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2021-01-14 青斐馨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像一隻小蝸牛一樣,做什麼都慢,永遠達不到達到你期望的速度?

有些爸爸媽媽在餐廳吃飯,或在商場逛街,或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面對孩子無理由要求、任性、叛逆、磨蹭時,當自己耐性消磨殆盡,就免不了生氣,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罵,打罵結束,又心疼後悔。

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除了遵循孩子的成長過程,做父母的也要有耐心,就像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一樣,什麼事都要慢慢來急不得的。

1、花開須有時,唯有靜待之。

有些父母對孩子一味地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甚至將孩子作為滿足成人虛榮、追求功利的工具。3歲的孩子就要上幼兒英語學校,5歲的孩子就要學彈鋼琴,未滿6周歲的孩子就要讀一年級。孩子就像沒有了剎車的車子,而方向盤就握在盼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手裡。孩子呢,成了沒有方向只能加速的軀殼。

有這樣一個故事:

老師傅分給林、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老師傅說:「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林想第一個把蓮花種出來,於是馬上拿來鋤頭刨了坑,將種子種下。但他等了很久,種子沒有發芽。林憤怒地刨了地,摔斷了鋤頭,本不幹了。

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小心地種下了種子。 靜的種子發芽了,靜把它當成寶貝,用金罩子罩住它。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過幾天就枯死了。

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裡,等到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不久,種子發芽了。一個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地盛開了。

孩子就像安的種子,也有自己的花期。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段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份人為地加以幹涉只會毀了他。」

我們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和生命力的環境,讓他跟隨自己內在的神秘力量自然成長,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需求,放手讓孩子全力去探索這個世界。我們只需去觀察他,不必去打擾。

你漸漸會發現,孩子總會在不經意間帶給你驚喜,而讓他自由成長則是父母給予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尊重他,給予他自主選擇權利。

近日,趙薇發起的《聽見她說》第二季許願,突然登上熱搜。節目中楊紫飾演的女孩叫小雨,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父親出軌,爸媽離婚了。

爸爸在小雨十四歲生日那天,去學校找她。小雨認出是爸爸立刻跑開了,爸爸給她留下了一封信和兩萬多元錢。小雨在讀了爸爸的信後才知道爸爸得了絕症,兩個月後爸爸去世了。小雨後悔那時沒有去抱抱爸爸,只是因為媽媽告訴過小雨: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

即便是小雨最好的朋友A,也是媽媽安插在小雨身邊的間諜。A每天都向小雨媽媽匯報小雨在學校的情況,因為媽媽每個月都會給A零花錢。小雨完全沒有自由,時刻都在媽媽的監控下。

媽媽不讓小雨談戀愛 ,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在得知小雨談戀愛之後,媽媽跑去找那個男孩,讓他離開小雨,說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小雨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

媽媽口口聲聲對小雨說:我的世界只有你,媽媽很愛很愛你。但這樣的愛讓小雨窒息得快死掉了。

生活中不乏小雨媽媽那樣的人,打著愛的旗號,死死地控制著孩子,從來不尊重孩子的意願,更不要說給予平等跟尊重。

有一次,吃晚飯時,老媽一個勁地給兒子夾菜,就因為覺得那個菜有營養,可兒子卻還不領情,有點生氣地說,「不要給我夾菜,我要吃什麼自己會夾的。」言外之意非常明顯,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有些家長卻是小到穿衣吃飯,大到交友學習,統統都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屬品,孩子應該聽自己的。

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內心感受,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而父母應該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和感受,去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父母的每一次包辦代替,都是在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就像紀伯倫說的那樣:「讓自己變得像一個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複製。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

三、平等真誠地去溝通,正向的引導。

鄰居的小孩跟兒子一個班級,有些調皮,動不動就把兒子東西弄壞,作業本,小卡片等,甚至是在作業本上亂寫亂畫。只聽他媽天天打他,罵他,可是好了一天,依舊犯毛病。

沒辦法,我只好出面,放學的時候我告訴他,我晚上去你家當你爸媽的面跟你聊聊,你們兩個明明是好朋友,為什麼你卻總要畫壞他的畫,甚至撕了他寫好的作業。你可能覺得這是你們玩耍打鬧的方式,可是這樣做卻傷害了你的好朋友。如果你的朋友這樣對你,你開心嗎?你還想跟他成為好朋友嗎?

小傢伙知道自己錯了,非常誠懇地向我跟兒子道歉,後面在學校也變得乖巧很多,他媽非常感謝我,也才明白對待孩子要平等真誠地溝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跟批評,這不僅會傷害他們的自尊,也會讓他們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壞念頭。

每個孩子都會有調皮搗蛋的時候,也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怎樣去和孩子溝通,怎樣去引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和孩子一次很好地溝通,所達到的高度是沒有止境的。如果父母能不斷地提高溝通的層次,會使親子關係達到更高的境界,也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未來發展大有益處。

同樣,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好契機。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走一點彎路並不可怕,倘若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及時引導,就會讓孩子獲得不一樣的成長經歷。成長本身就是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

四、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父母從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想著孩子能順利出生就好了;孩子還是小嬰兒時又想著孩子長大一些就好了,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又盼望著他能快點考入理想的小學、中學、大學。自己想的永遠是讓孩子飛快地奔向的那個所謂的終點。

但生命如旅程,重要的是欣賞沿途風景,而不是到達終點。

父母要和孩子同一節奏,一起慢下來。當我們願意隨著孩子的腳步慢下來的時候,也許就會發現:「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體會?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當我們也慢下來的時候,這其中成就的,或許不止是孩子,還有我們自己。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不是叫「我牽蝸牛去散步」,而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呀!

偶爾和蝸牛一起散散步,你一定會發現許多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美麗。人生不能一味匆匆趕路,那會使你錯過很多東西。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相關焦點

  •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白天也是特別弄騰,一會兒玩水,一會兒翻東西,一不注意就把飲水機的水放出來……一屋子的東西還沒收拾好,又看到這一地的水,我簡直是欲哭無淚,終於忍不住吼了他,而他就這麼看著我哭了,眼淚汪汪的,才一秒我就後悔了。是的,這兩天我一直在這樣重複著,仿佛進入了無形的怪圈之中,看到洋寶那淘氣樣,我忍不住發火,可下一秒就會後悔,直到我看到寶爸發給我的這篇文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讓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我人生第一次意識到,不能再像這樣過下去了!然後,很巧的,那天,我剛好看到了那首詩:《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孩子的成長就是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作者:寶寶知道 恬恬寶媽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這篇文章,讓看過的父母都止不住淚流……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 【打造玩偶】背著蜻蜓去散步的小蝸牛
    作者:寶寶知道 快樂天使言言今天給寶貝們做了一件很特別的玩偶,背著蜻蜓去散步的小蝸蝸牛,大寶說:媽媽你做的這個玩偶真奇怪。為什麼呢?蜻蜓飛的快,小蝸牛慢吞吞地走,小蜻蜓趴在蝸牛背上散步看風景還不得急死啊!「寶貝,你聽過《牽著蝸牛去散步》的那篇文章嗎?
  • 如何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對這個問題,不但當下頗火的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爸爸們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不同;而且,即便是在一個家庭中,答案也不止一個。選擇哪種答案和做法,就意味著哪種育兒理念佔上風。  「唉,真不知道該怎麼帶孩子。」「80後」高小方最近有點怕帶孩子出門,因為2歲半的兒子洋洋越來越愛鬧小脾氣,稍不滿意就又哭又鬧,或者躺在地上耍賴,搞得大人很尷尬。
  • 薦書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我是退休已久的主編寶寶。五一假期去春舅家玩耍,招貓逗狗,摘菜做飯,靈修分享,讚美禱告,通下水道……(別問是怎麼回事,捂臉)給大家看兩隻失去媽媽的小奶貓~但是有另一隻母貓收養了它們~就是下面這隻異瞳「大咪」~感謝主~
  • 不要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但是孩子如果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誤,建議家長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發脾氣,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解決。因為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1家庭影響巖巖3歲多的時候非常淘氣,經常在家裡翻箱倒櫃,上躥下跳的。巖巖媽本身就就是個脾氣火爆的人,看到兒子調皮搗蛋就火冒三丈,很多時候都是直接上去就是幾巴掌,打得巖巖哇哇大哭。
  •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看哭了所有媽媽
    原標題:《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看哭了所有媽媽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和理解。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或者你也可以讀一讀下面這篇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淚流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 孩子帶著父母散步,儘管慢,也在盡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 絕非池中物 SNAIL(蝸牛)耳塞X6
    在實際試聽方面:蝸牛X6在流行方面可謂是大顯身手,聽許巍的《時光•漫步》,樸樹的《生入夏花》都非常過癮,低頻有力、衝擊感強,聲音結實不散亂,鼓點清晰,人聲親切自然,特別是男聲的表現,非常準確,既不蒼老也不妖嬈,我很喜歡這種不溫不火的詮釋,位置感很明顯,和配器的層次也能夠聽得出來,高頻部分該亮的地方都照顧得到,時間長了也不刺耳,這樣的聲音分配讓我輕鬆地投入音樂中。
  • 是蝸牛,牽著我們去散步……
    一篇《牽著蝸牛去散步》感動了我。文章說:上帝給一個任務,讓「我」牽著蝸牛去散步。但是蝸牛太慢了,「我」生氣,鬱悶,甚至發火……可是孩子們呢?但在「牽著」蝸牛前行的路途上,我們看著孩子那麼慢,是不是也想踢拉、拽、扯著「蝸牛」?看著「蝸牛」那麼慢地爬,我們恨不得抱著、背著它,替它往前走。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把孩子當蝸牛養吧,不再沉迷於搶跑,不再焦慮於攀比;——鹿媽 作者 | 女兒派·滷蛋媽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再去找一個更年輕、更漂亮、更耐心的媽媽吧。」「媽媽說這個話的時候,心在流血......」這是一段母女之間的對話,來源主持人李小萌,起因是女兒的拖延症。
  • 養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應該怎麼做?請溫柔以待!
    文:兒童心理課堂,寶多媽臺灣作家張文亮的作品集《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出版近十年,《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這首散文詩幾乎成了每個父母養孩子的金句。當你著急的時候,當你想發火的時候,當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你得讀讀這首詩,然後告訴自己: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簡言之,慢慢來,不能急。
  • 石家莊:牽著「蝸牛」去散步
    為迎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以及全國助殘日的到來,進一步提高智殘群體的社會活動參與度和影響力,鼓勵廣大家長帶領智殘人士走出家庭,參與社會活動,5月19日河北省智協在石家莊精英社區舉辦以「牽著蝸牛去散步,愛讓我們在一起」為主題的迷你馬拉松賽。
  • 牽烏龜散步:東京街頭1米長巨型龜陪伴主人20年
    原標題:牽烏龜散步:東京街頭1米長巨型龜陪伴主人20年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外媒11日報導,一隻長達1米的巨型烏龜經常出現在東京的街頭,它可不像怪獸哥斯拉一樣風馳電掣,其行動極其緩慢。這隻烏龜已經陪伴了主人20年。   這是一隻非洲盾臂龜,體重達70公斤。
  • 聆聽|誰能牽貓散步?
    如果我在大街上牽著一隻貓散步,不管那貓是白貓黑貓,老貓小貓,土貓洋貓,公貓母貓,雖然我已很老很醜,我還是敢說我將是世界上最「酷」的人。因為活到現在,將近半個世紀,我還沒見過牽貓散步的。中國沒有,外國也沒有。
  • 「優秀班主任成長敘事」做一個陪伴者,牽著蝸牛去散步
    當時的我真被嚇到了,一個小小的孩子,內心竟隱藏著這麼多不服不甘,我以為的嚴厲在他眼中竟分文不值,甚至變成了加速我們師生感情迅速走向滅亡的催化劑。我變得有些懊惱,真後悔自己當初的武斷。事情仿佛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作為教師雖有不甘,卻已然難以彌補。一語點醒夢中人周末陪孩子去散步,雨後的庭院微風陣陣,星鬥亮麗。
  • 牽著蝸牛去散步,一步一步往上爬…湖南這群「特殊教師」用愛照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只能挪那麼一點點。」康復教師們,大多喜歡讀作家張文亮的這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散文詩。他們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只是走得慢一點而已,只要用心去貼近心,他們也能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也能欣賞到沿路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