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高粱和小米在老家這一帶還有大面積種植,如今除了高粱尚且還有小規模的種植之外,小米已經絕跡了。其中一個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高粱和小米的應用範圍越來越窄,比如小米可以製作小米粥,但是除了這個用途之外,其餘用途被開發的或許是程度不足也或許是大家不怎麼喜愛小米製作出來的食物,而高粱的狀況也並沒有比小米好多少,高粱雖說可以製作酒、秸稈製作蓆子,但是畢竟需求用途方面還是有些少。不過這也只是河南老家這邊的情況,對於河北、山東、貴州諸多地區來說,高粱或者小米還有很多農民種植。
從口感方面來說,小米和高粱真的談不上好吃,所以這也才有人們疑惑為什麼還會有人種植高粱和小米。不過據科學興農所了解,兩種作物的一些特定用途還是有市場需求的,而且效益方面其實並不比種植大豆、玉米差多少,恐怕這也是大家願意種植高粱和小米的重要原因吧。
高粱酒是國人的最愛,我想這也是高粱的一個最大用途了吧,當然高粱也可以製作窩窩頭,但是喜歡吃這個的人數實在是比較有限,恐怕很難成為高粱的消費主力,而且窩窩頭的口感實在談不上好吃。山西出了汾酒、貴州出了一個茅臺,這兩種我國著名的白酒,然而這也只是兩個省具有代表性的酒而已,還有諸多其他的酒類,都是高粱製作而來的。小米則可以製作陳醋,山西老陳醋就是小米製作而來的,當然並不是說其他糧食不可以製作陳醋,只是說小米製作出來的醋品質比較好,而且具有特色。
那麼小米(穀子)和高粱的種植效益怎麼樣呢?小米(穀子)一般畝產800斤左右,這個產量說起來還真的不高,不過架不住穀子價位還算不錯,效益方面也就沒有那麼差了,其實穀子的產量雖說不如小麥,但是價位方面可就高出了許多,目前穀子大致在2.5元每斤,畝產效益也就可以達到1200元左右,也真的不能算差。
而高粱產量方面也真的不低,優質高粱的畝產甚至可以超過小麥,追趕玉米,畝產可以達到1000斤左右,而目前高粱市場價大概在1.2-1.5元每斤,效益方面和穀子差不多,也不比小麥、大豆、玉米差多少。
綜合來說,高粱和小米這樣的經濟作物雖說經濟效益不算特別的高,但是對於諸多地方來說,還能夠起到農民增收的作用,打造特色作物,這也幫助個別地方實現脫貧致富,幫助農民獲得跟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