧名思義是沒有人養的,自己在野外生長的馬蜂。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王方書生前在醫院搶救法院通過審理查明,2019年10月5日下午5時許,被告黃某波分別打電話給黃某華、韓某某及朱某某,提議摘取蜂巢,取蜂巢裡的馬蜂蛹吃,被告黃某華、韓某某、朱某某表示同意。當日20時許,四被告在筠連縣武德鄉半坡村小地名「兩河口」處集合,被告黃某波帶上防蜂衣、滅蚊劑、口袋、鋸子、繩子等工具取蜂巢。
  • 雲南4男子赴四川摘蜂巢賣錢驚擾馬蜂致一村民被蜇身亡,被刑拘
    一場「飛來」橫禍,奪走了母親廖某的生命,這讓家住四川南充市儀隴縣楊橋鎮的龍某無法釋懷。悲劇發生在9月24日下午。當時,正在外勞作的龍某接到鄰居肖某電話,稱其母親被馬蜂蜇傷。隨後,龍某趕緊返回家中,發現母親廖某已意識模糊,處於昏迷狀態。見此情形,龍某庚即駕車將母親送往醫院治療。但經醫生全力搶救,廖某仍於當日不幸身亡。
  • 徒手搗毀蜂巢 要把萬隻野蜂帶回家(圖)
    本報訊 (記者 汪權 通訊員 劉意婷 曹廣之攝影汪權)蜂巢內外有上萬隻蜜蜂嗡嗡飛舞,他卻赤手空拳將蜂巢從洞穴內逐一取出。奇怪的是,蜜蜂沒報復。  他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把這群野蜂帶回家馴化。  這個蜂巢位於集美區石鼓路機關門球場旁一棵大樹的洞穴內。
  • 老人上山砍樹 被土蜂蜇傷致死
    湘潭在線12月7日訊(湘潭晚報見習記者 傅曉茹)12月6日,湘潭縣青橋鎮龍午村的趙先生向我們反映,他們村裡有位老人在砍樹時被野蜂蜇傷,最終不治身亡。  死者姓葛,今年61歲,在村裡以做紙錢為生。  當天,葛大爺像往常一樣,去屋旁的小山坡砍樹,採集造紙原料。一不小心,他碰到了地上的土蜂窩。
  • 一年內十餘人被馬蜂蜇死 四川遂寧發生罕見蜂災
    前日,成都體育學院的鄧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之前他和家人前往遂寧某景區遊玩遭遇馬蜂襲擊,在當地醫院治療時獲悉「馬蜂蜇人」竟然是今年內遂寧市境內的「常見疾病」——今年內該市境內已有十餘人被馬蜂蜇傷後死亡。僅最近一個多月,就有25人被送進遂寧市人民醫院搶救,其中一名老婆婆和一名16歲少女日前因搶救無效死亡。
  • 深圳一男子銀湖公園遭毒蜂蜇亡
    晶報訊(記者 彭晶 通訊員 深衛信)記者昨日從市衛計委獲悉,6月23日,深圳120連接兩起蜂蜇報警,兩名男子被野峰蜇傷。其中一例發生在銀湖,傷者被蜇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傷者在葵湧被蜇傷,經救治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專家特別提醒市民,在野外如遇到野蜂攻擊,不要扑打反擊,如被蜂蜇傷要及時就醫。
  • 男子在公園遊玩被野蜂蟄傷致死,公園與急救中心均被訴
    趙先生與妻子到北京一公園遊玩期間,趙先生不幸被一隻野蜂蜇傷,導致無法行走,後搶救無效去世。死者趙先生的家屬訴稱,事發時,趙先生和愛人正在該公園遊玩,趙先生被野蜂蜇到後幾分鐘就無法行走,他和家屬當即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急救車一直未到,送醫前趙先生即失去心跳。後經公安部門司法鑑定結果顯示,趙先生是因野蜂蜇傷引起過敏反應致死。
  • 女子在龍南被野蜂蜇休克,10年前其父因此喪命
    野蜂蜇人可能會要人命!很多人可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這麼危險???前幾日,龍南山區的幾隻野蜂就差點了要一個中年女子的命更令人唏噓的是就在十多年前女子的父親就因為被野蜂蜇了喪了命「醫生,醫生快來!有人暈倒了!」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龍遊醫共體羅家分院門外傳來一陣呼叫!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分院醫師範建明跑了出去。
  • 泰山出現一頭頂鳳冠的猛禽,吃野蜂堪比平頭哥,除了蜂蛹還吃蜂巢
    在往返途中,它們會在泰山稍作停留,據說是因為山上有許多野蜂巢……01頭頂一尊「鳳冠」,頭頸部較細長,鼻孔看起來就像一道縫隙鳳頭蜂鷹又稱東方蜂鷹,別名叫做雕頭鷹、八角鷹、蜜鷹,為中型猛禽。鳳頭蜂鷹這名字是有來歷的,鳳頭是指它們頭上生有冠羽,而名中的「蜂」則是指它們的酷愛野蜂,看來真是鷹如其名。
  • 福安老人採茶驚動虎頭蜂墜山溝 遭群蜂狂蜇身亡
    ,都是一臉驚恐。半個多月前,村裡的一名六旬老人到後山採茶,不料驚動築巢在地窟內的虎頭蜂,被蜂群狂蜇46口,導致肝、腎臟等多器官出現衰竭,兩天後不幸身亡。事後,當地消防將這些虎頭蜂消滅,但不少村民仍不敢上山採茶。消防表示,這兩天,還將上山「尋蜂」,讓村民放心。
  • 蜜蜂養殖:怎麼誘捕野蜂?收服野蜂的三種方法
    一方面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先找到蜂巢位置再想辦法將其捕獲,一方面也可以守株待兔,在合適的地方放個蜂箱等蜜蜂自己來築巢。尋找野蜂的位置蜜蜂在飛翔時,常將糞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發現樹葉,雜草有黃色的蜜蜂糞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蜜蜂常在蜂巢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採水,因此細心觀察溪邊,田邊或者有積水的窪地,如果發現採水蜂,就表明蜂巢距此最遠不超過1千米。
  • 採摘蜂巢致馬蜂回巢蜇死路人 法院判決:取馬蜂窩者承擔八成責任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馬蜂回巢,將過路的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該案,判決採摘馬蜂者姚某周賠償受害人親屬損失38萬餘元。摘馬蜂窩泡酒惹事姚某周在一網絡視頻平臺看到李某松發布的關於馬蜂窩的視頻後,遂與其加為微信好友,並詳細詢問了馬蜂窩的大小、數量、位置等信息,並表示將前往摘取馬蜂窩泡酒。
  • 西班牙73歲老人躲過了新冠,沒能躲過大黃蜂,被蜇後過敏離世
    據外媒5月26日報導,日前,在西班牙西北城市蓬特維德拉,一名73歲男子和妻子在海邊遊玩時,遭到一群大黃蜂襲擊,妻子被蜇傷,而該男子也不幸去世。▲「殺人」大黃蜂報導稱,事發當日,當地的封鎖剛剛解除,該名73歲的老人躲過了新冠肺炎,可惜沒能躲過大黃蜂的襲擊。
  • 碩大蜂巢盤踞南寧一住戶窗戶頂,已有業主不幸「中招」
    業內人士表示,人被蜂蜇致死多數原因是遭到群蜂的襲擊,若發現馬蜂蹤跡,建議市民迂迴躲避,並求助專業人員,防止意外發生。小區樓頂:碩大馬蜂窩盤踞「有點難搞。」11月26日,在南寧市青秀區大觀天下小區,養蜂專家楊龍軍抬頭仰望32樓樓頂處的一蜂巢,感覺遇到了難題。虎頭蜂的巢就築在窗戶的死角處。
  • 三亞一老人遊泳不幸被水母蜇傷後獲救
    8月7日上午,家住三亞市崖州區山海藍天小區的王衍衡老人將一面錦旗送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表達對醫護人員誠摯謝意。獲救老人向醫生贈送錦旗。據了解,8月1日上午,74歲的王衍衡在崖州灣遊泳時被水母蜇傷,全身紅腫、抽搐。隨後,逐漸陷入昏迷狀態,同行親戚將其送到較近的崖州灣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救治。
  • 四川崇州連發毒蜂傷人 兩天內1死2傷
    華西都市報記者熊浩然見習記者李智攝影報導 昆蟲研究專家表示,秋季是成都馬蜂活躍期,蜂巢50米範圍內危險勿近。  9月12日下午,在溫江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崇州三朗鎮玉泉村66歲的村民陳佑明經過了3天的搶救依然未能脫離生命危險。
  • 爺孫一家三口被毒蜂蜇傷後身亡,毒蜂大概有「兩到三公分大」
    近日,有網絡視頻傳出四川巴中市平昌縣一鄉鎮爺孫三人被毒蜂蜇傷後死亡,引發網友關注。 9月11日,記者經採訪證實,事發地點在平昌縣響灘鎮雙梁村,3名死者是該村村民魏某夫婦及其3歲孫子,系在田間收割稻穀時不幸被毒蜂攻擊。
  • 殺人蜂肆虐陝西秦巴山區 人被蜇後死亡率達30%
    11歲女孩死於50多處蜇痕  胡蜂從外表看上去並不覺得恐怖:它只有3釐米長,香菸般粗細,頭部呈暗紅色,身子灰黑,但它尾部的尖刺卻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膚,將其體內的淡黃色液體注入,裡面潛藏的神經毒素、溶血毒素、黴類等致命武器便可能令人在24小時內死亡。此外,胡蜂在當地還有一個土名——七牛蜂,因為7隻這樣的蜂曾將一頭牛活活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