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這款神奇的「打窩球」,打一次窩能連用兩天,都不用補窩子

2021-01-08 混子論釣

夏天野釣,最難的其實就是誘魚。如果連魚都誘不來,那就更別提釣到了。前兩天剛跟一位有多年垂釣經驗的老師現場學習了製作一款「打窩球」,這是老師自己研究並且這些年一直使用的。

這款窩料成本並不高,但是非常好用,而且留窩極其持久,且以大魚為主。就單單一個不到拳頭大的小球,在夏季都可以用一天一夜不用補窩,大點的球留窩時間更是可達三十小時甚至兩天兩夜。當時現場拍攝了製作實景,後續還會放出視頻版,有興趣的釣友,千萬不要錯過!

制餌原料:玉米碴800g、紅糖300g、酒米100g、超誘一份。

制餌流程:

首先,玉米碴倒入鍋中,用微火反覆翻炒至有香味飄出來,注意千萬別炒糊。差不多炒好之後,先倒回盆裡晾著。

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炒紅糖,其實黑糖味道更好,但是紅糖相對性價比更高。同樣用小火,反覆不停的炒,慢慢地把紅糖熬化成糖漿。在炒的過程中,能夠很明顯地聞到「焦糖」的那種香味,淡水大魚對這種味道幾乎無法抗拒。

酒米我們是自己泡的,因為是主攻大魚所以使用的是大米,其實小米、麥粒等也都可以。原料也很簡單,準備大米適量,倒入高度麯酒(我們用的是67度的),並適量加了些鯉魚添加劑(也可以換成其他的,比如黑糖香精之類)。因為用的是大米,所以泡了一個星期。主要酒米儘量幹散,酒太多反而影響效果。

等糖漿也熬好了,就可以把玉米碴和酒米都倒進去,儘可能地把糖漿和它們充分混合和裹住。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加入超誘(因為超誘碎片太小,如果一開始就加的話,難免會不均勻)。再就是徹底的混合,直至糖漿把所有米粒都包裹住。這個過程中如果感覺糖漿有點板結,可以再開一陣小火加熱,保持原料的可塑性。

攪拌好之後等一會兒,稍微晾涼可以上手後,就儘快個團成球。注意不要太熱,否則真燙手;但也別太冷,否則糖漿都凝固了,這個需要自己去感受才能把控住。團好之後就可以等著凝固了,多做點也不怕,放冰箱冷藏室可以保存很久。

最後咱說說原理,窩料講究的是味道和虛實結合,這款窩料正好滿足我們的需求。打窩球入水後,糖漿開始融化但是速度極慢,焦糖香味就逐漸擴散。而後,超誘的小碎片開始飄散,進而酒米和玉米碴也都暴露出來。完全沒有小魚進窩是不可能的,可是一旦大魚進窩,小魚自然就泡了。而不同個體大小的球,融化散落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但是最小的球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夜,而大球或者在冬天,留窩時間會成倍延長。

在製作的同時,混子我也用鏡頭記錄了相關過程,如果感覺圖文還是不夠明確的話,我會儘快剪輯出視頻教程,想看的釣友們可以持續關注。

希望這款窩料配方能夠給釣友們一些幫助和啟發,也歡迎大家反饋自己的使用效果,或者分享自己的垂釣戰績。

相關焦點

  • 冬釣補窩就停口,這兩種補窩方法,動靜小留魚快,魚口一天都不停
    冬釣難誘魚,魚群進窩之後,留魚更難,想要輕鬆些,就要學會人找魚,可要是找不到,就要學會補窩留魚。補窩這個事,要真說多複雜,倒也不盡然,但是,如果補窩操作的不細緻,就會出現這樣三種情況:1、驚嚇進窩魚,比如用窩料砸窩,冬天萬物靜寂,很多類似夏秋打窩的習慣,在冬釣就有點不合時宜了。2、窩料落在窩子外圍,把進窩魚群引離窩點,手拋窩的缺點,就是不精準,窩料散在窩子外圍,窩料是補下去了,進窩魚也跟著窩子外圍的餌料離窩了。
  • 釣什麼魚打什麼窩子,釣魚人應該知道的窩子的種類,打窩子的方法
    窩子是指釣魚人為的用一些窩料作為誘餌將魚引誘到一定的區域方便垂釣的一種方法。俗話說「窩打得好,魚釣的多。」打窩子是垂釣的重要步驟,直接決定漁獲的多少。下面就說說打窩子不同的方法,窩子不同的種類,大家可以比較詳細的了解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 野河打了重窩釣魚,剛開始連杆別人把竿子拋進你窩裡
    這種事情雖然不常見,但是肯定有釣友遇到過,當然大部分喜歡蹭窩的人都是一些新手,不懂得釣魚人的規矩,看誰釣到魚多就想著蹭蹭窩,老釣友都知道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就會影響到別人釣魚,就算人多找不到釣位也會儘量離別的釣友遠一點,這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但是這些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特別是遇到那些不要臉的釣友,我行我素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 冬季野釣打魚窩不知道補窩?記住這3個「秘訣」,留魚久易爆護
    釣魚打魚窩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必做的輔助技巧了,不管你是在黑坑釣魚還是外出野釣,打了魚窩之後上魚的機率肯定是要比直接下竿的大的,而且釣魚也更加輕鬆。但是魚窩並不是打好了就不用管了,還需要維護它,也就是「補窩」。
  • 釣魚打「重窩」不好?大部分人都做錯了,四個步驟能收到奇效!
    魚口不理想時,就會想到打重窩,打了重窩效果也不一樣,有的爆連,有的連個口都沒有。打了重窩反而沒口,認為就是「死窩」了,而別人爆連卻不死窩,肯定是有原因的。都是「重窩」,效果卻不一樣,肯定是方法的問題。大部分釣友對重窩理解還不透徹,做法不對,死窩也就不足為奇了。
  • 釣魚窩子不能隨便打,按套路才會有好漁獲!
    在打窩的過程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釣者注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在秋天打窩?套路一、確定窩點的位置無論在什麼時節出釣,窩點的位置都是至關重要的。一般情況下,秋天作釣時釣客需要將窩點的位置定在深水區。如果出釣的時候刮著風,就需要將窩點定在處於下風口位置的水域地帶了。畢竟,下風口的氧氣含量要更高一些。
  • 十二年老釣友告訴你該怎麼打窩、養窩及補窩
    冬釣鯽魚,如何打窩是我們釣目人都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因為冬季不同於其他季節,冬季溫度低魚兒活動範圍小,要想能夠有效地把魚兒聚起來,唯一的方法就只有靠釣前的打窩。所以,如何做好窩就成了冬釣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冬釣鯽魚如何做一個好窩。
  • 關於冬天野釣打窩,不發窩、沒魚口,多半是這兩步沒做到位
    當然,冬天的低溫,不是全無優勢,所謂冬天的魚群抱成團,一釣就是一大盆,只要能做好打窩這個環節,連杆上魚,並不是難事,但是,冬釣打窩,卻又和其他季節截然不同,因為冬天釣魚,打窩分兩步。一、探窩探窩,就是打窩找魚的意思,因為冬天的魚活性差,不管是釣深、釣草、釣陽、釣坡,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就其成功率,和胡亂找一個釣點下杆沒多大的區別。
  • 【釣魚技巧】冬天多窩走釣是漁獲好的關鍵
    如果坐在那裡能連竿上魚的話誰願意到處跑呢?只因為在深秋和冬天釣魚和其他季節不太一樣:其他季節你打窩或者抽窩等魚來就行,但是在冷天只有我們釣魚人自己去找魚。  也就是說被動變為主動,雖然會辛苦一點,但是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總比起在一個地方死等沒有魚要強得多,再說冬天走動走動也能暖和,而且多走走也能鍛鍊身體。
  • 弄明白這些釣魚口訣,釣魚小白也能在冬天找到魚窩
    這一句,屬於冬釣最基礎的口訣,雖然不押韻,但是,對大多數新手來說,別管那麼多複雜的,照著找這幾種地形尋找釣點,有魚給口不用愁。第二句、洄灣橋墩堤壩底,高低不平才藏魚如果說第一句是基礎,第二句就算是進階版找釣點的技巧了。冬天不管是封冰的北方,還是未結冰的南方水域。
  • 狗在窩排便、在廁所睡覺是什麼情況?兩天能教會幼犬定點大小便嗎
    很多主人有個困惑,為什麼我的狗狗喜歡在它的窩排便,或在它的廁所睡覺?在這兩個地方做的事情,明顯就是與其對應的功能屬性不一樣啊。而且有個問題,是很多的狗狗都有這個情況,是因為它從斷奶,或從沒斷奶開始就一直被關在一個籠子裡面,它就生活在這環境,它所有生活行為吃喝拉撒都被迫在這,可能會令它漸漸形成了習慣,雖然不願意但也不得不接受,就像很多古裝電視劇裡犯人坐牢那樣,都在一個牢房解決。
  • 你知道什麼是鯽魚釣偏窩嗎?用這款民間傳統誘餌,魚不能在窩裡釣
    有一款這樣的民間傳統誘餌,它很奇特,奇特在用它打窩後,釣魚竟然要在窩的旁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一、專制誘餌料這款釣鯽魚的傳統誘餌比較特殊,也很奏效。二、餵後釣偏窩餵窩後,鯽魚雖能很快地聞味而至,但按它生性膽小和遊動遲緩的習性,往往不會像小鯽魚那樣搶食在先,總是跟隨其後,守在其邊。這時,釣魚者拋竿的鉤餌,最會沉落在偏離窩子約20~30釐米的兩邊,以便給窩子外圍正好在「欲求待食」的鯽魚「送餐上桌」,投而釣之。三、用麥麩做釣餌鯽魚的食性以素餌為主。
  • 幼鴿出窩之後,如何快速學會吃東西?
    小鴿子在窩子裡面的時候,都是種鴿在養它們,出窩之後,就需要自己吃東西,自己獨立生活。這個過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有的鴿子還是可能不適應。那麼怎麼讓剛出窩的幼鴿快速學會吃東西呢?其實我們鴿友在培養鴿子的時候,給種鴿開小灶的話,幼鴿往往下窩之前就已經學會了吃東西。因為幼鴿到了一定的年紀的時候,看到種鴿在那吃東西,慢慢它們也會嘗試,然後就學會吃東西。
  • 打不好餵魚,打得好大物爆護
    野釣打重窩的重要性不必要多少,相信看過大毛老師視頻的釣友應該都能明白,而且很多野釣高手也是寧願辛苦一點也要背重窩進山。原因無它,只因為野釣重窩才能誘來大魚以及魚群。野釣大物需要重窩當然了,可能也會有釣友說:我那次沒有打重窩就釣到大魚了!事實上這是一個概率問題,不打重窩並不是說一定釣不到大魚,也不是說打重窩一定能釣到巨物!只不過打好了重窩能提高中大魚的概率。
  • 釣魚不會打窩養窩,釣魚老大爺教你這3招,讓魚通通上鉤
    釣魚老手都知道釣魚有時候不僅需要超高的技巧,還有時候要觀察天氣的變化,所以要釣到一筐筐魚,這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要學會釣魚,首先都是要學會誘惑它的,這啟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這直接影響著魚上鉤的概率的大小,特別是在水廣的區域,魚稀少的很,如果沒有好的誘餌和誘惑技巧,是很難釣到魚的,那麼不管我們怎麼使用技巧方法,都離不開這3個重要環節,就是選窩、打窩、養窩,今天小編專門來介紹養窩的方法,這種方法更容易持續不斷的釣魚。
  • 別再用手拋窩了!這4種做窩方法才夠精準,誘魚速度快一倍
    當然了不是說只有打了窩才能釣到魚,有些人不打窩光靠拉餌抽頻率照樣也能釣得好好的。關於打窩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我的理解是「打窩也許不是唯一的聚魚方法,但卻是最簡單有效的」。那麼說到打窩最常見的就是手拋窩了,這種做窩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沒有什麼門檻,誰上都行。
  • 黑坑如何做窩:舉例三種常見方法,分析各自優勢及適用魚情
    打窩的意思我覺得就是簡單地把窩料拋入水中,只是一個動作一個過程,而做窩並不局限於某種形式,它更偏向結果,可以這樣說「打窩是做窩的一種方式,但做窩不止有打窩這一種方式」。所以在我看來,把開頭那句話換成「要想釣得多,必須做好窩」可能會更恰當。野釣水廣魚稀,大家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窩點附近沒魚,不知道魚群什麼時候會經過,所以打一些窩料然後守著釣的方式就比較常見且通用。
  • 窩料打多少最合適?釣不到魚,釣得不多,問題就出在這裡
    做窩是釣魚最重要的技術環節 很多釣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釣魚中哪一個環節最重要?我認為做窩是最重要的環節,並且也是最有難度的環節。只有把窩子做好才能以最高的效率誘魚進窩,也只有把窩子做好才能長時間的把魚留在窩子裡,然後一條接著一條釣上來。
  • 泥鰍釣魚,這才是真正一天百十斤的瘋狂釣法
    用泥鰍釣魚,無非就是用之打窩,用之做釣餌,一次至少需要30~50斤左右的泥鰍,需要找窩、布窩、抓口這三個步驟。 釣魚用的泥鰍,必須是鮮活的,病怏怏的都不合適,只有活性充沛的泥鰍,才能做到活力十足,全水層亂竄,進而吸引掠食魚進攻,抓口自不用多提,那到底什麼是找窩、布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