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豬啃過的玉米
巢湖市居巢區銀屏鎮芙蓉村,四面山巒起伏,山清水秀。全村可耕土地面積2400餘畝,人均不足0.5畝,村民們主要靠種植經濟作物保證全年的農業收入。近年來,一群群野豬頻繁騷擾這座寧靜的山村,拱毀莊稼。因為野豬屬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獵殺,農戶們很無奈,只好想盡辦法來驅趕,但無法阻止野豬給經濟作物帶來80%的損失。
10月17日,記者來到芙蓉村。說起野豬,村民們連連叫苦。村民們說,野豬夜夜成群下山,糟蹋自己辛苦耕種的莊稼。野豬屬保護動物不能捕殺,可我們的經濟損失該誰來補償?
莊稼屢遭成群野豬「掃蕩」
據了解,芙蓉村人多地少,早年就有村民在山地上開墾荒地貼補收入。因為村子緊鄰大山,最早發現野豬大概在30多年前,那時偶爾有野豬下山覓食。但從2005年起,越來越多的野豬跑進田裡,特別是今年。「有時候大白天就能看見野豬在啃沒長熟的玉米。」據村民介紹,野豬每次來都是成群結隊,一般都是兩頭大豬帶領七八頭小豬,浩浩蕩蕩奔下山來。
10月17日下午,記者在該村村委會主任劉會勝的帶領下先後查看了金橋、下王山、王山頭等村民組。每到一座村莊,村民們都對野豬成患義憤填膺,紛紛反映自家的莊稼遭遇過野豬的「偷襲」。
記者在一些玉米地看到,沒有倒下的玉米秸稈上已經幾乎沒有玉米棒,即使有,也是被野豬啃過的。而在另一塊綠油油的山芋地裡,拉起山芋藤,地上全是一個個土坑,原來地裡的山芋早已被野豬拱空。
擔心野豬餓極會傷村民
當天傍晚,村民王彰學告訴記者,他養家豬多年,算是個養豬能手,對豬的習性了如指掌。他說,一頭野豬一年要產兩窩,每次一般在10頭小豬崽。小豬崽產下後,8個月不到就開始懷孕,大約3個月就能產仔。
村民們介紹,當地方圓8公裡全是大山,目前,山上最少有200至300頭野豬。因為野豬是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殺,卻又頻繁下山搶糧,兩難之間,村民們各出奇招對付野豬。有的是點火用煙燻;有的放錄音機用聲音驅趕;有的乾脆在田裡看管,但措施很多收效甚微。因為野豬屬「流竄作案」,總有村民家受害。有村民擔憂,萬一野豬餓極了會不會傷人?
捕殺需申請補償難落實
10月17日 ,村民告訴記者,野豬繁殖量大,破壞力強,他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始終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目前,這種動物與人的矛盾給村子的經濟發展帶來隱患,他們希望能給村民一定的經濟補償。
10月18日 ,記者又採訪了巢湖市林業局森林保護站站長湯宗斌。據其介紹,野豬屬國家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保護動物,不能隨意獵殺。如其繁殖太快、數量過多,對當地農作物造成較大面積損害,可由當地林業部門向市一級林業局申請辦理獵捕手續。然後,待林業局進行實地勘查後,確定捕獵數量。獵捕應當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和期限進行獵捕。
至於經濟賠償問題,湯宗斌說,按照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野生保護動物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當地政府予以補償,補償標準由省級部門制定。(1101)
□馬豐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