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類最密切的哺乳動物》第一章 哺乳動物的基本知識(2)

2020-12-05 齊魯網

  哺乳動物心臟左、右兩室完全分開,左心室將鮮血通過左動脈傳輸至身體各部;腦顱擴大,腦容量增加;中耳具有3塊聽骨;下頜由 1塊齒骨構成,與頭骨為齒—鱗骨關節式;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和頰齒;7個頸椎,第1、2頸椎分化為環椎和樞椎。哺乳動物是動物界 進化地位最高的自然類群,除南、北極中心和個別島嶼外,幾乎遍布全球,現存約19目、123科、1042屬、4237種。中國有11目,都是胎 盤類。

  全世界現存的4000多種哺乳動物,包括食肉動物(如虎)、食草動物(如兔)、既食肉又食草的雜食動物(如熊)。牛、羊、馬等 家畜和貓、狗、天竺鼠等寵物也是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分布廣泛,遍及全球,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我們人類也是哺乳動物,是動物界 最高級的生物。

  2.哺乳動物的發展變化

  據研究,最早的哺乳動物化石是在中國發現的吳氏巨顱獸化石,吳氏巨顱獸生活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哺乳動物(尤其是早期的哺乳 動物)與爬行動物非常重要的區別在於其牙齒。爬行動物的牙齒都是一樣的,同一個動物的牙齒沒有區別,而哺乳動物的牙齒在它們頜 中的部位不同。此外,爬行動物的牙齒不斷更新,哺乳動物的牙齒除乳牙外不再更新。在動物界中只有哺乳動物耳中有3塊骨頭,它們是 由爬行動物的2塊頜骨進化而來的。

  到第三紀為止,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很小。在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佔據了許多生存環境。到第四紀,哺乳動物已經成為陸地上佔支配 地位的動物了。

  在哺乳動物的進化發展過程中,在環境條件趨於極端化時,它們的適應能力調整十分明顯。例如,在荒漠環境中,駱駝和跳鼠都有 許多保持水分的適應:減少尿液中的水分含量,不把水分用於調節體溫,充分利用分解食物產生的水進行穴居或夜行等。極地環境的北 極狐等都具有十分保暖的毛皮。

  在運動方面,原始哺乳動物的五趾型四肢適於在地面行走,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衍生出許多特殊類型。如在水中生活的鯨類和海 牛類的後肢退化,前肢演變為鰭狀;適應飛翔生活的翼手類的指骨延長,指和四肢間發展了翼膜;在地下生活的鼴鼠類的前肢呈鏟形; 在開闊草原奔跑的有蹄類的四肢趾端具有蹄,為了減輕四肢的重量,巨大的肌肉位於臀部;樹棲的獸類或是具有銳爪便於在樹幹上攀爬 ,或是具有長指(趾)便於抓握樹枝,還有極為特殊的適應樹棲運動的獸類,如南美熱帶森林中的樹懶,其趾端具有巨大的鉤狀爪,用以 在樹上攀爬和懸掛。

  在食性方面,原始哺乳動物主要是以昆蟲為食的雜食動物,後來,為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逐漸演變。雜食者,以動物和植物為食 ;草食者以植物為食;肉食者以動物為食。每一類又可細分為許多類型。草食動物牙齒和咬肌發生了許多變化;嚙齒類和爬行類發展了 可終生生長的鑿形門齒,以適應齧咬粗硬的樹皮、堅果等;牛科和鹿科動物的上門齒消失,代之以厚的皮膚墊,以適應扯斷草莖。犬齒 在草食獸類中常常消失,而頰齒則擴大成為有效的研磨結構。肉食獸類與草食獸類相反,有著十分發達的犬齒,便於刺穿捕獲物。肉食 獸類的臼齒數傾向減退,由第4上前臼齒和第1下臼齒構成的裂齒是適於撕咬的工具。最特別的是各種食蟻獸類,如穿山甲、食蟻獸、土 豚、針鼴、袋食蟻獸等,它們由於生活方式上的趨同,牙齒都極端退化,而發展了適於舔食蟻類的長而富有黏液的舌。

  第二節  哺乳動物的基本特徵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哺乳動物具備了許多獨特特徵,因而在進 化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下面逐一介紹他們的特徵:

  1.皮膚

  哺乳動物的皮膚緻密,結構完善,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皮膚能控制體溫,還有良好的抗透水性和敏銳的感覺功能。為適應於多變 的外界條件,哺乳動物皮膚的質地、顏色、氣味、溫度等能與環境條件相協調。哺乳動物皮膚的主要特點為:(1)皮膚的結構完善。哺 乳動物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的表層為角質層,表皮的深層為活細胞組成的生發層。表皮有許多衍生物,如各種腺體、毛、角 、爪、甲、蹄。真皮發達,由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的結締組織構成,兩種纖維交錯排列,其間分布有各種結締組織細胞、感受器官、運 動神經末梢及血管、淋巴等。在真皮下有發達的蜂窩組織,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在此儲藏有豐富的脂肪,故又稱為皮下脂肪細胞層。(2) 皮膚的衍生物多樣。哺乳動物的皮膚衍生物,包括皮膚腺、毛、角、爪、甲、蹄等。

  乳腺為哺乳類所特有的腺體,它能分泌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乳汁,以哺育幼仔。乳腺是一種由管狀腺和泡狀腺組成的複合腺體,通 常開口於突出的乳頭上。乳頭分真乳頭和假乳頭兩種類型,真乳頭有1個或幾個導管直接向外開口。假乳頭的乳腺管開口於乳頭基部腔內 ,再由總的管道通過乳頭向外開口。乳頭的數目隨種類而異,從2~19個不等,常與產仔數有關。低等哺乳動物單孔類不具有乳頭,乳腺 分泌的乳汁沿毛孔流出,幼仔直接舐吸。沒有嘴唇的哺乳動物如鯨,其乳腺區有肌肉,能自動將乳汁壓入幼鯨口腔。

  另一種皮膚腺為汗腺,是一種管狀腺,它的主要機能是蒸發散熱及排除部分代謝廢物。體表的水分蒸發散熱即出汗,是哺乳動物調 節體溫的一種重要方式,而一些汗腺不發達的種類主要靠口腔、舌和鼻表面蒸發來散熱。

  皮脂腺為泡狀腺,開口於毛囊基部,為全漿分泌腺。其分泌物含油,有潤滑毛和皮膚的作用,也是一種重要的外激素源。氣味腺為 汗腺或皮脂腺的衍生物,主要功能是標記領域、傳遞信息,有的還具有自衛保護的作用。氣味腺有數十種,如麝香腺、肛腺、腹腺、側 腺、背腺、包皮腺等。氣味腺的出現及發達程度,通常是與哺乳類以嗅覺作為主要獵食方式相聯繫的,而以視覺作為主要定位器的類群 其嗅覺及氣味腺均明顯退化。

  2.毛

  毛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結構,為表皮角化的產物。毛由毛幹及毛根組成。毛幹是由皮質部和髓質部構成。毛根著生於毛囊裡,外被 毛鞘,末端膨大呈球狀稱毛球,其基部為真皮構成的毛乳頭,內有豐富的血管,可輸送毛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在毛囊內有皮脂腺的 開口,可分泌油脂,潤滑毛、皮。毛囊基部還有豎毛肌附著,收縮時可使毛直立,有助於體溫調節。按毛的形態結構,可將毛劃分為長 而堅韌並有一定毛向的針毛(刺毛)。哺乳類體外的被毛常形成毛被,主要機能是絕熱、保溫。水生哺乳動物基本上無毛的種類如鯨, 有發達的皮下脂肪以保持體溫的恆定。毛常受磨損和退色,通常每年有一兩次周期性換毛,一般夏毛短而稀,絕熱力差,冬毛長而密, 保溫性能好。陸棲哺乳動物的毛色與其生活環境的顏色常保持一致,通常森林或濃密植被下層的哺乳動物毛呈暗色,開闊地區的呈灰色 ,沙漠地區多呈沙黃色。

  3.角

  角是哺乳動物頭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產物。表皮產生角質角,如牛、羊的角質鞘及犀的表皮角,真皮形成骨質角,如鹿角。哺乳類 的角可分為洞角、實角、叉角羚角、長頸鹿角、表皮角五種類型。

  洞角由骨心和角質鞘組成,角質鞘習慣稱為角,成雙著生在額骨上,終生不更換,有不斷增長的趨勢。洞角為牛科動物所特有。

  實角為分叉的骨質角,無角鞘。新生角在骨心上有嫩皮,通稱為茸角,如鹿茸。角長成後,茸皮逐漸老化、脫落,最後僅保留分叉 的骨質角,如鹿角。鹿角每年周期性脫落和重新生長,這是鹿科動物的特徵。除少數兩性具有角(如馴鹿)或不具有角(如麝、獐)之 外,一般僅雄性具有角。

  叉角羚角是介於洞角與鹿角之間的一種角型。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有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狀角鞘在每年生殖期後脫 換,骨心不脫落。這種角型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而雌性叉角羚僅有短小的角心而無角鞘。

  長頸鹿角由皮膚和骨所構成,骨心上的皮膚與身體其他部分的皮膚幾乎沒有差別。

  表皮角完全由表皮角質層的毛狀角質纖維所組成,無骨質成分,為犀科所特有。角的著生位置特殊,在鼻骨正中。而雙角種類的兩 角呈前後排列,前角生在鼻部,后角生長在頷部。

  4.骨骼

  哺乳動物的骨骼系統發達,其支持、保護和運動的功能完善,主要由中軸骨骼和附肢骨骼兩大部分組成。其結構和功能主要的特點 是:頭骨有較大的特化,具有兩個枕骨踝,下頜由單一齒骨構成,牙齒異型;脊柱分區明顯,結構堅實而靈活,頸椎7枚;四肢下移至腹 面,出現肘和膝,將軀體撐起,以適應陸上快速運動。

  由於哺乳類的腦、感官的發達以及口腔咀嚼的產生,因此顱骨相當大。顱腔由額骨、頂骨、枕骨、蝶骨、篩骨、鱗骨、鼓骨等構成 ,其中枕骨、蝶骨、篩骨等均由多數骨塊癒合而成。骨塊的減少和癒合使頭骨堅而輕,是哺乳類的一個明顯特徵。腦位於顱腔內,以顱 骨後方的枕骨大孔與脊髓連接。枕骨大孔兩側各有一枕踝與第一頸椎相關節。

  哺乳動物的脊柱由一系列椎骨組成,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五部分。頸椎骨通常為7枚,只有少數種類為6枚(如海 牛)或8~10枚(如三趾樹獺),絕大多數的哺乳類不論頸的長短(如長頸鹿和刺蝟)都是7枚頸椎。第1個頸椎稱寰椎,第2個頸椎稱樞 椎。寰椎呈環狀,前面形成一對關節面與枕踝相關節。樞椎椎體前端形成齒突伸入寰椎的椎孔,賦予頭部能靈活轉向的能力。胸椎常為 13枚左右,各胸椎與肋骨相連結,並與肋骨和胸骨共同構成胸廓;胸骨分節,有飛翔能力的蝙蝠和以地下掘穴生活的鼴鼠等哺乳動物, 有與鳥類相類似的龍骨突起。

  5.神經系統

  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神經系統。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主要表現在大腦和小腦體積增大,發展了新腦 皮,腦表面形成了複雜皺褶(溝和回),大大增加了新腦皮的表面積。

  新腦皮是由側腦室外壁的神經物質生長而成,並包圍著初生腦皮層(原腦皮)。原腦皮的殘餘稱為海馬,在側腦室內,仍為嗅覺中 樞。大腦皮層由發達的新腦皮層構成,它接受來自全身的各種感覺器傳來的信息,通過分析綜合,並根據已建立的神經聯繫而產生相應 反映。左右大腦半球通過許多神經纖維互相聯絡。神經纖維所構成的通路稱胼胝體,是哺乳動物(有胎盤類)特有的結構。

  間腦被大腦半球所覆蓋,其上有松果體,為內分泌體,哺乳類的松果體趨於縮小。在間腦腹面發出的視神經,形成交叉,我們稱為 視神經交叉,其後以一柄與腦下垂體相連。間腦腔又稱為第三腦室,十分發達。間腦壁內的神經結構主要有背方的丘腦。丘腦是低級中 樞與大腦皮層分析器之間的中間站,來自全身的感覺衝動均集中在此處,經間腦灰質換一神經原再入大腦皮層。腹面的丘腦下部是植物 神經活動中樞,與內臟活動的協調有密切關係,也是體溫的調節中樞。

  哺乳動物的中腦不發達,體積甚小,中腦腔狹窄呈一管,稱中腦導水管,與第三、第四腦室交通。中腦背方具有四疊體,前面一對 為視覺反射中樞,後面一對為聽覺反射循環、汗腺分泌以及各種防禦反射。延腦的背面有第四腦室。

  第三節  哺乳動物的分類和分布

  1.哺乳動物的分類

  眾所周知,哺乳動物形形色色,但哺乳動物綱可分為原獸亞綱和獸亞綱兩個亞綱。原獸亞綱包括現存的單孔目和眾多的早期哺乳動 物。其中單孔目為卵生,這個亞綱的史前成員可能也是卵生。原獸亞綱也常被分成三個不同的亞綱,其中單孔目保留在原獸亞綱,一些 最早期的哺乳動物被列為始獸亞綱,而多瘤齒獸類被單列為異獸亞綱。獸亞綱是胎生的哺乳動物,包括現存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及一些 早期的哺乳動物。現存的獸亞綱可分為後獸下綱和真獸下綱,後獸下綱即有袋類,可能獸亞綱的其他早期成員也具有類似有袋類的特徵 ;真獸下綱即有胎盤類,是自新生代以來在大多數地區佔統治地位的動物。哺乳動物的現存種類在脊椎動物中算是比較少的,平常也不 如鳥類等容易見到,但是地位非常重要,佔據著食物鏈的各個環節。從初級消費直到食物鏈頂端,其體型和習性的差別之大沒有其他現 存動物可以相比,而有些哺乳動物僅一個種類就可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哺乳動物雖然在海洋和天空並未佔據優勢,但卻是海洋和天 空中不可忽視的成分。哺乳動物的這種多方面的發展,除了中生代的爬行動物以外,還沒有其他動物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哺乳動物的史 前種類比現存類型更具多樣性。

  2.哺乳動物的分布

  哺乳動物五花八門,分布很廣,根據其區系特徵,全世界被劃分為7個動物地理界:古北界、新北界、新熱帶界、衣索比亞界、東 洋界、大洋洲界、南極界。各地理界均有自己獨特的獸類區系,包括特有的目、科、屬、種和亞種。世界各動物地理界之間的獸類區系 從北向南差異越來越大。在古北界和新北界的北部,有許多共同的種,只有亞種的差異;南部開始有不同的種、屬;再向南,各地理界 之間則有不同的科、目。中國地跨古北、東洋兩界。北方屬古北界,哺乳綱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 方屬東洋界,代表科有長臂猿科、懶猴科、大熊貓科、靈貓科、鼷鹿科、穿山甲科、狐蝠科、象科、豬尾鼠科、竹鼠科等。

  第四節  我國的哺乳動物資源

  我國具有多種氣候條件,從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到熱帶,以及西部高原的東原帶,植被隨氣候條件相應變化,動物生活 的外界環境極為多樣,因而,動物種類非常豐富,是個哺乳動物大國,特產種類也比較多。世界現有哺乳動物4000多種,而我國就有430 多種,約佔全球種類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下面是對我國哺乳動物資源的簡單介紹:

  我國東北鄰近俄羅斯、朝鮮、日本的附近分布的哺乳動物種類有鼠兔科的鼠兔、紫貂、原唇、花鼠、大林姬鼠、狹顱田鼠、長尾黃 鼠以及缺鼠鼴、東北兔、東北鼢鼠、沼地田鼠等。

  南抵秦嶺——淮河、西起西傾山、東臨黃海和渤海的華北區,包括西部黃土高原、北部的冀熱山地及東部的黃淮平原。氣候屬溫帶 ,冬寒夏熱。屬本區特有或主要分布在本區的種類為大倉鼠、棕色田鼠、林蝟和麝鼴等少數種類。本地區的主要特點是南北耐溼動物在 本區互相滲透,主要哺乳動物有獼猴和果子狸、黃喉貂等。橫貫歐亞大陸溼潤地帶的種類如狍、斑羚羊、花鼠、北方田鼠、大倉鼠、長 尾倉鼠等在本區也有分布。黃淮平原為開闊的農耕區,動物種類貧乏,主要為幾種倉鼠、中華鼢鼠、刺蝟、麝鼴等。

  內蒙古和鄂爾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裡木、柴達木、準噶爾等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區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屬荒漠和草 原地帶,主要有黃羊、達烏爾鼠兔、達烏爾黃鼠、小毛足鼠、草原鼢鼠、長爪沙鼠、草原田鼠、草原旱獺等動物。西部荒漠地區屬於典 型的荒漠種類,與蒙古接壤的礫質和砂質戈壁地帶分布了如栓柳沙鼠、短耳沙鼠、紅尾沙鼠、大沙鼠、子午沙鼠、五趾心顱跳鼠、三趾 心顱跳鼠、肥尾心顱跳鼠、長耳跳鼠、五趾跳鼠、小五跳鼠、巨泡五趾跳鼠、羽尾跳鼠、三趾跳鼠、小耳跳鼠等典型荒漠種類,食肉類 廣布種類中有虎鼬、漠貓、兔猻和沙狐。有蹄類有野生雙峰駝、野驢以及幾種羚羊,為本區代表種類。天山山地森林種類有馬鹿、狍等 。

  青藏高原地區動物貧乏,主要種類為野犛牛、藏羚、野驢等。青海西藏地區,自然條件垂直變化比較明顯,氣候隨海拔降低而較溫 暖。高山帶以下主要是草原環境。東南部有高山針葉林,動物區系中包括出現在針葉林或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的種類,如白唇鹿、馬躊 、松田鼠、馬鹿。其中狹顱鼠兔、川西鼠兔、木裡鼠兔只在本區出現。其他的種類如大耳鼠兔、藏鼠兔、間顱鼠兔、紅耳鼠兔、黑唇鼠 兔和灰鼠兔等在其他區域有一定程度的擴展。這個地帶為現代鼠兔最繁盛的中心。雪豹、白鹿、藏狐、藏原羚、巖羊、盤羊、喜馬拉雅 旱獺、藏蒼鼠等也為廣泛分布的種類。

  西南區包括四川兩部,以及昌都地區東部。北起青海、甘肅南緣,南抵雲南北部,即橫斷山脈部分,西至喜馬拉雅的南坡針葉林帶 以下的山地。境內布滿高山峽谷,地形起伏大,自然條件的垂直差異顯著,因而本地區動物也以明顯垂直變化為特徵。大熊貓和小熊貓 為本地區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大熊貓科為我國特有,大熊貓分布在橫斷山脈的中部和北部,並向東延伸至秦嶺南坡。小熊貓分布在整個 橫斷山脈,並向西延伸至喜馬拉雅山以及緬甸等國。食蟲目的(鼩)鼴、多齒(鼩)鼴、長尾(鼩)鼴、甘肅鼴、川(鼩)、蹼麝(鼩 )等單型屬種類和非單型屬中的背紋(鼩)(鼱)、四川水麝(鼱)和幾種長尾(鼩)等,種類的分布範圍,與大熊貓分布範圍大致相 同,均以橫斷山脈為分布中心。橫斷山脈是較古老的動物保存得最多的地區,因而可能是物種的保存中心或形成中心。類似這類動物的 分布範圍還有白臀鹿,嚙齒類中包括鼯鼠、灰鼯鼠、掠足鼯鼠、側紋巖松鼠、四川田鼠、溝牙田鼠以及多種絨鼠。類似於小熊貓分布範 圍的有羚牛、林麝。在嚙齒類有麗鼯鼠、黑白鼯鼠。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有塔爾羊、錫金松田鼠、錫金長尾(鼩)和印度長尾 (鼩)。此外還有長尾葉猴、紅斑羚和菲氏鹿。以上種類中,大多為我國所特有。

  四川盆地以東的長江流域:西半部北起秦嶺,南至長江上遊,除四川盆地外,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東半部為長江中下遊流域,並包 括東南沿海丘陵的北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北界自秦嶺、伏牛山、大別山向東,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而終於長江以北通揚運河一線 。本區特有的種類不多。在東部丘陵平原區分布廣泛的哺乳動物種類有穿山甲、短尾猴、小靈貓、食蟹檬、金貓、黃鹿、毛冠鹿、水鹿 、鬣羚、赤腹松鼠、中華竹鼠、大鼯鼠、紅白鼯鼠以及多種家鼠。限於本區的特有種類有黑鹿、樟、白鰭豚,此外只分布在西部山地高 原地區的種類尚有金絲猴、羚牛和掃尾豪豬。

  華南區:包括雲南與兩廣南部、福建省東南沿海一帶,以及臺灣、海南島和南海各群島。在我國範圍內的動物中,主要代表性動物 有:幾種長臂猿、懶猴、熊猴、幾種葉猴、亞洲象、熊狸、大斑靈貓、椰子貓,以及廣泛分布的毛猥、背紋鼬、豚鹿、鼷鹿、野牛、蘭 腹松鼠、巨松鼠、筆尾樹鼠、長尾攀鼠等,其中有許多只限於雲南最南部。在亞熱帶地區代表性科中有樹、棕果蝠、銀星竹鼠等 。

【圖書目錄】:

《與人類最密切的哺乳動物》

第一章 哺乳動物的基本知識
第二章 大型哺乳動物
第三章 中型哺乳動物
第四章 小型哺乳動物
第五章 野生動物的保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哺乳動物》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1章第7節的內容,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是:概述哺乳類動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本節是這一章內容的最後一節,同時哺乳動物相比於前幾節介紹的腔腸動物、線形動物、鳥等生物,哺乳動物屬於更為高級的一類,所以在學習哺乳動物時,學生可以對前面知識進行回憶和比較,加深理解。
  • 獸類是哺乳動物,是我們最為熟悉動物,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
    小型獸類:獸類的基本知識哺乳動物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類動物,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很久以前就有許多被人馴化家養用於各種用途,有的成為人類的夥伴,有的為人類提供食物,有的成為人們的幫手和勞動力。其主要的特點是都為溫血動物,有皮毛或毛髮,胎生,哺乳。
  • 海豚是哺乳動物嗎?
    海豚是大型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除了較為兇猛的鯊魚之外,其它海洋生物基本不對其構成威脅,主要棲息於熱帶的溫暖海域,但也有一些比如露脊海豚更喜歡寒冷水域,通常生活在淺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海豚是不是哺乳動物吧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近期來源於這些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著實讓人類遭受了一場重大的危機。但實際上,這些小動物著實無辜!儘管異齒龍看起來仍然非常像爬行動物,但它與哺乳動物的關係更密切。另一種盤龍類動物是杯鼻龍,一種3米長的動物,有著巨大的圓形身體和小腦袋。它的腿像爬行動物一樣伸展著,但它的頭骨兩邊各有一個像哺乳動物一樣的洞。
  • 《比人更有趣的哺乳動物》:關於哺乳動物的經典科普書
    與法布爾《昆蟲記》、布封《自然史》鼎足而三的博物學經典之作英國博物學家的自然觀察筆記保留原著風貌,兼顧知識的前沿性熱愛自然文學的讀者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百年暢銷經典 【基本信息】    書名:
  • 為什麼人類的壽命比一些哺乳動物要長呢?漲知識啦!
    首先,哺乳動物的種類太多了,小到老鼠、大到藍鯨,都是哺乳動物【如下圖所示,是某本書中的哺乳動物門類,可以說哺乳動物種類繁多、各不相同】,人類比一些哺乳動物壽命要長很正常,但是同樣的,人類的壽命比一些哺乳動物要短也很正常。
  • 人類的出現造成了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6500萬年前,地球巨霸恐龍滅絕,給其他動物騰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哺乳動物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隨著發展,體型巨大的哺乳動物出現,體重是現存犀牛10倍的巨犀、與人類一樣高的袋熊、身高約為現存大象2倍的古齒象悠閒地在地球上漫步,享受寧靜的生活。
  • 哺乳動物都是四條腿的,那為什麼沒有六條腿的哺乳動物呢?
    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哺乳動物具備了許多獨特特徵,因而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亞門下的一個綱,其學名是哺乳綱(Mammalia,來自拉丁文「mamma」,意思是乳房)。哺乳動物的特徵是具有乳腺(無論雌雄),其中雌性哺乳動物的乳腺高度發達。
  • 海洋哺乳動物、小哺乳動物、靈長類哺乳動物們的愛情世界
    家貓、逆戟鯨、獅子和人類都是哺乳動物。科學家們對哺乳動物的一些求愛儀式進行了廣泛研究,但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迷。哺乳動物在求愛過程中使用身體搏鬥和氣味。雄性哺乳動物經常通過搏鬥爭奪雌性哺乳動物,許多雄性哺乳動物已經發展了特殊的打鬥特徵。科學家也知道氣味信號在哺乳動物求愛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鴨嘴獸鴨嘴獸(圖片來自pixabay)鴨嘴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它是卵生動物,卻會分泌乳汁;它的後腿有毒刺;它有10條性染色體。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這是人類和其他真獸類哺乳動物進化成胎生動物,而非卵生動物的關鍵所在。」生物系教授Guojie Zhang表示。鴨嘴獸是一種古老的哺乳類動物,屬於單孔目,它早在現代哺乳動物出現前數百萬年就已經存在。「鴨嘴獸屬於哺乳類,但從基因上講,它是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混合體。
  • 恐龍時代有胎生哺乳動物存在嗎?現代哺乳動物和恐龍有什麼關係?
    爬行動物和鳥類都是卵生的,胎生是哺乳動物的重要特徵。胎生的哺乳動物早在恐龍時代就出現了。後來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這些原始哺乳類進化而來的,而和恐龍沒有什麼關係。哺乳動物分哪幾類?哪些是胎生的?
  • 人類活動使野生哺乳動物夜行性增強
    一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為了躲避人類的幹擾,全球多種野生哺乳動物正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夜間活動,表現出夜行性增強的趨勢。  此前關於人類活動影響野生動物數量和生活空間的研究已經很多,但對動物習性的影響缺乏量化分析。
  • 哺乳動物中「各行各業」的NO.1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最感性的動物之一你知道嗎?世界上最長壽哺乳動物並不是人類,而是大象。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對於人類來說最高壽命能到到100—130歲之間,大象的最高壽命能達到180—200歲之間,但是只有動物園裡人工扶養的大象才能有這個福氣,野生大象的歲數能活到60—70歲之間。
  • 為什麼沒有綠色毛髮的哺乳動物
    這要從哺乳動物的視覺(色覺)說起,以下每個小段落,都足以單獨展開成一篇長文,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想深入了解,可以自行百度相關知識,否則直接跟著我的結論走就好:———知識背景鋪墊開始————1.色覺是由視錐細胞產生的,有幾種視錐細胞,就有幾色視,例如人類有三種,那麼便是三色視,你以為看到了萬紫千紅花花世界,其實只有三種顏色而已
  • 揭密最小哺乳動物鼩鼱 像人類一樣潛水前熱身
    「大胃王」 鼩鼱每天要吃掉其體重2倍的食物>鼩鼱潛水體溫會升高1.5℃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北美水鼩鼱是哺乳動物中最小的  據科學家介紹,北美水鼩鼱在進入冷水潛水前會像人類一樣進行熱身,而且體溫會升高1.5攝氏度。
  • 宇宙簡史:約2億年前出現了哪些"哺乳動物"?
    今天跟大家繼續聊《宇宙簡史-哺乳動物》從21億年前到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歷程,從宇宙講到現在的發展史,每一期都會有硬核知識等著你哦~約2億年前,哺乳動物出現哺乳動物由&34;演化而來,在中生代的三疊紀末期出現,進入新生代後哺乳動物取代恐龍,佔據生態位優勢
  • 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交配時間只有幾十秒,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雖然生活在水裡,藍鯨卻是名副其實的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用肺呼吸,在海面上偶爾會看到一個高達數米的噴泉,那正是藍鯨在呼氣呼吸。據研究,藍鯨與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體內受精,不過奇怪的是,雖然藍鯨的丁丁長度接近3米,比人類的身高還高,但每次交配的時間只有幾十秒。
  • 鴨嘴獸——地球上最怪異的哺乳動物:為什麼會變得如此怪異?
    同時,對鴨嘴獸的基因組進行解碼對於增進我們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如何進化的理解非常重要。 「這是為什麼我們和其他真獸下綱(學名:Eutheria)哺乳動物進化成能生幼動物而不是產卵動物的關鍵。」張教授說,「實際上,鴨嘴獸屬於哺乳動物類。但從基因上講,它是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混合物。它保留了許多祖先的原始特徵,這可能有助於其成功適應生活環境。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何人類這麼優秀?
    張愛玲曾形容它是握在手裡像睡熟的鳥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動的心臟 大千世界的男性則更傾向於盈盈一握,能充滿手 如果仔細看更像是春風吹過,翻開那本成人的書兩盞朱燈,就映入了你的眼帘 沒錯,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作為哺乳動物
  • 現存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你知道有哪些?
    因此哺乳類動物有三種:第一種是胎生,最常見;第二種是胎生早產兒,如袋鼠;第三種就是卵生,如鴨嘴獸等。卵生的哺乳動物,它們先產下軟殼卵,需要幾天才會孵化出來。同時具有爬行類和鳥類的特點。雌獸沒有乳頭,但會分泌乳汁,餵養已經孵化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