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進貢「鹿尾醬」,唐玄宗為何連連點頭,它是一道美味珍饈

2021-01-09 歷史店

提到皇帝,估計大家很快就會想到「美食隨便吃,金銀任性花」的享受,誠然,歷代皇帝都是如此,畢竟天下都是他的,想吃啥就吃啥。可是唐玄宗卻不這麼想,因為他曾經吃過一道極品美味,卻差點把江山吃丟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吧。

大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最為鼎盛的朝代,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處於當時世界的頂峰,尤其是後來的開元盛世,更是讓大唐王朝成為世界為之矚目的焦點。不過這一切的神話都被一個人打破了,此人就是安祿山,一個大胖子胡人。這個胡胖很不簡單,當時的他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官,由於李林甫的關係鐵,才得到權臣的推薦,進宮覲見唐玄宗和楊貴妃。安祿山腹有權謀,又極懂馬屁之道,漸漸的得到唐玄宗跟楊貴妃的厚愛。別看安祿山很胖,可身為胡人的他,從小就能歌善舞,相傳他的胡旋舞讓唐玄宗痴迷不已,最後竟然還將安祿山收為了義子。

為了能夠討好唐玄宗,安祿山特意派人去自己的老家尋找「秘寶」,打算獻給唐玄宗。安祿山的「秘寶」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獨產於關東地區的鹿尾巴。關東的梅花鹿一直以「膘肥肉嫩」著稱,關東的寒冷天氣,也讓這些過冬的梅花鹿身上積攢了厚厚的一層脂肪,而脂肪凝聚成精華的部分全集中於鹿尾。真正想獲得肥美香嫩的鹿尾很不容易,其中的講究更多,必須在深冬最寒冷時節活捉梅花鹿,將其尾部割下後馬上以白雪覆蓋,據說這樣才能保住鹿尾的鮮香,正是因為條件如此苛刻,故而這樣的「精華鹿尾」一年只能吃到一次。

在得到鹿尾後,安祿山親自操刀皰制,安祿山本就出生胡地,對於鹿尾的烹飪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在經過繁瑣的工藝與加入各種秘料後,一道「鹿尾醬」就製成了。安祿山親自將「鹿尾醬」送到了唐玄宗面前,唐玄宗嘗罷之後,只覺得唇齒留香,實在是勝於宮廷珍饈美饌百倍,一時間龍心大悅,對安祿山的忠心大加誇讚。

唐玄宗還不知道,安祿山看似憨厚老實,可他並非為溫順的家犬,而是一頭覬覦皇位的惡狼。隨著安祿山勢力的日漸增大,他開始不滿足於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他也想嘗嘗做皇帝的滋味。

公元755年,安祿山與史思明在範陽發動了叛亂,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唐玄宗此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眼看著叛軍就要打進長安,唐玄宗也因此被迫逃往四川,在此後的幾年裡,大唐王朝傾全國之力進行平叛,唐玄宗也因此丟了帝位,雖然最後叛軍被剿滅,可大唐王朝至此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唐玄宗雖然是因為吃了一道「鹿尾醬」,差點將江山丟了,讓「鹿尾」背了一口大黑鍋。可是,在後世王朝中,鹿尾卻依然極受歡迎,在宋代的時候,由於南宋偏安一隅地處南方,故很少提到食用鹿尾,可是同時期的遼國、金國以及蒙元,卻都有大量對烹飪鹿尾的記載。

清代時,食用鹿尾達到了飲宴文化的鼎峰。愛新覺羅家族曾生活在關東,因此對鹿尾有著偏執的喜愛。在朝廷進貢的清單中,鹿尾一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品類,甚至在乾隆皇帝賞賜大臣時,都會將鹿尾列為賞賜品,由此可見,鹿尾飲食文化可算是源遠流長。中華的飲食文化綿延千年,在世界上都享有「烹飪王國」的美稱,小小的一道「鹿尾」,便能講出這樣一段精彩的動人故事,這對於我們來說,也確實是一種莫大的自豪和驕傲。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鹿尾」與清代君臣交往
    鹿尾如此奇味,竟不載書藉。」劉孝儀則云:「如此或是古今所好不同。」在唐代,鹿尾是邊疆地區進獻的貢品,安祿山就曾進獻鹿尾醬給唐明皇。一次文人墨客大聚於洛陽金谷亭,席上就有鹿尾。酒酣之時,眾人共賦席上食物,陳子昂受命作鹿尾賦。賦云:「以斯尾之有用,而殺身於此堂。」由鹿尾之美,反而招致殺身之禍,真是匹鹿無罪,懷尾其罪。
  • 唐玄宗愁眉不展,高力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後人:不愧是千古賢宦
    唐玄宗又不吃飯了,悶悶不樂地讓人把滿桌子的珍饈美味撤下去。高力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唐玄宗為什麼不高興,但關係到國家大事,他一個宦官不敢貿然問。小太監們輕手輕腳地做著自己分內的差事。皇帝不高興,此時,誰有一丁點兒過失,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 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給安祿山「洗三」,是什麼習俗?他倆真有染嗎
    安祿山作為唐玄宗面前的寵臣,是封疆節度使,而楊貴妃作為唐玄宗最喜歡的愛妃,兩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兩個人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導致大家認為安祿山和楊貴妃有染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兩人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 32歲的楊貴妃給48歲安祿山「洗三」,唐玄宗看後大喜,重賞楊玉環
    而這時在唐王朝還有一件奇事,32歲的楊貴妃,認了一個48歲的養子安祿山,而且當著唐玄宗的面,楊玉環還給安祿山洗了澡,唐玄宗樂得哈哈大笑,一點沒有生氣。就在這一年,安祿山一人身兼三職,分別擔任了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又到了一年進京述職的時候了,安祿山離開了範陽,來到長安,拜見唐玄宗。此時,安祿山體重三百三十斤,走路都很困難了。
  • 安祿山與胡旋舞(洛陽古代樂舞 17)
    歷史上有名的胡旋舞高手是楊玉環和安祿山,兩個人可謂黃金搭檔,他們的胡旋舞使唐玄宗幾乎丟掉了大唐江山。  1、祿山胡旋疾如風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的健舞(小型表演性舞蹈,節奏明快、矯捷雄健),原為中亞一帶的民間舞,從康國(亦稱康居,在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一帶)傳入。
  • 蒸鹿尾究竟是一道什麼樣的菜,為何被狸貓換太子,成了一道四不像
    為何現在菜館的蒸鹿尾被狸貓換太子,成了一道四不像?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慈禧太后果然對蒸鹿尾讚嘆有加,隨後,蒸鹿尾聞名天下。 現在再去滿族的飯館,點蒸鹿尾這道美食,卻發現它和鹿一點關係都沒有了,簡直是狸貓換太子。因為現在的蒸鹿尾兒,是用豬肝代替的。豬肝我們都知道,由於它的營養價值非常好,鐵元素非常豐富,對於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群來說,能起到非常好的補血效果。而且豬肝口感細膩,味道出色,在眾多動物肝臟中,它的形態、味道也拔得頭籌。
  • 《刺客信條:王朝》:李萼的信仰之躍,安祿山與楊國忠的兵權之爭
    又到了《刺客信條:王朝》更新的時候了,這一話的劇情十分精彩,隨著花卉盛宴的結束,安祿山與楊國忠之間的權力鬥爭來到了最高潮,楊國忠為唐玄宗送上花王,以此得到朝廷之上的權勢,而安祿山以軍功跟一手胡旋舞,竟然讓唐玄宗一步步將天下兵馬大權賞賜給了自己,文臣武將的權力鬥爭隨著唐玄宗的賞賜逐漸轉向了下一個戰場
  • 另類的珍饈美味!有人叫它「臭屁蟲」,也有人喚之為「金貝」
    另類的珍饈美味!有人叫它「臭屁蟲」,也有人喚之為「金貝」2017年的時候,網絡上突然間就流行了這樣一段有意思的語言,「廣東人吃福建人」。此消息一出,生活在廣東「隔壁」的福建人就開始「坐不住」了。於是,福建人開始「瑟瑟發抖」一詞也跟上述這段話一同流行在了漫漫無際的網絡世界裡。
  • 刺客信條:唐玄宗權術手腕展現,主角展現信仰之躍,尷尬跳錯
    這次我們要說的是刺客信條的最新一話,大家也知道,這一份滿滿的中國風的中國刺客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家的關注,更何況它的作者可是那個畫出鏢人的許先哲老師,並且他本身的實力也非常的過硬,最近的劇情更是讓大家直呼過癮,並且劇情也開始漸漸上道,但是由於整個作品更新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可能很少人都沒有關注最新的劇情是什麼
  • 安祿山怒則顏杲卿背叛,顏杲卿反唇相譏,渾身是膽至死罵不絕口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正在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歌舞昇平中縱情尋歡作樂的時候,他們寵愛的乾兒子、身兼三鎮節度使的胡人安祿山在幽州(治今北京西南)發動叛亂,以除掉奸相楊國忠為名,率領十餘萬大軍南下爭奪天下。河北本是安祿山的轄區,叛軍一到,各州縣官吏要麼開門投降,要麼棄城逃命,竟沒有一個人敢進行抵抗,叛軍鐵騎勢如破竹,很快進至常山郡(治今河北正定)境內。
  • 從開元盛世到天寶危機,唐玄宗是怎樣一步步自掘墳墓的?
    唐玄宗治國初期,以開元作為年號的,這個時候的唐玄宗可以說是相當的聖明,在他的治理下唐朝進入一個鼎盛時期,讓我們一起看看當時的唐玄宗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 《紅樓夢》裡,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裡,賈寶玉在秦可卿的閨房裡,發現了幾件物事:武則天用過的寶鏡,趙飛燕跳舞的金盤,還有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這個「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既拗口又難以理解,曹雪芹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太真是楊貴妃的道號,指的當然就是楊貴妃。
  • 《妖貓傳》:楊貴妃沒罪都得死,唐玄宗有錯也不能認
    長安城的門戶潼關失守,唐玄宗不得已,匆匆忙忙於天寶15年6月13日,帶著一幫親信和禁軍逃出長安城,直奔四川。剛走了一天,路經馬嵬驛的時候,將士又飢又累又憤怒,好好的大唐帝國精銳之師怎麼就成了喪家之犬?英明神武的玄宗皇帝怎麼就被安祿山打的屁股尿流?他們把怒火撒到了皇帝身邊的紅人身上。於是,唐玄宗的宰相、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首先被憤怒的將士射殺。
  • 唐玄宗為何會如此信任宦官高力士?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唐玄宗開始任用宦官擔任監軍使,監軍使使得宦官的權力滲透到軍隊領域當中來,而軍隊的重要性毋庸置言。第二,體現在唐玄宗對高力士的信賴。高力士一生對唐玄宗忠心耿耿,大概是唐朝最有名的一位宦官了。幫助唐玄宗做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所以官拜將軍,知內侍省。皇帝對高力士的信賴,可以說無以復加,以至於到了高力士在宮廷之外是有私宅的,有自己的家眷的。
  • 它被稱為「來自地獄的珍饈」,採集工作險象迭生,有錢也未必吃到
    BBC紀錄片《億萬富翁的饕餮盛宴》裡有一道菜,它被稱為「來自地獄地珍饈」,一小盤售價就高達上千歐元。這種讓人歐洲富豪們趨之若鶩的美食名為「鵝頸藤壺」。藤壺,又叫「馬牙」、「觸」。「來自地獄的珍饈」第一次看到它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這種看起來比較適合闢邪,採集起來還危險重重的東西真的好吃嗎?其實,鵝頸藤壺就像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雖然密密麻麻甚至看起來有點噁心,但是吃了之後絕對真香。
  • 中國特有的「珍饈」,生活在天山之巔,每隻售價近百元
    中國對於食材的選擇幾乎沒有什麼限制,蘊含劇毒的河豚,經過特殊的處理,如今成為了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美味。除了中國外,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也非常的豐富,很多美食都是由相同的食材經過不同的烹飪方式形成的,不過有些食材卻是原產於中國,是中國特有的美食食材。
  • 安祿山手握重兵,又有玄宗寵信,為何還那麼懼怕李林甫?
    李林甫劇照其實,在李林甫執政的後半程,安祿山的實力已經十分強大。安祿山每次入朝,李林甫都會請他吃飯,往往雙方把酒言歡時,李林甫就會冷不丁冒出一句,一語道破安祿山內心的某個秘密,雖然氣氛還是那麼友好,但即便是在冬天,安祿山也會直冒冷汗。出現這一幕後,李林甫又會溫言撫慰,解下自己的袍子,給安祿山披上。說一句:「沒事,老哥罩著你!」所以,安祿山不稱李林甫官位爵位,而是稱他為「十郎」。
  • 鵝頸藤壺,來自地獄般的美味珍饈
    在其分布範圍內的部分國家,尤其是西班牙,鵝頸藤壺是一道珍饈。其數量並不多而且產量在不斷減少,所以主要靠人工捕撈。有考古證據顯示人類在一萬年前就開始食用這種藤壺了鵝頸藤壺(學名:Pollicipes pollicipes)是指茗荷屬的一種藤壺,發現於大西洋東北沿岸,與同屬的藍灰太平洋鵝頸藤壺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