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善良,卻並不傻,因高明生存策略,被誤認不會被鱷魚吃掉

2020-11-22 華箋流香

基本上所有的食草動物都長了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讓人誤以為不會攻擊人類。其實有些食草動物對人類的攻擊性不比食肉動物差。河馬咬死的人,比獅子咬死的人還多。

》大自然確實製造了一種特別友好和善良的動物,這就是水豚。

它們對任何動物都沒有主動的攻擊性!而且傳說,它們長相呆萌,特別友好善良,所以打動了所有的動物,不會被吃掉。而且這種觀點深入人心,在網絡上到處都是這樣的傳說。

長相呆萌的動物很多,但是有些動物看上去是人畜無害的樣子,實際上是有毒的。鴨嘴獸就在腳上藏有一根毒針。

面對威脅,幾乎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有一定的自衛能力。鹿和羚羊靠靈活和速度擺脫威脅,野牛靠強大的力量和衝擊力與獅子、鬣狗抗衡。

但是,水豚在力量、速度和靈活性上,確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有人說,水豚的糞便含有一種粗蛋白,動物喜歡吃它的糞便,所以不會傷害它。下面這一張照片,使大家誤以為鱷魚是不吃水豚的。

》水豚的主要棲息地是南美洲,當地對水豚有威脅的有美洲豹和鱷魚。美洲豹和鱷魚都有捕殺水豚的記錄。

其實鱷魚攻擊獵物主要靠在水中伏擊,在陸地上的攻擊能力很低,基本上屬於吃飽了曬太陽的狀態。下面這張圖是鱷魚在水中殺死了一隻水豚。

但是這樣的場面確實很少被拍到,因而水豚被誤認為不會被鱷魚捕殺。

》水豚保護自己的方式,是高明的生存策略。

水豚是群體社會,會協同統一行動,無數雙眼睛組成的監視陣列,時刻注視著周圍的危險。

水豚的棲息地是沼澤地帶,有濃密的水草做掩護,極大的保護了它們的安全。

而且它們還有一個非常高明的策略,離開隱蔽所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待在隱蔽地帶和開闊地帶的交界處。

獵食動物會根據被獵食對象之間的距離,做出是否出擊的決策。

為了避免消耗能量,在可靠捕獵距離與獵物逃逸距離之間的灰色地帶,食肉動物會有一個決策的猶豫期。

水豚就是靠著在隱蔽地帶和開闊地帶之間的交界點反覆的穿梭,極大的增加了食肉動物的猶豫決策時間。

》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會有這樣的生理本能,它們會通過接近~拉開~接近,反複製造與食肉動物之間的距離波動,而增加食肉動物的猶豫決策時間。

正是因為這種概率性選擇機制,食草動物的群體活動會極大的提高單個個體的生存概率。包括獅子對角馬群體的捕食,以及北極熊對海象的捕食,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其後果,就是造成捕獵者頻繁的切換捕食目標,極大的消耗了捕食者的精力和時間。這就像一隻美洲豹去抽獎,在可以抽10次獎的時間裡,只完成了一次。

野生水豚被攝像鏡頭所拍攝到,大部分是處在沼澤地和開闊水域之間的交界邊緣處,對於水豚來說,這是一個安全性極高的灰色地帶。

美洲豹對水豚的捕食都是發生在這個灰色地帶,因為成功概率很低,所以也很難被拍攝到。在水域邊緣的開闊區域,美洲豹對鱷魚的捕食成功率,高於對水豚的捕食成功率。

對水豚最大的威脅還是人類,雖然水豚的繁殖能力很強,但是野生水豚已經被當地人吃到瀕危,上了聯合國瀕危保護動物中的紅色名錄。

相關焦點

  • 牙籤鳥在鱷魚嘴中撒野,為什麼鱷魚不吃掉它?
    看過人與自然或動物世界的人可能會發現,鱷魚張開嘴時總會有小鳥站在它的嘴裡,而兇猛的鱷魚就好像不知道小鳥的存在一樣,並不會一口吞了小鳥。這種鳥叫牙籤鳥,鱷魚不吃它是因為它們之間是相互博弈的關係,這是一種共生關係的生存法則。
  • 鱷魚不會吃掉牙籤鳥,這是為什麼?動物之間也存在博弈論
    引言:在一期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人與自然》的節目中,一種較小的鳥兒竟然站在鱷魚的嘴裡,不停地啄著鱷魚的嘴巴。而更奇怪的是,鱷魚也沒有要把它吃掉的意思。兩種動物非常和諧地在相處,遵守著彼此的生存關係——共生關係。
  • 寧波動物保護中心鱷魚龜成災 專家:吃掉也不錯
    記者2日在雅戈爾動物園一間封閉的小屋子裡,看到了密密麻麻聚在一起的鱷魚龜,大的直徑有二三十釐米,最小的也有一個普通盤子大小。寧波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下半年,很多市民打電話過來求助,或者直接送上門,請他們救助這些鱷魚龜。「大部分都是被熱心市民出於保護動物的善良願望買下來。
  • 寧波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鱷魚龜成災 專家:吃掉也不錯
    「大部分都是被熱心市民出於保護動物的善良願望買下來。他們看到街上有人在賣鱷魚龜,以為是什麼稀罕動物,就高價買了下來,然後送到林業部門手中。」工作人員介紹說,前天送來的3隻鱷魚龜,就是市民買下來送到鄞州林業部門的,林業部門又把這三個傢伙送到了陸生野生動物保護中心。
  • 牙籤鳥幫鱷魚剔牙時,鱷魚為何不把它吃了?是什麼原因
    蠕蟲以及其他水生動物。 我們知道,動物之間並沒有語言,也沒有契約精神,對於鱷魚來說,埃及鴴雖然體型不大,但屬於唾手可得的美食,只要它們願意,它們可以趁埃及鴴在工作時一口將它們吞進肚子裡,然而它們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 美國一位學者羅伯特,他邀請了許多科學家編制一個程序來進行一個博弈遊戲,其中有一個博弈策略是:一報還一報。
  • 這種鳥喜歡吃鱷魚,外表呆萌性格兇狠,吃鱷魚之前還要羞辱一番
    初次看到這種鳥你可能以為它的性情應該和其他鳥類差不多,但實際上它的獵物並不只是樹幹中的蟲子,而是鱷魚,從這一點就看出它並不是一種簡單的鳥。據了解鯨頭鸛生活在蘇丹與尚比亞交界的沼澤地區域,經過權威認證它們是世界上腦袋最大的鳥類。平日裡它們頂著大腦袋的樣子看起來十分笨拙,但實際上它們並不好惹。
  • 高明有個鱷魚大王,年賺千萬還上了央視!快來圍觀↓
    鱷魚是冷血動物,喜歡成群趴在岸上曬日光浴位於高明的養殖場內,高1.5米的鐵柵欄隔著的數個水塘裡,有著3萬條鱷魚。鱷魚的大小從幾十到幾百來斤。體重約有200來斤的鱷魚「一般人印象中鱷魚兇猛,極具攻擊性,但其實它們膽子非常小,」舉世公司的經理呂雲峰介紹說,「它們不會主動攻擊人,一有風吹草動,跑得賊快。
  • 蟒蛇能吃掉鱷魚嗎?蟒蛇能不能吃掉鱷魚呢?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是一種性情異常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它和恐龍曾經處於同一時代,鱷魚的胃口很大,在平時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鹿、蛙等為食。
  • 自然傳奇 叢林法則:動物們的生存策略
    在叢林中,遵守生存法則和本能行為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屬性。這種本能使獵物遠離捕食者,得以持久生存。
  • 惡有鱷報,上千日軍被鱷魚吃掉?日本官方:絕無此事,吃的是屍體
    這次戰役規模並不太大,戰鬥過程也並不十分慘烈,相比之下人們更為印象深刻的是一條傳言——撤退的日軍被紅樹林沼澤中的上萬條鱷魚所襲擊,有上千人因此喪命,《金氏世界紀錄》甚至將其列為"世界上最嚴重的鱷魚災難"和"鱷魚襲擊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案例"。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嗜血的鱷魚群,人類對這種外表兇殘的爬行動物有著天生的恐懼心理。
  • 除人類外,有什麼動物會馴化其他生物?
    在人類的照顧下,豬、牛、羊等家禽數量超過了任何野生動物的數量。而如果沒有人類的照顧,僅憑這些動物自身,無論如何也不會發展到如此規模。所以,從某方面來講,不僅是人類馴化了動物,也是動物馴化了人類。鱷魚與牙籤鳥的關係,就是生物學中典型的共生關係,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一起不僅對對方沒有壞處,反而有利於雙方的生存。當然,也有人懷疑說,牙籤鳥雖然小,但也是能量,鱷魚在飢餓狀態下為什麼不吃掉牙籤鳥補充體力呢?
  • 老貓頭鷹哺育小貓頭鷹, 當小鷹長大後為什麼會吃掉老鷹?
    這樣的生存策略可以保證在有限的食物資源下,它們能儘可能多地繁殖後代。其實,動物世界中,為了更好地繁殖後代,這種違反人類倫理的行為並不少見。比如蜘蛛母親在生下一窩小蜘蛛後,它們會吸光大蜘蛛的體液,從而提高繁殖的存活率,螳螂在交配後,雌性螳螂也會吃掉雄性,以此保證孕育後代的營養。
  • 動物被逼急了啥都幹得出來?它們咬斷尾巴,吃掉自己的腦子和爪子
    筆者:三體-小遙自然界中危機四伏,動物們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得不進化出獨特的技能。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斷尾求生是壁虎的重要逃生技巧,其實這是它們「偷師」的結果。數億年後,它們的近親進化成了蜥蜴、壁虎,同樣將這項技術傳承下來,爭取了巨大的生存機會。實際上,斷尾求生的最高境界並不在此,蚯蚓和渦蟲才是其中的佼佼者。前者即便被一分為二,也能夠順利存活下來,而渦蟲僅僅需要二百七十九分之一就能夠重生,可見它們的自我修復能力有多強大。
  •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被鱷魚吃掉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被鱷魚吃掉在大自然中看似非常平靜和諧的時候,往往會藏著巨大的危機,一群大象來到河邊喝水的時候,沒料到一隻鱷魚突然冒出來,咬住了小象的鼻子,當小象無法甩掉這隻鱷魚的時候,幸好得到了象媽媽的援助,成功擺脫鱷魚口。
  • 神獸「傻狍子」究竟有多傻?為什麼它還能生存至今?
    傻狍子是何方動物?一般的袍子體長約為1米左右,屬於草食性動物,主要以草,樹葉,果實,穀物等為食。  它長著一張傻萌傻萌的臉,讓人看了很是憐愛。它的全身多為草黃色,尾巴根下有一圈白色的毛,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向人們展現「開屏」絕技的,只有遇到令它恐懼的事情時,則會張開自己白色的絨毛。  袍子分為雌性和雄性兩種,雄狍長有鹿角,角小分三叉,一年更換一次鹿角。而雌性狍無角。
  • 鱷魚吃鱷魚正常嗎?為什麼?
    那麼,鱷魚為什麼有吃同類的習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鱷魚的習性鱷魚是一種卵生的爬行動物,而且它有著水陸兩棲的習性,而正是可以在水裡像魚兒那樣遊動,鱷魚才因此得名。作為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鱷魚是純正的機會主義者,一切出現在它視線內的動物它都不會放過,當然也包括同類。
  • 刺蝟過馬路,善良的烏鴉操碎心?美好表面殘酷的真相
    各界網友都在為這隻善良烏鴉誇獎。可真相就是如此嗎?美好表面殘酷的真相。最後在烏鴉的催促下終於過了馬路,善良的網友集體點讚。其實真相可以說是非常殘酷了,烏鴉在動物界一直都有盜賊之稱,可並不是什麼善良物種。烏鴉可以攻擊所有能攻擊的小型動物,並且殘忍的瓜分後吃掉。所以這個刺蝟也是烏鴉的進食名單之中,用最攻擊此物的屁股並不是催促,而只是單純的想吃掉刺蝟而已。
  • 鱷魚也存在天敵?這種鳥類專鱷魚下手,鱷魚見了轉頭就跑!
    鱷魚也存在天敵?這種鳥類專鱷魚下手,鱷魚見了轉頭就跑!提到鱷魚,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這種動物最早出現在兩億年前,和恐龍並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也是當今世界上已知生存最原始的動物之一。能夠生活至今,和它兇悍的捕食能力是分不開的,人們現在也將鱷魚稱為「水中霸主」,人們常說,萬物相生相剋,那麼,鱷魚也存在天敵嗎?其實,在世界上還生活著一種「不怕死」的鳥類。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
    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時間:2018-02-11 14:48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在我國東北地區有一種很常見的野生的動物,那就是人們口中的傻狍子,在人們心中,傻狍子似乎擁有著呆萌的外表和傻乎乎的性格,而事實上,傻狍子並不傻。 傻狍子的大名其實是東方狍,這裡的東方是與生活在烏拉爾山和高加   原標題: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