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初接湖南省團練一職,便發誓要練出一支能與太平軍抗衡的軍隊。深感之前的軍隊作風不良,便嚴於律己,對那些危害社會治安的不良分子,一律處以重刑,這招殺雞儆猴,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天,又抓到了一個犯事的人,此人名叫林明光,還是一個秀才。據秀才講述:幾年前,有一個人暈倒在他家門口,母親樂善好施,把人帶進了家門並治好了病,看他可憐,還送他一些舊衣和錢財。這人跪在地上,口口聲聲說將來必定會報答母親的大恩,後來他成了太平軍的一個小頭目。前不久送了一筆錢給秀才,秀才不肯收,後來又送了一塊令牌給他,並承諾只要他拿著這個令牌,太平軍絕不傷他。為了自身安全著想,他留下了這個令牌,秀才平日自持清高,暗中得罪了許多人,這次不巧,正好被有心人看見,這才引出舉報一事。曾國藩了解了前因後果,便明白秀才這事重判也行,輕判也行,輕判打幾個板子就行,重判,就憑他拿著這個的令牌,便難逃死罪,更何況秀才拿著令牌,也未嘗沒有其他想法。深夜曾國藩躺在床上思索此事,他想起過去讀《明史》,讀《明季北略》,都講到自從牛金星、李巖兩個舉人投歸李自成後,李自成便設官分治,守土不流,氣象與從前迥然不同,結果居然推倒明王朝,祭天登位,做起了大順朝的皇帝。「讀書人附匪逆,則匪逆有可能成大事。」曾國藩深信前人的這個看法是對的。若從輕判秀才,便給了天下不本分的讀書人一個可乘之機。曾國藩想為了鞏固皇上的江山,為了湖南全境的安寧,寧肯錯殺一百個秀才,也不能放走一個衣冠敗類!曾國藩用秀才當誘餌,引出他身後的人,可惜這個算盤並沒有如意,秀才本是一個受人敬重的人,遭遇遊街這等奇恥大辱!沒過半天便含恨而去了。事後曾國藩也想,這件事情也許自己處理的太過魯莽,或許他真的錯怪了秀才,但時局如此,他並不後悔。比起一個人的安危來,整個湖南老百姓都能得到安寧才是他的夙願。古往今來成大事者,都不會事事皆順,從他上任湖南團練一職,便註定了他必須拋棄許多不必要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