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途而來,只為參加一場毛蟲盛宴—斑姬鶲

2020-09-05 嚶嚶鸚鵡

斑姬鶲是鶲科的一種,這個科包括約275個種,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鳥類家族。它們分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因成年雄鳥身體上顯著的黑白繁殖羽而得名(雌鳥和非繁殖期的雄鳥則呈淺棕色和白色)。它們是活躍的不知疲倦的鳥類,有著獨特的習性—在停歇時會不停地拍打尾巴和翅膀。它們極少會靜止不動,經常頻繁俯衝至葉面捕捉蟲子,或者衝向空中去捕捉飛行中的蒼蠅。

斑姬的毛蟲盛宴

在春季和夏初,毛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幼鳥幾乎只以毛蟲為食。因此對這些英俊的鳥兒來說,繁殖成功率和毛蟲的數量密切相關。斑姬鶲經過數千年的進化,已可以把向北方的遷徙調整得正好和歐洲森林毛蟲的出現時期相吻合。而當今全球氣候變暖又影響了這個長期的關係,斑姬鶲的遷徙和毛蟲的出現時期在逐漸偏離,由於人類的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讓這些鳥兒的生存受到了威脅。

斑姬鶲的繁殖區域非常廣,從西班牙往東,經歐洲中部和北部直達西伯利亞南部的林地。而毛蟲的大爆發即大量增多,卻隨緯度即南北大有差異。顯然對雌性斑姬來說,選擇特定的日期產卵,使得13~15天後幼鳥孵出的時間和毛蟲爆發時間相吻合將非常有利。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斑姬必須精確地校準它們從西非熱帶地區的越冬地啟程往北遷徙的時間。

斑姬在非洲的越冬地無法預測繁殖地春季何時到來,那麼它們如何能夠準時返回呢?它們似乎已經進化到會選擇正確的時間動身,以正確的遷徙速度使遷徙越來越完善,儘管其他因素仍有影響。斑姬通常在3月或4月初返回北方,在4月中到5月初到達歐洲西部,在5月中到達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西伯利亞。雄鳥一旦安全到達繁殖地,就開始鳴唱來宣告它們對活動地盤的佔有。

全球變暖影響了&34;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春季氣候逐漸變暖,使得毛蟲出現得更早。進而斑姬鶲也需要更早地產卵。但是雌鳥遷徙之後首先要恢復體力,產卵的速度因而受到限制。另外,斑姬似乎無法將從非洲出發的日期提前一周以上。一種理論認為這可能與氣候變化以外的原因有關,比如晝長。

但是有確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暖正引發斑姬鶲在不合適的時期進行遷徙,這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後果。2006年在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去20年間,在遷健時期最不合適的區域,斑姬的種群數量下降了約90%。這一物種整體仍然較為常見,但如果氣候變暖趨勢加劇,斑姬某些地方種群數量下降的情況將會逐漸擴展。

伊比利亞便道

斑姬鶲在樹洞中築巢,但它們也很樂意使用人造巢箱。這意味著它們是理想的研究對象,鳥類學家能夠觀察每個標號巢箱中鳥類的去留。它們也是環志研究的常用物種,截至2004年,共有超過450000隻個體被捕捉和標記,而較高的環志回收率到目前為止約3500隻也為揭示該物種的遷徙策略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它們秋季遷徙的一個最吸引人的特徵是利用葡萄牙和西班牙西北部的停歐點或補充點。多數歐洲繁殖殖的種群行經這一區域的樹林中,而東部繁殖者需要穿過歐洲大陸中部,往西遷徙較遠的距離。

如同開長途車的司機需要停下來加油一樣,斑姬鶲也會在中途停下來儲存脂肪,為下一階段遷徙做準備。它們會保衛各自的採食區,以漿果和昆蟲為食,使體重增加四分之一。脂肪儲存完成後,它們會往南飛至直布羅陀海峽,從那裡到達非洲距離最短。

雄性斑姬通常是一夫多妻,會同時擁有2~3隻配偶。每隻雌鳥都棲息在各自的領地,因此雄鳥需要同時保衛多個領地不受入侵者侵犯,包括其他的洞棲鳥類以及同種的雄性競爭者。它可能會拋棄第一個配偶,將所有時間都用在第二個配偶身上,或者在建立第二個家庭後,再返回原來的配偶那兒幫忙。不拘哪種情況,即使雄鳥呆在一個配偶身邊時,雌鳥也會承擔大部分的孵卵和育幼工作。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目前全球變暖已經導致這種動物進入了生存危機,由於毛蟲孵化的時間和這種鳥類孵化的時間不一致,它們由於沒有食物而大面積死亡,如果氣溫不能恢復到正常,而斑姬鶲不能很好地調整遷徙時間,這種鳥類在未來數十年可能會滅絕。

相關焦點

  • 白喉姬鶲,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
    白喉姬鶲(學名:Anthipes monileger),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白喉姬鶲,特徵為頦及喉白色且成胸兜,緣以黑色的髭紋及項紋。白喉姬鶲上體紅褐色,前額和一相連的短的眉紋白色,眼先、耳覆羽和頭側灰褐色而雜白色,頦、喉白色,形成一大的三角白斑,周邊襯的黑緣,甚為醒目。白喉姬鶲胸及兩脅沾皮黃。指名亞種眉紋皮黃。其餘下體橄欖褐色,腹中央白色。翼及尾偏紅。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近灰色。白喉姬鶲雌雄羽色相似。
  • 嶽陽一公園發現多隻南遷鴝姬鶲屍體
    嶽陽一公園發現多隻南遷鴝姬鶲屍體 來源:紅網 作者:周小平 編輯:於佳麗 2015-10-27 09:16:50
  • 歐洲小鳥紅胸姬鶲光顧圓明園
    紅胸姬鶲首度在北京出現。圖片由攝影愛好者提供  長城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曹昕)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光顧」了圓明園,引來很多攝影和觀鳥愛好者。這隻小鳥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
  • 首次發現紅胸姬鶲 北京觀鳥客絡繹不絕
    這隻小鳥兩個月前被發現於圓明園內,隨之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音翁)。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至少20餘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公園觀鳥、拍鳥。 ■圓明園紅胸小鳥 引市民關注 「京城有一隻受關注的小小鳥。它在入冬前後遷徙來到北京,引起了廣大鳥友的熱捧。每天到公園探望它的人,少則一二十,多則三五十。這隻小小鳥就是紅胸姬鶲。」
  • 北京農展館實拍綠背姬鶲,遇到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
    綠背姬鶲周末閒暇又遇好天氣,怕人多車堵沒敢去郊區也沒登這兩天在農展館所見候鳥及留鳥二十餘種,常見鳥種有烏鶇、黃腰柳鶯、戴勝、珠頸斑鳩、白頭鵯、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大山雀、寶興歌鶇、綠背姬鶲、白眉鵐、金翅雀、燕雀、紅隼等,尤其是綠背姬鶲吸引不少的拍鳥人
  • 張家口市內發現紅喉姬鶲
    據介紹,此鳥是一隻紅喉姬鶲,屬於小型鳥類,體長11—13釐米, 俗稱黃點頦。在我國繁殖分布區較窄,一般在黑龍江和吉林東部長白 等地繁殖為夏候鳥,繁殖種群不豐富。其他地區為旅鳥,部分在廣東、香港和海南島越冬,為冬候鳥。
  • 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停留在天壇公園十餘天的鴝姬鶲,昨日再次亮相,吸引大量「粉絲」前來拍攝。實習生 彭子洋 攝  停留十餘天吸引眾多遊人拍攝觀賞;系候鳥冬季通常生活於南方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近日,一隻學名為鴝姬鶲的候鳥,成為了天壇公園的明星。
  • 虎頭山成觀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來廈
    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 「最美遼寧」生態盤錦 鳥的天堂——紅喉姬鶲
    作者:劉東偉紅喉姬鶲屬小型鳥類,體長11-13釐米。雄鳥上體灰黃褐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褐色,基部白色。頦、喉繁殖期間橙紅色,胸淡灰色,其餘下體白色,非繁殖期頦、喉變為白色。紅喉姬鶲繁殖期為5-7月。到達繁殖地後不久,雄鳥立刻開始佔區鳴叫。通常營巢於森林中沿河一帶的老齡樹洞或啄木鳥啄出的樹洞中,也在樹的裂縫中營巢,巢呈杯狀。紅喉姬鶲每窩產卵4-7枚,多為5-6枚。紅喉姬鶲在盤錦是季候鳥,沒有繁殖記錄。
  • 回遷候鳥中有「貴客」 國內罕見紅胸姬鶲現天津
    紅胸姬鶲(雌鳥)昨天,天津師範大學就傳來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校園裡發現1隻世界極危的青頭潛鴨雄鳥,以及1隻國內罕見、在天津首次記錄到的小型鳴禽——紅胸姬鶲。「這兩種珍稀鳥類是我們在校園做常規生態調查時發現的,當時真是喜出望外,全市都不多見,況且是在高校校園裡,能見到野生且不是標本的鳥類,應該全國高校也不超過5家。」
  • 虎頭山成觀鳥拍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紛紛來廈
    紅胸姬鶲  八聲杜鵑 觀鳥協會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彭怡郡)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近期,鳥友們在虎頭山觀測到紅胸姬鶲。林鴞表示,紅胸姬鶲個頭小,活動隱秘,能有這麼好的觀賞角度和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紅喉姬鶲 杭德泉攝【紅喉姬鶲】眼睛特別大 喜歡搖尾巴,主要吃害蟲除了澤鷸外,杭德泉還拍攝記錄到了紅喉姬鶲
  • 你真的了解紅喉姬鶲嗎?給大家科普一下
    紅喉姬鶲,學名為Ficedula parva,中文別名是白點頦、黑尾傑、紅胸翁、黃點頦,英文名Red-breasted Flycatcher,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本物種雄鳥夏羽上體前額、頭頂、頭側、背、肩一直到腰概為灰褐色,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汙白色,耳羽灰黃褐色雜有細的棕白色縱紋。尾上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尾黑色,除一對中央尾羽外,其餘尾羽基部一半白色。翅上覆羽和飛羽暗灰褐色,羽緣較淡。頦、喉橙紅色,顴區、喉側和胸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兩脅灰色,有的微沾橙紅色。秋羽頦、喉橙紅色變為白色。
  •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2010年05月19日11:49     5月16日,在在金城沿海防護林地,一隻眉姬鶲正在
  • 「秋天信號」候鳥「鶲」來了,它們竟然還能為城市除害
    原標題: 「秋天信號「候鳥「鶲「來了,它們竟然還能為城市除害感覺到秋意濃濃了嗎?每年這個時節,往南方遷徙的林鳥先頭部隊開始陸續到達上海市區,為找個城市帶來「秋天信號」。最先到達的是鶲與柳鶯。它們是上海地區出現在園林綠地的「秋天信號鳥」。鶲和柳鶯其實都屬於雀形目、鶲科鳥類。
  • 府山上的「鈴音使者」——棕臉鶲鶯
    一種「鈴......鈴......鈴......」的清脆尖銳的聲音在樹叢間迴蕩,這種聲音非常有特色,如同手機的鈴音一樣,穿透力強且專屬於一種非常漂亮和小巧的鳥類:棕臉鶲鶯。一些鳥類圖鑑上是這樣描述這種耐看的小型林鳥的:體長10釐米,羽毛色彩亮麗而有特色;頭帶慄色,臉棕黃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上嘴色暗,下嘴色淺;腳粉褐色;是常見的留鳥。我感覺除了描述的羽色略有差別外,大致的描述還是對的上號,「棕臉」兩字符合臉部特徵,「鶲鶯」是由於它屬於鶲鶯屬。
  • 棕臉鶲鶯,由濰坊的魏公子拍攝
    棕臉鶲鶯是一種生活在尼泊爾至中國南方及臺灣、緬甸、印度支那北部,體型略小(10釐米)、色彩亮麗而有特色的鶯。棕臉鶲鶯【旅遊景點圖--第1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包頭的衡公子在有著旅遊之鄉的瀋陽區域拍攝棕臉鶲鶯【旅遊景點圖--第2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泰州的賴夫人在有著旅遊之鄉的湛江區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