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每天都很累,裝作自己若無其事」

2021-01-08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我從小到大就是個特別重感情的人,對所有事情都很容易動情緒;記得有一次我趴在椅子上哭了一個多小時,爸媽勸也勸不聽,最後平靜下來後我跟他們說「我突然想到了外婆會變老然後死去,我很捨不得她,不希望發生這種事情」,這可能也跟父母一直以來對我的培養有關吧!

他們總是教導我要乖一點,要有禮貌,要換位思考考慮別人的感受;每次做錯事都會讓我一個人好好冷靜地去反思到底錯在了哪裡,然後再來跟他們道歉。

當然,這一切我都絕對不會責怪他們,相反,我很感謝他們,感謝他們教會了我如何使用自己智慧的雙眼去洞察一切,當然顯而易見的弊端就是考慮得太多太周全,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

我很累,但我一直假裝自己很正常,我真的真的超級超級累。

我討厭突然對生活失去興趣的感覺,更討厭突然再次對生活燃起希望,一上一下反反覆覆,始終無法擁有一個完整而正常的心態。

我父母甚至認為我病已經好了,只是需要適當調整就可以了。他們沒人認為抑鬱症是大病,都覺得是我自己想太多造成的,都覺得這壓根就不需要吃藥,我媽說你外婆那時候也是抑鬱症沒吃藥還不是壽終正寢。

於是我覺得是不是自己太矯情了,我怎麼能這麼脆弱呢?

我不想動,總感覺很疲憊,我媽就說,他在抖音上跟著心理醫生學習,抑鬱症就是喜歡說自己身上有病,沒事的。

然後會讓我去忙起來,可是我還是好累。

有時候走在路上,我會想像刀片划過手腕滲出血珠,一滴一滴往下掉,一次又一次,不過我至今沒有划過。

但我想鬧一場,說不定大家就知道我是真的生病了,不是裝的,雖然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在裝病。

我想像有一個人前來救我,助我脫離苦海,不過是徒勞。

遇上一個小姐姐,告訴我所有的抑鬱症都是前世有冤親債主,今生來磋磨我,於是我念起了心經,但是我好像對一切都失了興趣,我連經文都無法堅持念下去。

莫非是我前世作孽太多,不然怎會這麼痛苦。我挺怕依賴一個人,因為一旦依賴,我就開始做,脾氣出來了,喜歡冷戰了,把愛我的人逼瘋,再逃離。

很累,總的來說就是累,與抑鬱相反的不是快樂,而是充滿活力。#青少年抑鬱症#

相關焦點

  • 一位18歲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的生活毫無意義,每天都很累
    原來很有活力喜歡旅行,現在對於旅行都覺得會累會沒興趣,去過的就不想再去了會厭煩會疲倦。比如草原沙漠由於去了兩次,就不想去了。原來對生活充滿希望,還會偷偷暗戀身邊的人,感覺每天看到他就很滿足,現在對身邊的人都是厭煩的,反感的,或者不喜歡的無感的。原來爬山運動之類的運動,都特別積極,現在走兩步覺得無聊覺得累。
  • 抑鬱症患者自述:患上這種疾病的我,真的很難受,我好累啊!
    一年多的時間沉溺於酒精於尼古丁,每天以淚洗面,無法學習,也無法交際,在家裡一件破事的影響下,我的情況急轉直下,和母親的關係也糟到了極點,我意識到了什麼,於是偷偷去了醫院,但我太高估了自己,心裡有底是一回事,看到結果白紙黑字的又是另一回事。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正是這時候,我產生了死的念頭。想把自己掐死,想去跳海。  現在想想,當時那麼想死,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可能是牽掛著孩子。孩子還未成年。如果沒孩子,真會去尋死。真的太痛苦了!後來,我聽說,我的一位同班同學,當年還是當地的文科高考狀元,因為睡不著覺自殺了。我想他肯定也是得了抑鬱症。失眠真是一種病。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真的好累,我想歇一歇」
    以前根本不會想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次盯著樓下,盯著刀,盯著手腕發呆,有時候去廚房拿上刀我甚至會開始發抖,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我突然幻想自己是躺在棺材裡,我死了周圍一群人都在看我很害怕,不是對死亡的害怕,而是他們圍著我看感到害怕。
  • 有關抑鬱症患者的11件事情!
    抑鬱症患者內心的煎熬是別人體會不了的。內心渴望的是什麼連自己都不清楚…我們的抑鬱不想被其他人知道所以大部分時間選擇用假笑掩蓋,實在撐不住了臉色難看或者想哭,卻又找了其他的藉口掩蓋過去。因為,你不知道別人如何看待你的抑鬱,想要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卻又在思考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沉浸其中,在自己的怪圈更加抑鬱,我要生存,所以即使我有抑鬱症也只是我自己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圍著誰轉 所以我也不會去說 對於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我也不想解釋 活一天素顏一天 馬上要21歲生日了 看能不能活過吧。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治癒後徹底離開了這個圈子,不知道對不對」
    大部分抑鬱的人,像我都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想法是不對的,是不正常的,然而就是無法說服自己,抑鬱症雖然是精神疾病,但大多是生理缺陷,表現在腦下分泌多巴胺的垂體出現問題。這種問題有可能是物理導致的,體質導致的,也有可能是某個突發事情導致的,有些人能恢復,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做不回正常人,抑鬱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會非常迅速地摧毀一個人的精神,而致命性在於它會導致患者的自殺。
  • 一位用佛法治癒嚴重抑鬱症的女居士自述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作者:扎西措編者按: 沒得過抑鬱症的人,無法理解患者的痛苦與絕望,而患者們被困在情緒的城堡中,突圍不出去,往往選擇結束生命。無論擁有多麼顯赫的身份、富裕的生活,他們都願意以死來卸下生命的重擔。本文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突圍的可能。
  • 抑鬱症患者重新發現自己,重寫生命故事!一位老社工的啟迪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6000個小時!感謝每一位關注我,認可我的朋友們,你的認可鼓舞著我勇敢向前!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2017年,任可拿到了北京安定醫院「重度抑鬱症和嚴重自殺傾向」的確診單。她形容像被一桶黑油漆,從頭到腳淋透。每天手裡如握著一塊燒紅的炭,卻無法扔掉。任可幾乎沒有辦法開啟新一天的任何事情,呼吸、喝水、穿衣服都讓她感到負累;不敢辭職,努力扮演朋友圈裡得體的成年人。確診後的春節團圓飯,她無法自抑地流下淚水。「我沒有你這樣的女兒。」父親看到了確診單,指著任可。
  • 抑鬱症患者的自述: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
    導讀:當你們看到標題的時候,一定在想我消失了這麼久的原因吧,沒錯,是我,蘇墨玥,一個不正經說動漫的動漫人,在2020年11月25日,正式確診為重度抑鬱症。本文將以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身份,來和你們說說,那些被黑暗掩埋的角落,那些被人們忽視的陰暗面的故事。
  • 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自述:總是感覺自卑,無限的放大自己的恐懼
    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往往是在吵架中度過的,最後的結果常常是打我發洩。我媽不允許我小時候去樓下跟同齡的小朋友玩,以至於我現在有社恐,在學校處理不好跟同學之間的關係。抑鬱症我個人感覺其實很簡單,就是自卑的人無限放大了自己的恐懼,恐懼著一切,敏感著一切,害怕再次受到傷害,只願意縮在一個人的世界裡,不願意出去。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其實我們有時候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很多人患上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攻擊自己,比如在人群中出現問題之後總是先找自己的問題,要不你看心理學有個理論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善良的人,其實說更準確一些就是不敢表達攻擊性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真正了解自己,上述的問題其實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問題只有在真正認識自己後才能發現和解決。
  • 抑鬱症患者—請接受你自己好嗎?
    大家都知道的是九月十號是教師節,但很少有人知道九月十號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這個節日也是那些抑鬱症患者多的節日。 近年來有關抑鬱症的話題是人們最不願意提及但卻經常要面對的,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抑鬱症而永遠離開。
  • 她被直接「凍暈」,冷的發抖還要裝作若無其事
    她被直接「凍暈」,冷的發抖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在娛樂圈裡面,那些明星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會在大家面前時刻保持著一個非常光鮮亮麗的模樣,但其實我們看到的更多只是表面,明星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們在生活中和我們也差不多,而且他們能夠在娛樂圈裡面走紅,也是經歷了相當的多的困難才走到現在這樣的一步的,就算是走紅之後也是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材與形象的,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會掉落非常多的人氣。
  • 抑鬱症患者自述:「發病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真的不是矯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調研,目前全球每年有100萬人死於抑鬱症自殺,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抑鬱症。抑鬱症已經成為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病,好像年輕人如果沒抑鬱情緒就不夠上進,不夠努力。我感覺我喪失了用心感受的能力,無論遇到任何事,都思考不起來,感覺自己的思想被封印了,無悲無喜。有時候想,是不是我太累了,該休息一下,然而每當我休息的時候,並沒有放鬆的感覺,身體和精神依舊還是那麼疲憊。
  • 我的狗子竟然治好了我的抑鬱症!
    抑鬱症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不再是個稀奇的病症了,生活、工作的壓力壓的許多人都難以喘過氣來,許多人因為難以承受這種痛苦而選擇自殺,但也有許多人在外在的幫助下慢慢走出了陰霾,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外力竟然是一隻狗。
  • 抑鬱症患者母親:「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網友的回答催人淚下!
    近日,有一位抑鬱症患者母親在社交平臺上發出提問:「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據她描述,她的女兒今年才十九歲,患抑鬱症後一直積極治療,但她的女兒還是走了,這位患者母親最後發出令人心酸的一問:我該如何度過餘生? 這位母親不是抑鬱症患者,卻親眼看見抑鬱症的可怕,它帶走了她僅有19歲的女兒、帶走了生活的希望,卻留下迷茫:餘生該如何度過?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 天很黑,但有我陪你啊
    而這首歌是瞳熒為抑鬱症患者所作的情書,她希望能夠幫助萬千個同我一般的抑鬱患者,讓我們重拾生的希望,做一個不妄自菲薄、自信的人。「如果我有抑鬱症,你們會不會…」「開玩笑的呢吧,你那麼開朗還抑鬱症,全世界都得抑鬱症你都不會得的,相信我」聽到這兒,我只能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一笑而過,而心裡早已經難過到了極點。
  • 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說的話
    記得當年,父母與朋友知道我患上抑鬱症時,他們驚訝的表情立刻烙在了我的腦海裡,後來我總被那個場景刺痛。但這本不應該讓人意外,抑鬱症患者並非一個人數稀少的邊緣群體。中國約有5400萬抑鬱症患者,相當於平均100個人裡至少有4個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