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

2021-01-12 宇宙知識聯盟

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

我們人類所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而在這個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很渺小的行星而已。大小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地球上面有生命的存在,讓這個地球在這個宇宙中,顯得不是那麼的平庸。雖然放眼整個宇宙,像地球這樣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一定會有的。但是在地球所在的這個太陽系裡,根據我們人類目前的研究來看,地球絕對是唯一一個擁有著這麼多生物的星球。

因為我們知道,在太陽系裡面,雖然有著非常多的天體。但是比較突出的天體,就只有那八顆,也就是我們人類所說「八大行星」。以前還有「九大行星」的,可惜那位被「開除」冥王星,不僅遠在柯伊伯帶裡,而且質量太小,所以被我們人類列為「矮行星」一類了。而在這八大行星中,只有四個是類地行星,其他四顆都是一些氣態巨行星。因為生命出現在地球上,所以我們人類就將生命出現的條件,往類似地球上的條件上靠。但是在這個宇宙中,生命不一定會按照地球的標準來出現,所以在那些氣態巨行星上,也是可能出現生命的。

不過氣態巨行星的構成成分是比較特殊的,就拿木星來做例子。木星的主要是由氫元素組成,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而木星的內核,是一個重元素比較多的物體。所以木星的體積不僅巨大,是地球的1300倍。它的質量也是不小的,可以達到地球的318倍以上。但是由於木星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氫元素和氦元素,所以木星是沒有所謂的陸地存在的。在木星厚厚的大氣層之下,只有被壓力壓縮成液態的氫元素和氦元素。而這些氣體組成的「海洋」裡,不僅有著超強的壓力,還在高速的流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看起來好像是不可能出現生命的。

但是上面說到了,地球上的條件,只是適合生命出現的,其中一種的環境而已。所以有很多的科學家認為,在木星上可能存在著一些生存方式特殊的生命。這種生命生活在木星的大氣層裡,移動的方式是呈漂浮狀,就像我們地球上的水母一樣。但是這些生命的體積是龐大的,而且是依靠著木星上閃電的能量來生存的。因為木星上的閃電的能量是非常高的,一般都是地球上閃電的1萬倍。但這都是一些猜測,比較我們人類還沒能去到木星上一探究竟。

(本文由宇宙知識聯盟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對於木星這個氣態行星,飛船能夠穿過它嗎?科學家表示很難實現
    文/瑤堇雲詩對於木星這個氣態行星,飛船能夠穿過它嗎?而對於行星而已,很多人都清楚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但是對於這些行星,那也是有分布的,人類的科學家將它分為類地行星和氣態行星,從字面上的意思就能夠理解出來,一個是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還有一個是由氣體組成的行星,這可能也有一些人是了解的,而我們所要討論的就是這些氣態行星了。
  • 木星其實不是氣態行星,它有一層液態金屬氫海洋覆蓋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 ,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 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木星是顆巨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
  • 如果把太陽、木星和地球縮小為直徑3釐米的球體,是固態還是氣態
    如果把太陽、木星和地球縮小為直徑3釐米的球體,那摸起來是固態還是氣態?太陽是一顆G型光譜的黃矮星,木星是一顆巨型氣態行星,而地球則是迄今為止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星球,假如將它們都壓縮成3釐米直徑的球體,會變成什麼樣呢?一、什麼特性決定了天體的性質?
  • 木衛三上面有水有氧氣,為啥沒有生命?它的巨大海洋才是生命溫床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我們的地球大1300倍,而作為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當然也不能給主人丟臉了,它的個頭是太陽系所有衛星中最大的,也是太陽系中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之外最大的單一天體,而且它比八大行星中的水星個頭還大,更是比我們的月亮大了好幾倍,其直徑達到了5262公裡,軌道距離木星約
  • 假如沒有木星引力保護,地球將會怎樣?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個家園,地球有著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海,蔚藍的天空。如此美好的地球。與相鄰的月球比較起來真是千差萬別。在月球上面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一目了然,為什麼地球與月球的區別會如此之大呢?這就不得不說我們的另一個鄰居了,那就是木星。
  • 木星有多恐怖?既是地球的「守護者」,也是「毀滅者」
    既是地球的"守護者",也是"毀滅者"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太陽系當中,目前一共有8大行星,這8大行星和太陽一起構建成了太陽系的基本框架,而除了這8大行星和太陽之外,太陽系當中還存在這想冥王星這樣的矮行星,以及數量龐大的小行星和彗星等等,這一切天體,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完整的太陽系,而在太陽系當中,太陽是絕對的霸主,其他的任何天體都無法跟太陽相提並論。
  • 太陽系個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多恐怖?
    木星的形成太陽系中一共有8顆行星,其中火星,水星,地球,金星是類地星球,木星,海王星,土星和天王星是氣態星球。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之中,木星是體積最大的星球,這是由它的位置決定的。這是因為木心的引力非常大,如果人類站在木星的表面(雖然是氣體星球,但也有固體部分),那麼木星強大的引力會將人類的骨骼壓扁,緊緊地貼在木星表面。不過,也正是因為木星的引力非常大,才保證了地球的安全。我們知道,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可能有上億顆之多。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前面的行星是火星,後面的行星是土星。木星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相比,木星的體積和質量是最大的,因此它旋轉的速度也是最快的。木星的大小、質量、性質讓木星變成了太陽系中的「魔鬼」,它究竟恐怖在哪裡呢?高溫高壓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因此它和我們的地球不同,在木星裡,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 木星作為地球的兄弟,究竟有什麼恐怖之處?
    木星的質量是其他七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內太陽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屬於巖石行星,外太陽系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屬於氣態行星。木星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完全配得上大哥這個稱號,僅僅從質量上就以絕對實力碾壓其他行星兄弟。
  • 行星最高溫度有多高?這顆行星大木星三倍,數千度高溫熱到能發光
    宇宙中也有很多熱木星,它們都是距離主恆星很近的大質量行星,受到主恆星的能量輻射很強,因此其大氣層溫度很高,有的甚至高達數千攝氏度,這樣的大質量行星通常都有磁場,由於他們距離主恆星比較近,所以接收到的恆星風比較強,因此在它們的兩極地區,會有著強烈的極光現象出現,其亮度是地球上極光亮度的成千上萬倍。
  • 如果不是木星的幫助,人類會重蹈覆轍!
    如果不是木星的幫助,人類會重蹈覆轍!在太陽系當中彗星行星相撞的情況時有發生,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是可以直接觀測到的,在1994年7月17日太陽系當中出現了一次大事件,這是一個直徑超過了1000米的彗星和木星相撞,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是40萬億噸TNT,強大到甚至在地球上都直接肉眼可見,這次慧木相撞的事件被人類利用射電望遠鏡清清楚楚地記錄了下來。
  • 天文知識之木星-簡單篇
    它們分別是木星和土星,之所以稱為類木,因此是因為土星和木星類似。2.2.1 木星木星是離太陽更遠的行星,比火星更為遙遠。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沒有固體表面,它的表面是氣態的。木星,我們以字體意思來看,是不是一個有很多木頭的行星?答案肯定不是,木星上沒有木頭,表面只有氣態的物質,且大多數為氫氣和氦氣,接下來的一節會講到相關的信息。2.2.1.2 木星的由來在西漢時期之前,木星被稱為歲星。
  • 五年時間,27億公裡,朱諾號只為揭開木星神秘的面紗
    在西方,木星是用羅馬神話中統領天界和人界的眾神之王朱庇特來命名的,在希臘神話中也是眾神之王宙斯。西方用神王的名字來命名木星,可見木星的重要性。事實上,在太陽系中,木星更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體積和質量都是行星中的第一,而且還有著太陽的基因,都是氣態行星,與太陽有著相似的結構。
  • 氫明明是非金屬,可科學家為什麼說木星內部存在液態金屬氫?
    氫屬於非金屬元素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一,因為它是原子量最小的元素,原子量為1,僅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氫在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並且是最輕的氣體,氫氣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在地球上氫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比如水,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歷史上最早研究氫的科學家是卡文迪許。氫元素總共有三種同位素,分別為氕、氘、氚,。
  • 1994年地球逃過了彗星撞擊,科學家:要對木星說聲謝謝!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隱藏著無數的星球星體,地球不過只是其中之一,甚至對於在太陽系當中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球而已,唯一特殊的就是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眾所周知,宇宙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危險,隕石、小行星撞擊等等,隨便一個在太空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掉入地球,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地球之所以沒有經常會發生這些事情,其實木星起了很大的一個作用,正是因為木星的存在,保護了地球的安全。
  • 能被領航員空間站點燃的木星,究竟是個什麼來頭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木星與地球,圖:網絡木星是離太陽很遠的行星,比火星更為遙遠。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它沒有固體表面,它的表面是氣態的。木星較大,易觀測。古代用木星周期來紀年,故稱之歲星。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有呈橙、白、青(青色居多)等不同顏色雲霧帶,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這就是木星的由來,並非是木頭做的行星啦。木星上有木頭嗎?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木星明明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沒能成為恆星?
    相應的,它龐大的質量和引力,也讓它雖然大小趕不上木星,卻可以變成一顆恆星。研究者表示,因為質量足夠用,所以,EBLM J0555-57Ab內部仍然可以產生核聚變,甚至在它的周圍,或許還可以有宜居行星存在,只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
  • 帶你了解太陽系最大的死亡行星——木星
    木星相信我們都知道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其中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太陽系中僅僅木星的質量就相當於其他七大星球的質量加起來兩倍有餘,其體積大約為太陽的千分之一左右,並且活動速度非常快大約每10個小時就能夠自轉一圈。
  • 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或有生命存在
    (圖1)這一發現刷新了太陽系外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宜居行星數量。在此前發現的30多個宜居系統中,每個系統中都只有一顆宜居行星。這一次,在一個系統當中找到三顆宜居行星,賺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arah Seager在發布會上說:「從無到有(指此次在一個恆星周圍存在多個類地系統的發現)通常困難重重,但從1到更多會相對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