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贛州房掌柜李啟軍
每每談到贛南的古代建築有何特色,都離不開九井十八廳,小時候都聽成九進十八廳,就是拐彎抹角太多的意思,直到知道九井十八廳的時候,這類堪比國寶熊貓一般的建築模式,已經只能在博物館解說員的口中,個別古代建築遊覽區的展廳模式中,才可以看到和聽到.
贛南民居主要的兩種類型,一種是圍屋,以圓形方形包圍為主,外圍看起像個大的馬蜂窩,一種是廳屋組合,是方方正正的廳屋結合.九井十八廳一般都是富裕人家,人口多,他們才得以擁有,當然,每個村落也有此類民居,規模大小不同而已,而一度整個贛南的農村都是這樣的結構.
常見九井十八廳格局
在南康十八塘圩下,我媳婦的家裡,就是一個小的九井十八廳,周圍必定是依山傍水,門前有池塘有消息,有禾坪,就是曬穀坪,整棟房屋以正廳為中心,大廳分別向左右兩側延伸。大廳分為上、中、下廳。上廳設堂屋,列祖神像、擺神案,兩壁掛對聯字畫,兩邊各有一個側門
上廳為宗族議事重要場所,下廳置放長凳椅桌供族人坐息,若是有酒席,下廳也是寫禮的地方。兩側都有若干廂房,廂房上側留有巷道,可通左右橫屋。廂房多為6至8扇木門,上為木雕與格紋,下為木板,雕山水花鳥等圖案。九井十八廳住宅房間多的近百間,少的也有二三十間,橫屋就是廚房、廁所、豬牛雞圈等,現在南康不少依舊保留著這個風格,但是嚴謹的正規的已經越來越少了.正在逐漸消亡.
為什麼?因為九井十八廳適合於木質結構,現在住宅早已經摒棄了這類建築模式,而且首先消亡的就是城市,城市是不可能有了,而農村也逐漸蓋起了樓房,以別墅,準別墅模式出現在南康的大部分地區,拆遷之後都是一水的商品房,誰還會做九井十八廳,原來的每間房門口背都有一個尿桶,現在誰還有了?
全國其他客家地的九井十八廳
「九井十八廳」數字是指整棟建築群中有九個天井、十八個廳堂,且棟棟相通,房房相連,做到家人晴天可曬日,雨天不溼鞋,具有冬暖夏涼,通風遮光,舒適安全的特點。在天井內鋪上木板就可把上下廳連成一體,便於舉行祭祀、慶典等大型宗族活動。這就是標準的九井十八廳,在贛州鬱孤臺文化街一帶,有一個上竹絲巷,下竹絲巷,上寸金巷,下寸金巷這類富豪地主的居住群落,要知道,這一帶在古代屬於皇城的範圍,都是非富即貴,現在那裡還保留了一套九井十八廳的空屋子,給大家當作瀏覽拍照之用,可惜大家並不稀罕,知道典故和這其中的奧妙的不多,所以遊客稀少。 贛州的魏家大院是九井十八廳當仁不讓的地主宅子,在遊客或者導遊大喇叭朗朗上口魏家大院如何如何氣派和顯赫時候,卻不知道特殊年代時候他家被鬥地主時候的苦澀,打著赤腳在鵝卵石下暴曬,雞蛋蔬菜如同星爺電影裡的橋段,扔在魏家人的身上. 幾乎無人知曉這段苦澀,只知道它耀眼的光芒.
贛州一處九井十八廳建築
如今,在保護古宅方面,政府進入兩難局面,拆掉的話被戳脊梁骨,保護也需要資金和愛護,更需要知情而愛護,江西師大一位古建築保護專家認為,民間資本是文化遺產保護的生力軍,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政府部門應引導民間力量介入,尤其在非文保單位的保護修繕上。他說,古民居的保護需要創新思路,多渠道多形式籌措經費,可以通過企業和個人出資,打造旅遊產品,既可有效保護古遺蹟,又能增加旅遊亮點。有條件的話,可以在農村買一塊地皮,搞一個九井十八廳,當一個傳統文化的傳人,多好!(寫於2020年12月27日夜2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