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請接受你自己好嗎?

2021-01-20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的是九月十號是教師節,但很少有人知道九月十號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這個節日也是那些抑鬱症患者多的節日。

近年來有關抑鬱症的話題是人們最不願意提及但卻經常要面對的,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抑鬱症而永遠離開。

小編查閱了相關資料: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發病率約為11%,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

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2600萬,自殺或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佔了50%-70%。每個數字背後,都是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忍受抑鬱症的煎熬。

雖然我們不願意提及抑鬱症,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其實抑鬱症離我們很近。

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身上,只是他們不願意說,我們也沒有發現。

他們在笑著,同時他們也在想著自殺。

抑鬱症爆發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模樣』。很可能度過了開心的一天,但依然有自殺的念頭。有的時候『看上去』最不抑鬱,其實可能是最痛苦的時候。

天氣不是時時晴朗,萬物也不是處處可愛。

兩年前看到一個姑娘的朋友圈發了最後一條消息:

「他沒有回來找我,我再也受不了了……」

配圖是幾個凌亂的酒瓶,看似是尋常的年輕人失戀常態,其實是抑鬱症患者最後的呻吟。

接連幾天她發的都是類似內容,在等一個男生回頭。

後來的一天下午,姑娘的表姐登錄她微信發了張照片。

在鄉下白色的禮堂,坐滿了悲傷的親戚朋友。

「表妹昨天走了,這個微信再也不會上線了。」

目睹一個抑鬱症女孩消失。

她本應該是年輕鮮活,對感情和生活充滿憧憬的。但她在最好的19歲離開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如果有人伸手拉她一把,她也不至於墮入無盡深淵……

如果身邊的人早點發現她的反常,幫助她走出低谷時刻,引導她人生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事情,她就不會那麼早就厭倦了人間……

多給身邊的人一點關愛,多走進她們的生活,你看她在笑,但是她的心理可能已經千瘡百孔,瀕臨崩潰……

太陽不是突然下山的,情緒也不是突然爆發的。

有個逃離家鄉的中年人在微博裡分享:不幸的童年讓他飽受磨難,原本以為結束了遭受校園暴力的學生時代一切都會好起來。

一直很努力的自己已經開始慢慢過上了好的生活。

可誰知道,人到中年往往會遇到很多難以言說的無奈,先是職場瓶頸,後是婚姻危機,他一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精神幾近崩潰,甚至開始逃避現實,他覺得自己的半輩子都沒有順意過,以後只會更難。

思緒萬千之後覺得人間不值得留戀,微博的最後一條更新動態是:「經歷了所有的苦,以後再也不用煎熬了。」

這樣的打擊積攢久了,再樂觀的人也會有消極情緒,久而久之,沒有人疏導的情況下,就會慢慢發展成抑鬱症。那些不願意回憶過去的人,很多都是在選擇逃避,容易得抑鬱症的人,不是他們心靈脆弱,而是他們已經被積壓的太久了,找不到釋放的埠。

這世上真的有些人,過著很難的一生。

有太多太多的人都患有這樣的疾病,也有太多的人正在患上這類疾病:

悲情畫家梵谷患上抑鬱症,一直都鬱鬱寡歡,起初他只是喜歡用極端的方式來折磨自己,後來抑鬱症嚴重的階段拿起左輪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才華橫溢的大畫家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37歲。

美國總統林肯也曾一度患上憂鬱症,在26歲和32歲時抑鬱症發作最厲害。甚至表示自己是「活著的人中最痛苦的一個」,抑鬱症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更多的人在獨自忍受抑鬱症的折磨:

我一個不認識的微信好友突然給我發了一個520紅包,並說了一聲謝謝。只是,在他發完紅包之後,我卻再也無法聯繫到他了。

我成績不好,班上倒數,同學有活動也懶得叫我。我知道,他們瞧不起我。但我玩遊戲很厲害,遊戲裡的人都稱呼我為「大神」,我幾乎把我所有的零花錢都投了進去。後來,遊戲關服了,我第一次有了自殺的想法,這種欲望很強烈,像潮水一樣,不停地衝擊我的大腦。我才意識到,我得上了抑鬱症。

有網友說他的一個朋友。喜歡讀書,書法,養花,喜歡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情。可是她卻在一個清晨自殺了。

早上的時候,我和往常一樣起床、散步、吃東西、梳自己喜歡的髮型、也面對鏡子微笑,我當時沒想到自己晚上會自殺。我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這意味著只需要一點事就能觸發我的自殺念頭。然而我的病症一直被醫院忽略,很長一段時間都未被確診,因為醫生不聽我說的。

患有抑鬱症的人,看上去和感覺和正常人一樣的開朗快樂,然而,他們的內心其實無比痛苦與煎熬。

有太多的抑鬱症患者最後走向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歧視,甚至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心理醫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這一切。

患抑鬱症的人「頭腦裡著了火,但沒人能看見火焰。」

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精神疾病就應該符合一種「精神模樣「他們看上去沒有很嚴重啊,都沒有崩潰,不像是會自殺的啊」。

正是身邊的「旁觀者」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忽視、隨意評判深深傷害了那些正在遭受痛苦的人。

別人一句不經心的玩笑,都有可能使敏感的抑鬱症患者痛苦許久。嚴重的甚至導致他們精神崩潰,無法挽回。

多給抑鬱症患者一些關懷和理解,接受他們的不完美。

如果你發現有人情緒反常,多觀察一點,多找他談心聊天,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就能挽救一個在崩潰邊緣遊走的抑鬱症患者。

人的一生都可能會經歷一些黑暗時刻,都有可能一瞬間被絕望和恐懼吞噬。

如果覺得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

看慣了生死,那就習慣突如其來的告別;

遺憾了感情,知道看清彼此不太適合;

工作,健康,原生家庭……各有各的困擾;

但是這世上一定會有你覺得值得、留戀的事情。

不要因為失戀就覺得自己要孤獨終老;

不要因為考砸一次就斷言人生失去了意義;

不要因為面試掛掉一次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等你度過低潮,那些獨處的時光必能照亮你的路,也正是這些失誤陪你成熟。

星星在哪裡都是很亮的, 只是你有沒有抬頭去看他們。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細碎的煩惱暫停關掉,把月亮掛好,睡個好覺。

相關焦點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抑鬱症##抑鬱與失眠# #抑鬱故事#很多人都會有失眠的症狀,有一些更嚴重,長期失眠,嚴重到影響正常的生活。失眠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他們覺得抑鬱症就一定會失眠,然後就開始焦慮,甚至盲目地尋醫問藥。真相其實不是這樣的。失眠就是抑鬱症嗎?
  • 抑鬱症:患者家屬請停止你們的焦慮吧!你要做的絕不是盲目的焦慮
    事實上,抑鬱症是不分人群的,並不是人倒黴或者家屬們的刺激導致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一個人抑鬱的,不可否認家庭的影響和原生家庭的一些傷害,可能是一些抑鬱症患者的起始誘因,但是不管是不是,這個時候家屬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接受、接納、不去自責自己和刺激責備病人。而是應該立馬冷靜下來,去反思和彌補起來,學習一些怎麼樣才能陪伴他們戰勝病情的一些方法等等,只有這樣才是最大的及時止損之手段。
  • 和抑鬱症患者談戀愛應該注意些什麼?別忘了,先照顧好你自己
    與抑鬱症患者談戀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當你的伴侶患有抑鬱症時,他們的抑鬱症狀會成為影響你們關係的關鍵因素之一。抑鬱症患者害怕與所愛的人分享自殺念頭,但他們希望自己的想法能通過某些方式被人知道,所以他們才會做出自傷、頻繁哭泣等行為。通過詢問,你幫助他們釋放掉了壓力,並且了解到了他們關於自殺的想法。這無論是對你們的關係還是對他們的抑鬱症狀來說都是有益的。(2)以鼓勵為目標,而不是提建議。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那麼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當外界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抑鬱症,抑鬱患者也很難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疾病。沙莎曾作為心理學專家參加一期節目錄製。節目開始前有人笑著問她,抑鬱症患者天天想著自殺,你和他們待一塊兒不難受嗎?我就很健康,可我身邊有人特別想死,他們太瘋狂了。她忍了一下,沒忍住,說,您是不是對抑鬱有什麼誤解?抑鬱不是瘋狂自殺。類似的問題沙莎被問過無數次。
  • 抑鬱症不治療,會自己好嗎?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
    正因為這些誤解的存在,讓現實生活中很多抑鬱症患者都無法與人言語,只能默默憋在內心,獨自承受這一切。 可你知道嗎?
  • 你害怕抑鬱症患者傷人嗎?或許最該恐懼的不是你……
    或許,它更像「野草」一樣,你阻止不了它的生長,但你不能否認它的普遍存在;你看到其在「不合適」的地方蔓延,但不能肆意地燒毀這一整片草原。 昨日,一條「春秋航空回應抑鬱症患者登機」的話題迅速竄到熱搜前幾名。
  • 抑鬱症患者總覺得自己快死了,該怎麼辦?
    我今天就拿我關注的一個作家得抑鬱症的經歷,給你講一下她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抑鬱症的。 1.「一直在很努力地尋求生命的意義,無數次在想死的念想裡為自己找一個活著的理由。」 作家楊熹文寫自己的抑鬱症一直都沒有好。也就是說她從27歲那年得上抑鬱症直到今天都在和抑鬱症抗爭著。
  • 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說的話
    患者人數眾多,面貌卻模糊不清,是因為這個群體將自己隱匿起來,據統計,我國心理疾病人群就醫率不足10%。缺乏專業治療的後果,就是中國抑鬱症患者有極高的自殺率。許多抑鬱症患者不願接受治療,並非因為他們不痛苦,而是因為社會對抑鬱症缺乏理解,這使得他們寧願逃避事實,直至墜入深淵。
  • 壓死抑鬱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就是你和我
    近日,在我所在的一個抑鬱症患者團體互助群裡看到有一個群友在尋求幫助,她說自己的弟弟想輕生,自從得了抑鬱症之後就覺得自己活著對身邊的人來說是個累贅,死了還能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這些都被一個僅十幾歲的男孩寫在了遺書裡,最後還留下了一個微笑的表情。你能想像的出這是一個十幾歲孩子寫的遺書嗎?你能想像的出這抹微笑背後隱藏著什麼嗎?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忽然我開始莫名期待。」這不就是抑鬱症患者的寫照嗎?就在評論區裡突然看到這麼一句話:「這個地球上有75億人,就有75億種正常。」於是和閨蜜聊起了這件事,她說,說白了,我們都是不敢表現自己的情緒罷了。
  • 抑鬱症患者不是天天想著自殺,他們無時不刻不在承受折磨
    她發現,往往知曉和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願意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媽媽回歸平靜,孩子接受奶瓶,青年人重拾正常的工作能力。但還有更多人因缺乏知識或忌憚外界的異樣眼光,無法尋求醫療支持。 當外界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抑鬱症,抑鬱患者也很難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疾病。沙莎曾作為心理學專家參加一期節目錄製。
  • 總是莫名其妙想哭、想生氣,是抑鬱症前兆嗎?抑鬱患者的7大共性
    目前,在主流上研究者已基本達成共識,抑鬱症的發生,是生化、遺傳、精神動力及社會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要用綜合症思維來看待和治療抑鬱症這種精神疾病。抑鬱症患病率高嗎?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已達3.22億人。抑鬱症是全球範圍內的常見疾病。根據數十項國內研究估計,每1000個中國人中,16個人患有重性抑鬱障礙。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在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裡,有一句話:「裸辭是對自己的救贖」。然而,真是如此嗎?身邊有些朋友,在得了抑鬱症後,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他們沒有精力繼續工作,於是便選擇了休學和辭職,進入一段無工作、不上學的空檔期。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抑鬱症」更致命的,是「微笑抑鬱症」
    微笑抑鬱症,也屬於抑鬱症的一種,只是,抑鬱症患者掩藏了真實症狀,並以「微笑」示人。和典型的抑鬱症不同,「微笑抑鬱症」患者並不會因為抑鬱症就喪失社交能力,相反的,他們可能比普通人更擅長社交。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這些「微笑抑鬱症」患者才敢把武裝卸下,自己偷偷地哭泣。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嫌疑人滕某被鑑定為抑鬱症患者。 2019年1月18日, 在濟南市天橋一居民小區內,一名男子在殺害父母,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之後,跳樓自殺身亡。根據警方調查,該男子曾經服用過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頻繁瀏覽抑鬱症相關網頁,並且記錄了自己強烈的厭世想法,以及自己不在的話,對家人未來生活的擔憂。
  • 有關抑鬱症患者的11件事情!
    抑鬱症患者內心的煎熬是別人體會不了的。內心渴望的是什麼連自己都不清楚…我們的抑鬱不想被其他人知道所以大部分時間選擇用假笑掩蓋,實在撐不住了臉色難看或者想哭,卻又找了其他的藉口掩蓋過去。對一個有抑鬱症的人說「你幹嘛活得那麼陰沉,就不能樂觀一點嗎」,就好比對一個海鮮過敏的人說「龍蝦這麼好吃,你的身體幹嘛那麼挑剔」一樣。 不想作為和無能為力是兩碼事,很多東西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獨木舟說得對,這世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痛。
  • 抑鬱症就是「不高興」?身體出現這5個「表現」,請好好對自己!
    這種疾病被稱為抑鬱症,現在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大到名人明星,想到普通的老百姓都有,因為抑鬱症而走上不歸路的,實在令人惋惜,關於抑鬱症一定要早發現早醫治,這樣才能儘早從疾病的陰影中走出來,那麼抑鬱症的表現都有哪些呢?抑鬱症就是「不高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抑鬱症就是「不高興」嗎?
  • 抑鬱症患病率高達10%,其中65%的抑鬱症患者都有過自殺念頭!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全球大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也就是說,每10個人裡,就有一個人得這個病!而且,每100個抑鬱症患者中,竟然就有65個左右的人萌生過自殺的念頭!這樣看,你就明白抑鬱症其實離我們很近對不對?還有一個數字會讓你更加吃驚,那就是抑鬱症患者在中國的就診率,只有20%!為什麼有那麼多抑鬱症患者不去就診呢?
  • 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患上抑鬱症的10個徵兆
    抑鬱症影響著全球許多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3億人在與之鬥爭。同時抑鬱症是一種隱蔽的精神疾病,在早期階段很難被意識到,當我們深陷其中時,才意識到自己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無望、空虛、悲傷、疲憊、易怒和不安,抑鬱症不僅會讓你失去動力,還會讓你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做出有效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