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淮南溼地發現黑頸鸊鷉,屬信陽市首次發現

2020-10-26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彭大國 符浩

10月25日,中國《鳥網》會員「淮南溼地」在淮濱縣淮南溼地方家湖保護站拍到四隻小水鳥,小鳥非常可人,經中國鳥網專家、信陽鳥類專家和資深觀鳥人確認,為中國極其稀少鳥種——黑頸鸊鷉(pìtī)。

據了解,黑頸鸊鷉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種中型水鳥,分布於美洲地區和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個體較角鸊鷉稍小,體長25-34釐米,體重不到0.5千克。嘴黑色,細而尖,微向上翹,眼紅色。夏羽頭、頸和上體黑色,兩脅紅褐色,下體白色,眼後有呈扇形散開的金黃色飾羽。冬羽頭頂、後頸和上體黑褐色,頦、喉和兩頰灰白色,前頸和頸側淡褐色,其餘下體白色,胸側和兩脅雜有灰黑色,無眼後飾羽,野外易識別。

黑頸鸊鷉喜歡成群在淡水或鹹水上繁殖,冬季結群於湖泊及沿海。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水生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8月,營浮巢,每窩產卵4-6枚。和其他鸊鷉一樣,遊泳時,黑頸鸊鷉親鳥有時會將雛鳥放到背部。在中國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該鳥在信陽市為首次發現!」淮濱縣林業局局長彭大國高興地說:「這說明我們近些年致力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及溼地資源的工作得到了大自然的認可,淮南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穩定性逐年增強,這裡已經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編輯:劉宏冰

相關焦點

  • 信陽淮濱:淮南溼地發現黑頸鸊鷉,屬信陽市首次發現
    10月25日,中國《鳥網》會員「淮南溼地」在淮濱縣淮南溼地方家湖保護站拍到四隻小水鳥,小鳥非常可人,發中國鳥網專家、信陽鳥類專家和資深觀鳥人求教,都確認為中國極其稀少鳥種黑頸鸊鷉。「該鳥在信陽市為首次發現!」該縣林業局局長彭大國高興地說:「這說明我們近些年致力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等溼地資源的工作得到了大自然的認可,淮南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穩定性逐年增強,這裡已經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據了解,黑頸鸊鷉(pìtī)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種中型水鳥, 分布於美洲地區和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
  • 信陽淮濱淮南溼地,突現巨型鳥類,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
    近日有網友在淮濱論壇發文爆料,淮濱縣淮南溼地保護區,監控系統拍攝到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新型鳥類。這隻鳥,體型巨大,嘴巴呈金黃色,而且十分寬大,嘴巴下方有一個大大的皮囊,張嘴的時候就像一個大鏟子,嘴巴佔了整個體長的近三分之一。
  • 新疆艾比湖溼地首次發現四爪陸龜
    4月23日,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員巴特喬龍在艾比湖溼地闊克塔拉區域巡邏時發現了一隻在草叢中爬行的大型烏龜,經鑑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爪陸龜。這是艾比湖保護區首次發現四爪陸龜,據初步判斷,該四爪陸龜為雄性,年齡在20歲至30歲。當時,巴特喬龍把烏龜拿起來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和平時見到的烏龜不太一樣。
  •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時間:2020-11-27 10:53:50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發現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連月來,眾多候鳥陸續往北遷徙,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迎來了許多旅鳥在此停留。保護區監測人員在觀測過程中,首次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均為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 草原雕屬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繁殖於東北西部、西北等地,常棲息於平原、草原及荒漠草地上。草原雕容貌兇狠,體羽以褐色為主,上體土褐色,尾型平。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10餘只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飛走。
  • 生態雲南 | 杞麓湖溼地首次發現鳳頭鸊鷉
    生態雲南 | 杞麓湖溼地首次發現鳳頭鸊鷉 2020-12-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發現溼地植物標誌種"黃谷精"
    貴州發現溼地植物標誌種"黃谷精"   中新網貴陽12月10日電(李桐)12月10日,記者從貴州省林業科學院獲悉,植物專家在貴州盤縣八大山和納雍珙桐保護區兩地的溝谷沼澤溼地中首次發現了溼地植物標誌種——黃谷精。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發現猞猁狩獵狍子影像
    「中國最北溼地」裡首次拍到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劉曙光供圖中新網大興安嶺11月18日電(劉曙光 霍超 姜輝)18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遠紅外攝像機首次在「中國最北溼地」拍到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
  • 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斑頭雁
    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供圖新華社石家莊9月24日電(記者秦婧)記者23日從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了解到,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在進行候鳥監測時,首次發現兩隻斑頭雁。該物種的發現,使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的鳥類從187種增加至188種。據了解,被列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斑頭雁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鹹水湖。斑頭雁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較遠。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發現東方白鸛巢穴和5隻幼鳥
    劉曙光 攝繼2019年首次發現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後,18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首次拍攝到東方白鸛巢穴,巢穴內有5隻幼鳥。南甕河溼地位於中國最北部的大興安嶺東部境內的松嶺區,總面積22.9萬公頃,溼地內共有大小河流12條,是嫩江的主要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地。
  • 男子養殖700萬元的龜被偷 珍稀黑頸龜屬瀕危物種
    原標題:男子養殖700萬元的龜被偷 珍稀黑頸龜屬瀕危物種   記者昨日獲悉,南雄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破獲一起特大入窒盜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3月11日凌晨3時多,南雄市公安局接到市民鄧先生報警:他在自家樓頂養殖的珍稀黑頸龜被盜,價值700多萬元。  警方立即趕赴案發現場。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來源:新華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最新發現!新疆艾比湖溼地發現珍稀極危四爪陸龜
    在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四爪陸龜。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巴特喬龍 楊長樂攝影報導)高隆的背甲,粗壯的四肢,腳趾比常見烏龜少了一個,是啥?4月23日,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艾比湖保護區」)管護員巴特喬龍在巡護中發現了這隻長相罕見的龜,經專業人士鑑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爪陸龜。據悉,這是艾比湖保護區首次發現四爪陸龜。  巴特喬龍是在艾比湖溼地闊克塔拉區域巡邏時發現它的。「遠遠看見一隻灰黑色動物,以為是只野兔子。」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在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人員在稻田裡發現了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郭 準攝(中經視覺)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進行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為小型鳴禽。
  • 【不一樣的2020】這一年,在雲南新發現了這些稀奇動物
    發現地:雲南大理劍湖溼地自然保護區 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 發現地: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 體型小而緊湊、沙褐色較深的百靈,與大短趾百靈很相似,但無頸上的黑斑,且三級飛羽不延伸到初級飛羽末端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澧道水河溼地公園首次發現小天鵝
    近日,一群小天鵝來到臨澧道水河溼地公園做客。小天鵝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全身潔白,嘴端黑色,嘴基黃色。小天鵝一般在洞庭湖區越冬。>附近居民:我們這裡以前從沒有發現過小天鵝的蹤影,這次發現了這麼多小天鵝,確實非常驚喜,說明我們這裡的環境是變得越來越好了,特別是這個地方是一個洲灘,水草非常豐富,水質也很清澈,食物非常充足,為小天鵝提供了非常好的棲息地。
  •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12月4日下午,南沙溼地負責人萬君在朋友圈發布了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的消息,驚喜之情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 記者通過微信第一時間聯繫上萬君,進一步了解發現黑臉琵鷺的詳情。萬君告訴記者,4日下午4時30分,他同事吳先生到觀鳥平臺檢查平臺安全狀況,無意間發現大批黑臉琵鷺在溼地淺灘覓食,隨即用手機拍下了視頻和照片。經粗略點算,有48隻之多。
  • 浙江首次發現!
    浙江首次發現罕見白化小鸊鷉!近日,浙江玉環漩門灣溼地內首次發現的這隻白化小鸊鷉和其它地區發現的不太一樣,其他地區發現的白化小鸊鷉全身白色據了解,小鸊鷉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在漩門灣溼地活動共有10多隻,而這隻白化小鸊鷉不和其它同伴在一起
  • 首次!紅河州發現白腹隼雕
    掌上春城訊 近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通報,在蒙自長橋海國家溼地公園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隼雕,此次發現系紅河州新紀錄。在查閱《雲南鳥類志》等眾多公開出版的文獻資料後,確定此次發現在紅河州尚屬首次。白腹隼雕是什麼?科普時間來了一起漲姿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