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的作業得做到10點左右,怎麼辦?偷走孩子時間的不是別人,而是學生本人和自己家長,三年級的小學生作業量並不是很多,能寫到10點左右,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家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的不盡人意,特別不好。談學習先談習慣,習慣不改,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寫作業會更晚。
首先,三年級的孩子放學時間並不晚,作業量並不多。
從目前小學的放學時間來看,按照最晚放學時間差不多也就5:00,從放學到晚上十點最少有五個小時的時間,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量並不多,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你家孩子每天都要做作業到晚上十點左右,只能說明孩子學習習慣太差,有嚴重的磨蹭、拖拉習慣,習慣非常不好。
學習上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時間浪費而不自知,其實並不是作業多,而是自己孩子有問題,題主卻有意抱怨作業多,孩子寫作業太晚,潛臺詞就是家庭作業偷走了孩子的時間,其實偷走孩子時間的是家長和孩子,而不是別人。
其次,除了習慣問題,孩子做作業過程中是否存在基礎知識沒掌握問題。
造成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原因除了學習習慣不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基礎知識不牢固,換句話說就是不會。不知道題主平時是否有盯著自己孩子寫作業,有沒有發現孩子寫作業慢,不是因為作業多,而是不會造成的卡殼,拖延,而寫作業途中也沒有人輔導,而導致孩子一拖再拖,時間白白浪費了。
再次,先改習慣,補差,再談學習。
三年級的孩子,對於時間上概念還是比較差的,在寫作業過程中,家長可以採用計時法,每一項作業根據難易程度和作業量定時,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要長期堅持這種習慣。再者,家長要告訴孩子寫作業的方法,先寫作業少的再寫作業多的,也就是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困難,合理優化安排時間。不會的題可以先放著,最後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
除此之外,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多盯著,多觀察,看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知識沒有掌握,及時給孩子講解,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快速完成作業,掌握知識
總之,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自然會出現很多問題,家長要多觀察,多發現問題,並幫助孩子一起改正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知識,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