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豚食物充足成群嬉戲,武漢長江禁捕初見成效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5日訊 近日,有著「長江大熊貓」之稱的江豚群體再現武漢。多頭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的視頻走紅網絡。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長江魚類生物資源在逐步恢復,這與長江禁捕存在很大關聯。
-
長江武漢段十年禁漁初見成效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是鯨豚保護研究組負責人,他分析:江豚群體再現武漢,這是由於長江汛期水位上漲,江面變得寬闊,以前的沙洲淺灘被洪水淹沒變成了大面積緩水區。再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漁,生態環境向好,淺灘裡的小魚多了。江面上的捕魚活動停止後,沒有捕魚人和江豚來「爭搶」水面和食物,它們才能夠成群結隊遊到被淹沒的草灘區域和緩流區域來安靜覓食,被眼尖的市民發現並拍下「倩影」。 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武漢段的漁船全部上岸,不再有幹擾魚類活動的不利因素,給魚類資源的恢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
江面捕撈停止 江豚嬉戲覓食
近日,有著「長江大熊貓」之稱的江豚群體再現武漢。多頭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的視頻走紅網絡。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長江魚類生物資源在逐步恢復,這與長江禁漁存在很大關聯。江面捕撈停止 江豚能安靜獨享食物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是鯨豚保護研究組負責人,他分析:江豚群體再現武漢,這是由於長江汛期水位上漲,江面變得寬闊,以前的沙洲淺灘被洪水淹沒變成了大面積緩水區。再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漁,生態環境向好,淺灘裡的小魚多了。
-
長江武漢段,江豚成群出現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目前僅剩1000餘頭被譽為「水中大熊貓」。19日,武漢市民吳先生在江邊釣魚時,偶然看到十幾頭長江江豚出現在江面嬉戲跳躍。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 在武漢城區長江段看到這麼多江豚現身,實屬罕見!
-
禁捕範圍多大?江邊能釣魚嗎?長江漢江武漢段全面禁捕通告解讀這樣說
長江漢江武漢段全面禁捕通告解讀這樣說2020-07-01 14: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長江網 瀏覽量: 4613 次 我要評論 《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長江漢江武漢段實施全面禁捕的通告》的政策解讀 一、制定《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長江漢江武漢段實施全面禁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的背景是什麼?
-
鄱陽湖發現大型長江江豚群體 長江禁捕成效初步顯現
近日,漁政執法人員在鄱陽湖都昌水域巡湖執法時,拍攝到30頭左右的大型長江江豚群體,場面蔚為壯觀。隨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深入開展,鄱陽湖水域漁船、漁網得到有效清理,給長江江豚覓食、棲息、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禁捕退捕成效初步顯現。長江江豚是我國僅存的淡水鯨類,目前數量僅存1000餘頭,其中約450頭分布在鄱陽湖水域,保護意義十分重大。
-
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
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其實,武漢市民多次目睹的江豚只是『路過』武漢,並不是常年棲息在長江武漢段。」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郝玉江說,2020年汛期,由於長江水位大漲,武漢不少沙洲和淺灘被洪水淹沒,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捕,沙洲和淺灘魚多草多,又沒有人為因素幹擾,所以吸引了江豚來此覓食。
-
長江江豚
實施「長江禁漁」半年來,武漢市對150.5公裡的長江幹流、72公裡的漢江幹流和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30.25平方公裡範圍,實施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常態化開展「聯巡、聯查、聯打、聯治」行動,共計辦理漁業行政處罰案件28件,聯合公安機關查獲漁業非法捕撈案件121起,抓獲嫌疑人員113人,有效震懾非法捕撈行為。
-
武漢段江豚嬉戲高清視頻來了,長江日報記者蹲守1個多月拍下珍貴畫面
-長江網10月27日訊(記者高寶燕 通訊員向軍)10月26日18時30分左右,蹲守了1個多月之後,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終於在長江武漢段白沙洲水域,拍攝到5頭江豚暢遊的畫面!27日一早在長江日報APP上發出,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看了視頻後說,這段不到2分鐘的江豚暢遊視頻,是截至目前武漢段江豚最高清的畫面,非常珍貴。
-
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將全面落實,揚子鱷等物種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
-
全面禁捕,給長江「雙腎」帶來新生之機!
鄱陽湖、洞庭湖又被譽為長江「雙腎」,與長江構成生命有機體。然而,由於環境惡化、濫捕濫撈等原因,長江「雙腎」健康一度堪憂。 今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分類分階段實行禁捕。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出臺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江西省、湖南省出臺方案,鄱陽湖、洞庭湖從1月1日起開啟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
-
江豚「落戶」長江靖江段
魚蝦豐富,我們巡航的時候基本上每周都能碰到江豚,特別讓人高興。」靖江護漁隊第二小分隊隊長範小彬說,「剛開始要我們退漁上岸的時候,我心裡還有點不捨得。現在每次看到江豚,我都覺得也有我的一份功勞,挺驕傲的。」從稀客變常客,「微笑精靈」江豚,用美麗的身姿,為長江靖江段的生態環境點讚。「在整個長江江豚數量衰退的背景下,長江靖江段頻現江豚身影難能可貴。」
-
生態環境改善 「微笑天使」回歸 成群江豚「弄潮」長江鎮江段
金山網訊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聯合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採取截線抽樣法對長江鎮江段江豚進行了科學考察。考察期間6日內合計觀測到江豚32群次101頭次,其中豚保區內觀測到江豚24群次77頭次,佔長江鎮江段數量的70%以上。「隨著長江鎮江段生態環境的日趨改善,鎮江豚類保護區正成為江豚的樂園。」鎮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吳斌介紹,近年來,鎮江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探索江豚自然保護經驗,認真書寫長江大保護的時代答卷。
-
拍到江豚的愛心市民,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喊你領獎啦!
    長江網9月18日訊近一個月來,市民兩次在武漢城區長江段發現並拍攝到「微笑天使」——江豚的視頻!18日下午,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委託長江日報喊話,拍到江豚的愛心市民,請來領獎啦!
-
長江禁捕退捕獲階段性成效 23萬退捕漁民全面完成建檔立卡
記者 鬱靜嫻 範昊天《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21日 第18 版)赤水河禁捕三年,河流得以休養生息,繁殖的魚類增加至近40種天剛蒙蒙亮,謝順友便穿上「宜昌漁政」的工作服,跳上江豚協助巡護船,向下遊駛去。謝順友是湖北宜昌市伍家崗區人,家就在長江邊上。祖祖輩輩家裡以捕魚為生。父親五兄弟都是漁民,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
漁民告別水上漂蕩 長江再現江豚逐浪
2018年1月1日開始,長江流域內332處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逐步實施全面禁捕。因地處四大家魚國家種質資源保護區,團林岸村36名「末代漁民」於2018年年初全部「洗腳上岸」。2021年1月4日,記者來到這裡,探尋百年漁村的歷史變遷,還原上岸前後真實的漁民生活。漁民眼裡的長江之變「早年的江水清著呢,大魚也多。」88歲的戴必元耳聰目明,聲音洪亮。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中科院水生所博士 王利民:當時成立的時候是為了保護白鰭豚,是為了把白鰭豚放到這個地方來養,所以說叫養護場。一直去捕白鰭豚沒有捕到,所以後面就是來保護江豚。 捕魚人變護魚人 長江再現江豚逐浪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沿岸以捕撈為生的漁民,有不低於23.1萬名,這些漁民退捕後的擇業安置,遠不是幾十名幾百名的巡護員崗位能夠解決。長江全面禁漁是大勢所趨,保護和民生的問題,也將在相向並行中不斷探索。 位於安慶下遊的南京市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是江豚的另一個核心棲息地。
-
揚子鱷等物種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為長江添活力
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
-
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時間賽跑
「保護江豚自然棲息地、保護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是保護長江江豚的最終目標,也是根本解決途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說。令人振奮的是,通過遷地保護,2014年1月從武漢天興洲救護並引入到天鵝洲的兩頭雌性江豚,一頭妊娠、一頭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