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演員靈動的眼神是怎麼來的?

2020-11-28 騰訊網

說到戲曲

大家津津樂道的都是

精美的服裝

驚豔的妝容

緊湊的劇情

然而真正撐起整個臺面的

往往是角兒們紮實的演出功底

即是基本功中的「四功五法」

「五法」即「手、眼、身、法、步」

五種戲曲藝術表演技法

其中,眼神的訓練是極為關鍵

相信大家對西遊記中

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

靈動的眼神和炯炯有神的雙目

一定印象深刻

六小齡童說,曾經為了練眼神

他給自己規定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就是"張目對日"

他會長時間的去看日出

一直到眼淚流下來

所以他的眼神

才能在劇中

顯得炯炯有神

那麼在戲曲中

戲曲演員們的「眼神兒」

是怎樣訓練的呢

戲曲演員眼神程式基本訓練

戲曲眼法訓練是非常講究而多方面的。它包括了眼部肌肉、眼帘、眉宇之間及口形變化相襯的密切配合等方面的訓練。但往往有的學習者,認為自己的眼睛長得既大又漂亮,誰的眼睛都會動,眼法是個可練可不練的功。這是不對的,從實踐中證明,不經過一定的嚴格訓練和苦練,在表演上是達不到形與神合的要求的。

眼法的基本訓練可分為兩個步驟:

一是通過動力定型過程,提高眼部運動的能力;

二是基本眼法的運用均以旦角為例。此項的各種訓練,雖是提高眼睛運動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表演上常用的眼法。

左右轉動

準備姿勢:面部沉靜而自然放鬆,嘴要微閉,雙目平視正前方,隨即雙目向左看,順勢雙目由左向右看,如此不停的連續練習。

提要:1. 練習時,要先從慢動作開始,逐漸再把動作加快。

2. 雙目的左右轉動要像穿梭一樣,左右平掃,眼帘不能下垂,頭不準動。

3. 初練習時,由於眼睛的快速轉動,會出現頭昏的感覺,這是眼球的韌帶有所疲勞所致,這沒有什麼關係,休息一下就會好的。

此練習,在舞臺上常用於表現人物的思索和左右觀望。

上下轉動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雙目先向上看,以看到自己的頭髮簾為準,順勢眼帘稍下垂,雙目由上往下看,如此不停地進行連續練習。

提要:1. 練習時,要先從慢動作開始漸漸加快。

2. 雙目向上看時不要挑眉毛,向下看時,不要撇嘴角,頭不準動。

3. 練習時,要有一種自我感覺,試把眼睛當成刷子一樣,好象在牆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來回地直刷。

此動作,常用於表現舞臺上的人物,上下打量一個人或物。

環動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雙目自左向上、向右、再向下做圓圈轉動,按上述如此不停地連續練習。

提要:1. 初練時,要先從慢動作開始逐漸加快。

2. 剛開始練時,有人的眼睛總不易轉圓,這時可用自己的食指,在面前做環繞圓圈的動作,以此引導雙目的環動。注意,要左右練習。

3. 練習時,面部要放鬆,嘴角千萬不要使勁,以免形成眼動嘴也動的毛病。此動作,常用於表現人物通過思索計上心來。

定神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隨即雙眼目光集中,觀看前方的目標,將眼神定住。

提要:1. 練習時,眼睛要盯住目標看在一個點上,目光集中不能散。不許眨眼皮,不許動眼珠。

2. 初練時,雙目定不了幾秒鐘就會感到酸痛以至流淚,可稍休息一會兒再進行練習。

3. 雙目定神的時間,要先從短開始而後逐漸增長。

4. 定神不能與對眼相混淆。此動作,多用語人物亮相時。

對眼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隨即右目向左、左目向右掃向裡看。

提要:1.初練時,有時雙目對不上怎麼辦?可將自己的食指伸出,位於距眉宇間尺餘的位置,雙目用力看面前的食指,當看到眼前食指是兩個的時候,這時對眼就形成了。

2.對眼的練習時間不能過長,若雙目對的時間太長,易將眼珠一邊的韌帶拉松,在亮相的定神時有會形成對眼。

此動作,常用於表現人物昏厥前的眼神,以及呆滯或焦急之情。

遠望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隨即頭稍昂,雙目張開儘量向遠方的目標看去。

提要:1. 頭部昂起,眼神要集中不能散。

2. 在遠望的同時,雙耳要有聽什麼動靜的感覺;

3. 嘴要放鬆不能使勁。

此動作,多用於表現人物凝神看人、看物或盼望。

近看

準備姿勢:與左右轉動同。隨即頭稍低略偏,將眼神定住。

提要:1. 眼帘不要下垂,因下垂觀眾就看不見你的眼珠了,你也就看不清所要看的目標。

2. 近看的距離距自身約有三、四尺,眼向下看,這樣距離就拉近了。

此動作,常用於表現觀看眼前的人或物。以上練習,在練的過程中均不要眨眼皮。

要成為一個名角兒

基本功要絕對的紮實,

看完他們這些眼神的訓練,

這下你知道他們靈動的表演是怎麼來的了吧?

編輯 /小一

來源:陝西戲曲廣播

相關焦點

  • 戲曲形體訓練基礎之眼神訓練,原來作用這麼大
    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戲曲形體基礎訓練中的眼神訓練。眼神訓練是戲曲形體基礎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傳遞演員的內心世界,透露出人物的形態。同時,眼神在戲曲表演中也十分重要。戲曲表演要求達到眼神合一的效果。在戲曲表演中,演員要善於利用眼神的變化來配合身段、手勢等表演,體現內心情感。因此,戲曲形體基礎訓練要積極重視眼神訓練。在眼神訓練的過程中,要求眼光集中,不能分散。
  • 雲課堂,讓戲曲的美就在身邊
    」面對觀眾經常問起的問題,李樹建在戲曲名家課堂上回答:「作為演員,一定要把握住戲裡戲外,感情是完全投入的,但心裡是明白的,我是在演戲,如果完全按生活去演,那就哭得演不成了。 」通過李樹建的講述,觀眾還了解到,一個經典唱段的誕生,原來需要藝術家體會唱詞、設計唱腔,在聽錄音、小樂隊伴奏、大樂隊伴奏中反覆內化,還要歷經給內行聽、給觀眾聽,一般排練、響排等複雜的環節。
  • 戲曲進校園活動中走進績溪臨溪中心小學
    12月29日上午,由績溪縣文化旅遊局主辦、績溪縣戲曲藝術團演出的2020「戲曲進校園」活動在臨溪中心小學舉行。首先,主持人介紹了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通過簡單交流激發孩子們對戲曲的興趣;接下來演員們表演的駙馬選段《花園會》、女駙馬選段《狀元府》、皖南花鼓戲《逆行者》,演員們以嫻熟高超的表演技巧、節奏分明的情感拿捏、豐富多彩的人物造型,刻畫了一個個靈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 上海戲曲院團跨劇種夏訓激發青年演員新活力:都是兄弟院團,絕不能...
    與往年不同,今年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組織六大劇種同臺PK,戰高溫、練內功、強素養、修藝德,進一步加強院團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藝術隊伍的綜合實力,促進戲曲藝術融合發展。不同劇種怎麼練?練功房裡先一探究竟。圖說:越劇院排練《李娃傳·曲江責子》 官方圖以戲帶功,練出精氣神「口傳心授、言傳身教」一直是戲曲的優良傳統,近年來,「以戲帶功」也是戲曲院團集訓的一大特色。在去年的「京武會」演出季中,一出《雁蕩山》看得觀眾熱血沸騰、好評如潮,這齣難度很高的武打群戲,下周將再度回歸。與眾不同的是,這次的演員將來自上京和上昆兩家院團。
  • 向戲曲教育家蓋春來先生致敬!
    對於像中國戲曲這樣集民族藝術之大成者,更多的是靠藝人們課徒授藝,心口相傳。新中國成立以後,專業的藝術學校出現,戲曲學習更加規範。但戲曲有其獨有的藝術規律,不能僅靠理論知識來完成,更多的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體會、示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其中的精妙更來自於老師多年舞臺經驗的積累。
  • 會說話的眼睛可以練出來,你們要的練眼神攻略來了
    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眼小聚光。哈哈,雖然是個玩笑。但說到眼睛不大眼神卻超級靈的人也並不少。比如周冬雨。▼ 練眼神其實在很多行業算是入行必備了,除了影視劇演員,京劇、舞蹈、武打演員,還有模特、空姐等等,很多都會做相關的練習。
  • 青年演員王嘉慶花臉奪魁 評委盛讚天才銅錘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方榮翔嫡孫方旭,在大賽中演出《將相和》  昨晚,「第六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舉行花臉組決賽。來自五大京劇院團的7位花臉演員,通過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的直播,向全國戲迷獻上了各自的拿手好戲。來自天津京劇院的王嘉慶以98.94分奪魁。
  • 小劇場戲曲:跳躍閃動著戲曲「在路上」最鮮活的姿態
    作為其中的「探路者」之一,小戲節從展演作品數量上看不是最多、輻射觀眾面不是最廣,有時候一場演出甚至只能容納百名觀眾,但其憑藉著戲曲小劇場創作課題的日益聚焦、所吸引到觀眾的專業性高端性,成為更具有行業引領性的演藝品牌。僅以本屆小戲節為例,前期申報劇目共有37臺,經過專家遴選,最終只有9部入圍演出——其評價的標準無關劇種大小、演員名氣,而是更看重有沒有體現出小劇場戲曲創新發展這一核心。
  •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同臺展夏訓成果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夏訓三伏的成果今晚在上海大劇院華麗呈現。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今晚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演出季首次聚焦青年演員,以連續四場演出呈現六家院團夏季集訓的成果。通過集訓和演出,中心和所屬院團積極促進青年戲曲人把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作為奮鬥目標,以昂揚的精神、精湛的技藝和優秀的作品為青春喝彩,譜寫戲曲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戲曲演員化身美妝博主,上海淮劇團兩場直播弘揚傳統美學入生活
    舞臺上戲曲演員的妝面看似專業繁複,其實,只要你拿起手中的化妝品和小工具,同樣能化出美美的戲妝。今天下午,上海淮劇團95後青年演員顧芯瑜做了一場網友期待已久的直播,從生活妝到歐美妝,再到專業的戲妝,同樣一套化妝品,變幻出了多種可能。
  • 三舉措推動傳統戲曲突出重圍
    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中華文化重要根脈的傳統戲曲近些年來生存日益艱難。數據顯示,中國傳統戲曲已從1959年的368種減少至2013年的286種,以每年超過一種的速度在消亡。   儘管如此,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也隨之召開,這些為傳統戲曲的傳承保護提供了政策利好。
  • 頂端青年|留住河南戲曲的「後浪」生力軍
    梁燈昆25歲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優秀青年演員中國戲曲學院在讀本科生主攻武丑Q 《義薄雲天》裡和李樹建搭戲的「後浪」是誰?戲迷咿呀: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主演的《義薄雲天》,可是最近戲曲圈的熱門話題。
  • 「首藝聯」惠民 展映戲曲電影
    本報訊(記者 肖揚)「首藝聯2020戲曲電影展映」惠民放映活動,將於11月5日—15日與首都觀眾和戲迷、影迷見面。這些影片出品時間跨越近70年,涵蓋京、評、豫、越、黃梅在內的5大劇種優秀戲曲電影。為此,還對誕生於上世紀50-70年代的5部影片進行了修復及膠片轉數字格式的處理,讓這些經典的藝術作品重新煥發了藝術生命力,也讓新老觀眾可以通過銀幕領略到戲曲藝術大師的風採。
  • 戲曲演員小鳳仙病逝享年80歲,一生未婚無子,楊麗花哀痛淚崩
    據臺灣媒體3月17日報導,知名戲曲演員小鳳仙(本名陳麗如)病逝,享年80歲。小鳳仙在戲班出生,父母也在戲劇中相識,她從小耳濡目染,對戲曲充滿感情,在父母的同意下,小鳳仙於14歲師從張學武,首次登臺就擔任主要角色,在出演《小鳳仙與蔡松坡》戲劇之後,小鳳仙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
  • 戲曲走進東八裡,在家門口看戲咯!
    戲曲走進東八裡,在家門口看戲咯!活動中,演員們為鄉親們表演了京劇《四郎探母》「坐宮」片段、京劇《空城計》選段、京劇《趙氏孤兒》片段、《戲鎖麟囊》選段等精彩紛呈的戲曲節目,贏得鄉親們陣陣熱烈掌聲。戲曲進鄉村活動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推廣地方戲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廣大農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鄉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那些融入我們生活的戲曲語言,除了「叫板」 「沒譜」 「捧場」還有...
    在中國戲曲音樂以及民間傳統音樂中,經常以板鼓作為擊節樂器來掌握控制節拍節奏,而且用板的敲擊來表示強拍,以鼓鍵的點擊來表示弱拍(或次強拍),因此在戲曲音樂術語中,就將強拍稱為「板」,而將弱拍(或次強拍)統稱為「眼」。
  • 京劇中,丑角是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怎麼能夠演好這個角色
    怎麼能夠演好這個角色呢。哈嘍,大家好,我們是京劇小當家,今天我們來深刻的去了解丑角這一角色吧。我們知道,在京劇中有這五種角色的扮演丑角就是其中的一種。其實很多年長的人還是喜歡看丑角的表演的,那麼丑角他到底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第一個角色就是比較滑頭的角色。這個角色給了人物一定豐富的情感,甚至說在人物的性格上增添了很濃重的一筆。
  • 安徽銅陵:2019年「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下午3時,活動在精彩的開場表演黃梅戲《打豬草》中拉開序幕,作為黃梅戲最早的花腔,兩名身著戲服的演員用富於濃厚鄉土生活氣息的唱詞表現出的鄉村生活的美妙氛圍;「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隨著膾炙人口的黃梅戲《女駙馬》唱詞響起,演員以豐富的表現力和質樸細緻的表演為在場觀眾帶來了一段精彩選段;《牛郎織女》選段《到底人間歡樂多》展現了黃梅戲曲調悠揚,清新自然,
  • 鞠婧禕作為非科班新人演員,眼神靈動表情也自然,還有mike很帥
    看劇的動力就是女主怎麼暴力反擊傲慢男主和渣男二嘻嘻~作為下飯搞笑偶像劇還是很合格的哈哈沙雕劇情是我的歡樂源泉~聽說這是鞠婧禕早之前拍的。看起來小小的。挺漂亮剛開始以為只是一部普通愛情偶像劇,沒想到那麼搞笑,看了才知道這還是一部喜劇,很輕鬆愉悅的一部劇,還有男女主顏值都好高啊!劇裡的歌曲也很好聽!!鞠婧禕很可愛,mike很帥,嚴禹豪笑起來特別暖,劇情是為愛情服務的,沒有大的邏輯錯誤。
  • 攝影師和演員交流的技巧,如何拍特寫,眼神光
    跟演員交流作為一名攝影師,你會遇到許多需要同鏡頭前的演員相互作用的場合。這在拍攝自己的作品時可能格外適用,因為較小的預算通常意味著較少的團隊成員,較少的團隊成員就意味著更少的人去做更多的工作。由於攝影師通常活躍在演員周圍並且對好的取景和焦點負有責任,所以由他或她來指導場面調度和演員的走位也是說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