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是一類嚴重的、潛在致命的精神障礙,可發生於人生各個時段,對兒童青少年軀體及精神健康的影響尤其顯著。
臨床工作中,兒童青少年進食障礙的管理很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治療資源下實現有效的多學科協作。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了兒童青少年進食障礙識別及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全文發表於2021年1月Pediatrics.。
指南強調:
1. 進食障礙治療的最終目標在於,讓兒童青少年患者回歸正常的營養狀態及發育軌跡,糾正異常進食模式及行為,建立自身與食物、體重、體型的健康關係,以及形成健康的自我感。
2. 無論具體屬於何種進食障礙,如神經性厭食(AN)、神經性貪食(BN)、暴食障礙(BED)、迴避/限制性攝食障礙(ARFID),治療均應聚焦於營養恢復及心理治療。
3. 精神藥物可作為特定治療情境下的有效補充。
以下簡要介紹指南針對AN、BN、BED、ARFID的藥物治療推薦——
神經性厭食(AN)
很多藥物針對AN的療效都得到了研究,但針對的主要是成年患者,且目前尚無一種藥物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AN。儘管研究顯示無效,但超過一半的限制型AN患者被處方了精神藥物,可能主要是為了治療共病,如抑鬱和焦慮。
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曾被寄予希望,但一系列研究顯示,此類藥物針對急性期營養不良的AN患者無效;對於體重已經恢復正常的患者,SSRI也未顯示出預防復發的療效。
既往研究也評估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用於AN患者的療效,包括喹硫平、利培酮、奧氮平等;結果總體顯示,此類藥物對於AN患者體重增加或進食障礙相關觀念的改善幫助不大。針對成年患者,聯用SSRI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則顯示出了一定的潛力。
為改善AN患者的骨骼健康,目前建議充分恢復體重,促進月經周期的生理性恢復,以及補充鈣和維生素D。不推薦使用雙膦酸鹽。使用複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藥補充雌激素無助於改善青少年AN患者的骨密度(BMD)。一些小規模研究顯示,雌激素透皮貼劑,或低劑量複方口服避孕藥聯合去氫表雄酮,相比於對照能夠更好地改善AN患者的骨密度,但將其作為標準治療前尚需更多證據。
儘管外源性激素可以在AN患者中誘導周期性陰道出血,但此舉可能強化AN患者對自身疾病軀體後果的否認,以及掩蓋月經周期的自發回歸。
神經性貪食(BN)
針對BN治療藥物的大部分研究同樣在成年患者中開展。某些藥物(如SSRI)在研究中展現出了針對BN的療效,但只有氟西汀正式獲FDA批准用於治療BN。儘管適應證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兒童BN,但氟西汀已獲批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及強迫症,因此該藥治療兒童青少年BN可視為合理的選擇。
有研究顯示,對於SSRI治療無效或無法耐受的成年患者,抗癲癇藥託吡酯可顯著減少暴食行為。然而也有報告顯示,託吡酯可在青少年患者中誘發進食障礙症狀。
其他一些藥物,如納曲酮及昂丹司瓊,在治療BN方面也獲得了一些成功,但推薦其廣泛應用為時尚早。
暴食障礙(BED)
探討BED治療手段的研究落後於AN和BN,且受試者同樣主要為成年人。針對BED,SSRI的療效與安慰劑幾無差異;SSRI與行為治療聯用時,轉歸也不顯著優於單用行為治療時。
如上所述,託吡酯可顯著減少暴食行為,且有助於減重,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二甲磺酸賴右苯丙胺(Lisdexamfetamine)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最初獲批用於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2015年獲FDA批准用於治療成年中至重度BED。儘管展示出了減少暴食行為的療效,但該藥並不適用於減重。此外,與其他興奮劑一樣,該藥存在濫用、依賴及嚴重心血管反應的風險。
迴避/限制性攝食障礙(ARFID)
ARFID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診斷——個體有意限制食物的攝入,且並非出於對體重的顧慮,而是另有原因,如不喜歡食物的感官屬性等。然而,此類患者同樣可出現體重下降或無法達到預期體重、營養不良、依賴保健品、社會心理功能受損等後果。
目前有關ARFID治療的文獻很少,且尚無藥物專門用於治療ARFID。如需藥物治療,針對的主要是潛在共病,如焦慮。
文獻索引:Hornberger LL, Lane MA, AAP THE COMMITTEE ON ADOLESCENC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ating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21; 147(1):e202004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