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6000個小時!感謝每一位關注我,認可我的朋友們,你的認可鼓舞著我勇敢向前!我會不辜負各位的厚望,待我在深大研究生畢業後,我想成為社工組織的領導者,把我們的愛和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並且讓愛不斷發生裂變和繁衍,就像我們的導師易松國那樣。
重新發現自己,重寫生命故事
易松國:深圳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創會會長、深圳市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創辦人、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社會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大學社會學教授、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社工教育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校教師社工機構專委會主任、廣東省社工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社工協會副會長、獲評香港大學傑出校友,深圳市慈善行為楷模。創辦了深圳市首家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注研究非營利組織,社會服務,社會工作與婚姻家庭等領域,與深圳公益事業一起成長。
敬愛的老社工——易松國教授
分享這位擁有博學和大愛的深圳大學社工教授易松國的小詩和散文語錄,勉勵我們每一位抑鬱症患者重新發現自己,重寫生命故事。也鼓舞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心理學事業、社工事業。
獻給黑暗中的天使 你捲縮在漆黑的屋角, 周圍是空蕩蕩的世界。 你感到孤獨, 聞不到生命的氣息。 你感到恐懼, 時刻提防刺骨的冷箭。 你感到絕望, 茫然不知如何掙扎。 你近乎窒息, 期盼上帝的降臨。《我願意——獻給可愛的社工》我願意伸出雙手, 溫暖你冰冷的心靈。 我願意以堅實的臂膀, 倚靠你疲憊的身軀。 我願意張開懷抱, 輕撫你安靜地入眠。 我願意以諄諄細語, 伴你度過漫漫長夜。 我願意竭盡所能, 帶你走出黑暗,邁向光明。
火柴不會因為熄滅了而哭泣,因為它曾燃燒過。飛蛾不會因為死亡了而畏懼,因為它曾追求過。流星不會因為隕落了而遺憾。因為它曾燦爛過。花朵不會因為枯萎了而傷感,因為它曾綻放過。
碰到令人悲痛欲絕的事情有兩種應對方法:積極的方法----好處著想,尋求支持。消極的方法----壞處著想,自我封閉。前者令你出過坎坷,柳暗花明。後者令你抑鬱寡歡,步入極端。為了你自己,也為所有關心愛護你的人,請選擇前者吧。人生苦短有悲喜,守住青山留未來。
英國同性婚姻法生效。中國是否也可以呢?呼籲並期待。
說話的藝術: 說話不能太滿。要留有空間。最好說一半或點到為止。我總喜歡以滿滿之言表垂垂之心,常讓人不以為然甚至質疑。看來得改!
女人是用來被疼愛的,尤其是那種水一樣的女人。她美麗、溫柔、善良、堅韌,兼具傳統女性的優點和現代女性的特質。
現在大家都在熱議「以房養老」。我認為,如果沒有經濟來源,唯有通過房子投資來獲取養老費用,那對於老人及其子女來說是可悲的;而如果政府把它作為一個政策,則是荒唐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的精神價值遠遠大於其經濟價值。讓老人變賣或出租自己的感情和責任來養活身體,情何以堪!
什麼人不適合做執行?1,三種人:小聰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思考過度的人。2,小聰明永遠在找捷徑,不會認真執行。3,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事越做越複雜,結果一定是放棄,4,思考過度的人不屑於行動,他們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爬山,但就是不爬山。5,結論:要執行,學阿甘。社工,加油!
社會工作如今還是一顆非常脆弱的幼苗,生態環境極其惡劣。政府、機構、社工和媒體,我們每一方都需要有責任感。社會工作發展需要一大批有信念、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共同努力。這不僅是政府的事情,同樣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堅持一定會成功,無論是你自己還是社工事業。好好努力,我們共勉。
「時間最會騙人,但也能讓你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不能失去的,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走到最後的,就是對的人。」
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走到最後的,就是對的人
狗通人性勝於人,人若傷狗不如狗!
如果你不小心踩著了一坨臭狗屎,最好趕快擦乾、離開。千萬不要站在那裡自怨自艾,因為那裡空氣汙濁,臭氣燻天。更不應該用腳踹踏,因為那只會給你帶來更多玷汙和傷害。生活中有的人就是臭狗屎。離開它們去感受新鮮空氣和明媚陽光吧。
人生需要不斷「歸零」】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將過去「清零」,讓自己重新開始。不要讓過去成為現在的包袱,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裡面難免會有沉渣。時時清空心靈的沉渣,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忘記的要忘記。扔掉過去的包袱,時時刷新自己,這樣必能收穫滿意人生。
領導認為,重要的事=大家做,大家做=人人做;員工往往解讀成,大家做=別人做,別人做=我不做;這就是責任稀釋定律——責任在人多的環境中,就會像化學溶劑一樣被稀釋,人越多,個人責任感就會越淡薄。你的公司是否存在這樣的現象?
愛的裂變
本文是心理社工周雲騫抑鬱公益項目《講抑鬱自愈進行到底》的第七篇文章。前六篇文章是:
《大腦不可逆,抑鬱症患者可能再也回不到從前!也請接納你自己!》
《抑鬱症患者靜坐解壓引導音樂——寧靜中開啟潛意識療愈之旅!》
《抑鬱症患者如何激發被忽視的自愈潛能?自我心理治療只需4步走!》
《抑鬱症患者如何改變思維模式自我療愈?簡單到只需兩個英文字母!》
《送給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周雲騫抑鬱症文章、問答、視頻合集》
《警惕!用正能量治療重度抑鬱症可誘發精神病、躁狂、焦慮、驚恐!》
抑鬱症患者的每日練習:
抑鬱症患者激活知覺官能練習——接納他人的部分觀點,提出你的觀點,參加評論,提出你的不同意見,
抑鬱症患者激活情感官能練習——分享、轉發、點讚,留下你對他人的感激,希望,祝福。從音樂中體會到作曲者、演唱者的心聲,並且儘量用文字表達出你的聯想和情感。
放上一首竹笛音樂給大家,歡迎大家參與討論。關於社工,關於心理學,關於抑鬱症,關於生命,關於你的故事,關於這首音樂,關於靜思,關於愛,關於未來……,你都可以暢所欲為,這是你抑鬱焦慮自愈的第一步——傾述和聆聽!
說出你的悲傷,再聆聽他人的故事。我們都是你可以信任的朋友。
希望每一個在這裡相遇的人,都能成為彼此之間無話不說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