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舌系帶短怎麼辦?

2021-01-10 搜狐網

  舌系帶割不割是個問題

  「我們孩子4個月體檢的時候醫生說舌系帶太短了,考慮了好久,最後去醫院剪了,很簡單,沒抽血沒打麻藥,就剪了一刀,寶寶流了點血,吃了奶哭了幾聲就沒事了!現在6個多月了,舌頭伸出來老長呢!」

  「我們孩子42天體檢時,醫生也是叫我們去剪,我沒去,現在寶寶好得很,舌頭完全可以伸出來,要去剪的MM慎重啊!」

  「舌系帶短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的。除非是以後要學說俄語。簡單直白地解釋一下:因為俄語中有一個顫音是用舌頭上下顫動的,如果舌系帶短就發不出來那個音,但不影響俄國人聽懂你說話。因為我就是舌系帶短啊,我也是長大以後學說俄語才被老師發現舌系帶短的,將近20年的時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舌系帶短。不過我現在和老外用俄語交流也沒有聽他們說聽不懂的。」  

  「我們孩子出生第一天,阿姨餵奶發現了,然後洗澡的時候醫生就給剪了,我沒有看到剪的過程,但是我猜不是很痛苦,因為洗完澡出來我就可以餵奶了,寶寶也沒有痛苦。」

  「不影響的,我公公、我老公舌頭都是這樣的,W形,伸不長。我們寶貝也遺傳了,當初婦保的醫生也說讓去兒保科剪一下,婆婆堅決反對,後來研究了老公的舌頭,和寶貝的一樣,說話也正常,所以我們沒有去剪,現在21個月了,話說得很溜哦。會自己唱歌,而且口齒很清楚哦,當然調不是非常準,哈哈!」

  網上,關於舌系帶短要不要剪的話題,媽媽們討論得熱火朝天,記者身邊也有不少做了媽媽的同事和朋友向記者諮詢這件事。究竟什麼是舌系帶短,孩子說話不清楚都是舌系帶短惹的事?記者採訪了河南省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朱保玉。

  舌系帶短只是捲舌音發不清

  舌系帶俗稱舌筋,即孩子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舌系帶短,俗稱「大舌頭」,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舌底下正中處的舌系帶過短,使舌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舌頭因而不能伸長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觸上唇;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V字形)。舌系帶過短常造成吸吮、咀嚼和語言障礙,特別是在發音時,由於舌尖不能抵達前顎部,不能發出捲舌音,使人感到有「大舌頭」的感覺。

  「舌系帶短的孩子到了會說話的年齡,也應該會講話,只是除了捲舌音發不清外,其他的音應該和正常孩子一樣,因此,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會講的話不多,或是吐音不清就懷疑是孩子的舌系帶短要求做手術,這很不應該。我們曾接診過一個患兒,他4歲了,卻只會喊『爸、媽』。經檢查,他是先天愚型,與舌系帶長短沒一點兒關係。」朱保玉說。

  發音不清原因有多種

  造成發音不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顎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後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如果不是舌系帶的事,割一刀也不會讓孩子說話利索。

  此外,嬰幼兒在牙牙學語階段,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未成熟,再加上孩子易受周遭語言環境的影響,如周圍親人普通話和方言交替使用,孩子接受起來難度較大,所以說話稍有差池也可以理解。大部分孩子一般在4歲以後會逐漸完成語言體系的自我調整,可以認真良好地和成人開展交流對話,部分孩子要到入學後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

  手術做不好會有更大的麻煩

  不少家長發現嬰兒舌系帶比較短,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舌頭活動也不靈活,就認為不正常。專家介紹,其實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此時多為緊張狀態,可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但只是暫時性生理現象,不應認為不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鬆弛,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系帶就不短了。

  不少家長對儘早做手術所持的觀點是:舌系帶過短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而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用縫針、出血少,孩子痛苦感受也少。但朱保玉說:「做完手術不縫針,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這樣不少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必須再做第二次手術,且效果不好。而且手術中,低齡幼兒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也容易合併感染。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位於舌系帶的兩旁,如果醫生技術不過關,態度不負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一併縫上,導致局部腫脹,長期會造成頜下腺萎縮。」

  4歲後再做手術也不遲

  有研究表明,如孩子在兩歲以前進行這種手術,其實95%屬於多此一舉。專家提醒,在4歲之前,除了已出現反覆潰瘍等會妨礙健康的情形,沒有必要立即做舌系帶矯正手術,只需「靜觀其變」即可。4歲後手術效果不錯,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而且對孩子以後的發音、認字不會有過多影響。

  「我們這裡也接診過一些學播音、音樂的大學生來做舌系帶手術,這些職業對發音的要求較高。做過手術後,一般經過半年的時間,以前不正常的解剖關係就可恢復到正常,並形成新的語音習慣。」朱保玉說。

  既然這種手術不是越早做越好,也不是長大後做的效果不好,那就先別急著讓孩子挨那一刀吧。

(責任編輯:劉琳)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這麼「萌」,或是舌系帶出問題
    舌系帶過短會有哪些影響?大部分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舌系帶其實都不長,而且寶寶舌頭也處於緊張狀態,所以新生兒「大舌頭」是正常的,隨著孩子長大,舌系帶是會退到舌根的,這時孩子就不會大舌頭了。由於舌系帶短而導致的發音不準,並非語言能力發育遲緩,孩子的語言能力本身一般不會受到影響。而起孩子的語言發育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不可能剛會說話就發音標準。
  • 怎麼判斷寶寶「大舌頭」?不能只盯著舌系帶
    舌系帶、舌肌、會厭、懸雍垂都是影響類似發音的重要器官,出現各種異常都會導致語音不準,咬字不清。比如:舌頭作為重要的發音器官,也會有疾病、也會有先天缺陷,如舌頭過大、過小、過扁寬、過厚、舌系帶過短、舌肌力量不足等情況,有時舌頭還會出現器質性病變,如舌系帶強直、舌系帶過短等情況。如何判斷舌系帶異常?
  • 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短?要不要剪一刀?
    如果孩子的這根「皮筋」長得短了,這就會影響舌頭運動了,也就是常說的舌系帶短。正常情況下,人的舌尖呈「v」形,而舌系帶的孩子會呈現「w」形,舌系帶越短,舌尖的「w」就越明顯。在臨床上確實有舌系帶短影響發音的案例。在這些案例裡,孩子舌頭伸縮、捲曲等活動會出現異常,會使吐字、發音不正常。
  • 奶奶瞞著家人,給新生寶寶割「舌系帶」,結果孩子再沒開口說過話
    「文/宋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舌系帶又俗稱為「舌根」。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給新生兒「剪舌根」的做法,這是老一輩口口相傳的「育兒經」。什麼叫做「剪舌根」舌系帶,即舌根,是孩子舌頭和口底之間的博條狀組織。如果孩子的舌系帶正常,舌頭是能靈活地伸出口外。
  • 舌系帶過短症狀真的包括影響孩子日後的說話嗎?
    其實我們在張開嘴觀察口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看到牙齒是否健康,口腔黏膜、牙周組織有沒有疾病,也能看到舌頭,那麼舌頭下方的——舌系帶,就是今天要說的問題所在。舌系帶俗稱舌筋,指的是舌頭下面的一條軟組織系帶。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舌系帶,由口腔底一直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位置。
  • 寶寶說話平捲舌不分,說話不利索,關舌系帶什麼事兒?
    有些因舌系帶病因引起的語言障礙,會讓很多父母心理焦慮,過早的為患兒進行舌系帶手術。其實如果了解舌系帶的功能和障礙危害,對寶寶父母來說非常必要。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就診,問診的時候就著急的說:「我家孩子說話不清楚,是不是舌系帶要剪一刀。」舌系帶俗稱舌筋,是孩子張口翹舌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個薄條狀組織。
  • 快看看寶寶舌頭,如果是這個形狀必須警惕,會影響說話!
    從您提供的寶寶身高、體重的數據來看,寶寶這一個月的增長不是太理想,這種情況目前考慮是餵養不足所致。一般情況下,造成寶寶吃奶困難的常見原因有餵養姿勢、母乳量不足、寶寶的口腔問題等。通過您提供的信息及圖片,目前主要考慮是寶寶舌系帶過短(口腔問題)所致的餵養困難。舌系帶就是我們在翹舌時連接舌頭與口底的一條韌帶。
  • 寶寶早上起來嘴巴裡酸酸的氣味,是積食?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在1歲半到兩歲逐漸進入叛逆期這些表現會作為寶貝耍賴的武器。如果最近孩子有上呼吸道感染、遊泳後經常有拍腦袋等表現需要考慮中耳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耳部悶脹感,建議兒童耳鼻喉科就診檢查一下聲導抗。點擊連結看文章:7、醫生我家寶寶舌系帶短碼?需要剪嗎?會影響今後講話嗎?
  • 發音不好恨舌頭短 滬年輕人為出國「割舌」學英語
    母親突發奇想,捲舌音發不好,可能是舌頭短了一截吧。「去做個手術可能有所改善。」母親和女兒一商量,權衡利弊,最終來到醫院,長痛不如短痛,也許挨一刀,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和小李同樣想法的是27歲的呂先生。呂先生在外企工作,經過兩年的奮鬥,辛苦考完了GRE和TOFEL,並如願獲得美國某大學秋季入學通知書。
  • 是舌系帶出現問題還是教育方法有誤?
    家長起初還以為大舌頭是網上廣泛傳播的舌系帶短導致的,兒科醫生說孩子生理沒問題,帶回家每天糾正就好了。兩口子謹遵醫囑閱遍整個網絡,訓練手法換了又換,近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孩子根本沒有多大變化,依舊如故。媽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以前光想著自己在家糾正,一是覺得大舌頭不是大病,能自己給孩子訓練最好,二是還能少花錢。」我們倒是很能理解一些家長的想法,誰不想少付出多回報呢?
  • 英短藍貓生了6隻寶寶,貓爸每天都是佛系帶娃,果然當爹的都一樣
    其實貓咪的品種非常多樣化,比如加菲貓,布偶貓,英短貓等等,光英短藍貓這一個品種就分好多種顏色,比如純藍,藍白,乳白等。好多養貓新手都會先選擇一隻英短藍貓餵養,因為英短藍貓不光顏值高,還特別好餵養,只要給予適當的鍛鍊和驅蟲,就能長得很健壯,跟狗界金毛一樣的受歡迎。
  • 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用這5招讓寶寶說話變清晰
    結果寶寶現在說話更不清晰了,婆婆總是說寶寶年紀小,等長大之後就好了,可是娟娟還是有所擔心,別人家的寶寶說話都很清楚,自己家的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呢?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如果寶寶已經到了兩周歲左右,但是仍然發不出「L」的音,說明寶寶的舌頭存在一定的問題。
  • 寶寶說話不清楚被人笑話成「大舌頭」,怎麼辦?
    寶寶從語音模仿,到語言學習,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和語言思維,這一系列的過程,並不簡單。發音沒那麼簡單正是這些神經活動,指揮著聲帶、唇、舌、顎、牙等言語器官,我們才能有條不紊,字正腔圓的發出聲音,從而把頭腦想要表達的思維輸出成有聲語言。
  • 寶寶的舌頭出現這樣的「圖案」,父母千萬別大意
    過年後,老同學相聚,聽說我一直在做育兒工作,一個老同學便像我諮詢,他家的寶寶兩個月了,可不太會吃奶,現在他媽都跟著著急,感覺寶寶使勁了啊,怎麼就是不太出奶呢,看著孩子記得哇哇哭,媳婦也上火,這可怎麼辦呢?孩子不會吃奶?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排除疾病因素,幾個妙招,助力孩子吐字清晰
    在一歲的時候,寶寶就可以說2~3個字,比如「媽媽、爸爸」等家長經常教,或者經常說的詞語。而在2歲左右已經可以用「你、我」等代詞來表達,而到了3歲,寶寶就已經可以和家長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 寶寶不吃母乳、抗拒奶瓶?原因對策都在這了!
    2、說到新生兒不願吃奶的原因,一般包括這幾種:一是新生兒容易脹氣、肚子脹吃不下更多的奶;二有的寶寶舌系帶發育不全,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吸奶困難的問題;三奶嘴和乳頭的頻繁交替使用,讓寶寶對麻煩的乳頭產生排斥感;再來就是早產兒由於體格發育不全的關係,無法自主吸奶的問題。
  • 上海一些年輕人為搏出國竟然「割舌」學英語
    母親突發奇想,捲舌音發不好,可能是舌頭短了一截吧。「去做個手術可能有所改善。」母親和女兒一商量,權衡利弊,最終來到醫院,長痛不如短痛,也許挨一刀,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和小李同樣想法的是27歲的呂先生。呂先生在外企工作,經過兩年的奮鬥,辛苦考完了GRE和TOFEL,並如願獲得美國某大學秋季入學通知書。
  • 為什麼寶寶愛吐舌頭,真相了!
    細心的爸爸媽媽總會發現,寶寶大概從出生後3、4個月開始,就愛做吐舌頭的小動作,小小的舌頭不停吐露,還偶爾會吹出口水泡泡,玩得不亦樂乎,神態非常憨萌。爸爸媽媽在被寶寶逗樂的同時,也在擔憂,寶寶總在吐舌頭,會不會是口腔裡不舒服呢?如果一直這樣形成壞習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