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390萬元!汝州「女漢子」,帶領合作社年出欄柴雞種雞10萬羽!

2020-12-03 河南100度

「在素蘭的雞場幹著真是不賴!一月能穩定收入1000多塊,我家的生活也不發愁了。以前我幹活帶著一個憨子孩子,別人都木人使我,怕孩子亂跑出事。」8月23日,收工回來的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七組低保貧困戶毛佔營激動地說。

孫素蘭(左二)為貧困戶傳授養殖柴雞致富經

孫素蘭是黃溝村人,今年57歲,她在黃溝村成立了汝州市祥和園柴雞養殖專業合作社,2019年被評為黃溝村「最美帶貧模範」,村民誇獎她是黃溝村脫貧攻堅戰中的「女漢子」。孫素蘭早年家庭變故,堅強的她帶著年幼的兒子艱難度日。前些年,思想敏銳的孫素蘭學著別人做起了往禹州市神垕運送鉀長石的生意。因為講究誠信,經營有道,生意做得風生水起。2018年8月,孫素蘭看到養殖市場行情火爆,就藉助黃溝村地廣人稀的自然優勢,在山坡上建了一座養殖大棚,專業發展柴雞養殖。在她的精心管理下,養殖規模很快發展到了8000隻,走上了致富路。2019年1月,在汝州市畜牧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孫素蘭發起成立了汝州市祥和園柴雞養殖專業合作社,並申請註冊了「皓曉」特色農產品商標。

孫素蘭向第一書記李青建介紹新引進的種雞蛋

合作社成立後,孫素蘭積極參加鎮村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班,性格爽直的她跟貧困戶講自身發展經歷,講柴雞養殖技術,講致富前景,貧困戶的養殖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為了讓貧困戶增加養殖動力,早日見到效益,孫素蘭把脫溫後的青年雞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貧困戶,貧困戶回家養個把月就可以見到效益。在孫素蘭的帶動下,宋青凡、李素芬、王娟、王保銀等一大批貧困戶女將紛紛加入合作社,開始發展柴雞養殖,撐起了黃溝村脫貧致富的「半邊天」。貧困戶毛佔營因為兒子毛小強一級智力殘疾沒人照看,帶著兒子打工四處碰壁,誰都不願意要他幹活,毛佔營整天愁眉苦臉。孫素蘭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決定讓毛佔營到自己雞場裡打零工,一天八個小時,五十元錢,錢雖不多,但毛佔營可以一邊帶著兒子,一邊幹活。毛佔營心裡樂開了花。

孫素蘭(前排左一)獲得最美帶貧模範產業發展獎勵資金1000元

黃溝村的柴雞雞蛋因為品質優良,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緊俏山貨。很多城裡人直接加了養殖戶的微信,要求獨家「享用」,有多少要多少,直接上門把雞蛋全部收走。如今孫素蘭的柴雞養殖事業可真稱得上紅紅火火,祥和園合作社現已發展社員58戶,帶貧34戶,年出欄柴雞種雞10萬羽,增收390萬元。「這兩天我準備再擴建兩個雞棚,到時候可以讓更多的貧困戶來我這裡幹活了。看到貧困戶通過養雞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我的心裡也是甜的。」談及合作社發展前景,孫素蘭信心百倍地說。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 | 黃坑村首批50頭「增收牛」出欄上市,託起農戶增收夢
    「今天,看著我們的『增收牛』出欄上市,心情特別激動,這意味著我們很快就可以領到分紅金了。」去年年初,來自嘉善縣的省級扶貧結對幫扶駐村組人員許盾超到隆宮鄉報到,作為黃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如何帶領村民致富,成為他與鄉、村班子成員的頭等大事。
  • 響徹草原蘇尼特羊出欄,牧民穩增收
    從8月末開始蘇尼特羊開始有序出欄,9月初蘇尼特左旗鑫海肉食品有限公司迎來了蘇尼特羊的屠宰日,記者走訪蘇尼特左旗鑫海肉食品有限公司參觀流水線後了解到截至目前日屠宰加工能力為2000隻,2020年預計生產加工蘇尼特羊5萬隻左右。
  • 鴿子養殖合作社助尉犁百姓創收致富
    「從愛鴿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的種鴿400餘羽,青年元寶鴿1400羽,已繁育出小鴿200餘羽,讓人太高興了。」  該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6月,總投入資金15萬元修建了鴿舍,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現建有鴿舍17間,辦公室1間,飼料倉儲間1間。
  • 金堂黑山羊2017年預計出欄23.2萬隻 兩大模式助推產業扶貧
    金堂黑山羊2017年預計出欄23.2萬隻 兩大模式助推產業扶貧 2017年12月09日 20:50:44來源:四川新聞網 據悉,「金堂黑山羊」作為金堂縣重要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之一,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暢銷全國,並於2016年11月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十二屆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榮膺「成都市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農產品第一名」殊榮。同時,金堂還探索建立「5+1」精準扶貧多方合作模式和「合作社+農戶」借羊還羊扶貧模式助推產業扶貧。
  • 帶動134戶農戶增收——大山深處的養兔夫妻
    這幾年帶領周邊的農戶一起幹,已經有點成效,今年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我們,一起做大兔子產業。車行在景寧彎彎繞繞的山路上,顛簸得讓人眩暈,順義養兔專業合作社就坐落在山腰上。近日我們從景寧縣城出發,前往澄照鄉朱排村拜訪合作社負責人——「養兔夫妻」嚴家森、翁順利。他們靠養殖兔子致富,還帶動134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其中低收入農戶43戶,戶均增收9300餘元。
  • 瓊海陽江坡仔玉米鴨合作社:養好致富鴨 助農奔富路
    5月7日,在位於瓊海市陽江鎮的陽江坡仔玉米鴨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一群群毛髮光亮、體型肥壯的玉米鴨追逐嬉戲。該鎮龍山村村民何翠月正在認真地給鴨子注射疫苗。「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我學會了給鴨子注射疫苗,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 「花椒姐」盧雲: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盧雲,恩施恩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一位被稱為「花椒姐」的土家「女漢子」!一、「我們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1981年,盧雲出生於恩施州宣恩縣李家河鎮郭家坡村,為改善家中生活,盧雲輟學外出打工掙錢。在親戚的幫助下,她在重慶一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短短幾年內,憑藉過人的膽識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成為了華南地區的銷售經理,收入也達到年薪20萬元。有一次回老家,她在村裡看到一句標語:「精準扶貧,不落一人。」她想:作為土生土長的宣恩人,我們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考慮了一個晚上,盧雲和丈夫肖紅商量決定:回鄉創業。
  • 什麼樣的雞是正宗的柴雞
    散養雞、笨雞、溜達雞、跑山雞,這麼多名稱都是噱頭而已,其實它們有個專業的名字:柴雞。國內地方品種的土雞總稱為柴雞。也就是說柴雞不是一個品種。很多特色的地方品種都可以叫做柴雞。正宗的柴雞都以放養為主,因此其肉質更加鮮美、在養殖過程中不餵飼料,只餵五穀雜糧,因為成天在外面覓食溜達,很少生病 ,安全性也更高。最近幾年,柴雞非常受城市人的喜歡。特別是初為人父人母的白領寶爸寶媽們,他們不怕柴雞價格貴,只怕不正宗。可是對於柴雞的知識,這些城市生活的白領們是一點也不懂。
  • 村民脫貧 集體增收 企業壯大 沙屋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
    當地將財政下達專項資金「打包」使用,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新模式,興辦種養加工實體,使村民脫貧、集體增收、企業壯大,實現了「三贏」。記者近日採訪獲悉:2016年下半年,沙屋村92戶貧困戶分得首批紅利11.25萬元,其中31戶實現脫貧;村集體進帳首筆經營收入1.8萬餘元。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花椒姐」盧雲: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盧雲,恩施恩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一位被稱為「花椒姐」的土家「女漢子」!一、「我們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1981年,盧雲出生於恩施州宣恩縣李家河鎮郭家坡村,為改善家中生活,盧雲輟學外出打工掙錢。在親戚的幫助下,她在重慶一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短短幾年內,憑藉過人的膽識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成為了華南地區的銷售經理,收入也達到年薪20萬元。有一次回老家,她在村裡看到一句標語:「精準扶貧,不落一人。」她想:作為土生土長的宣恩人,我們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考慮了一個晚上,盧雲和丈夫肖紅商量決定:回鄉創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永興:帶領鄉親外出務工增收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創業增收、便民利民的好政策,全國上下湧現出一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蒙自市鳴鷲鎮大石板村委會者夫村村民張永興,正是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激勵下,走出四面環山、靠天吃飯的農村外出打工,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成為全村公認的致富帶頭人。
  • 汪營村:鵪鶉養殖帶動持續增收
    汪營村:鵪鶉養殖帶動持續增收 2020-07-15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強綠色蔬菜產業 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訪市人大代表、當塗縣黃池...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當塗縣黃池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武駿始終關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