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狂」!女子在龍南被野蜂蜇休克,10年前其父因此喪命

2021-01-08 抽屜視頻

野蜂蜇人可能會要人命!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

被蜂蜇一口

真的這麼危險???

前幾日,龍南山區的幾隻野蜂

就差點了要一個中年女子的命

更令人唏噓的是

就在十多年前

女子的父親就因為被野蜂蜇了

喪了命

「醫生,醫生快來!有人暈倒了!」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龍遊醫共體羅家分院門外傳來一陣呼叫!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分院醫師範建明跑了出去。

被送進衛生院的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女性,據隨行的同伴介紹,女子為諸暨人,來龍遊走親戚。恰逢冬筍出土季節,幾人便相約上山挖筍。誰知,兩人都不小心被野蜂蜇了,「我臉上也被咬了幾口,但沒什麼事,她怎麼這麼嚴重?」同伴有些不解。

確實,當時情況非常危急。被送到醫院時,女子面色蒼白,牙關緊閉,整個人處於休克昏迷狀態。她被咬的大腿處共有五六個傷口,附近的皮膚已呈現褐色。

救人要緊!

範建明初步判斷病情後,遂緊急給女子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並囑護士進行肌注腎上腺素、靜推地塞米松、吸氧等措施。經過急救小組的奮力搶救,女子開始有了心跳和自主呼吸,慢慢恢復了意識,血壓逐漸回升,面色漸轉紅潤。

情況好轉後,女子被轉至龍遊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據了解,由於急救措施得當,目前女子已出院並回了老家。

令人唏噓的是,女子的父親在10年前就是被野蜂蟄傷不幸喪命。因此,事後女子家屬情緒也比較激動,不斷向醫護人員道謝。

健康提醒:

毒蜂蜇傷能要命?這是有可能的。

被野蜂蜇傷後,因個人體質不同,許多人會出現過敏反應,常發生在蜂蜇後數分鐘至幾個小時之內,表現為皮膚蕁麻疹、喉頭水腫、雙側眼瞼浮腫、心率增快、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嚴重者出現心率減慢、抽搐、無尿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導致呼吸循環衰竭。

外出散步遊玩,應該加強個人防護,最好穿淺色衣物,特別是女性要儘量避免噴塗帶有濃鬱氣味的護膚品或香水,以免吸引野蜂。

一旦遭遇野蜂攻擊,千萬不要亂跑,更不要反覆扑打野蜂,最好的辦法是就地臥倒,並用衣物保護好頭頸等暴露部位。在前期處理方面,一旦被蜂蜇傷,可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將毒素壓入體內。

蜜蜂蜂毒是酸性的,可在蜇傷部位用稀氨水、肥皂水甚至尿液等鹼性液體塗抹中和。黃蜂、胡蜂的蜂毒呈鹼性,因此可在蜇傷部位用食醋或檸檬等塗抹以中和毒液。傷者如感覺不適,或發生休克、暈厥等,不可遲疑應儘快送醫。

來源:龍遊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福安老人採茶驚動虎頭蜂墜山溝 遭群蜂狂蜇身亡
    半個多月前,村裡的一名六旬老人到後山採茶,不料驚動築巢在地窟內的虎頭蜂,被蜂群狂蜇46口,導致肝、腎臟等多器官出現衰竭,兩天後不幸身亡。事後,當地消防將這些虎頭蜂消滅,但不少村民仍不敢上山採茶。消防表示,這兩天,還將上山「尋蜂」,讓村民放心。
  • 深圳一男子銀湖公園遭毒蜂蜇亡
    晶報訊(記者 彭晶 通訊員 深衛信)記者昨日從市衛計委獲悉,6月23日,深圳120連接兩起蜂蜇報警,兩名男子被野峰蜇傷。其中一例發生在銀湖,傷者被蜇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傷者在葵湧被蜇傷,經救治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專家特別提醒市民,在野外如遇到野蜂攻擊,不要扑打反擊,如被蜂蜇傷要及時就醫。
  • 四川69歲老人被野蜂蜇死: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10月7日,重陽節。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
  • 野蜂蜇死宜賓69歲老人: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10月7日,重陽節。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1.野蜂築巢處;2.王方書倒地處;3.王方書家。
  •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並掌握緊急處理方法廣西本是一個蚊、蟲、蜂、蟻較多的地區,每年都有人因為被馬蜂、黃蜂等蜇傷不治的事件發生,由於它們不僅僅有毒,還可能致過敏,所以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暑假被蜂蜇蟲咬患者增多最近兩周,鹿寨、融安、融水、三江等地縣級醫院門診,接診被蜂蜇的患者總人數超過20例,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嚴重的一例患者出現全身過敏,經搶救才脫離危險。
  • 五名女子深山撿菌被野蜂蟄傷,兩名身亡。利川人,學會自救很重要
    據微信公眾號「開州新聞社」報導:10月2日,鐵橋鎮花橋社區的五名在47歲至55歲女子相約到南山撿菌,不慎踩到地窩蜂被蟄傷。危急時刻,鐵橋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上山搜救,及時將五人送往區人民醫院救治。不幸的是,當天晚上,有2名女子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另外3名女子已轉至三峽中心醫院救治。
  • 《荒野求生》貝爺遇勁敵,遭蜜蜂蜇傷險喪命,面部腫脹判若兩人
    當地時間30日,據《每日郵報》報導,貝爺在太平洋島嶼上拍攝《金銀島》探險節目的續集時,被蜜蜂蜇傷險些喪命, 據悉,貝爺被蜜蜂蜇傷後出現了致命的過敏性休克,醫務人員發現後,迅速給他注射了腎上腺素,挽救了他的生命。粉絲們對貝爺的遭遇十分擔心,但也對他被蜜蜂蜇傷的樣子忍俊不禁。
  • 親吻"殺人蜂"的男人:三下蜇死一頭牛的毒蟲讓他年入百萬
    個頭大,身上有虎斑,也稱其虎頭蜂、大虎頭蜂,在當地是一種難得的高端食材,營養價值極高,還有藥用價值。但這種蜂屬於野蜂,攻擊性特別強,很難獲取。騰衝當地農民劉定茂看中了「殺人蜂」的市場前景,2011年的時候關閉了開辦多年的摩託車銷售鋪子,轉行開始馴化「殺人蜂」。通過4年的觀察,研究它們的習性,如今的劉定茂不但敢與它們親密接觸,還開始批量馴養它們。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19年10月6日下午4時許,武德鄉冒鼓村三組村民王方書去砍柴途中需經過被告黃某波摘取蜂巢附近的道路。在王方書經過距離原蜂巢20米左右的上坡路段時,被馬蜂群蜇成重傷。
  • 餘杭一師傅掏了兩窩馬蜂下酒 1小時後渾身發癢休克
    前不久,在餘杭打工的趙師傅從工友那裡聽說了這個秘方,這對患有多年風溼性關節炎的他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便興致高昂地去嘗試,誰知險些喪命。  油炸馬蜂味道不錯  一小時後人休克  那天,趙師傅的風溼性關節炎又犯了,渾身疼痛,一個工友得知後便建議他吃點馬蜂試試。
  • 老王被蜂蜇一口ICU裡救一周
    看了這篇文章,很多人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就這麼危險?是真的。昨天,記者從北侖區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最近一個月接連接診了四五例被蜂蜇傷後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患者。其中,64歲的老王病情最嚴重,呼吸心跳停止被搶救回來後在ICU(重症監護病房)住了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月意識還沒完全清醒。
  • 男子在公園遊玩被野蜂蟄傷致死,公園與急救中心均被訴
    趙先生與妻子到北京一公園遊玩期間,趙先生不幸被一隻野蜂蜇傷,導致無法行走,後搶救無效去世。死者趙先生的家屬訴稱,事發時,趙先生和愛人正在該公園遊玩,趙先生被野蜂蜇到後幾分鐘就無法行走,他和家屬當即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急救車一直未到,送醫前趙先生即失去心跳。後經公安部門司法鑑定結果顯示,趙先生是因野蜂蜇傷引起過敏反應致死。
  • 麗水衢州一天四人被馬蜂蜇重傷 被蜇後不可抹碘酒
    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盛偉)秋節馬蜂回巢,在此期間,馬蜂繁殖、築巢都比以往要快,對驚擾也變得更為敏感,容易蟄人。  10月13日,麗水、衢州接連發生兩起馬蜂襲擊人的事。縉雲有3人被蜇成重傷;衢州的馬先生上班途中被馬蜂刺了一下,因為過敏而休克,險些喪命。
  • 野蜂巢被人摘走,無家可歸的野蜂蜇死村民,誰之過
    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不幸中了野蜂的毒,搶救無效死亡!野蜂顧名思義是沒有人養的,自己在野外生長的馬蜂。那王老先生被野蜂蟄死,到底誰應該負這個責任呢?他又是怎樣被野蜂蟄到的呢?且聽小編慢慢講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0月6號下午王先生出門去幹活,剛出門沒多久,就在山頭那裡遭到了成群的野蜂的攻擊,從山頭滾到了山腳,村民們看到了,趕忙過來趕走野蜂,並將被野蜂蟄傷的王老先生送到了當地衛生院。
  • 一男子野外遊玩,被蜂蜇了險喪命!這些救命知識趕緊學
    如果在野外不幸被蜇,輕者出現發紅腫脹、瞬間強烈的刺痛和瘙癢,嚴重還會頭暈、噁心嘔吐、全身水腫、血壓下降、呼吸麻痺甚至死亡。為什麼被小小的蜂蜇了一下會有這麼大的危害?被蜇後又該如何自救?趕快來學!被蜂蜇了為啥危害這麼大?
  • 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
    大家都知道,養蜂人不怕蜜蜂,蜜蜂也不會蜇養蜂人。那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其實蜜蜂並不是不會蜇養蜂人,很多新手養蜂人也經常被蜜蜂蜇的,這個還得從蜜蜂本身說起。今天我就代大家來了解一下,怎樣才不會被蜜蜂蜇。我們常見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意蜂也叫洋蜂,是國外引進的蜂種。
  • 蜜蜂養殖:怎麼誘捕野蜂?收服野蜂的三種方法
    尋找野蜂的位置蜜蜂在飛翔時,常將糞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發現樹葉,雜草有黃色的蜜蜂糞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蜜蜂常在蜂巢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採水,因此細心觀察溪邊,田邊或者有積水的窪地,如果發現採水蜂,就表明蜂巢距此最遠不超過1千米。在晴天上午9~11時,進山搜尋採蜜蜂,觀察它們回巢時的飛行活動和方向。蜜蜂從花上起飛時,往往先盤旋幾圈,然後再朝蜂巢方向飛去。
  • 煙臺芝罘一患兒被蜜蜂蜇傷至休克!煙臺山醫院救其脫險
    前兩天,芝罘區的一位10歲女孩被蜜蜂蟄傷,引發休克,煙臺山醫院南院急診科及時予以救治,這才讓她脫離危險。 當天下午3點多,煙臺山醫院南院急診科醫生範曉曉正在診室接診患者,突然聽到搶救室裡的護士喊道,「大夫快過來,有個小孩情況不好,急需搶救!」範醫生立即趕到搶救室,發現有位小女孩躺在擔架床上,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當時她的氧飽和為70%,病情危重。
  • 學會這幾招,找野蜂誘蜂都不難!
    野生蜜蜂別稱土蜂、山蜂等,其實就是野生的中華蜜蜂,多居於山區和半山區的樹洞、石縫裡,過著群居生活,在農村地區經常會看到家養的土蜂,這是當地農民把野蜂收服帶回家養的結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引誘蜜蜂最快的方法吧!
  • 被蜜蜂蜇會死人?不是完全沒可能!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春暖花開、群蜂漫飛,京郊遊的時候,蜜蜂總是和遊人不期而遇,不少人都曾經被蜜蜂蟄過。近日,微博上流傳著「被蜜蜂蜇了可能致命」的帖子,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帖子中講述了一名男子因被蜜蜂蟄後並未在意,險些喪命;還有一名五歲女童因被蜜蜂所蟄,未及時就醫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