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林子真大,還能偶遇珍稀鳥類 那就是羅涇水源涵養林!

2021-01-09 騰訊網

每逢春節胖三斤——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這句話幾乎就是讖語一般的存在。其實仔細想想也是沒辦法,春節期間,美味佳餚一道接著一道,親朋好友圍坐一堂,不知不覺就吃多了,再加上心情舒暢,貌似體重確實有那麼一點提高……

圖:攝圖網

現在春節長假過去了,親朋好友們也紛紛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聚會少了,工作之餘,正是可以出門走走的時候~

正好,上海於近日公布了首批八處開放式休閒林地試點名單,咱們大寶山的羅涇水源涵養林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名列其中!雖然時下還有那麼點寒風料峭,但是有這樣一個風景怡人的大氧吧,怎麼也得去走走逛逛啊,說不定一萬多步走下來,還能拯救你微微上升的體重呢~

這片林子相當大

羅涇水源涵養林又稱千畝涵養林,是羅涇鎮打造寶山湖休閒農業旅遊區「千畝魚塘」「千畝糧田」「千戶人家」及「千畝涵養林」四個一千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市綠化市容局此前公布的消息,羅涇水源涵養林目前開放的面積為480畝。園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周末假日休閒的好去處,被譽為北上海的城市綠肺。

千畝涵養林主要以種植水杉為主,有一條水杉大道,數九時分,紅葉滿徑,非常漂亮。同時,園內蛙、蟹、野生鳥類等小動物繁多。

這裡鳥類相當多

造訪羅涇水源涵養林之前,小編就有耳聞,這裡的鳥類相當多。

果然,小編一路驅車,從薀川公路向東轉進川紀路,再從川紀路向北轉入羅涇水源涵養林的車行通道,在沈陸宅橋下的停車場剛停穩車,一隻白鶺鴒就「嗖」地一下躥進停車場,貌似想和小編打個招呼~但是等小編下了車要跟它Say Hi的時候吧,它又傲嬌地撲稜稜飛走了……這叫什麼鳥嘛!

遠處,一隻胖胖的藍喜鵲趾高氣揚地翹著尾巴,慢悠悠在大路上踱著步……

一路在涵養林中漫步,小編還真是看到了很多種鳥類,除了常見的喜鵲、棕伯勞、珠頸斑鳩、烏鶇、白頭鵯,不少愛鳥網友提到的北蝗鶯,也出現在了一大片梅林中,而且是兩隻!只可惜北蝗鶯上下翻飛,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拍下它們的身影。

在一片面積超大的蘆葦蕩邊,還有一隻白鷺在覓食~

涵養林裡樹了一些簡要介紹生態環境情況的牌子,上面寫著,這裡的主要鳥類是雀類和鷹鴞類。所謂鷹鴞類,是指貓頭鷹一類的猛禽,因為貓頭鷹是夜行性的鳥類,白天看來是無緣得見了……

最後,要給帶娃或者養狗的朋友們一個小福利了~除了可以在林中漫步,憑水觀鳥,羅涇水源涵養林靠近薀川公路的這一側,還有一片修剪得非常整齊的超大草坪,在這裡,陪小朋友追逐嬉鬧,或者是讓愛犬一路瘋跑,都是相當理想滴~

怎麼樣?春節長假已經是歡歡喜喜地過完了,是不是該找個時間,散散步運動運動,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羅涇水源涵養林等你來哦~

羅涇水源涵養林

地址:薀川公路輔路東200米

公交:地鐵一號線富錦路站,換乘寶山6路到薀川公路潘川路站

文、攝 | Razzor 編輯 | 木南

部分圖片來源 | 攝圖網

特別聲明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那片林子就是我們的詩和遠方——訪第三代塞罕壩林場務林人於士濤
    我想在這片林海中,為自己,為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找到實現價值的地方。」於士濤說,剛到塞罕壩的頭些日子,他被興奮包圍著。金秋時節,塞罕壩到處是詩情畫意,能在這片美景中施展才華,他感覺激情澎湃,每天在林子裡跑來跑去,幹什麼都不覺得累。於士濤在為造林突擊隊講解種樹要領。資料圖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很快,於士濤的情緒坐上了過山車,從高處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 黃喉鵐、白頭鵯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昌平
    在昌平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300餘種野生鳥類棲息嬉戲,藍眉林鴝、黃喉鵐、白頭鵯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    四年前,當攝影師們把鏡頭對準各種各樣的鳥兒時,常見的大多是燕雀、斑鳩等普通種類。這兩年來,隨著昌平區綠化面積逐年增加、環境治理成效不斷顯現,沙河水庫、十三陵水庫、南口公園等地經常能拍攝到黃腰柳鶯、北紅尾鴝、紅嘴長尾藍鵲等,給攝影師和鳥類愛好者帶來了驚喜。
  • 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原標題: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進行鳥類日常監測時拍攝到一隻林雕,經確認為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新記錄。由此,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 第三代務林人於士濤:塞罕壩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央視網消息(記者 徐輝)奈洛比當地時間12月5日22時,我國河北省塞罕壩林場三代務林人代表走上領獎臺,從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手中接過「地球衛士獎」獎盃,並高高舉起。  在塞罕壩林場工作了12年的務林人於士濤就是這三位代表中的一員。
  • 各種種類的珍稀鳥類,擁有翠浪波濤的竹海,這就是衡陽
    各種種類的珍稀鳥類,擁有翠浪波濤的竹海,這就是衡陽「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是王勃筆下南國衡陽的寒秋景色。那麼這個城市在大家的眼中會是什麼樣一副景色,那就只有來過衡陽,來感受過這裡生活的人,來享受過這些美食和美景,才能得出結論的。
  • 上海哪座島珍稀植物最豐富?哪家城區公園鳥類最多?
    原標題:周日品「區」| 上海哪座島珍稀植物最豐富?哪家城區公園鳥類最多?  這幾天,魔都開啟「春暖花開」模式,走到哪裡都是春風拂面,心情大好。準備到哪裡去玩呢?借著春光,許多人背起行囊說走就走,想找一個遠離上海的地方度假休閒。
  • 這裡傍晚上演萬鳥歸林 還有八哥灰喜鵲烏鶇等
    「這是先頭部隊。」杭德泉說,很快就會有更多的鳥兒過來。說話的工夫,一大群椋鳥就飛過來了。在藍天的襯託下,它們如影子一般從空中掠過,又向東邊飛遠了。「別急,它們很快就會回來。」據他觀察,每次歸林前,椋鳥們會數次在空中聚集飛翔盤旋。很快,這群椋鳥又從東邊飛回來了,落到了水杉樹頂。此後,不斷有鳥兒陸續飛來,越聚越多。「其實,它們有一個頭兒,在頭兒的帶領下,它們會在空中盤旋飛翔。」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不僅因為中國鳥類總種數佔全球的1/8, 更因為有著豐富的中國鳥類特有種。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珍稀的鳥類特有種。白冠長尾雉,攝影/馮江什麼是特有種?特有種是指某一物種因歷史、 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分布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的現象。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圖片由鳥類攝影愛好者曾富華提供。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
  • 《中國鳥類圖鑑》讀者隨筆 感慨鳥人鳥事鳥書
    說真的,《中國鳥類圖鑑》讓我很震撼。曲利明這「鳥人」,還真成就了一席國字號全鳥大餐。近幾年,觀鳥人群成倍增長,各種觀鳥會如雨後春筍,對保護中國鳥類的生存環境、生態環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國鳥類圖鑑》說不準還能助推這類人群翻番。15年前,我們開著北京吉普2020,走新藏線橫穿西藏。選219進藏,唯一的原因就是沒幾個人敢走。
  • 「一庫水的擔當」④防汙治汙,涵養「中國好水」水源地
    十堰「守井人」涵養「中國好水」水源地,才有了南水北調中線的清水北上。中國首個大型快滲工程的誕生從2019年9月6日至今,神定河水質基本保持在Ⅳ—Ⅴ類,已成功消除劣Ⅴ類。戴著850度的近視眼鏡,幾乎每天都要「巡河」。
  • 新出現的鳥類越來越多,密雲水庫增設專職觀鳥人
    冬去春來的密雲水庫,萬物正在漸漸復甦,讓這一切充滿靈動的,是數十萬隻結伴而來的候鳥。為了科學記錄鳥類種類變化和遷徙規律,近日,密雲水庫管理處專門成立鳥類觀測小組,長期開展鳥類觀測,為密雲水庫記錄鳥類「生態帳」。
  • 南昌英雄城林子大了 很多鳥兒都有(組圖)
    作為一名鳥類研究保護專家,觀鳥是他一大喜好,他常趁午休到贛江邊散步,兩年下來,記錄到50種鳥。  身為「國家森林城市」,南昌林子大了,各種鳥兒多了。據調查,已有144種鳥類戀上南昌。昨日上午,俞長好向記者展示了他兩年來在這片樹林裡的觀鳥收穫:各種名字的鳥記滿了一頁表格,加上最新發現的紅頭長尾山雀,他共記錄了50種鳥,大多數為林鳥。  「天晴看鳥飛翔,下雨看鳥回巢,看多了,心情也像鳥兒一樣逍遙自在。」俞長好還喜歡寫觀鳥日記,他寫道,在贛江邊,看過四五十隻各色柳鶯在玉蘭、樟樹、合歡、紅葉李、柳樹上跳躍覓食。
  • 鳥類活化石!國家一級瀕危動物白鶴首飛縉雲越冬
    白鶴是全球瀕危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級。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縉雲縣是浙江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是錢塘江、甌江、靈江三大流域的源頭地區,是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和水質淨化功能區域,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穩定在98%以上,是全國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區域中少數幾個非沿海、低海拔城市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珍稀鳥類前來過冬。
  • 孫威威:迅速識別鳥類品種 做聽聲辨鳥的水庫觀鳥人
    他叫孫威威,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的觀鳥員。為了科學記錄鳥類種類變化和遷徙規律,今年,密雲水庫管理處專門成立鳥類觀測小組,長期開展鳥類觀測工作。不遠處的水域裡,野鴨、鸕鷀正在嬉戲。這幾種水鳥在水庫比較常見,孫威威只做了簡單記錄。他走下大壩,開上車,朝生態涵養林駛去。在一處林地入口,孫威威將車停在路邊,徒步走了進去。
  • 這種珍稀鳥類首次現身湘潭!快看長啥樣
    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的注意,這種鳥類在中國極為稀少,是湘潭首先發現。發現珍稀鳥類彩䴉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田野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在長城鄉拍到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兒。
  • 杭州給動植物「查戶口」 發現數十種珍稀品種
    結果很令人驚喜:數十種新物種被發現在杭州「安家」,這些「新杭州人」裡還頗有幾位大咖——臺灣鈍頭蛇居然不知何時流竄到了杭州安家;鳥中「西施」仙八色鶇等五種國家二級珍稀鳥類在杭悄悄築巢。寶島的鈍頭蛇半夜尋水被查了戶口通過動物資源調查,在已調查區域現已記錄兩棲爬行動物38種,隸屬4目15科。
  • 泰州市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短耳鴞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顧俊)近日,我市拍鳥達人「楚水野鶴」在興化平旺湖附近拍攝到短耳鴞並上傳到泰州鳥類保護群裡,讓一眾愛鳥人士震驚不已。據了解,這是珍稀鳥類短耳鴞第一次在泰州境內被拍攝到,也是泰州市首次發現的貓頭鷹鳥種。  照片中的短耳鴞蹲坐在河灘枯草間,雙目炯炯有神。短耳鴞是鴞形目鴟鴞科長耳鴞屬的一種貓頭鷹,又叫短耳貓頭鷹,中等體型,體長38至40釐米,黃褐色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