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什麼是自信?6個心理學技巧提升你的自信|建立自我

2021-01-11 小麥心理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的能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心理學家:什麼是自信?6個心理學技巧提升你的自信 建立自我.mp3

14:51

來自小麥心理

自信是什麼?

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談起的一個概念,而在心理學中,與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關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麼技能,而是個體用其擁有的技能能夠做些什麼。庫伯史密斯認為自信是個體做出、並經常 保持的對自己的評價,說明個體在何種程度上認為自己能幹、重要和有價值;表達了一種對自己讚許或不讚許的態度,顯現了對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價值的信心(Cooppersmith S,1967)。

自信並不是對什麼都自信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的能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但並不是說自信的人就對什麼都自信,一個40多歲的人,就算再自信也不會說自己跑得過劉翔、博爾特。如果說了,這不是自信,而是瘋子。所以自信是限定在特定的領域中的。20世紀80年代蓋洛普調查報告對自信的報告結論是:1、對所要做的事情有詳盡的了解和準備;2、不斷成功的經驗形成的心理優勢。

自信的好處

自信有很多好處,它能讓我們處事更加從容,寵辱不驚。

1、不與傻瓜論短長

這一點說的是,如果你足夠有自信,足夠相信自己,面對別人的詆毀或攻擊性言論時,更能夠泰然處之、一笑置之。譬如說你是一顆蘋果,傻瓜說你就是只豬,你可以保持淡定。因為你知道自己是顆蘋果,你知道自己作為蘋果的價值。但如果你是不自信的,就會容易被誤導,明明是一顆蘋果,別人誇你是珍珠、是鑽石,也會相信,或者是別人說你只是一顆壞掉的橘子,也會相信,這就是對自己認識不清。

2、適應能力強

自信會給人帶來能量,能更好的適應環境,知道自己可以勝任某個工作,就會發揮穩定、順利完成;知道自己還不能夠勝任,就不吹噓,而是默默積蓄能量,提升自己。

3、增強安全感

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會帶來安全感的缺失。但是自信能夠增強安全感,因為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事情掌握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減少慌張感。

4、減少焦慮

焦慮會讓人神經緊張,消減能量。而自信是個體積蓄起來的向上的能量,會減少在不確定性中的緊張和焦慮。因為自信是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是一種預測性的判斷,而焦慮多半來自對未知的恐懼和對失敗的恐慌。

提升自信的六大技巧

自信是一項技能,當你不夠自信的時候,一切都沒戲。作為一項技能,自信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1、重複重複再重複

球員守門,剛開始接不住球,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重複練習,對著牆壁不斷的練習接球,漸漸地掌握了接球的姿勢,就會越來越嫻熟的運用技術來接球。很多人期待自己擁有自信,但只有在這個技能或者任務爛熟於心的情況下才會奏效。比如說你要準備一段演講,如何能增強自己的信心,讓自己看起來充滿自信呢?重複,就是不斷的重複,一遍遍的練習,讓你準備的更加充分,也會避免緊張帶來的焦慮。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有多少人能夠在第一次失敗的時候就振作起來,有多少人能夠在面對瓶頸時堅持下去。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為了製造出白熾燈,試驗了一千次、一萬次,包括《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羅琳,給許多雜誌寄過哈利波特,被拒絕了12次,可能對於我們來說,被拒絕一次兩次可以接受,六次七次也能接受,但是被拒絕十二次,也許就放棄了。但恰恰就在於不斷的對失敗說不。重複也許不是萬能的,答案或許只是堅持下去,因為我們都在重複一些事情,但很少有人能一直堅持下去。所以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是一種建立自信的方法。

2、自我激勵

我們總是在腦中進行各種對話,買衣服時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心想我自己怎麼這麼胖,這麼多贅肉,課堂上老師提問問題時心想千萬不要問到我、千萬不要問到我。這種消極的對話會時不時的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已經有很多人認為我們做不好某件事了,認為我們不夠好,那為什麼我們自己還要這麼想呢?我們都知道,意識影響行為,那為什麼還要貶低自己呢?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認知,需要知道:我就是我自己的主宰。如果自己不對自己說,那誰又會來告訴你呢?

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評價,對自己作全面正確 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長處,多想想成功的經歷,並且不斷進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勵:「我一定會成功的」,「人家能幹的,我也能幹是,也不比他們差」。

3、遠離那些拖你後腿的人

自信的提升很多時候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你周圍都是陽光、樂觀、自信的人,每天在這種氛圍中,受其影響,你也會變得自信大方;反之,如果你周圍的人是負面的、不自信的,而且會把這種負能量傳遞給你,那麼同樣的,你會受到影響而也變得意志消沉。所以適當性的遠離這些拖你後腿的人,遠離這些總給你帶來負能量的人。消極的人隨處可見,有的消極的人心腸極好,你請TA幫忙,TA會很樂意幫助你,但這並不能彌補其身上尖酸刻薄、吹毛求疵的毛病,TA們自己是消極的,也會把別人拖下水,自己沒什麼作為,所以想讓別人也一事無成。要警惕身邊的這種人,不要講TA們的否定放在心上,反而要證明自己一定能夠辦得到。

有意識地選擇與那些性格開朗、樂觀、熱情、善良、尊重和關心別人的人進行交往。在交往過程 中,你的注意力會被他人所吸引,會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跳出個人心理活動的小圈子,心情也會變得開朗起來,同時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有意識的比較,可以正確認識自己,調整自我評價,提高自信心。

4、給自己寫自誇信

提升自信還有個行之有效的技巧就是:給自己寫自誇信。許多人在遇到困難之後容易否定自己,並且過分誇大了自己的失意,而忘記了自己的優點與長處。所以,你可以給自己列一張清單或者列表之類的,最好貼在鏡子旁邊,這樣每天照鏡子的時候就能夠看到了。可以寫上諸如此類的話語:恭喜你取得了自己的博士學位,恭喜你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等等。寫一些讓你真正感覺到驕傲的東西。當你的人生中遇到一些令你感到挫折的事情時,拿出你的自誇表一遍一遍的讀,這會幫你度過低潮期。記住這一點,不要再自我貶低了。

5、自我約束

一個自信的人一定是自律的,能夠約束自己。自信其實是源於對自己的信任。今天對自己說不玩手機了,我要早點睡,結果又刷微博刷到兩點鐘,明天再開始早起吧。今天對自己說我要減肥,不吃晚餐,結果朋友帶的披薩你一口都沒少吃,吃完了想著「不吃飽怎麼又力氣減肥呢?明天再減吧。」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抵住各種誘惑,自己答應自己的事情做不到,也就是不自信。一個小念頭就是在消耗你的自信,要睡覺時刷一下微博,就一分鐘,這就是消耗自信的小念頭。如果能夠控制這個小念頭,就是自信的積累。早上要早起鍛鍊,被我這麼暖和,再睡一會吧,轉念一想,不行,說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

《老子》裡說「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前一句說的是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輕易許諾,許下了就要認真踐行,不要失去了信義。放到生活中,如果我們對於自己許下的諾言輕易違背,就是對自己失去了信義,就會漸漸損耗掉自己的自信。後一句話說的是把一件事形容的很容易的話,真正做起來就會有更多的麻煩,這告訴我們不要輕視我們所遇到的事情,否則就會在做事情的時候缺乏後勁和必要的準備而失敗。

自律要基於自己內心的自律,方可培養自信。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認為早上在被窩兒多睡一會沒什麼問題,那早起、晚起對你的自信來說又會有什麼影響呢?而假如你有過一個念頭,「早起很重要」,卻因為被窩兒暖和,而用「早起一會、晚起一會沒什麼影響」來說服自己多睡一會,這就是自欺欺人了,會透支你心中的力量,消減你的自信。

6、敢於當眾發表自己的見解

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只是因為他們缺少信心。在會議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麼也不說。而且,其它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麼無知。然後給自己找一個看似說得過去的理由: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當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發言時,他們就會愈來愈喪失自信。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儘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發言,良性循環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所以無論是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最好每次都要主動發言。評論、建議或提問都可以,不要等到最後才發言。不要擔心你會顯得很愚蠢,因為總會有人同意你的見解。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發表你的見解。其實只要經過深思熟慮,發表的意見大多都是有價值的。

自信是一項技能,是可以培養的。

References:

Cooppersmith S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Freeman,1967

相關焦點

  • 自信來自對自我的滿意,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請培育三個行為習慣
    如何變得自信,請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三個行為習慣,這是自信的源泉和動力。01第一個行為習慣:驅除負面思維,正確評價自己許多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對自己不夠了解。比如有些人認為自己很醜,還有些人認為自己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考上大學。
  • 心理健康: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提升自信,自信的交流
    方法1提升自信1.將自己的優勢記錄下來。不要將旁人的意見太當回事。心存疑慮,將自身價值建立在旁人言行上的人,更容易被旁人的意見所左右。當你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時,旁人粗魯的舉止和負面的意見就很難影響到你的心智。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和驕傲遠比在意他人的意見重要。將自己的能力和特質記錄在冊,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
  • 積極心理學:13種建立自信的方法,讓你遇見最好的自己!
    自信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幫助,比如面對面試官的時候,工作提案的時候,面對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自信的你往往會更從容的面對這些事情。雖然影響自信的許多因素你無法控制,但有許多事情你可以有意識地建立自信,可以一點點的慢慢改變,建立自己的自信。往往一個自信的人也會覺得自己更加快樂,並且更有吸引力。
  • 心理學家:內向的人缺乏自信?那是你沒發現他們身上很珍貴的一點
    贅述了這麼多,只希望表達出一個觀點:無論性格如何,態度怎樣,都不能決定自信心的建立與維護。所以,自信心與性格,不存在直接的關係,而是外傾性格的人善於用言語與行為來建立自己在別人面前的自信。自信心為何物自信心,拆分開來去解釋,意為自我意識是信任自身有能力去完成一項事物的心理特徵。
  • 心理學:這五個方法能有效提升你的氣場,讓你越來越自信
    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氣場,氣場可以是吸引力,也是魔力,它使得人們的目光總是被你吸引,不論你在做什麼,都能讓你受人關注。只是每個人氣場有強弱之分,氣場的強與弱也代表了一個人自信與否,氣場強的人往往更自信,也更能實現自己夢想與目標,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和大家分享下五個有效方法:
  • 如何自信?培養自信的6個技巧
    你要考慮其他人的權利,不要傷害其他人,另一方面侵略性的行為過於大膽,不加考慮的就會有粗口和語言暴力,甚至武力的傾向。讓我們來做個測試假設你的老闆不同意,或者你對老闆如何看待你感到不滿意,那麼在這個情況下你有三個選擇,你會選擇哪個?保持被動感受到受傷什麼也不說,這會使你沮喪憤怒,產生怨恨,並且傷害你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
  • 自信真的蠻難的,但我還是想告訴你「怎麼提升自信」
    ,我確實什麼都不行啊但自信並不是靠大成就來支撐的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去問了我的閨蜜「你自信嗎?」「自我效能」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是指一個人在特定情景中從事某種行為並取得預期結果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有些同學明明做成功了很多事情,但仍然處在一個不自信的狀態這是因為自我效能感低,無法從成功的經歷中找到足夠的自我認同感
  • 心理學家御用的三個提升自信的方法
    自信是每個人在走向成功的助力器,自信心足則內心強大,內心強大則戰勝困難的能力就強,經常和困難打勝仗,離屬於自己成功或成就也就不遠了。當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你優秀,但是還會有人比你更加優秀。
  • 《自信的陷阱》:「沒自信」有救嗎?三步有效行動,建立持久自信
    《自信的陷阱》是繼《幸福的陷阱》之後的又一力作。本書以ACT為內核,打破對自信、自尊、成功等觀念的認知謬誤,穿越恐懼、焦慮、消極想法等心理迷霧,給出了一系列如何通過有效行動來建立持久自信的技巧。對於缺乏自信的人來說,這些技巧猶如一把把鑰匙,開啟了一扇扇困惑的大門。本文就從「真正的自信是什麼、我們為什麼缺乏自信、如何建立持久的自信」三個方面來找出這些鑰匙。
  • 史上最全的提升自信的方法集,讓我們認清自信的本質,建議收藏!
    文末有終極提升自信的方法!希望大家能用心看到最後,感謝!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自信是什麼心理學上的自信對應的是人的自信心,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景的能力的估價,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這是一種完全內在的東西,而且誰也幫不了,只能通過自己獲得。它是人不斷嘗試並獲得成功後從內心展現出來的一種心理姿態。
  • 一個人不自信的根源是什麼?
    明明早已準備好的方案,當領導要求發言時,卻遲遲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遇見自己喜歡或欽佩的人,卻不敢上前主動介紹自己,終於在猶豫不決中錯失了機會……如何擺脫這種狀態,開啟自信滿滿的每一天? 首先要弄明白不自信的原因是什麼,以便對症下藥。
  • 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的6個小方法
    但如果自卑真的影響到你的社會活動,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卑的影響因素。1、先天因素。比如長相、聲音、智商等的先天缺陷會引起自卑。2、所處環境的社會壓力。當學業壓力或工作壓力比較大,或者他人對待你的態度和行為不友善時,個人會對自己的能力和表現產生質疑,過度反思從而產生自卑情緒。3、個人對於挑戰、選擇、冒險時的想法。
  • 讓你變得更加自信的10個簡單技巧
    當你在面試的時候,進行社交的時候,你是否取得了成功?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更加自信,我們成功的機會會更大,我們也能更好的生活。自信並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擁有的,它需要通過後天努力和開發。所以擼哥這一回,收集了關於如何增強自信心的幾個最佳心理學家提示。
  • 心理學:提升自信,擁有氣場,內心變得強大的三個方法
    肯定自己,不卑不亢,將自信的判別權交個自己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自我的評價,簡言之就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不總是那麼真實,跟其他的感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可是我們總是會拿別人的標準去給自己的感覺下定義。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拱手讓與別人,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肯定不願意去做,可是不知不覺中,在對待自信與否這樣關乎自己內心安寧的事,交予別人。
  • 如何提升自信?3個實用方法,讓你成為更自信的人!
    你是自信的人麼?你的自信心主要來自哪些事?你的自信是在日益增長還是被日益消耗?自信心是對自我力量的認可和確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一種強大動力,也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有力保證它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 如何提升自信:四個實用方法,破除你的自卑,讓你變得越來越自信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信是很重要的。自信能讓我們保持良好的感覺,而自信的人,無論是求職還是戀愛亦或是交友都會比別人順利許多。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自信是講究方法的,如果我們能破除內在自卑的限制,亦或是懂得適當的舉措,我們就能徹底告別自卑,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
  • 怎樣建立孩子自信?這7個方法,家長至少要掌握6個
    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佳的「養料」,會「滋潤」孩子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不論怎麼看,孩子有自信終究不是一件壞事,但許多孩子的內心還是缺少自信的,更多的的是自卑,所以家長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對孩子來說不論是當下學習,還是未來邁入社會與人交際都非常有幫助。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孩子建立自信呢?
  • 如何建立自信心建立自信心的5個小方法
    如何建立自信心?你心裡想什麼就會成為什麼,徵服畏懼,徵服自卑。建立自信心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為止。今天告訴你5種如何建立自信心的方法。第一,挑前面的位置坐。你是否注意到,無論在學校的禮堂還是在教室裡或者任何的學習中,後面座位是怎麼先被坐滿的嗎?大部分佔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會太顯眼,而他們怕受到人們的注意,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坐在前面能夠建立自信心,把它當作一種自我突破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儘量往前坐,然後坐在前面會比較顯眼的地方,刻意的去鍛鍊自己,挑戰自己。第二,練習正視別人。
  • 心理學:你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在於,無法區分自信、自負和自卑
    因此,無論自卑自信還是自負,我們要用一個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它,而不是以主觀的意願去評論,否則你也就成了一個所謂的自負的人。首先我們來區分一下自信,自卑與自負其實想要區分這三種心理狀態非常的簡單,我們只需要用自尊的視角來做一部分析,就可以找出各種心理狀態發生的合適的理由,而且提出可信的提升自信的通道。
  • 心理學:知乎3萬贊,一個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
    知乎上有一個100多萬人關注的問題,「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1. 走路很慢,低頭,遇人就縮在路裡邊;2. 說話聲音很小;3. 不敢看人的臉;4. 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5.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6. 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7. 害怕被人反問;8. 從來不或者很少拒絕別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