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8歲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的生活毫無意義,每天都很累

2021-01-08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原來很有活力喜歡旅行,現在對於旅行都覺得會累會沒興趣,去過的就不想再去了會厭煩會疲倦。比如草原沙漠由於去了兩次,就不想去了。

原來對生活充滿希望,還會偷偷暗戀身邊的人,感覺每天看到他就很滿足,現在對身邊的人都是厭煩的,反感的,或者不喜歡的無感的。

原來爬山運動之類的運動,都特別積極,現在走兩步覺得無聊覺得累。

原來膽大愛玩愛冒險,現在走上什麼橋,或者去遊樂園,或者日常生活中都感到害怕,覺得需要小心一些,膽子變小了。

去遊樂園是真的把我嚇得,除了自身因素本來就有些恐高以外,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快樂歡呼但我是真的感到害怕。以前我是膽子很大的一個人。可能也是想得多擔心的多吧。

變得自我了一些就是在人際交往裡不乖了,而且脾氣變大了。不過我覺得自己以前還是太文氣了太淑女了,其實都是裝出來的,和在熟人面前的我根本不是一個人,然而在熟人面前的我跟在家的我又不是一個人。

只是面具,一種避免麻煩和接觸更深人際的面具。如果我現在繼續委屈自己繼續去裝,那肯定是因為我嫌麻煩,裝傻充楞裝文靜,避免更深的人際關係,懶得展現真正自我,避免真正交流

以前鬧鐘響了也就醒了,現在早上特別難醒,咋叫都叫不醒,除非要遲到了或者實在是該起床了才能醒來,或者是覺得可以醒了去打遊戲所以醒來

記憶力下降了,前一段時間學懂學明白的東西現在又忘了,真的是徹徹底底忘了,忘得挺乾淨的

越來越社恐。白天不出門。害怕一個人出門。就算一天沒有事也不敢出門,要等到晚上才出門。抗拒坐地鐵坐公交,特別是坐地鐵真的就是我的噩夢,非常不喜歡坐地鐵但最近還老坐

脾氣大喜歡頂撞外人,跟陌生人發生衝突

精神潔癖

有一些完美主義

有一些反社會人格

如果沒有電視或者手機,我又不愛出門沒什麼真正關係好的朋友,就幾乎是能睡一整天,比如晚上一點睡覺,早上七八點迷迷糊糊醒一下然後又睡到中午十二點一點,一點醒了隨便弄點吃的又睡到四五點,晚上出去吃個飯到處散散步然後又回到家,看看課外書小說繼續睡沒有什麼真正好的朋友,但我又有精神潔癖,有的人說這世界上真正好的朋友很少,這我承認,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包括我也不例外。

大部分就是酒肉朋友,能陪你享樂,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一起逛街一起出去玩的朋友。但是我又不樂意和這些酒肉朋友一起玩一起去做快樂的事。對於很快樂的事情,我感覺就是不想和不算真正朋友的人一起玩,他們也不配。

但看世人其實都是和酒肉朋友一起玩從中能獲得快樂,但我是真的不喜歡交際很厭煩。但說到底我現在也還是個高中生,沒必要結交人際拉關係,也不需要。真正拉關係結交人的時候還得到大學以後。

啥都不想幹,走在路上看到人心裡很複雜,覺得害怕,焦慮,緊張,有時也覺得噁心,他們很醜,厭煩,看不上的感覺

說的很多但是做得很少

除了玩手機看電視吃吃喝喝以外什麼也不想幹,體重下降了好幾斤,去年到過九十五斤左右今年八十六斤,但我本身也就162不算高。

我從來不減肥,主要是有時候沒心情不想吃,啥也不想吃,前段時間,早飯有時候沒時間吃就拿著在路上胡塞兩口。

中午吃幾口然後喝飲料,想喝,不想吃,就喝飽了,晚上也是吃幾口,可能本來覺得餓但是每次吃飯真的是吃兩口就飽了是真的吃不下。

還有就是有時候連吃都覺得厭倦了,吃過幾次就不想吃了。而且只是吃自己愛吃的。有時候在外面買個十三四五塊錢的冒菜都吃不完得剩一小半就很浪費。

當時也是真的不想吃,吃幾口就覺得自己吃飽了一點點也吃不進去了吃不下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越來越笨了,有時候卻覺得自己越來越聰明清晰了。

對於一些手舞足蹈的人,開玩笑賣可愛的人都覺得很可笑很尷尬。

十七歲快要十八了,老覺得自己怎麼一下子就要成年了,但完全不想但當也沒有準備當一個成年人,但又逼著自己看清現實就是要成年了,十八就得不一樣了,得有責任感了。#患有抑鬱症的人是什麼內心感受#

相關焦點

  •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每天都很累,裝作自己若無其事」
    他們總是教導我要乖一點,要有禮貌,要換位思考考慮別人的感受;每次做錯事都會讓我一個人好好冷靜地去反思到底錯在了哪裡,然後再來跟他們道歉。當然,這一切我都絕對不會責怪他們,相反,我很感謝他們,感謝他們教會了我如何使用自己智慧的雙眼去洞察一切,當然顯而易見的弊端就是考慮得太多太周全,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我很累,但我一直假裝自己很正常,我真的真的超級超級累。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最嚴重的時候,每三分鐘裡,我只能一分鐘躺下、一分鐘坐起來、一分鐘站起來走兩步,如此坐立不安地循環往復,沒有一刻鐘安寧。 晚上1點多鐘躺在床上,毫無睡意,最多躺40多分鐘,就躺不下去了,因為難受,只能爬起來。吃安眠藥,一晚一粒,完全無效。  我感到世界末日到了。  大家都說我沒有病,我也覺得沒病,睡不著覺哪裡是病?可是晚上睡不著覺,白天面色發黑,黑得像炭一樣。
  • 一位最悲傷抑鬱症患者卻畫出了最搞笑的漫畫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等等。艾麗·布羅什(Allie Brosh),像所有的抑鬱症患者一樣,艾麗在患病之後整天悶悶不樂悲痛欲絕,終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但是她卻沒有走上自殺的道路,反而用自己的繪畫興趣把她從抑鬱症的煎熬中拯救了出來。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治癒後徹底離開了這個圈子,不知道對不對」
    其實抑鬱症最核心的症狀就是,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無法阻止自己沉浸在低落的情感裡,或者受他們控制,比如幻滅感,失落感,比如覺得一切沒有意義,當然也有人會有憤怒,狂躁,進而破壞東西甚至傷人的情況,這種又叫做狂躁型抑鬱症。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真的好累,我想歇一歇」
    到現在每次晚上睡覺,我都必須強迫我集中注意力暗示自己該睡覺了才能睡著,有的時候失眠嚴重,能從晚上12點躺倒床上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一直閉著眼到天亮,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但第二天繼續失眠到天亮。每次看見天一點點亮,外面一點點熱鬧起來,我就開始崩潰,甚至那段時間會突然的心疼,突然心跳加速,現在每天強迫我自己去吃飯,我特別不喜歡在餐桌上一群人一起吃,如果不是教養問題,我更希望把飯拿到臥室裡然後反鎖門去,有的時候也不是不餓,而是明明很餓,但就是不想吃沒有胃口那種。
  • 一位用佛法治癒嚴重抑鬱症的女居士自述
    作者:扎西措編者按: 沒得過抑鬱症的人,無法理解患者的痛苦與絕望,而患者們被困在情緒的城堡中,突圍不出去,往往選擇結束生命。無論擁有多麼顯赫的身份、富裕的生活,他們都願意以死來卸下生命的重擔。本文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突圍的可能。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請給予理解、同情、愛和真誠,那樣很可能會幫助他突圍成功。
  • 抑鬱症是大腦病了
    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無法靠意志控制,單純心理諮詢效果差,需要服藥治療  2月23號晚,陝西高三學生林嘉文縱身而下,18歲就已出版兩本專著,被譽為「史學奇才」的他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一時間,「抑鬱」、「自殺」等字眼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 我的狗子竟然治好了我的抑鬱症!
    抑鬱症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不再是個稀奇的病症了,生活、工作的壓力壓的許多人都難以喘過氣來,許多人因為難以承受這種痛苦而選擇自殺,但也有許多人在外在的幫助下慢慢走出了陰霾,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外力竟然是一隻狗。
  • 抑鬱症患者自述:患上這種疾病的我,真的很難受,我好累啊!
    之後,就是母親的眼淚和懺悔,無盡的諮詢和治療,但我聽到那些道歉,只想冷笑,藥和針水,簡直噁心,簡直是褻瀆,我的身體被操縱著感到舒適,開心得像個小丑,我的靈魂卻被踩在泥裡強制觀看這一切,又哭又笑。休學期間,我不止一次地自殺和自殘,我每天躺在床上,過得晝夜顛倒,逃避家人,也逃避朋友,每天靠外賣和香菸度日,憔悴得像個鬼,學校曾經令我窒息,再次回去,比當初更糟。
  • 抑鬱症患者母親:「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網友的回答催人淚下!
    近日,有一位抑鬱症患者母親在社交平臺上發出提問:「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據她描述,她的女兒今年才十九歲,患抑鬱症後一直積極治療,但她的女兒還是走了,這位患者母親最後發出令人心酸的一問:我該如何度過餘生? 這位母親不是抑鬱症患者,卻親眼看見抑鬱症的可怕,它帶走了她僅有19歲的女兒、帶走了生活的希望,卻留下迷茫:餘生該如何度過?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去世兩年前,尚於博第一次在去往片場的車裡,對媽媽提及自己「可能」患了抑鬱症。隨即他趕快說,已經吃了藥,好了。他彎起眼睛,對媽媽笑。2001年,毛愛珍陪18歲的尚於博參加完藝考,獲得中央戲劇學院的好成績後出來遊玩。受訪者供圖朋友在那段無法描述的絕望日子裡,是她的朋友抓住了她。告別「重度抑鬱」的確診單後,任可建立了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
  • 走進抑鬱症患者:比想像中痛苦,比想像中隱蔽(圖)
    事實上,作為一種常見心理疾病,抑鬱症並非「精神癌症」,只是可防、可治的「心靈感冒」,只要及時、合理、規範治療,70%至80%的患者都能被治癒。  100人中有3人患有此病  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克永是一位抑鬱症治療專家。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 壓死抑鬱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就是你和我
    近日,在我所在的一個抑鬱症患者團體互助群裡看到有一個群友在尋求幫助,她說自己的弟弟想輕生,自從得了抑鬱症之後就覺得自己活著對身邊的人來說是個累贅,死了還能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這些都被一個僅十幾歲的男孩寫在了遺書裡,最後還留下了一個微笑的表情。你能想像的出這是一個十幾歲孩子寫的遺書嗎?你能想像的出這抹微笑背後隱藏著什麼嗎?
  • 一位愛滋病患者的自述:確診後,男朋友就人間蒸發了
    而對於愛滋病人來說,他們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下面讓我們看一看一位愛滋病人的自述。我在18年7月份的時候身上開始長那種紅色的疹子、長水泡。但是我也沒當回事兒,只是在身上塗了一些軟膏,但是也沒有任何好轉。後來身上陸陸續續的長了越來越多的水泡,之後我的頭開始疼了,然後就是高燒不退。我去醫院做檢查,血常規的檢查完成後,醫生說我的血小板偏低,之後又做了一些其他的檢查。
  • 抑鬱症患者的自述: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
    導讀:當你們看到標題的時候,一定在想我消失了這麼久的原因吧,沒錯,是我,蘇墨玥,一個不正經說動漫的動漫人,在2020年11月25日,正式確診為重度抑鬱症。本文將以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身份,來和你們說說,那些被黑暗掩埋的角落,那些被人們忽視的陰暗面的故事。
  • 抑鬱症患者最痛苦是在什麼時刻—烏魯木齊南湖醫院
    有人和車禍後的母親相對凝視;也有人沒有什麼表情,說,「嘴角老彎,心會很累」。這些瞬間被記錄了下來,收錄在攝影師張楠專為抑鬱症患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裡。照片記錄了抑鬱症患者表現出的各種各樣情緒。張楠把作品起名為《皺起的霧》——他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情緒如霧氣一般,能感受到它,卻又抓不到。拍攝的想法起源於2017年夏天。
  • 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自述:總是感覺自卑,無限的放大自己的恐懼
    重度抑鬱症,今年我16歲。在我小時候家庭不是很和睦,我爸常常出差在外,我媽控制欲很強,又是個堅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長,所以我小時候的記憶常常是我被我媽打罵,我的父親要麼不在場要麼就是只能站在旁邊看著我被打。
  • 「你可曾看到我含淚的眼神」 一位打工者的自述
    一位打工者的自述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10日18:38  新華網」——一位川王府打工者的自述  過年了,記者回老家探親,在公共汽車上遇到了一位曾在長春川王府工作過的員工。
  • 有關抑鬱症患者的11件事情!
    抑鬱症患者內心的煎熬是別人體會不了的。內心渴望的是什麼連自己都不清楚…我們的抑鬱不想被其他人知道所以大部分時間選擇用假笑掩蓋,實在撐不住了臉色難看或者想哭,卻又找了其他的藉口掩蓋過去。因為,你不知道別人如何看待你的抑鬱,想要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卻又在思考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沉浸其中,在自己的怪圈更加抑鬱,我要生存,所以即使我有抑鬱症也只是我自己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圍著誰轉 所以我也不會去說 對於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我也不想解釋 活一天素顏一天 馬上要21歲生日了 看能不能活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