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家屬請停止你們的焦慮吧!你要做的絕不是盲目的焦慮

2021-01-18 心理諮詢師阿秋

家屬在面對親人患上焦慮抑鬱症時,難免出現擔心和焦慮,這些擔心和焦慮無非就是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如:

1、不能接受親人患上抑鬱症的事情,因為不能接受,所以一直活在自責和不接受現實的痛苦中。

事實上,抑鬱症是不分人群的,並不是人倒黴或者家屬們的刺激導致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一個人抑鬱的,不可否認家庭的影響和原生家庭的一些傷害,可能是一些抑鬱症患者的起始誘因,但是不管是不是,這個時候家屬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接受、接納、不去自責自己和刺激責備病人。而是應該立馬冷靜下來,去反思和彌補起來,學習一些怎麼樣才能陪伴他們戰勝病情的一些方法等等,只有這樣才是最大的及時止損之手段。

2、過度放大問題點,也就是我們說的「黑箱心理效應」。家屬們擔心患抑鬱症的親人會做傻事、會走極端、會永遠好不了等等一些過度的擔心,導致自己的心情異常的焦慮和恐懼,久而久之自己也患上了焦慮抑鬱症的家屬,也不在少數的。

所以,這完全是沒必要的,只要你好好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那麼就知道它並非你想像得那麼可怕。

你害怕它都是因為被一些負面的新聞和信息給嚇到了,使得自己陷入在了無止境的負面思維的陷阱裡,那麼這時自己也就發生了停不下來的焦慮情緒。

其實這樣,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知道抑鬱症的人,都懂得只要掌握科學的治療手段和家屬們的溫暖陪伴,那麼它是可以完全治癒的,所以,家屬們完全沒有必要過度和緊張起來的。

即便我今天這樣說,還是有些家屬會因為此而過度,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安的;而有些家屬則在焦慮之後,知道盲目的焦慮,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他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清醒、冷靜下來,使自己的心情慢慢歸於平靜,然後再積極通過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使自己變得更加得從容和淡定起來。

後者家屬的淡定和覺悟的意識,會讓整個家庭的氣氛變得緩和起來;而前者家屬,因為盲目的緊張,不僅僅自己的心情很糟糕,家庭的氛圍也會變得緊張和惡劣起來。這就是家屬盲目焦慮,停不下來的焦慮,所帶來的不好的結局。

所以,家屬們是時候改變自己了,改變自己不僅僅需要在意識上去提醒自己,還要不斷地學習,學習一些能夠幫助抑鬱症患者的知識,用這些知識去填補自己蒼白的語言和生硬的說教方式。

要知道,焦慮抑鬱症都是沒有那麼快好的,你焦慮也是沒用的,何不沉下心來好好接受現實,然後採取積極地行動去幫助他們呢?無論是學習還是努力去緩解和患病親人的緊張關係,此刻都是當務之急,都是需要你點點滴滴去做起來的事情。

相信,家屬的智慧、正確的陪伴一定可以幫助親人走出困境,也請相信你的患病親人並沒有那麼脆弱,他/她不會輕易傷害自己,你要做的就是細心和留意起來,其前提也是需要家屬們耐心、細心、呵護、不刺激、不嘮叨、懂他們的溫暖、溫馨陪伴。

推薦家屬們學習以下這套陪伴專欄!它已經幫助了成百上千的家庭回歸到了幸福的生活,你還在猶豫嗎?我只知道學習是改變我們最廉價的方式。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家屬指引》和《走出心魔》前者是指導家屬如何去幫助焦慮抑鬱症患者渡過難關的指引書籍!後者則是幫助焦慮抑鬱症患者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它們都能陪你一起強大起來。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焦慮應注意:這些影響你情緒的食物
    雖然精製糖可以對你的抑鬱和焦慮產生負面影響,但人造甜味劑更糟糕。如果你一定要吃甜的東西,避免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或飲料。用糖可以代替它,但數量要有限制,或嘗試一些甜的水果,如漿果或桃子,以滿足糖的需求。考慮補充你的飲食,以幫助抑鬱症一些補充劑已被證明可以改善日常抑鬱症的症狀。在服用補充劑之前,請確保您與醫生核對。另外,請確保您遵循製造商的劑量說明。維生素B12。
  • 抑鬱症:治療抑鬱症沒有捷徑,唯有敬畏科學才能避免自己少走彎路
    這樣的鬼話你也信?那就真的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了,這樣的話,稍微有點常識的人,一樣就看出來這是不靠譜的,不是說中藥不行,而是沒有他們說的那麼神!抑鬱症需要時間,需要方法,需要對症以及結合個人的體質,具體採取什麼方案治療,請結合醫生和不斷地去嘗試,找到合適的方案,以此來慢慢治療和療愈,方可逐步走向一個正常化身體和靈魂。以後這樣的事情,請擦亮你們的眼睛,一切遵循科學和常識!
  • 你是哪種焦慮?這4個方法有效緩解
    為此,我們找到了南昌二七醫院焦慮症專家王嬈,請她來為胡女士分析情況。 一、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是一種急性焦慮障礙,主要表現包括驚恐發作、預期性焦慮、求助和迴避行為等。 驚恐發作是指患者在並不恐怖的情境或沒有客觀危險的環境中,突然感到一種突如其來的、不可預測的、反覆出現的、強烈的驚恐體驗,常常伴有瀕死感,感到自己要死了,或者失控感,感到自己要瘋了等。
  • 請停止間歇性自律,持續性焦慮
    然而,當外部刺激消失後,雞血的有效期便消失殆盡,懈怠又開始出現,焦慮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甚。心理學上認為,我們之所以產生焦慮,通常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我價值感低,另一種則來源於急於求成或者碌碌無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通常以外界的評價作為自我評價的依據,過分在意別人的意見和觀點,把別人的肯定當做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抑鬱症」更致命的,是「微笑抑鬱症」
    她在做出與世界訣別的決定時,內心想必真的很孤獨無助吧。她決絕選擇離開,很難想像她的家人朋友有多痛苦。22歲的年齡,正是多少人羨慕至極的青春年華。可惜主角偏偏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來終結她在這世上所曾經歷過的歡樂、和她曾承受的痛苦。據李同學的家屬及其同學反映,她生前患有抑鬱症。
  • 你害怕抑鬱症患者傷人嗎?或許最該恐懼的不是你……
    或許,它更像「野草」一樣,你阻止不了它的生長,但你不能否認它的普遍存在;你看到其在「不合適」的地方蔓延,但不能肆意地燒毀這一整片草原。 昨日,一條「春秋航空回應抑鬱症患者登機」的話題迅速竄到熱搜前幾名。
  • 「急性子」突變「溫吞漢」,原是非典型焦慮抑鬱症作祟
    近日經多學科專家智囊團抽絲剝繭,才知竟是非典型焦慮抑鬱症作祟。「家務不做,孩子不管,越來越懶!」面對妻子的抱怨,47歲男子孫翔(化名)已習以為常。五年前,他總感到莫名頭暈腦脹,胸悶憋氣,檢查查出竇性心律稍緩。醫生告知他問題不大,好好休息注意勞逸結合即可,但幾年來,他的症狀依舊如故。
  • 家人得了抑鬱症,家屬將面臨這4大痛苦!無法排解壓力時,一定要及時...
    研究顯示,對抑鬱症患者的家屬做症狀自評量表(SCL-90)測試,總分及軀體化、抑鬱、焦慮、精神病性因子分,都明顯高於正常人群;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簡稱SCSQ,評估遇到壓力、挫折時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中,家屬的積極應對方式得分明顯低於正常人群,而消極應對方式得分則高於正常人群。
  • 療愈抑鬱症:運動是療愈抑鬱最好的天然藥物!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文/阿秋1療愈焦慮抑鬱症有很多的方法,如:「傾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修身養息、學習閱讀、攝影、寫作、畫畫等等」。除了這些以外,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莫屬運動的方式療愈焦慮抑鬱症了。當然這是有前提的,我在這段治療期,我不僅僅配合醫生的治療,還不斷地督促自己積極的自救起來,而自救的方式我就是採取運動跑步或者快走,那時的自己雖然被抑鬱症折磨的渾身無力、軀體症狀嚴重、不真實感、頭暈頭疼,但是我仍舊沒有被這些症狀所打倒,仍舊天天晚飯後雷打不動地去戶外快走和慢跑。這就是自救的毅力,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就請逐步地逼迫自己行動起來,因為自救才是療愈抑鬱症最靠譜的方式。
  • 抑鬱症:忘記吃抗抑鬱症藥物後,怎麼辦?要不要補吃回去?
    文/阿秋很多家屬在向我諮詢地過程中,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孩子忘記吃抗抑鬱症等其它精神類藥物後,要不要補吃回去?不僅家屬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畢竟有些抑鬱症的孩子因為排斥吃藥,需要父母們每天都監督著,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服藥漏服、忘記服的情況發生。
  • 請你停止販賣焦慮,拒絕社交恐懼症
    對社交的恐懼最根本是來源於自己對未知的恐懼和難以控制的販賣焦慮。有多少人的生活被毀在了販賣焦慮上?疫情當下,很多人所工作的行業都受到了或好或壞的衝擊。這種由於外部環境改變所帶來的焦慮感很難自我消化。每天都停留在對未知生活的迷茫之中。不可抑制的焦慮感從心底燥起,想要用平靜來壓制它卻發現怎麼也做不到。
  • 怎樣才能停止焦慮?
    NEXTMIND焦慮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早上,一位朋友給我發微信,說不可避免地會感到焦慮,因為網上個個百萬富豪,個個歲月靜好,但他還在拼命搬磚,人生就是永遠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認知中前行。誠然,現代社會的焦慮來自很多方面,往大了說就是不斷膨脹的物質需求和乾癟錢包的矛盾,往小了說就是車子、票子、房子和孩子,再加上一個親愛的。當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我們老是和別人對比,只會平添焦慮。例如,某同事被提拔,某親戚在飯局上大肆忽悠,某一次同學會上有人大談成功之道。
  • 抑鬱症患者不是天天想著自殺,他們無時不刻不在承受折磨
    告別「重度抑鬱」的確診單後,任可建立了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 任可覺得自己痊癒了,並且兩年沒有復發。 如今她手機裡有上百個微信群,無數消息不時湧入。有人「曬」出自己的診斷證明,有人展示正在吃的藥物,有人諮詢藥物的副作用,有人糾結下次去醫院取藥時要想什麼藉口向單位請假。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告別「重度抑鬱」的確診單後,任可建立了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任可覺得自己痊癒了,並且兩年沒有復發。如今她手機裡有上百個微信群,無數消息不時湧入。有人「曬」出自己的診斷證明,有人展示正在吃的藥物,有人諮詢藥物的副作用,有人糾結下次去醫院取藥時要想什麼藉口向單位請假。「抑鬱研究所」是一個擁有大約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
  • 焦慮症患者怎麼自我調節緩解焦慮?
    閒暇時,不必去考慮那些亂七八糟的瑣事,排除患得患失的思維方式,可以散步、賞花,聽聽音樂,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看看閒書或喜劇片,讓焦慮的身體放鬆。   焦慮症患者怎麼自我調節緩解焦慮?一個人的焦慮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來清除或者緩解。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呢?
  • 抑鬱症:孩子在家休息,黑白顛倒,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醒怎麼辦?
    文/阿秋經常收到抑鬱症家屬們這樣的求助,比如:「孩子已經在接受治療了,但是心情仍舊還是很低落,我該怎麼幫助他?」還有,「孩子不去上學,也不接受治療,每天只知道在家裡玩和睡覺,我要不要逼著他去上學?」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而這些問題也是無數抑鬱症家屬們所正在面臨的,何以解憂?簡直傷痛了父母們的心。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想和家屬們來說一個陪伴的理念,但願這個陪伴的理念,能夠給到你們一些啟發;同時,也能安撫到各位處於焦灼心情的父母們。
  • 你是被販賣焦慮的家長嗎?
    「你們報作文班喇嘛?」 「你怎麼還沒給孩子報英語班呢?」「你們在哪裡學的奧數呀?」想必每個家長都被問過類似的問題吧。反正我是被問過,也常常聽到周圍家長談論過這些事情。說真的,每次跟別的家長們談起此事,他們有的都給孩子報了各種學習班,我都莫名的感到著急。
  • 跳出猴子思維:如何停止餵養你那顆焦慮的心?
    強烈的情緒令我們盲目抓住任何聊以慰藉的東西。然而真正的解脫,卻永遠在我們無法企及的地方。無論是由於遺傳特徵還是生活創傷,我們當中有成千上萬的人飽受過度焦慮的困擾。但無論焦慮是以怎樣的廣度和強度呈現的,有一件事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真實的。除非我們感到安全,否則我們就不會放鬆、平靜。無論什麼物種,人類也好,其他生物也罷,從本質上來說,首先都要生存。保證自身安全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 專家:抑鬱焦慮就像瘋狗 不趕走只會讓情緒更糟
    根據一項流行病學調查估算,中國抑鬱焦慮患者已達9000萬人,並呈逐年上升的態勢。專家指出,戰勝抑鬱焦慮其實是一場與自己的「心理」的對決。「要麼改變,改變不了的事就接受,做不了的事就高興的接納,再不行就離開。其實想明白這幾個問題,這些都不是事。」姚貴忠教授認為,如果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是一致的,就可以實現內心和諧。無論是大到人生觀、價值觀、職業選擇、婚姻選擇,還是小到非常具體的生活場景,都可以用這三個問題與自己對話,從而找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