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櫻桃將輪流對一二三四線城市作出2021年的房價預測。
今天先說一線城市。
我先簡要回顧一下2020年的預測是否準確。
去年一線城市的預判我分了四篇寫,北上廣深都是單獨寫的。
分別是下面四篇:
北京房價到底跌了多少?
上海:今天降準了,2020市場預測
深圳:2020市場預判丨深圳庫存降至5年來新低,今年上漲壓力有多大?
廣州:一線城市信號已發出,今年能抄底嗎?丨2020市場預判
有的人可能沒有看過我以前的預判文章,說我馬後炮。
你們可以再回顧一下這四篇文章的內容,總結一句話就是,讓大家趕快上車。
其實去年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深圳廣州救市,就是號召大家買房的信號。
北京上海調整了三年,第四年也是抄底的好時機。
我覺得唯一預測不準的,就是深圳上海2020年的房價上漲幅度超出了我的預期。
房價上漲和下跌的幅度,誰也沒辦法預測,因為計算不出來,誰要信口開河預測那也是瞎矇的。
但這並不影響你買賣房子,如果你能即時聽我的建議上車,可以節省很多首付款,少奮鬥好幾年。
我自己在2019年底買的房子還花了好幾十萬茶水費,今年跟別人去合夥打新,也都是被逼無奈,總之看準了就要果斷下手,我最近正找人幫我在北京選房。
好了,今天重點說2021年的趨勢。
北京
既然上海廣州深圳都已經大漲了,我就先說還沒漲的北京吧。
我今天看了貝殼的研究報告,說2020年的北京樓市仍然以降價為主,房源成交周期130天,同比還拉長了28天,市場成交節奏依然很慢。
他們認為2021年北京會繼續保持平穩,大漲可能性極低,因為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房地產金融降槓桿逐步深化,所以不看好2021年的北京樓市。
坦白說,雖然貝殼很專業,但這和我的觀點截然相反,我堅持北京年後就要迎來大漲。
北京我已經警醒大家多次了,趕快在農曆過年前買房,而且只剩下最後一個月上車機會了,2021年北京房價上漲不可避免。
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和房地產金融降槓桿是大勢,這是宏觀層面,但買房必須具體分析城市的微觀層面,否則就是紙上談兵,會吃大虧。
很多人疑慮重重,不相信我的判斷,認為深圳廣州上海能上漲都是因為調控放鬆,或者人才放鬆,上漲有特殊原因,而北京調控很嚴,落戶門檻高,外地投資資金進不來,沒有新增需求,房價很難上漲。
我只能說你們根本就沒有去一線了解市場,據我所知,深圳上海的投資資金這兩個月早就殺向北京抄底了,不要傻傻的問我名額怎麼解決的,他們自有辦法,我也不方便公開說。
一是投資資金在攪動市場;二是壓抑了四年的剛需和改善型需求,足夠支撐北京市場反彈。
要知道北京是全國最有錢的城市,所以北京根本就不需要放鬆調控,作為一線城市中最後的窪地,必將被填平。
我為什麼說2021北京房價會漲,從基本面上還有三點原因,我再說一遍:
1、量在價先,成交量已有先行反彈跡象;
二手房成交量12月超過2萬套,全年達到16.88萬套,為近4年來新高,雖然比2016年大牛市還差10萬套,但需求已經壓抑四年,爆發在即,2021年絕對是北京成交的大年,到時候量價齊升不可避免。
(北京二手房成交數據,圖片來自大偉看樓市)
北京2020年新房成交也有4.9萬套,為近 5年來新高。
(圖片來自大偉看樓市)
目前我聽北京的人說,價格已經在溫和反彈了,特別是海澱區已明顯上漲,實際上我12月初去北京調研時,有些大平層的價格已經小幅上漲了5-10%。
我們合作的管家公司最近越來越難找到好房子了,好房源放一套賣一套,很多業主也在惜售,等著年後漲價。
下面截圖是北京粉絲髮給我的,可以看到我觀點的多空轉變,以及市場的變化, 我看空還是看多都是根據形勢來的,前幾年看空的時候,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事實上北京後來就不景氣了。
2021年開春後,北京學區房一定會跳漲,以前有錢人還可以去國外上學,現在因為疫情以及中美之爭,國外這條路也受阻了,只能在國內上學。
還有改善型需求的次新房,品質房,2021跳漲的現象也會出現,因為需求壓抑了四年。
2、限競房庫存接近尾聲;
過去四年,北京房價下跌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有便宜的限競房存在,倒逼商品房二手房降價。
從過去四年來,北京土地供給結構圖就能明顯看出,前面三年主要是限競房土地為主。
但限競房很快接近尾聲了。2020年限競房土地明顯減少,而不限價的商品房用地明顯增多。那到2021年,市場上供給的自然是以不限價的商品房為主。
據中原地產數據,北京限競房已累計入市9.1萬套,已經網籤5.4萬套,可售庫存也從去年底的3.3萬套跌下2.3萬套。
2.3萬套,如果市場回暖,不足半年就能賣完。
3、地價在上漲。
看住宅類土地,在2020年平均樓面價達到了3.2萬元,相比前面三年,地價明顯上漲了六七千一平米,甚至比2016年的高點都高了,創造了歷史新高。
雖然不是完全不限價,會有窗口指導,但是跟過去的限價房還是不一樣,不出意外,地價上漲會帶動2021年房價上漲。
以上三點原因判斷,再加上深圳,廣州上海都大漲了,只剩下北京是窪地,資金輪動,北京2021年必將迎來上漲。
不要問我北京具體能漲多少,可以參考一下上海的真實漲幅,很多超過20-40%以上,學區房甚至超過50%,賺到了明年記得請我吃飯。
上海
上海2020年上半年市場還處在平穩期,下半年就開啟了上漲之路,11月份迎來了跳漲,市場情緒火熱,尤其以浦東、青浦、閔行、黃埔為先鋒。有些雙學區熱門板塊如碧雲、華涇、聯洋已經上漲30%以上。臨港新城、張江、世博濱江這些都超過了20%。
現在上海已經沒有所謂的區域分化了,除了金山和奉賢,進入了全面普漲階段。
上海的朋友給我發來了一個圖,因為上海2020年學區房改革,初中民辦學校採取搖號入學,家長更願選擇上穩定的公辦初中,因此過去被低估的公辦初中價值得到重估,雙學區房漲的非常猛,2020年一年裡最高的漲了百分之六七十。
而過去高估的單一小學學區房反而跌了,或者說漲幅遠跟不上大勢。
下面這張圖顯示,過去一年上海漲幅最高的小區,也是學區房。所以想要升值回報率高,毫無疑問,就買學區房。
大家關心的是,2021年,上海房價還會漲多少?
我敢肯定的告訴你們,上海此輪反彈沒有漲完!
2021年開春後,上海房價還會慣性上衝!好的學區房+次新品質房還會繼續上漲。
有粉絲10月份看我文章本來打算賣房的沒賣了,你晚幾個月賣至少多賺上百萬。這些重點城市我每年都會寫幾篇的,大家要連貫的看。
原因主要是庫存告急。
因為過去兩年上海土地供給量不多,導致2020年上海明顯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新房庫存持續走低。
當前上海新房庫存為771.2萬平方米,但去化周期還不到9個月,所有倒掛的新盤都是一房難求。
二手房就更少了,特別是最近兩個月下降速度明顯。
截至目前,上海現存二手房庫存為4萬套,按照當前平均一個月2.8萬套左右的去化速度,庫存周期下降到短短的45天。
因為勢頭太好,上海業主胃口大開,還在聯合漲價,捂盤惜售。
但3月份是政策窗口期,如果小陽春行情太火爆,兩會釋放調控信號,上海的調控可能會提前。
預計上海在2021年下半年會慢慢走向平穩。
第一,因為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不變,樓市太熱必然會導致調控出臺,上海很可能會在大熱後採取一些調控措施來穩定市場。
第二,上海2020年增加了土地供給量,面積將近900萬平米,同比上漲65%,這會在2021下半年慢慢入市,新盤會逐漸增加,2021年上海也會增加土地供給量。
但也要看到,這些項目主要是在外圍,市中心比較少,核心地段新房還是會一房難求,區域分化依然會很明顯。
第三,2020年是上海成交的大年,2021年成交再次爆發,市場需求連續兩年釋放後,按道理也該熄火了。
廣州
廣州2019年底就開始救市了,當時我號召大家聽政府信號入市絕對不會錯,但估計很多人因為2020年疫情影響不敢下手,廣州一直到五一之後行情才啟動,之前幾個月確實是抄底良機,後面就很火爆了。
一開始漲幅最多的是南沙、黃埔,後面輪到海珠區,最近天河東的一些網紅小區也開始在報團跳漲了。
南沙很多樓盤都是深圳、東莞的投資客去買,我對此感受太深了,大概是七八月的時候,很多粉絲都諮詢過我買南沙,我也發文章多次說過。
現在還有人來問我就遲了,南沙好位置靈山島的新房全都清盤了,南沙地還很多,後面賣黃閣,橫瀝,萬頃沙,不過位置不一樣了。
廣州2021年樓市會怎麼走呢?
先說2021年農曆年開春後,只要不調控,廣州也會繼續上攻,行情還沒有走完。
重要節點就是兩會,看政策導向,如果行情太火爆,政策壓力大,那跟上海一樣,調控可能提前。
除了調控的因素,影響2021年廣州樓市的就是新房供給量。
分析這個之前,我要先囉嗦幾句廣州特殊的財政背景。
跟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充足財政不同的是,廣州太窮了,大部分財政要上繳給省和中央,留給自己的錢太少,所以非常依賴土地財政和房地產。
以2019年為例,上繳完後,上海財政收入是7165億,北京有5817億,深圳3773億,廣州財政總收入高達6336億,但交完留下的僅有1697億,比例還不到30%;而杭州的財政總收入才3650億,留下來的就有1966億,比例超過50%!
廣州想要追趕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幹什麼都要錢啊!只能多賣點地了!2020年廣州土地出讓收入高達2464億。
面積呢?也是歷史新高。商住用地592萬平米(土地面積),總建築面積2119萬平米。是2016年的3倍!
這是個什麼水平呢?
2020年,廣州的新房供給量是1568萬平米。
2020年賣的地會陸續在2021年上市,地賣的多,上市的樓盤也會逐漸增加。
所以2021年的供給量可能比2020年多幾百萬平米,主要是集中在增城、黃埔、南沙、白雲、天河區。而越秀和荔灣還是一如既往的稀土如金。
只有看清了土地供給量,你才能對樓市的後市有清晰的認識。
廣州如此大方的賣地,本來直接目的是為了賺錢發展城市,但間接有利於穩定房價。
所以我預計廣州房價2021年下半年也會慢慢走向平穩,四季度一些供給量大的片區,比如增城,很可能又要進入打折促銷的季節了。
只能說,樓市的冷暖交替真的會很快。
深圳
深圳每次都是漲跌周期裡的急先鋒,領頭羊。
因為這個城市的投資資金太敏銳了,金融市場極度發達,只要貨幣寬鬆,什麼調控的漏洞都能給你鑽出來。
深圳今年上半年猛漲,幅度很嚇人,有些學區房直接翻倍,上漲50%的二手房我們都習以為常了,但統計數據反正也看不出來。
7月調控後二手房市場逐步穩定了,成交量明顯下滑。
大家都知道二手房在高位沒錢賺,也不想去接盤,都跑去打新,因此代持炒房就成了深圳樓市的奇葩新現象,這個讓我始料未及。
調控剛出臺時,因為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失去了購房資格,我發文預測說未來兩年深圳樓市會降價10-20%,但代持炒房這種騷操作出現後,刷新了我的認知,誰能想到什麼調控都難不倒深圳人呢?
我是徹底服了!
所以我今天修正下我的判斷,之前對深圳的分析邏輯不再重複!
第一,代持的人一般都是去打新,而且是打倒掛新盤,二手房很少會有人代持,所以我覺得未來兩年的二手房市場成交還是會有影響,房子肯定沒那麼好賣,但不至於降價很多。
第二,因為有代持存在,原本沒有資格的人還可以繼續進入市場買房,導致剛需原本可以買倒掛盤的也買不到了,被迫去買二手房或者其他房源,等於變相的削弱了調控的威力,增加了市場需求。
第三,我查了一下2021年的潛在新盤供給量,很失望,這會直接影響到後市的價格。
深圳2020年有5.3萬套新房上市,而過去幾年都只有3萬多套,供不應求,只要超過5萬套,市場供需就能達到平衡,但2021年新房供給量明顯又會少很多。
我數了一下,歷來供給量最多的龍崗區,2020年就有46個新項目,而2021年龍崗可能只有23個新項目,少了一半供給量,所以聽說龍崗開發商現在都不愁賣了。
寶安2021年是新盤最多的區了,有29個項目,但也比2020年少了4個。
短期決定深圳樓市的主要是貨幣鬆緊,深圳對貨幣政策特別特別敏感,只要貨幣寬鬆,市場就難跌太多。
長期決定深圳樓市走向的,始終是供需矛盾。
如果未來貨幣政策保持過去這幾年的環境,供給量後續又跟不上的話,那2021年價格就很難跌多少,很大可能是高位橫盤,成交量低迷,小跌一點點,但要漲也不太可能了。
今年下半年,深圳調控後,投資資金基本上只打新了,有些打不到新的乾脆轉戰廣州、上海、杭州、北京。
估計等過兩年,深圳泡沫消化一下,他們還會再次殺回深圳。
因為深圳長期就是投資客的天堂。
最後: 留言區留給大家, 大家可以把2020年你的買房經歷寫下來,特別是那些看了我文章的老鐵,下了手省錢賺錢的,記得有機會要請我吃飯哦。O(∩_∩)O
也別忘記把我們公眾號分享轉發出去!
年底了,我們也想徵集一些2020個人買房的小故事,心路歷程,成功的,失敗的都可以。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