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很無知,卻那麼自信?

2021-01-10 唯晨說

文/唯晨

你身邊有喜歡吹牛的人嗎?自以為是自命不凡並且自詡若自認第二沒人能勝任第一的人。

這種人也許有一些成績和能耐,但卻有著致命的弱點,那便是缺失自知之明的智慧。

歷史上的韓信是個很牛的人物,年紀輕輕就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帶兵打仗不在話下,一舉助劉邦奪得天下,但最終卻死於吹牛自大。

韓信之死很明顯是因為功高震主,讓劉邦如鯁在喉無法高枕無憂,於是在呂后跟蕭何的合謀下,掛在長樂宮。

說起來這個事還有個成語典故叫「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說有一天劉邦問韓信:「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道:「最多能帶十萬。」然後劉邦又拋出了一個問題:「那你呢?」明眼人都能聽得出這是個送命題,不好回答,但韓信卻迷之自信地脫口而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這句話分明就是在說:你水平不如我,並且差得遠。可想而知劉邦心裡會是什麼滋味,這人還能留得嗎,必死無疑嘛。

生活中,像韓信這樣自信的人不在少數,更不可思議的是,有的人有點水平不知天高地厚,有的人沒有任何水平照樣擺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態。

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叫「達克效應」說白了就是一種認知偏差,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人越差越牛逼,越強越謙虛的現象。

由於常年坐在井底,所以認定天就只有井口那麼大,若有人告知外面有無盡的宇宙,望不到邊際的天空,定會遭到「理直氣壯」地反駁。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智者總結下來的人生經驗中有一條:不要跟沙雕爭論,因為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沙雕。

曾國藩說:「好談己長只是淺。」一個人若總是喜歡炫耀自己的長處,那麼他多半是個無知的人。

總有一些人在聽說一個話題後便自以為是地侃侃而談,表現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模樣,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源於無知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在尋找人群中的優越感。

更巧的是往往很多人對某個話題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沒有專家在場的情況下,這些迷之自信的人便會越說越自信,其他人也大體分為兩種情緒,一種由心而發地佩服,具體表現是滿臉崇拜,另一種則從心眼裡生出排斥和厭煩,所表現出來的便是給對方貼上「裝」的標籤。

通常情況下,那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只是個普普通通滿嘴跑火車的嘴炮而已。

他們甚至也會忘記自己所說過的話,畢竟說的時候沒有邏輯,全是想當然地「發揮」,可以說完全是能忽悠住一個算一個的操作,所出口的話沒有具體的意義和目的,只是單純地想要表現自己。

一個人知道的越多越不會輕易表達,因為他們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從不輕易展示自己的「學識」以免鬧出班門弄斧的笑話。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並不是因為初生牛犢比老虎兇猛,而是因為它們缺少社會的毒打,還沒見識過老虎的厲害,這才表現出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態。

自知之明之所以貴重,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準確地評價自己,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往往相差巨大,有的人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人低估自己的水平,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患有路怒症的司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駕駛水平和品德存在問題,因思想觀點不一致的兩個人發生爭吵時,亦是誰都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有問題。

認為自己是對的且理直氣壯地反駁不同觀點的人,手裡拿的不一定是標準答案,甚至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標準答案是準確的。

社會沒有公平可言,究其根本原因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個人能力良莠不齊,思想認知更是高低有分,所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公平」的標準,一旦社會標準和自己的標準對不上,定然會得出「社會不公平」的結論。

那些明明自己無知,卻莫名自信的人,腦子裡沒有太多的溝壑,他們不是故意不講理,而是在他們的認知範圍裡根本無法理解現實真理。

人若沒有自知之明會很可怕,知道自己不知道,可以多讀書去學習去提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會成為「不與傻瓜論短長」中的瓜。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是無知的人越自信?粉粉毛毛的產生原因
    「去參加音樂節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驕傲,即使他們其實並不真正了解新的內容是什麼。」這就是典型的「達克效應」,生活中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比如有的人對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聽者的我們,有些領域確實所知不多,都判斷不了他說的有幾分真假。
  • 心理學:對自己越是不自信的人,對別人要求反而越高
    社交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對自己越是不自信的人,對別人要求反而越高。或許是因為心虛,故意提高門檻,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錯覺。也許是自己無法適應別人,只有想盡辦法讓別人適應自己。就像是那些無法理解別人的人,反而要求別人理解自己。難道那些善解人意的人只能去理解別人,就不配別人來理解自己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心理的產生呢?
  •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學習心理學的人很可怕?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無知,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是心理學。他們下意識的以為心理學能夠看透別人的想法,所以說覺得可怕。這種無知的程度就好像是下面幾種場景,大家感受下:小王啊,聽說你是你是計算機專業的?來來來,幫我修個電腦。
  • 心理學家:什麼是自信?6個心理學技巧提升你的自信|建立自我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的能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心理學家:什麼是自信?6個心理學技巧提升你的自信 建立自我.mp314:51來自小麥心理自信是什麼?所以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是一種建立自信的方法。2、自我激勵我們總是在腦中進行各種對話,買衣服時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心想我自己怎麼這麼胖,這麼多贅肉,課堂上老師提問問題時心想千萬不要問到我、千萬不要問到我。這種消極的對話會時不時的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已經有很多人認為我們做不好某件事了,認為我們不夠好,那為什麼我們自己還要這麼想呢?
  • 我們比我們以為的更無知
    邁克·詹姆斯·史密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心理學研究學院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加布裡爾·巴默,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口健康研究院教授,同時也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研究員。《無知》一書,基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edX平臺上提供的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而成。
  • 心理學:提升自信,擁有氣場,內心變得強大的三個方法
    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在特定的公眾場合,一個自信的人總會表顯出強大的氣場,因為他對自己充分的肯定,對周圍的環境有著一定的預估,他們的自信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來自他的氣場,所以會不免對他心生敬意,無論他是熟悉的人還是一個陌生人。
  • 為什麼有的人會出現侵犯行為
    侵犯行為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詞,為什麼人會出現侵犯行為,為什麼有的人總喜歡嘲笑別人,有的喜歡喜歡辱罵別人,有的喜歡打架鬥毆,讓社會不平靜。用心理學如何解釋呢?當你的心理不符合別人的心理時,這時有的人用排斥別人,欺騙別人,敲詐別人,勒索別人,於是別人用消極的方法攻擊別人,導致他人受傷。在美好的世界裡,如果沒辦法消除消極的心理,就無法建立積極的心理。當別人對你不好時,人們總是喜歡反擊別人、攻擊別人和侵犯別人。
  • 從心理學角度刨析: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很乾淨,有的人家裡很髒?
    有人會問:為何有的人很愛乾淨,有的人則很邋遢?邋遢的人本身就沒有乾淨的意識還是懶的不想收拾?愛乾淨是一種本能嗎?小孩子普遍都不知道乾淨,泥土窩裡玩耍,鼻涕一大把,衣服一天就在地上擦的放光。。。而對於成年人(不知是不是所有成年人)很喜歡整潔乾淨的房間,喜歡乾淨的人,衣服上有泥土都會用手指彈掉。。。這是為什麼???社會文明約束?本能?
  • 心理學:想要自信,請逼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每個人其實都自卑,自卑可能與我們一生相隨。真正自信的人並不是沒有自卑,他們往往在於揚長避短,找到自我的優勢,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培養自己淡定從容的能力,這樣才會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如果想要告別自卑,自信,你最需要做三件事:
  • 心理學:為什麼總有人被「PUA泡學」套路?
    大家對這樣的事情都感到很痛心,但同時又會疑惑這東西到底是為什麼那麼「神奇」?竟然出現了那麼多的受害者。於是,箭頭通通指向了「PUA泡學」這幾個字。(首先,強調一下,小甜菜只是學過心理學,只是學過心理學,只是學過心理學!沒有學過PUA!總有噴子要來噴我。)因為有這麼多人在討論這件事,小甜菜本人也挺好奇的,於是去搜索了一下PUA。什麼是PUA?
  • 王者榮耀:遊戲中的心理學,玩打野的人自信,玩射手的人很悶騷!
    很多的小夥伴應該想不到心理學還能跟遊戲扯上關係。在遊戲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玩的英雄和位置,很多小夥伴在平時基本都是玩一到兩個位置的,或者經常玩中單,又或者經常玩射手。但是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平時玩的每個位置都代表著特定的心理人格。玩中單的自信,玩打野的控制欲強。
  • 為什麼有些男人那麼普通,卻能那麼自信?
    桃姐的話:看了你的講述,我本能地想起楊笠那個金句:為什麼有些男人明明那麼普通,卻能那麼自信?我就想問你一句:他一年到頭在外面,掙了多少錢拿回家,讓他產生了土皇帝的錯覺?那麼現在孩子大些了,他覺得自己有了高端的「教育意識」,回來就指手劃腳,挑三撿四,吆五喝六,仿佛你們一家都是叫花子,舉手投足全是小家子氣,不大方,不高級,而他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要從小培養孩子「貴族氣質」……看把他給能的。
  • 「你應該那麼做!」 總喜歡對別人指教可能是內心不自信的表現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喜歡對人指指點點,且好為人師,樂此不疲。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你不應該這麼做」,「你應該那樣做」,「你這樣是錯的」,「我喜歡你這樣」,「你能不這樣可以嘛?」這樣的言語,很多時候不但難以被人接受,甚至還會讓人反感。那麼,這類人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 心理學:不自信的女人才會經常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
    對於一個男人而言,女人最大的魅力莫過於自信。一個女人在自信的時候她所散發的魅力是任何時候都無法媲美的,可是大部分的女性都只會因為自己容貌是否姣好而決定自己是否有權利去自信。然而,一個女人的自信不僅僅只是由外在去決定,更是你由內之外而展現出來的氣息和修養。恕我直言,一個女人最醜態的樣子就是在面對別人的時候你遠都是一副自備、低人一等的樣子,這無疑就給了別人小瞧你的潛意識。
  • 星座專家為什麼那麼「準」?原來都是心理學的功勞
    星座專家為什麼那麼「準」?原來都是心理學的功勞 video 為什麼星座專家那麼神準
  • 心理學:這五個方法能有效提升你的氣場,讓你越來越自信
    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氣場,氣場可以是吸引力,也是魔力,它使得人們的目光總是被你吸引,不論你在做什麼,都能讓你受人關注。只是每個人氣場有強弱之分,氣場的強與弱也代表了一個人自信與否,氣場強的人往往更自信,也更能實現自己夢想與目標,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和大家分享下五個有效方法:
  • 心理學:你之所以現在缺乏自信,是因為在童年階段沒形成獨立人格
    在心理學當中,這被稱為「被發問恐懼」。 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個體缺乏對於自己的自信心,而一個獨立的人格是形成自信性格的基礎。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思考一下。 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經濟水平比較出眾,可謂是「年輕有為」。
  • 心理學:知乎3萬贊,一個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
    知乎上有一個100多萬人關注的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1. 走路很慢,低頭,遇人就縮在路裡邊;2. 說話聲音很小;3. 不敢看人的臉;4. 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5.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6.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7. 害怕被人反問;8. 從來不或者很少拒絕別人;9.
  • 孩子極度不自信該怎麼辦?心理學:學透這3件事,可徹底擺脫
    我一開始不明白,內向和外向沒有好壞之處,為什麼偏偏讓一個內向的人,去變得外向?這本身,就是對內向人群的一種歧視。直到很久之後我才想清楚,她不是內向,而是極度不自信的孤僻。內向和孤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經常被人混淆。內向的人群是有堅定的想法,他們知道在做什麼,是不善於表達,不愛說話。而孤僻則是不願和人交往,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家長應該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內向還是孤僻。
  • 心理學:你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在於,無法區分自信、自負和自卑
    文丨話印主筆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下印記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總會有一些人喜歡指點江山,而且各種各樣的說辭和態度非常的讓人不喜歡,給人一種非常自負的感覺。不過在當事人看來,他卻有一種非常自信的感官。覺得自己處處都非常的優秀,比別人強。而這種自負很有可能會毀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