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漸入佳境

2021-01-10 光明數字報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袁元)從嘉興南湖到北京天安門、從井岡山到延安,隨著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等重要時間節點的日益臨近,各種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紅色旅遊線路正在進一步升溫。

    經過7年的發展,紅色旅遊市場活躍,已成為我國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體現出其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綜合帶動作用。目前,著眼於2011—2015年的第二期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已經完成,紅色旅遊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預計到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年出行人數將突破8億人次、年均增長15%,佔國內旅遊總人次的比重提高至四分之一;綜合收入有望突破2000億元,年均增長10%;累計新增直接就業50萬人、間接就業200萬人。紅色旅遊的市場空間將大幅提升,繼續保持健康向上、可持續的發展態勢。

    未來五年,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重點,將進一步充實完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確立的100餘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同時再重點建設130個內涵豐富、品牌突出、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和較高管理服務水準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形成全面反映自1840年以來4個歷史時期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體系。同時,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也將隨之完善,以改善景區綜合環境,提高接待能力。

    紅色旅遊的社會效益和教育功能也將進一步凸顯。國家在中央基本建設投資中將繼續設立紅色旅遊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加大對規劃內中西部地區和東部革命老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各類紅色旅遊景區(點)將對大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對紅色旅遊景區(點)內納入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各級財政部門要將免費開放的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全國紅色旅遊兩期規劃綱要專家組組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中國旅遊研究院原副院長石培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著眼2004—2010年的第一期規劃重在遺址性保護,而此次則擴大了保護範圍,強調在加大保護力度的同時也需創新展示的手段,以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增強紅色旅遊的互動感、參與性。例如,對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既要按照妥善保護、科學利用原則,加強對重要文物、遺址遺蹟、紀念地、名人故居、歷史文獻的修復和保護,推進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的數位化保護和有效傳承;更需重視革命文物和文獻資料的發掘、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不斷拓展和深化紅色旅遊思想文化內涵。並通過宣講和展陳方式的創新,增強其知識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作為一種新型主題性旅遊形式,紅色旅遊的最大魅力與吸引力在於對其內涵充分、深入的挖掘。石培華介紹,在第一期規劃中首次對紅色旅遊的概念、內涵作出定義,新的五年規劃則對其時間線進行了拓展。一方面,將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及其所承載的紅色歷史、紅色精神劃歸進紅色旅遊範疇,增強了紅色旅遊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將自1840年以來,不同歷史時期的、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精神為主題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歷史文化遺存納入了紅色旅遊發展範圍,從而體現出歷史傳承性,更好地展示一百多年來中國如何從貧弱、落後走向民族解放、富強、興盛的歷史進程。

相關焦點

  • 讓紅色旅遊更出彩
    讓紅色旅遊更出彩 ——延安創建紅色旅遊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18-11-17 07:19:29 來源: 延安日報社
  • 溧水晶橋鎮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遊名片
    芮家村史館 張福敏攝「我們村綜合社將把我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等革命歷史遺址,進行深入挖掘和傳承,打造紅色旅遊名片。」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黨總支書記李其軍說。芝山村是一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美麗村落,村內有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蘇南反頑銅山戰鬥等革命歷史遺址。
  • 規範紅色旅遊景區內紅軍服著裝
    會上,九三學社陝西省委會與省級有關單位圍繞「加快推進我省紅色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協商交流時建議,要規範紅色旅遊景區紅軍服著裝。會前,九三學社陝西省委會組織教育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和社內專家,深入陝西省3個主要紅色旅遊發展地區——銅川、渭南、延安實地調研。調研組了解到,陝西以陝北革命根據地、渭北革命根據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等革命老區為依託,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南湖紅色旅遊「+」實力圈粉
    南湖景區遊人潮湧 周邊景點引人留步 南湖紅色旅遊「+」實力圈粉 發布日期:2019-07-03 08:51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七一」前後,南湖紅色旅遊遊客接待量攀高峰,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前來瞻仰紅船,聆聽「初心故事」。
  • 樂安深挖紅色資源發展旅遊產業
    (資料圖)特約記者 鄒春林 報導一條條內容豐富的紅色標語,一幅幅詼諧幽默的紅色漫畫,一首首雅俗共賞的紅色歌謠……走進樂安縣博物館的紅軍標語圖片展廳,人們仿佛被帶回到80多年前中央蘇區的崢嶸歲月裡。年逾古稀的黃大爺激動地說:「今天,我特意帶著孫子孫女來觀看紅色標語展,就是要讓孩子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 人民之選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
    近幾年,紅色旅遊極速升溫,在人們出遊旅程中成為一抹亮麗的色。隨著時代的發展,紅色旅遊的內涵更加豐富,紅色旅遊不再僅是一個簡單的旅遊產品,更成為一項文化工程,紅色旅遊地已成為中國人的精神高地,承載著塑造社會價值觀的使命。「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即將迎來祖國70華誕之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再出發。
  • 無錫紅色旅遊資源豐富卻分散 「紅色遊」線路徵集你有好點子嗎?
    無錫紅色旅遊資源豐富,如何整合好這些資源,拓展紅色旅遊空間,已成為當前我市旅遊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昨天,市文廣旅遊局聯手市檔案史志館和市旅遊業協會,向全社會徵集無錫紅色旅遊線路。「無錫留存了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故居、舊居、紀念館、陳列館,如秦邦憲故居、張聞天舊居、陸定一祖居、榮毅仁紀念館、孫冶方紀念館等,這些都是無錫紅色文化的亮點,另外一些紅色景點則是重要歷史事件的見證,如堰橋『一包三改』紀念館、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紀念館、許巷慘案紀念館等。」市檔案史志館副館長接玉松表示,無錫的紅色旅遊資源具有強大而獨特的無錫地域文化魅力。
  • 踏尋紅色景點 重溫紅色歷史——亳州重點紅色旅遊景點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踏尋紅色景點 重溫紅色歷史——亳州重點紅色旅遊景點背後的故事亳州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分布在哪些地方?每個景點裡承載的是怎樣的歷史故事?「七一」建黨節即將到來,本報記者為大家細數一下亳州的紅色旅遊景點,以供回顧歷史、緬懷先烈。
  • 紅色旅遊帶來好日子
    渡陂村黨支部書記謝新發欣喜地說:「這條路修通後,我們村就能融入湘贛紅色旅遊圈,遊客可以更加便捷地體驗從三灣到井岡山的紅色之旅。」過去,渡陂村是兩個紅色景區的邊緣地帶,偏僻的地理位置影響了村裡的經濟發展。近年來,在東部戰區機關的對口幫扶下,渡陂村基礎設施煥然一新,紅色旅遊和綠色生態產業成為全村脫貧的兩大支柱。
  • 《興國縣紅色旅遊景區設施與服務質量規範》獲批
    客家新聞網訊 卓菁 記者黃梓倩報導:近日,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獲悉,《興國縣紅色旅遊景區設施與服務質量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獲批。接下來,興國縣將從景區設施、服務質量、監督管理方面著手,提升紅色旅遊景區的管理水平,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服務質量,促進紅色旅遊業健康發展。
  • 玉門油田紅色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玉門油田紅色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20-12-22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韶山景區紅色旅遊資源 您的韶山旅遊攻略已送達
    深冬的韶山,氣溫雖低,紅色旅遊熱度絲毫不減。1月11日,暖陽下的毛澤東廣場遊人如織,天南海北的人們爭相來此瞻仰、獻花;毛澤東故居前排著長隊,五湖四海的遊客接踵而至,聆聽發生在這座農家小院的革命故事。今日韶山分外紅。
  • 貴州劍河紅色旅遊即將亮相央視
    中國旅遊新聞通訊社6月17日訊 (特約記者 龍家錦) 6月13—15日,中央電視臺二套趙彬編導一行4人到劍河採風,實地拍攝紅軍過劍河紅色旅遊專題宣傳片。拍攝組一行還就劍河錫繡、水鼓舞、酸湯魚、打屁蟲等劍河特色旅遊品牌進行拍攝。  據欄目組編導趙彬女士介紹,反映劍河紅色旅遊專題片將於6月28日晚在央視2套播出,播出時長約30分鐘,劍河旅遊資源將通過該平臺傳遍世界各地,劍河將會被更多的人知曉。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河源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構建紅色旅遊文化...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河源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構建紅色旅遊文化產業鏈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8-26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河源正在合理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旅遊文化產業鏈,把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融入到構建「客家古邑.
  •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發布(附全名單)
    發改委印發《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共有300處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進入名錄。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說,為保護好珍貴革命遺址遺蹟,有效加強紅色旅遊教育功能,在此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第一批名錄》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第二批名錄》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經典景區體系,形成名錄。
  • 打造紅色旅遊聖地綠色環保「全電景區」
    1月12日,照金紅色旅遊景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向前來回訪的國網銅川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說道,在該公司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照金紅色旅遊景區加快改造步伐,探索打造更加綠色環保的「全電景區」。近年來,國網銅川供電公司積極開展「全電景區」建設,深化實施「電能替代」,不斷提升景區電氣化水平,逐步實現電能在終端能源深度覆蓋的全電旅遊景區。
  •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2019-05-05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網        瀏覽量: 359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在汕頭市南澳縣中部,有一個純漁業村莊——山頂漁村,這裡曾是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這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
  • 首羨鎮:新時代下紅色旅遊+的新路徑探索
    聽一段紅色故事,走一走豐縣第一任縣委書記葛步海提著馬燈走過的小道,看一看抗日軍民埋伏的地道……豐縣首羨鎮散發的紅色魅力,總能讓到此的旅客不虛此行。距離豐縣縣城西北25公裡的豐縣首羨鎮,屬於湖西革命老區的中心區。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共豐縣縣委辦公地、豐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地。
  • 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與國同慶」
    多彩貴州網訊(趙小兵  李宛儒)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長假不少人選擇「與國同慶」,傳承紅軍精神,遊覽紅色路線。國慶長假期間,土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渡赤水的主戰場,自然少不了遊客的「青睞」。
  • 不可錯過的紅色印記 盤點上海熱門的紅色旅遊景點
    原標題:不可錯過的紅色印記,盤點上海熱門的紅色旅遊景點  據樂遊上海,上海是全國的「紅色之源」,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都發生在上海。這些紅色旅遊景點,你曾打卡多少個?這是一幢建於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風格的石庫門樓房,也有著石庫門特有的紅色青色紅色磚牆。這也是介紹中國共產黨誕生史跡的革命舊址紀念館。建於1952年,由「一大」會議室、中共創建史陳列室和革命史專題臨時陳列室3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