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分別是什麼?哪一個最厲害?

2021-01-11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可以說當這四個機構並存的時候,也是中央集權最甚之時。政治高度緊張,人人自危。

錦衣衛

錦衣衛,是明代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其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

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

東廠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建立東廠還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東廠建立更深的背景是明代加強中央集權。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一、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其官銜全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

除此以外,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醜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其餘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醜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東廠不僅在機構及人員配置上更加精幹合理,而且在偵緝行動上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東廠都要集中布置當月的偵緝工作,廠役在東廠內抽籤決定所負責的地盤。在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東廠廠役的工作種類都有特殊的名稱。例如監視朝中各部官員會審大獄及錦衣衛拷訊罪犯者名為「聽記」,在各處地方官府訪緝者名為「坐記」,還有某位官員有何舉措,或某城門捕得要犯,胥吏記錄上報東廠者名為「打事件」。

西廠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西緝事廠"。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的節制。西廠作為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劉瑾。

到了憲宗的孫子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正德元年(1506年),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好笑的是,西廠與東廠雖然都受劉瑾的指揮,但兩者之間不是互相合作,而是爭權奪利,互相拆臺。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劉瑾又自建了一個內行廠,由本人直接統領,其職能與東、西兩廠一樣,但偵緝範圍更大,甚至包括東西廠和錦衣衛。一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平存,緹騎四出,天下騷動。

正德五年,劉瑾倒臺,明武宗下令撤銷西廠和內行廠。西廠作為一個臨時產品,就這樣在歷史上永遠地消失了。

內行廠

廠衛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東廠、西廠和內行廠的頭目,多由司禮監太監充任。明武宗正德初年,以當時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谷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在京師榮府舊倉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內行廠,自成系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例,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系。

正德五年劉瑾倒臺後,內行廠與西廠亦一同被裁撤。雖然內行廠僅存在五年,但亦殘害了不少忠良。

相關焦點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什麼是錦衣衛?錦衣衛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是不是各個武功高強?他們的武器是不是真的出神入化?為何能逍遙法外明目張胆?我們一起來解密。錦衣衛其實就是明朝的軍報搜集情報機構,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為了監察身邊大臣,以達到駕馭不法群臣目的的一個機構。我們知道朱元璋打下天下可不是全靠他的智慧能力,甚至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他身邊的得力幹將。這大明天下打下來,朱元璋的心裡並不踏實,那些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可都是有能耐的人,他們知道如何打仗如何掌權,也知道如何犯上作亂。所以說這個錦衣衛的建立其實就是朱元璋收拾身邊大臣的法子。
  • 古代特務機構層出不窮,是如何運行和工作的
    一、特務血屠千萬,只因命奉皇天 在古代還沒有特務這一稱呼,這一人群一般都是經過特殊訓練和選拔,成為一個能夠執行特殊任務的群體,為了解決一些比較困難,以及不方便外傳的秘密任務。
  • 明朝是如何誕生出四大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的呢
    錦衣衛由此誕生朱元璋已經意識到現在用老一套的方法對付胡惟庸已經不管用了,他覺得現在要對付胡惟庸必須要啟用一批全新的人,有一天晚上朱元璋叫來了儀鸞殿的指揮使毛驤,就跟他說以後你不但要替咱開道保護我的安全,還要替我去查一查那些文官,所以明朝歷史上最具有特色的外朝特務機關錦衣衛就應運而生。
  • 從電視劇《成化十四年》看明朝的四大特務機關
    那麼這「三廠一衛」哪個更厲害呢?它們之間的從屬關係又是怎麼樣?為什麼電視劇裡提到「廠督」這個稱呼就覺得很NB呢? 本文就系統的介紹一下「三廠一衛」,其實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一衛三廠」,看看它們都是什麼時候建立的,持續了多長時間,內部構成又是怎麼樣。
  • 淺談明朝司禮監權利為什麼這麼大?又有什麼實權?
    封建王朝每一個朝代都會有特務機構,這其中明朝的特務機構最為「興盛」與臭名遠揚。在很多人眼裡,只要提及明朝的特務機構首先想到的是錦衣衛,或許因為此類的影視劇太多,世人以為明朝的特務機構只有「小小的」錦衣衛。錦衣衛是明朝的特務機構,但只是特務機構小小一部分,明朝特務機構的真身是二十四衙門,除了錦衣衛,剩下的全部在宦官手中掌握。那麼明朝的特務機構怎麼分類?
  • 明朝滅亡後,曾經風光無限的錦衣衛,最後都去哪了?
    明朝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皇帝對群臣的控制,先後設立多個特務機構,它們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在這其中,幾個機構各司其職,又經歷一些列互相牽制、互相依附的過程,成為明朝相較於其他朝代最具特色的機構。而很多人就對這其中設立最早的錦衣衛深感興趣。
  • 明朝的大理寺,司禮監,東廠,西廠和錦衣衛都是幹什麼的
    這些機構都是明朝的實權機構,司法機關,特務單位和偵查部門,大理寺,實際上就是明朝的最高法院,自唐朝以後基本上就確定了大理寺的職能。大理寺屬於中央司法機關,但刑罰之事由刑部處理,大理寺是執行機構。大理寺最高長官是大理寺正卿(三品),職責是審理和判定案件。
  • 四大亂世神猴,分別是哪四個,他們用的武器都是什麼
    四大混世神猴都是哪幾個神猴呢?下面大家就一起看看看吧。四大混世神猴他們就是通靈石猴(孫悟空),六耳獼猴(假美猴王),通臂猿猴(袁洪)和赤尻馬猴(巫支祁 )。後人把他們統稱四大亂世神猴而他們所用的武器也都是蘊含靈氣的不世神兵,同也這亂世四猴也藉助手中的武器成就了他們各自的傳奇。
  • 吸星大法與北冥神功、化功大法有什麼關係,哪一個比較厲害
    吸星大法與北冥神功、化功大法有什麼關係,哪一個比較厲害這期說的是金庸先生小說中的幾種武功,分別是《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與《天龍八部》中的北冥神功、化功大法。這幾種武功都有著相似之處,這一期就說下這三種武功有什麼關係,哪一種比較厲害。
  • 特務一詞是如何成為貶義的
    但在長期的國共鬥爭史中,特務逐漸演變成了反角,他們擅長陰謀詭計,暗殺投毒無所不能,對共產黨、民主進步人士兇殘狠毒。託民國諜戰題材影視劇長盛不衰的福,「軍統」、「中統」兩個特務機構已是盡人皆知。屏幕上的故事足夠熱鬧,也足夠虛幻,但大都只將特務最「無法無天」的一面無限放大,卻永遠不會告訴你前因後果、個中現實。 最初的國民黨「特務」就是一群幫會流氓。
  • 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大理寺、司禮監放到現在都是什麼官職
    明朝有很多官職的設立不同於其他朝代,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常見的官署名放到現在是什麼職位。 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錦衣衛主要職能為負責皇帝的儀仗和保衛,另外負責偵查敵情、逮捕犯罪、審問案情、監察百官等活動。
  • 東漢的太監是狐狸,晚唐的太監是老虎,而明朝的皇帝則是家犬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當然,這種政治格局的形成是有歷史背景的,也有一個演變過程。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
    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答:我的觀點,不是。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3、廠衛制度搞白色恐怖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這些特務機構,還真不太關心老百姓的事,他們的職責是監察百官。相比之下,清朝的文字獄可是不分階層的。
  • 明朝錦衣衛竟有叫「彈琵琶」的刑罰,令犯人哀嚎不止,生不如死
    明朝是歷史上比較恐怖的一個王朝,我們看電影的時候都可以領教到,東廠西廠錦衣衛,那可是把人們凌虐慘了。事實上明朝最後之所以滅亡,廠衛制度要負很大的責任。不管哪個朝代都一樣,逼得人們太緊,人們一定會反抗的。
  • 明朝一支奇兵,唯一比我國特種兵選拔嚴格,皇帝見了腿都打哆嗦
    錦衣衛是專門保護皇帝安全的,相當於皇帝的「私家軍隊」,算是明朝的一支奇兵,但這支軍隊從事的卻是見不得人的勾當。實際上明朝錦衣衛培養的主要並不是大內武功高手,而是一流的諜戰高手,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完善、也是最殘酷的間諜組織,然而奇怪的是,這些做間諜的並不是地痞流氓,而是身家清白的「好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抓不完的漂亮女特務?一個被國產抗戰劇埋藏了70多年的真相
    你不知道的特務歷史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抗日神劇中,裡面總有那麼幾個元素是永恆的。身懷絕技八百裡取鬼子首級的孤膽英雄,智商四捨五入約等於0的日本軍官,和一言不合「太君裡面請」的狗漢奸......
  • 中國的「舊四大火爐」和「新四大火爐」分別是哪四個城市?
    現在正值炎炎夏日,我國南北普遍高溫,在當下來討論中國的「四大火爐」城市是十分合時宜的,所謂四大火爐是指中國天氣炎熱程度最嚴重的四個城市,既然是「大火爐」,所以主要是分析較大的城市,主要包括省會城市和直轄市。
  • 明朝太監有一個什麼職位?皇上最喜歡,卻讓六部和內閣十分害怕!
    明朝應該是歷史上漢族統治最特立獨行的一個朝代,因為明朝的太監宦官都特別的出名,有鄭和、魏忠賢、汪直、劉瑾等,他們都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宦官,有好的有壞的,他們有的不但勸權傾朝野、控制朝廷、貪汙受賄,有的還直接改變了明朝的發展軌跡。
  • 明朝的三大鐵騎軍團雖然厲害但也擋不住明朝的滅亡。
    明朝的三大鐵騎兵團分別是指關寧鐵騎——祖大壽;秦兵——孫傳庭;天雄軍——盧象升。這三支鐵騎都是所向披靡的重甲部隊,特別是祖大壽的關寧鐵騎更是厲害。祖大壽投降清軍以後吳三桂掌管的關寧鐵騎自述道:「關寧鐵騎吃的用的都要比他們好。」關寧鐵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精銳部隊,是歷代騎兵中的強悍軍隊之一。
  • 揭秘特高課、76號、日本憲兵司令部、梅機關分別是什麼組織?
    下面十萬個為什麼網小編帶你看看特高課、76號、日本憲兵司令部、梅機關分別是什麼組織?特高課是什麼組織?電視劇《偽裝者》對於這兩個組織的解讀是比較準確的。特高課管事的是日本人,是日本人在中國設立的自己的特務機關,比如南田洋子。而72號管事的是中國人,他們為日本人服務,比如汪曼春。特高課的創始人是土肥原則賢二。這名字真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