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連虧17年 一元定增獲批 華塑控股能否起死回生?

2021-01-08 JD京達財經

7月14日晚間,*ST華塑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0年上半年虧損650萬元~8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金額837.44萬元。

根據深交所上市規則,華塑因2018、2019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值,2019年度經審計期末淨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此外,公司實控人李雪峰在2019年10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內外交困之下,*ST華塑股價在5月19日一度跌破1元面值,淪落到退市邊緣。然而,在湖北國資潛在的入主預期下,*ST華塑迎來轉機,股價也得以脫離「危險區」。截至7月21日,公司股價收於1.86元,較5月20日最低價0.92元成功翻倍。

自2001年以來,華塑控股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虧損17年。但每每在華塑控股「披星戴帽」的關鍵時刻,總會有企業或則個人挺身而出,或則贈送公司,或則直接贈送現金來江湖救急。

6月16日晚間,*ST華塑披露增發方案,公司擬以1元/股價格向湖北資管定增2.48億股。本次增發完成後,湖北資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7月13日晚間,該定增方案獲得湖北省國資委批覆的公告。

上市27年的不死鳥華塑控股,能否迎來湖北國資委這一新主人?

一、上市以來三次更名 前後7任控股股東

對老一點的股民來說,華塑控股並不陌生。資料顯示,華塑控股的前身是四川天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歌科技),是由四川省南充羽絨製品廠所組建成立。1993年5月,天歌科技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服裝、物業及外貿業務。

然而,僅僅天歌科技在上市5年後,公司控股股東就由四川省南充羽絨製品廠變為湖北正昌集團公司。2002年,天歌股份控股股東再次變為山東同人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同人」)。兩年之後,天歌科技公司名稱由「四川天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也由「天歌科技」更改為「同人華塑」。

2007年,由於控股股東山東同人所持股份被司法拍賣,競買其股份的濟南鑫銀投資有限公司又成為公司第四任控股股東。2009年,公司名稱再次由「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變也更為「華塑控股」。

2012年12月,濟南鑫銀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山東金嶺鐵礦又將濟南鑫銀投資有限公司51.00%國有股權進行公開拍賣,最終,自然人劉永華以人民幣1.5億元成交,劉永華本人也成為華塑控股第五人實際控制人。

隨著股權分置的推進,華塑控股在2013年再次迎來公司第六任控股股東。資料顯示,2013年12月,成都麥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田投資」)採取向本公司「捐贈資產對價+資本公積金轉增」的組合方式進行股改對價安排。2014年1月通過一些列複雜的操作,麥田投資最終以24.13%的持股比例成為華塑控股第六任控股股東,並持續至今。

然而,麥田投資的股權在3年後再次變更。資料顯示,2017年3月,李雪峰控制的浦江域耀斥資約11億元,完成收購西藏麥田100%股份的交易,成為華塑控股第七人實際控制人。

然而,儘管華塑控股先後迎來多位股東,但公司的盈利難題始終沒有解決。自2001年以來,公司多次退市風險警示,並不止一次「披星戴帽」。如下圖所示,公司截止目前的曾用名就多達12個,自2006年首次遭遇「披星戴帽」後,華塑控股又在2010年、2013年及2020年再次收到退市風險警示並被「披星戴帽」。

二、營業收入7000萬虧損1.3億 華塑控股是幹嘛的?

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華塑控股實現營業收入7,012.21萬元,同比下降94.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49.60萬元,同比下降141.05%。

對於主營業務的大幅下降,華塑控股在年報中解釋為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停止所導致。資料顯示,2018年,李雪峰向公司無償贈予櫻華醫院51%的股權,將公司主業由大宗商品貿易轉型為全科醫療服務,自當年7月起,華塑控股貿易業務就全面終止。因此,華塑控股過去三年主營收入由22.41億元降至12.09億元,最後降至0.7億元。

然而,醫療資產的注入,並沒有華塑控股經營虧損的局面。2019年8月,李雪峰妻子張子若又向上市公司無償贈與京博威億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博威億龍」)100%股權。

華塑控股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控股子公司櫻華醫院主要開展全科醫療服務;此外,公司通過博威億龍開展舞臺美術視覺呈現、視覺工程製作實施等相關業務。2019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實現收入0.56億元,會展服務及其他業務實現收入447萬元,整體收入規模及淨利潤都尚小。

2019年全年,華塑控股虧損近1.3億元,遠超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華塑控股表示,公司與興源環亞合同糾紛一案中,計提非經常性損益支出「政府收儲土地補償款和賠償款」及相應利息,導致本期虧損約7,676.42萬元;此外,公司對上海友備的應收帳款單獨進行減值測試,計提減值準備形成非經常性損益,導致本期虧損約4,624.32萬元。

儘管很多老股民聽過華塑控股的大名,但恐怕很少人能準確說出公司的主營業務情況。實際上,伴著著控股股東走馬觀花的更替,華塑控股主營業務也多次變更。

2009年,同人華塑主做塑料型材、鋁合金型材及門窗。2013年,隨著麥田的入主,華塑控股又獲得了麥田園林100%股權,公司主營業務拓展至園林設計施工領域。然而在2018年,麥田園林92.85%的股權又被出售。

華塑控股在年報中坦陳,公司目前核心競爭力較弱,正積極探索解決公司經營過程中面臨問題的解決辦法,包括但不限於債務處置、資產處置、公司併購等。隨著公司定增方案的獲批,華塑控股似乎又一次找到保殼之路。

三、一元定增獲批 不死鳥再次絕處逢生?

作為資本市場資深玩家,華塑控股在二級市場又被稱為「不死鳥」。儘管公司多次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但每每在其「披星戴帽」的關鍵時刻,總會有企業或則個人挺身而出,或則贈送公司,或則直接贈送現金來江湖救急。

除了2018年李雪峰無償贈予的櫻華醫院51%股權、2019年張子若無償贈與博威億龍100%股權的股權外,麥田投資也在2013年通過贈與資產的方式,繞過監管層對資產重組的相關要求,達到了曲線控股的目的,並讓華塑控股當年淨資產轉正。

儘管華控控股可以通過種種財務技巧,確保公司每當連續虧損兩年之後,在第三年獲得帳面的盈利以保住上市公司的位置。但虧多賺少的情況,往往導致華塑控股淨資產每每虧成負數,這又成為公司保殼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與其費力的去「盈利」,不如直接向公司贈送來的直接。

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華塑控股再一次連續兩年虧損。更嚴重的是,公司淨資產也再次變為負數(-9793萬元)。因此,華塑控股不光要解決公司虧損問題,還要將公司淨資產轉正才能規避退市風險。

此外,2019年,10月18日晚,華塑控股公告稱,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雪峰轉發的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李雪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因此,在華塑控股今年再次披星戴帽之後,市場一度擔心內外交困之下,公司退市危機恐難化解。事實證明,不死鳥華塑絕非浪得虛名。

6月16日晚間,*ST華塑披露增發方案,公司擬以1元/股價格向湖北資管定增2.48億股,募資總額約2.48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本次增發完成後,湖北資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若公司增發成功,公司淨資產也順利轉為正數,下一步只需要做到帳面盈利,華塑控股就將再次華麗轉身。

然而,*ST華塑定增方案中並沒有提及湖北資管對公司業務層面的規劃,以及對公司退市壓力的應對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ST華塑的控股股東西藏麥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麥田」)與湖北資管籤署了《股票質押合同》,西藏麥田將持有的1.98億股*ST華塑股票分兩筆質押給湖北資管,融資金額為7億元,融資用途為償還西藏麥田所欠東吳證券的債務。以1.98億股、7億元債權估算,湖北資管的成本為3.54元/股。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湖北資管之所以參與公司定增,是因為不願意看到公司退市而損失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李雪峰本人原本擔任華塑控股董事長,但這一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為消除上述調查對上市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影響和障礙,李雪峰已經辭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職務,以使得上市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順利進行。

目前看,如果該定增計劃沒有及時獲批,*ST華塑退市壓力仍難以化解。針對該定增方案的諸多疑問,京達財經曾發函向華塑控股相關部分詢問。截至本人發稿之日,華塑控股尚未做出回復。

相關焦點

  • 「不死鳥」華塑控股進入多事之秋 主業中止經營陷入困境
    來源:紅刊財經編輯 | 承承華塑控股開展了一年多的主營業務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在2018年年中突然被終止,這讓公司2018的經營業績出現了明顯滑坡,雖然在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仍能實現盈利,但從消息面來看,這種盈利局面能否維持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問詢、調查、訴訟在近期的不約而至,讓公司經營面臨了很大壓力。
  • 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鑑於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申報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目前該事項正處於中國證監會的審核中,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要求,現將關於公司最近五年被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或處罰及整改情況公告如下:  1、公司受到的行政處罰和主要監管措施及整改驗收情況  (1)監管措施  2012
  • 國資入局,三六零回A股後首次定增縮水過半、耗時超2年
    1月5日晚間,三六零公告披露,共計發行3.81億股股份,募集資金49.3億元,這是該公司2018年回歸A股以來的首次募資。在此次17家募資對象中,有10家均是具備國資背景的投資者。公告顯示,此次發行價格為12.93元/股,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80%。而三六零當天報收15.43元/股,以此計算,此次發行價格折價約16%。
  • 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告知函有關問題回復...
    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請做好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申請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以下簡稱「《告知函》」)。
  • 華塑控股:實控人之一擬向公司無償贈與博威億龍100%股權
    來源:發布易發布易8月16日 - 華塑控股(000509)晚間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之一張子若擬向公司無償贈與其持有的北京博威億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博威億龍」)100%股權。據介紹,博威億龍成立於2009年3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以舞臺美術視覺呈現為核心,兼具視覺工程設計製作及電視欄目舞臺實施的專業機構。截止目前,博威億龍已完成全類型、各種規模舞臺活動3000餘場,包括為「中國國際時裝周」、「歡樂喜劇人」、「王牌對王牌」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綜藝節目提供舞檯燈光設計及實施。
  • 三江購物遭爆炒:阿里衝擊大股東能否破解盈利困局?
    新浪財經訊 9月3日,三江購物開盤後封漲停板,收報15.55元。公司8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杭州阿里巴巴澤泰以14.66億元現金認購三江購物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約1.37億股,認購價格為每股10.71元。
  • 無償受贈實控人所持博威億龍100%股權 華塑控股將開展舞臺美術視覺...
    華塑控股(000509)8月16日晚間公告,為支持華塑控股發展,改善華塑控股資產結構,增強華塑控股經營實力,華塑控股實際控制人之一張子若擬向華塑控股無償贈與其持有的博威億龍100%股權,本次受贈資產不附加任何條件和義務。
  • 金瑞科技定增復盤:誰的盛宴?
    本周,本報將重點剖析上市公司金瑞科技非公開發行中的結構化定增謎團。今年3月,對東海證券重金參與金瑞科技定增並取得超高收益一事,《第一財經日報》3月14日曾進行過報導,並試圖找出神秘搭橋人。相關報導節錄參見延伸閱讀部分。
  • 新三板十大迷你定增案,最低融了30.56元
    你知道目前為止新三板上融資額最小的定增,融了多少錢嗎?讀懂君告訴你,30.56元。像這樣金額很小的迷你融資案在新三板市場上還有很多。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數據,2014年以來到2017年3月13日,單次募資總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定增一共有99次。這批迷你融資,大部分都是為了股權激勵,因此出現低額融資也並不奇怪。
  • 「牙膏第一股」扣非連虧13年 兩面針風光難再斷臂減負
    圖片來源:兩面針官網然而,經歷過外資衝擊、多元化投資失利、連續13年的扣非淨利潤為負值、品牌老化等一系列「打擊」後,這個國民品牌前路漫長且艱難。11月13、16、19日,兩面針接連發布系列關於資產出售的公告。
  • 愛建集團定增獲通過 多方力量逐鹿控股權
    原標題:愛建集團定增獲通過 多方力量逐鹿控股權 摘要 【愛建集團定增獲通過 多方力量逐鹿控股權】愛建集團(600643)4月17日晚間公告,公司定增申請獲審核通過
  • 註冊制攪動「一池春水」 主板中小板定增發行提速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定增獲批節奏進一步提速。根據統計,剔除以收購資產為目的項目外,下半年以來(截至9月9日)共有89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拿到監管層「準生證」。其中,7月倒數第二周(20~24日),監管層向1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下發批文,合計募資規模預計在402億元。
  • 從定增棄子到「增持王」:南京高科為何要摟緊南京銀行?
    不過出局者反手就來一把增持,從而變相實現「定增」,這種玩法著實不多見。最近,南京銀行股東南京高科就這樣秀了一把。  8月6日、7日,南京高科在二級市場連續出手,耗費過億資金增持南京銀行股票。如果條件允許,南京高科此輪增持金額最多可達8億元之巨。  讓人詫異的是,根據南京高科的增持計劃,其增持價有可能比南京銀行最終敲定的定增價還要低——也就是說,比入圍定增還要划算。
  • ...賣低買」,先減持再定增!深交所半夜發出靈魂質問:你在搞短線交易?
    作為新能源板塊的大牛股,自2020年11月以來,天齊鋰業的股價從20元附近,一度飆升至63.49元/股,期間最高漲幅超217%。但是,近日公告卻顯示:控股股東一邊高位減持,一邊低價定增,高拋低吸的操作引起了球友們的激烈討論。昨晚深夜,深交所出手下發了關注函:要求說明控股股東減持後又認購公司定增股份的行為,是否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 千金藥業定增募資5億「補血」
    自8月19日起停牌的千金藥業今日披露定增方案,公司擬以11.58元/股向控股股東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株洲國投」)和長安平安富貴千金淨雅投資計劃(下稱「富貴千金計劃」)定增4317.79萬股,共募資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達剛控股定增3.5億元加碼智能化和大數據 打造高端築養路裝備生態鏈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12月9日晚間,達剛控股(300103)披露定增預案,該公司擬通過此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億元。其中,2.45億元用於達剛控股總部基地-築路機一體化智能製造和智能服務建設項目(下稱渭南項目),1.0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21億定增遲遲未落地,健康元股價自去年7月高位後下跌近40%
    2020年7月12日晚間,健康元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169350000股(含本數)股票,同時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高瓴資本。消息一出,市場立刻聞風而動,7月13日,健康元開盤一字漲停,報收18.37元/股,市值達到358億。傍上高瓴資本應是重大利好,但健康元漲勢維持時間卻並不長,在觸及22.47元/股高點後,健康元股價隨即進入了連續數月的下跌趨勢中。
  • 劉暢掌舵7年新希望飼料業「王冠」落地,控股股東半年減持套現20億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東減持套現的背後,是新希望40億元定增項目即將獲批。4月1日,新希望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發行對象為新希望集團和南方希望。5月13日,新希望公告披露定增事項獲證監會受理。6月3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反饋意見通知書。7月3日,其公告披露《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
  • 上半年扣非淨利驟減超800%!免稅概念能否助凱撒旅業扭轉局面?
    今年7月13日該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預告預虧0.85億元至1.45億元,逼停了「九連板」。次日,其股價開盤跌幅高達5%,當日封上漲停板。近日,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投資時報》獨家推出《2020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扣非淨利降幅榜》。《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凱撒旅業以扣非歸母淨利同比下滑818.05%的降幅,在2204家扣非淨利潤出現下滑的上市公司中,位列131名,下滑排名處於前6%。
  • ...受贈亳州縱翔90%股權資產 開展直播等業務、深信服定增募資8.88...
    :子公司聯合體中標58.14億元濰煙高速鐵路站前工程施工項目……【重大事項】天齊鋰業:已完成相關貸款人要求的未付利息支付事宜眾應互聯:公司目前存在資金流動性問題 定向融資工具系列產品出現逾期*ST九有:公司受贈亳州縱翔90%股權資產 開展直播等業務 天澤信息: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定增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