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學驢叫的高人,曹丕竟然也精於此道

2021-01-09 老土歷史

驢叫,高亢雄渾,中氣十足,我覺得叫聲相當滑稽,但是歷史上就是有一群人特別愛聽驢叫。比如王安石就曾寫詩讚美驢叫:「臨路長鳴有真意,盤山弟子久同參」。既然有愛聽驢叫的,就有愛學驢叫的,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因為容易學,只有兩個音節。只要豁得出去,臉皮夠厚,這事就不難。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學驢叫的高人。

一、戴良

東漢的大孝子戴良,在漢平帝在位時曾經當過侍御史。後來王莽篡位後就稱病隱居起來。戴良是個土豪,家裡有的是錢,就是偏偏愛學驢叫。究其原因,是因為他老媽愛聽驢叫,也不知道老太太怎麼有這種趣味。為了讓老媽開心,戴良動不動就學驢叫,驚動四鄰。

後來老媽過世,他哥哥恪守喪禮,每天喝粥度日,戴良反而吃肉喝酒。外人責問戴良,說他在守孝期間喝酒吃肉是大不孝,戴良不以為然道:「我即使喝酒吃肉,卻根本嘗不出美味來,所以才如此憔悴?因為我即使在喝酒吃肉的時候,依然在懷念我的母親。這才是最大的孝順。」對方直接被懟楞了。

二、曹丕

說起曹丕學驢叫,還頗有些「做好事」的味道。建安年間,有位大才子名叫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其才學深得曹丕的賞識。王粲還是曹操的幕僚,為曹操的事業鞠躬盡瘁,最終死在出差的路上,年僅四十一歲。

王粲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特別愛聽驢叫,他死後,曹丕以曹操接班人的身份親自前去祭奠。葬禮上,曹丕深情的回憶起王粲的生平,緬懷他為國為民所建立的功業,情到深處,曹丕忽然大聲呼籲:「王粲平生最喜歡的就是驢叫了,讓我們共同抬頭,一起學驢叫,為王先生送行。」接著曹丕帶頭開嗓,「啊嗚啊嗚」,清亮的驢叫聲氣貫長虹。眾賓客也不敢落後,瞬間驢叫四起,葬禮現場堪比驢圈。

別看曹丕驢叫學得真,殺人也心狠,王粲兩個兒子後來全被他宰了,拒信,葬禮上沒驢叫。

三、孫楚

西晉文學家孫楚也是學驢叫的高手,他的叫聲特點就是像,不看本人光聽聲音,你會誤以為外面有一頭活驢。孫楚的好友侍中王濟特別喜歡聽他學驢叫,二人每次會面,王濟總要讓孫楚學幾嗓子,每次都聽得如痴如醉。

後來王濟去世,葬禮上別人都在傷心落淚,孫楚也傷心,但是傷心的方式卻令人難以接受。他哭著對王濟的遺體說:「你平時就愛聽我學驢叫,現在我為你最後喊一嗓子。」然後放聲大叫了起來,眾賓客轉悲為喜哈哈大笑,葬禮成喜喪。

四、普化禪師

唐末高僧普化禪師,這個老和尚狂放不羈,遊戲風塵,是個濟公式的和尚。普化經常學驢叫來點化他人。當然啦,人家是世外高人,高人的境界不是我輩俗人所能達到的。臨濟宗創始人義玄大師就受過普化禪師的驢叫大法。

一回普化禪師來到臨濟寺掛單,吃飯的時候風捲殘雲,義玄看著惱火,罵他吃飯像頭驢,普化就真的學起驢叫來,意思是告訴義玄要學會四大皆空,做到物我兩忘。義玄懵懵懂懂,普化再學驢叫,這下義玄明白了。

我覺得義玄可能也是聽不下去了,只好認輸。

五、張載

張載,北宋理學家,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他老人家寫的,氣勢磅礴,一副哲人王的派頭。感謝宋代的皇帝不殺讀書人,否則這四句話足夠殺頭。張載的愛好之一,聽驢叫,學驢叫。

看看這些牛人,我只能說,我是俗人,沒法理解你們。

相關焦點

  • 在臣子的墳前學驢子叫,曹丕究竟是怎麼想的?
    (由於王粲很喜歡聽驢叫,於是在他的葬禮上,曹丕帶著人學起了驢子叫)正如張仲景所言,二十年以後王粲的眉毛脫落(可能是麻風病的症狀),只過了短短半年便染病而亡。在王粲的葬禮上,曹王世子曹丕深情的肯定了王粲為朝廷所做的貢獻,並追思其出眾的文採,作為王粲的老朋友曹丕對眾人說:王粲平日裡最愛聽驢子叫,為了寄託我們的哀思,讓我們學一次驢叫來為他送行吧!
  • 學驢叫,小心眼,真性情的曹丕哪像魏國的開國皇帝?
    提起曹丕,想必在很多人心中,都是那個在曹操面前唯唯諾諾,繼承大位之後,用「七步詩」迫害親弟弟曹植的卑鄙小人。其實曹丕的文採很高,只是父親和弟弟曹植的文學天賦更高,就像一個考了85分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可是跟身邊這兩個總考100分的一比,就遜色了。不但詩寫得好,曹丕還喜歡騎馬打獵,劍術也不差。
  • 他是建安七子之首,17歲寫出《七哀詩》,曹丕讓人學驢叫為他送葬
    今天要講述的這個人物,就是排在這七子之首的王粲,或許大多數人直到這個人,而是因為他所作的那首《七哀詩》,這首詩中字字泣血,訴說了當時亂世的悲愴景色,但是誰又知道,這竟然出自一個17歲的少年之手呢?01出生貴族,難遇伯樂他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人一樣,出自於一個官宦之家,從他的曾祖父到他的父親,全部都是漢室重臣,可以說是妥妥的官四代。
  • 奇葩的哀悼方式,曹丕率文人學士學驢叫,送別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驢鳴送葬,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因為死者生前喜歡聽驢叫,一群送葬的人就學驢叫來為他送行。不知,一陣驢鳴聲音響起後,他們會不會一改悲傷情緒,而破涕為笑呢?之所以出名,皆因「驢叫團隊」的成員都是文人才子,且領頭的是曹操的兒子曹丕,而逝者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奇才,王粲。
  • 河北臨漳縣:士人怪癖學驢叫,難聽的驢叫聲,他聽來竟是天外仙音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士人怪癖學驢叫,難聽的驢叫聲,他聽來竟是天外仙音。(王建安 攝影)七子園,位於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的河北省臨漳縣城西南新區,介於金鳳南大街和正陽路交叉口西北角。該園之名,取自東漢末年居於鄴地(今臨漳縣一帶)並享譽古今的「建安七子」。
  • 堂堂太子在悼念友人時學驢叫
    歷史上魏晉時期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新興門閥士大夫階層社會生存處境極為險惡,同時其人格思想行為又極為自信風流瀟灑、不滯於物、不拘禮節。士人們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建安七子一說最早出現於曹丕的《典論·論文》中:「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裡,仰齊足而並馳。」曹丕稱讚這幾位在學術方面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作的文章辭令沒有虛偽的言辭,他們為了惺惺相惜的友情不惜千裡迢迢地來跟隨於我,用以報答我的一片熱忱。
  • 雞鳴狗吠驢叫聲裡的有趣歷史
    大詩人陸遊寫有《南園記》,稱此園「地實武林之東麓, 而西湖之水匯於其下, 天造地設, 極湖山之美」。南園落成,韓侂胄很喜歡,經常在這裡招待客人。一次,他帶著一群官員遊賞南園,轉過一抹青山,迎面竹籬茅舍,桑麻青蔥,宛如鄉野農家。他對賓客說:「好一片田園美景,可惜沒有雞鳴狗吠之聲,如果有,就更完美了。」(此真田舍間氣象, 所惜者欠雞鳴犬吠耳!
  • 曹丕的第一任妻子居然不是甄宓,歷史上曹丕一共有幾位老婆
    比起曹植我更喜歡曹丕,曹丕文武雙全、足智多謀,而且又是大黑牛李晨飾演的。在《軍師聯盟》中出現了甄宓與郭照兩位女子,都成為了曹丕的女人,甄宓在先,郭照在後,歷史上甄宓並不是曹丕的第一任妻子。正室任氏任氏才是曹丕的原配,她出身鄉黨名族,但是性格潑辣不溫柔,曹丕哪受得了於是休了她,休任氏時甄宓還求過情。繼室甄宓繼室是甄氏,為曹丕生下了生曹叡、東鄉公主,紅顏多薄命,最後被賜死。兒子曹叡繼位後追諡母親甄宓為文昭皇后。皇后郭女王曹丕的皇后郭女王,南郡太守郭永女,29歲嫁與曹丕,222年晉升皇后。
  • 《七步詩》後,曹植還寫了一首妙詩,10個字道盡與曹丕微妙兄弟情
    而縱觀古代歷史,最有此等感慨的人,或非曹植莫屬。曹植的《七步詩》可謂人人皆知,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生在帝王家的多少無奈。此詩作後,曹丕暫時饒過了曹植,但從未放鬆對曹植的警惕。而曹植一身才華,不願意過著被人天天盯著的日子,甚至希望主動與曹丕交好,以獲得施展才華的機會。
  •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有何特殊,為什麼魏文帝曹丕願意為他學驢叫?
    之後王粲更是備受賞識和重用,負責重建曹魏的禮儀制度,而且曹操最出色的兩個兒子曹植和曹丕同王粲也是莫逆之交。在曹操南徵東吳之後返程的途中,隨行的王粲不幸病逝,因為其生前愛聽驢叫,此時作為世子的曹丕在葬禮上便帶著王粲的眾多好友,一起學驢叫為王粲送行,這便是著名的驢鳴送葬。
  • 曹丕見兩頭牛打架,命曹植作詩,不能有牛字,此詩成家喻戶曉名作
    曹操一生有25個兒子,最喜歡兒子只有三子,一個是稱象的曹衝,一個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曹植,最後一個就是曹丕,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傳位子嗣曹丕都不是首選,但最後曹操還是立嗣曹丕。
  • 天生的帝王,倘若不死,哪輪得到曹丕繼位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這句話是曹操在曹衝不幸去世之時,對他其他兒子所說的。曹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他心目中,最合適的接班人便是曹衝了。就連後來的接班人曹丕也曾對自己的下屬說過:「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
  • 淺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文德郭皇后的傳奇人生、廣宗縣歷史名人
    廣宗縣位於邢臺市東部毗鄰106國道古名沙丘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千年文化古縣,在漫長了歷史歲月裡經歷了皇家福地至困龍之地轉變,歷經滄桑自然也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湧現出諸多的歷史名人,這篇文章就廣宗縣在曹魏時期出現的非常有影響力的郭氏女子的傳奇一生。
  • 日本「高考」出了一道中國歷史的考題,居然全給滿分?|百家故事
    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日本高級的醫療和教育服務而且還有不菲的工資收入,這也是他們傾向去日本上學的主要原因。,這道題要求考生對有關各國歷史上各種制度的選項的相關表述中選出正確答案。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當晚就發布了相關聲明,宣布這道題由於對「魏」說法存在爭議,判定此題沒有正確答案,所有考生此題均獲得滿分。這道題在日本鬧得風風雨雨,在中國也掀起了不小的轟動,網友們紛紛議論。
  • 古人竟然有這些特殊癖好?建安七子喜歡聽驢聲,君王竟天天吃結痂
    作為王燦的好朋友,曹丕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葬禮上,曹丕告訴參加葬禮的人們,王先生想聽聽驢子的聲音。因此,在送葬的時候,賓客們一直在學習驢叫的聲音給王燦送行。君王竟天天吃結痂在南北朝,有一個君王叫劉儀,這位君王挺正常的,就是有個讓人難以忍受的癖好,就是他最喜歡的食物竟然是傷口癒合後形成的痂。只要一天沒吃結痂,他整個身體都不舒服,所以經常故意的弄傷自己,等到傷口癒合結痂後,他就小心翼翼的弄下結痂,再吩咐下人拿去煮。
  • 抖音我們一起學驢叫是什麼音樂 其實是根據歌曲《學貓叫》改編的
    抖音我們一起學驢叫是什麼音樂 其實是根據歌曲《學貓叫》改編的時間:2018-05-17 09:32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我們一起學驢叫是什麼音樂 其實是根據歌曲《學貓叫》改編的 抖音我們一起學驢叫是什麼音樂?
  • 《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謀反曹爽,看不起曹丕,卻輔佐了曹丕
    司馬懿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幫助了曹操登上帝位,後來還幫助曹操輔佐曹操的兒子曹丕登上皇位,在曹操死後,司馬懿更是盡心竭力地輔佐曹丕。後來就成功的幫助曹操當上了帝位,但是曹操知道它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是一個甘居於人下的人,但是司馬懿又是曹操身邊的人,還一直都在曹丕身邊。後來曹操就提醒曹丕說,你可千萬別上了他的當,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一定要小心提防他。但是曹丕和司馬懿的關係卻很好,於是曹丕就勸自己的父親放寬心,其實司馬懿有野心,但是也是一個忠誠的人。
  • 盤點山東魯能歷史十大快馬 第一名竟然比博爾特都快
    盤點山東魯能歷史十大快馬 第一名竟然比博爾特都快 足球場球員任何技術特點的球員都有,但是那些速度特別快的球員卻是最有作用也最容易被球迷記住的
  • 世間高人都啥樣?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一本反思反省,讓人用以反觀自身的鏡鑑之作,這裡面的第一高人是誰?警幻仙子、癩頭僧、跛足道等這些不算,這些是神仙,咱只說人。我以為是智通寺裡的那個老僧,就是第二回賈雨村出城蹓躂碰到的那個。為什麼呢?智通寺啥樣?門巷傾頹,牆垣敗壞。老僧啥樣?又聾又昏,齒落舌鈍。您可能會問,高人有這樣的?別急!咱慢慢看。智通寺在何處?山環水旋,茂林深竹,想一下是不是人間仙境?
  • 準確預判辛亥革命、袁世凱復闢,《老殘遊記》中的「高人」真有其人
    如此離奇的景象在山中"高人"看來,不過是尋常事物,可見氣度不凡:——卻聽窗外遠遠"唔"了一聲,那窗紙微覺颯颯價動,屋塵簌簌價落。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棘,勃然色變,黃龍道:"這是虎嘯,不要緊的。"臥虎藏龍之地而這只是開端,"高人"的每一句話都有其內涵:——子平道:"聽這聲音,離此尚遠,何以窗紙竟會震動,屋塵竟會下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