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成大事者需要捨棄什麼?

2021-01-12 日常故事會

曾國藩初接湖南省團練一職,便發誓要練出一支能與太平軍抗衡的軍隊。深感之前的軍隊作風不良,便嚴於律己,對那些危害社會治安的不良分子,一律處以重刑,這招殺雞儆猴,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天,又抓到了一個犯事的人,此人名叫林明光,還是一個秀才。據秀才講述:幾年前,有一個人暈倒在他家門口,母親樂善好施,把人帶進了家門並治好了病,看他可憐,還送他一些舊衣和錢財。這人跪在地上,口口聲聲說將來必定會報答母親的大恩,後來他成了太平軍的一個小頭目。前不久送了一筆錢給秀才,秀才不肯收,後來又送了一塊令牌給他,並承諾只要他拿著這個令牌,太平軍絕不傷他。為了自身安全著想,他留下了這個令牌,秀才平日自持清高,暗中得罪了許多人,這次不巧,正好被有心人看見,這才引出舉報一事。曾國藩了解了前因後果,便明白秀才這事重判也行,輕判也行,輕判打幾個板子就行,重判,就憑他拿著這個的令牌,便難逃死罪,更何況秀才拿著令牌,也未嘗沒有其他想法。深夜曾國藩躺在床上思索此事,他想起過去讀《明史》,讀《明季北略》,都講到自從牛金星、李巖兩個舉人投歸李自成後,李自成便設官分治,守土不流,氣象與從前迥然不同,結果居然推倒明王朝,祭天登位,做起了大順朝的皇帝。「讀書人附匪逆,則匪逆有可能成大事。」曾國藩深信前人的這個看法是對的。若從輕判秀才,便給了天下不本分的讀書人一個可乘之機。曾國藩想為了鞏固皇上的江山,為了湖南全境的安寧,寧肯錯殺一百個秀才,也不能放走一個衣冠敗類!曾國藩用秀才當誘餌,引出他身後的人,可惜這個算盤並沒有如意,秀才本是一個受人敬重的人,遭遇遊街這等奇恥大辱!沒過半天便含恨而去了。事後曾國藩也想,這件事情也許自己處理的太過魯莽,或許他真的錯怪了秀才,但時局如此,他並不後悔。比起一個人的安危來,整個湖南老百姓都能得到安寧才是他的夙願。古往今來成大事者,都不會事事皆順,從他上任湖南團練一職,便註定了他必須拋棄許多不必要的感性。

相關焦點

  • 成大事者不糾結!若想性格猶豫、優柔寡斷,須一讀曾國藩這4句話
    成大事者不糾結。在此,奉上4句話,出自清朝末的臣子曾國藩,很多有心人都將此作為人生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曾國藩 畫像物來順應現下發生的事情,要勇敢去面對,萬不可想著拖延和逃避,那樣只會令事態更為嚴峻。其實拖延和逃避,看似一時輕鬆,內心是十分煎熬的。
  • 曾國藩:成大事的男人,能在這3件事上控制自己,普通人狠不下心
    很多時候,自律才能一個人成大事保證,你自律的程度,就是你將來所能企及的高度。唯有自律才可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首尾不懈,持之以恆。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通過自律成就一番偉業的人物。曾國藩在30歲時就立下大志,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 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清朝的晚期曾國藩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很會任用人才,通過看人的面相就知道,這個人是否能得到重用,有什麼很好的能力和才華,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施展,所以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也是很廣為流傳,尤其是他的冰鑑一書,更是將他總結的所有人生哲理以及識人方法全部都總結了出來,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奇在哪裡呢?他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曾國藩一生勤儉,為官不傲,不僅在官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就,還贏得了很好的人緣,是典型的「官運旺」。人們常言: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然而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的說話方式。曾國藩遵循「戒多言」的原則,老人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說不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人的運氣不會太差。曾國藩常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曾國藩是「千古第一完人」,同樣也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他是繼孔子還有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他混跡官場幾十年來,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這晉升速度可以說是快的非同凡響。曾國藩的一生都很勤儉,同時還有好的人緣,是最為典型的「官運旺」。
  • 曾國藩:一個人越有本事,越不會做這三件事,不得不服的精明
    在《曾文正公嘉言鈔》裡曾國藩說:「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有本事的人不僅思維弘大,而且從細節落實、不可疏忽,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所以一個有本事的人,心性會強於常人,心思會細微極致,有本事的人認為事無俱小,用心就好。也能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什麼事可以做到極致。
  • 稽古揆今,舉大事者大多有這三個特點
    舉大事者皆有玄乎其玄的奇聞怪事,但這些顯然是不可盡信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來源於他們本身的人格魅力。行事剛強,待人柔弱一個人性格剛強,則做事很容易成功,但遇到災禍則很難保全性命。一個人性格柔弱,則待人寬厚,平易近人,但一生卻也難成大事。正所謂過猶不及,無論剛強還是柔弱,終歸都有其或大或小的缺陷。
  • 曾國藩:要想內心強大,需要同人性的「七宗罪」作鬥爭
    第一:戒暴食和淫慾剛去京城當官的頭一年,曾國藩就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幾個月,主要是因為他頻繁參加交際應酬,作息不規律,身體吃不消。他的父親還專門來京城看望他,陪曾國藩生活了一段時間。臨走前,父親旁觀者清,留給曾國藩三條保身之訓——節勞、節慾、節飲食。曾國藩聽後羞愧難當,發誓永記於心,還說「以後若是不敬身,自己就是禽獸」。
  • 性格唯唯諾諾,優柔寡斷的人,不妨讀讀這16字,成大事不糾結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些事,只需要再一步,就那麼一步,挺一挺這個檻就邁過去了;但一旦猶豫不定,駐足不前,接下來除了這個檻,還要忍受往後無盡的沮喪和挫敗感。」正如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的一句座右銘一樣: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16個字,其實就是給那些性格猶豫之人的一劑良藥。
  • 深度好文:成大事者,不做選擇題
    成功學會告訴你,成大事者不糾結,可如何才能不糾結?面對選擇,你就是會猶豫,會糾結啊,到底該如何做出果斷的決策呢?今天,我們先來聊一聊關於「選擇」的問題。那我們該如何做選擇呢?好,我現在再給你出一個選擇題:兩個骰子,一個6,一個2,請選一個點數更大的。請問你選哪個?
  • 曾國藩:年輕人,少做這四件事,成大器是早晚的事情!
    曾國藩:年輕人,少做這四件事,成大器是早晚的事情!曾國藩是晚清以為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可謂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家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書。曾國藩曾在《曾國藩家書》中告誡兄弟子侄說道:「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真的懂是什麼意思嗎?這3個方面要「絕情」!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真的懂是什麼意思嗎?這3個方面要「絕情」!文/水果說歷史我們現在會面對很多事情,分離,他們就像牽絆一樣,束縛了我們的行動。但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枷鎖,要看我們能不能拿得起也放得下。當然,你也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為了某種目的來利用你,或者為了從你身邊得到什麼好處。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認清自己身邊的朋友,誰是真心對你的,誰不是,而那些沒必要的朋友就不要再交往了,朋友本來就不在多。一定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3句話,翻身有望
    從一介布衣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被稱作是男人們成大器的榜樣。世人都把曾國藩稱作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他身上所具有的剛柔相濟、文圓質方的大智慧,被很多的著名企業家文學家思想家所敬佩。
  • 曾國藩將畢生智慧,都濃縮成了10句話!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
    曾國藩很笨,甚至稱曾國藩為「天下第一笨人」,中國古代科舉,第一個等級是考秀才。曾國藩從14歲開始考起,考到23歲才考上,考了整整七次。相比起同時代的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諸人,曾國藩確實算慢的。左宗棠不留情面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於兵機每苦鈍滯」。梁啓超說:「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
  • 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面試的時候,曾國藩故意讓他們等著,遲遲不現身。另外兩個人見時間過去很久了,曾國藩還不出現,也沒人招待他們,覺得自己被怠慢,變得不耐煩起來,嘴裡不停抱怨著。劉銘傳卻絲毫不見煩躁,甚至饒有興趣的賞起畫來。等曾國藩一出現,三個人的表現又有不同。第一個人,一看到曾國藩就低下頭,表現極為膽怯。
  •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拼搏是人生道路的日常,取得成功是人的一生的修煉,自身努力奮鬥人的一生都是要成為了1個更強的人。在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裡,如何修行自身,怎樣更強快速地造就自身,是自身所有人都繞不過的問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都是上了有智慧的年紀,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辯明處事,不被表面現象所蒙蔽。
  • 曾國藩全書 冰鑑(聲音 氣色)
    再比如,臉色紅潤自然好,但若紅得不正常,真正成了面若桃花,就說明人的血氣運送不暢。其他不正常的顏色,比如說白、青、黃,之所以有時候主兇,並非這些顏色本身會給人帶來什麼厄運,而是因為機體出了毛病,導致災禍的發生。曾國藩還提到氣色與四季、與人的發展階段的關係,所謂「『春青、夏紅、秋黃、冬白』是也;『少淡、長明、壯豔、老素』是也」,其實中醫上也有對應的關係。
  • 清史:母親病逝,曾國藩卻沒有錢回家奔喪,這是怎麼回事?
    來自湖南鄉間的曾國藩趁勢而起,既平定太平天國獲取富貴,又在朝廷的猜忌之下保持勢力和榮華富貴。曾家繁衍富貴至民國時期,成為近代首屈一指的權貴家族。如果要問原因,套用一句時髦的話就是: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注意自省和修養。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晚清曾家的歷史吧。鹹豐二年(1852年),江西鄉試正考官曾國藩在赴任途中接到了母親病逝的訃聞。陷入深深的悲痛之餘,曾國藩發起愁來。愁什麼?
  • 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從華為之困能看出:任正非是個狠角色
    曾國藩:「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越大的人,對事物的認識層次更全面、豐富和深刻,更為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更有可能成功。「我崇拜的兩個人,一個是賈伯斯,一個我認為是任正非先生,他(做的企業)就是最值得中國人尊敬的傳統企業,他身上帶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文明,(華為)是中國企業的代表!」
  • 讀《曾國藩日記》:頂級的自律,每分鐘都在反人性
    按星座學來說,這是「土象星座」比如金牛座的特點:具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適合從事需要頑強毅力和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工作。  但是曾國藩的生日顯示,他居然是射手座。射手座的性格特點是什麼呢?據說是「像風一樣自由」,性格外向,坐不住。曾國藩在青年時代恰恰如此,他是一個非常愛交朋友、非常愛串門、非常愛聊天、非常愛開玩笑的人。  那時候的曾國藩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愛看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