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在我們中國古代是神獸。它代表著吉祥的意思。麒麟,古代先民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構思、創造的一種吉祥動物。麋身、牛尾、馬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黃色肉。這種造型是古人把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重新組合的一種幻想中神獸,這是中國人「集美」思想的充分體現。它與鳳、龜、龍共稱為「神獸四靈」,麒麟居四靈之首。你們可能不會相信著名文學家孔子的出生竟然與麒麟有關。這個傳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麒麟送子。
麒麟傳說與孔子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傳說孔子的母親顏氏,懷胎十月,路過尼山的時候,忽然肚子疼馬上要生產。這時天空一陣轟鳴,一個獨角麒麟馱著一個白胖小兒,駕著五彩祥雲從天而降。此時,瑞氣紛呈,滿天紅光,獨角麒麟撞進顏氏懷裡,孔子接著就誕生了。而且據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孔府闕裡,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的字樣。
在玉書上的文字意思是告訴人們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系在麟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繫於麟角的彩繡。以後,人們又引申出麒麟吐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時至今日,在濟寧、曲阜、嘉祥、巨野等地仍流傳著孔子與麒麟有關的傳說故事。
傳說孔子的父母結婚後,經常到尼丘山上燒香祈禱,保佑能添個健康的男孩兒。一日,忽見天降麒麟,並吐血於石上,孔母因曾坐於石上而受孕,孔母臨盆時,一陣悠揚的鼓樂之聲,從天際傳來,隨之,一隻玉麒麟口銜玉帛從天界緩緩而來,將玉帛吐到孔母面前,上面寫道:「天遣奎星下凡,將要振興周朝。」玉麒麟騰雲駕霧而去之時,孔子誕生了。當孔子父母仔細打量新生嬰兒時,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氣。
孔字父母只見這孔子長得有些反常:頭頂如反盂,中間低而四邊高;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輪,嘴露齒,俗說「七露」。孔子的父親十分惱怒,便把孩子扔在了尼丘山下。此時正是八月,天氣格外炎熱。孩子躺在野地裡,一隻老鷹飛來,為孩子打扇遮陽。傍晚,一隻斑斕母虎從山上下來,把孩子銜進山洞裡,用虎乳餵養孩子。那山洞就是現在的尼山夫子洞,又叫坤靈洞。這段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這個孔夫子洞現在還成為旅遊景點。
大家都了解孔子和麒麟傳說的內容大部分是由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由於創作、傳播的群體文化程度較低,所以千百年來,麒麟傳說是以口傳心記的方式流傳,不同的傳播者以不同的人生閱歷與審美觀念對它進行再創作,不同的時代也使傳播者以不同的思想感情對其進行加工,作品經常發生變化。我希望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將採取各種措施來保護麒麟傳說的傳承。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不讓他們就這樣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