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不清楚被人笑話成「大舌頭」,怎麼辦?

2021-01-08 陽光語言矯正

寶寶從語音模仿,到語言學習,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和語言思維,這一系列的過程,並不簡單。

發音沒那麼簡單

正是這些神經活動,指揮著聲帶、唇、舌、顎、牙等言語器官,我們才能有條不紊,字正腔圓的發出聲音,從而把頭腦想要表達的思維輸出成有聲語言。

「大舌頭」為啥說不清

「大舌頭」只是對錯誤發音現象的一種直觀比喻,並不是所有這種錯誤發音障礙都是舌頭引起的,究其根本,其最直接的原因不外乎發音動作無法正常完成,比如牙缺失.舌系帶過短,舌體肥大,軟顎運動障礙等,都是造成這種言語障礙的原因。 因此,我們評估、檢測,都要全面看問題,不要把所有原因都歸罪於舌系帶(舌系帶表示不想背鍋)!

據語言病理學分析,大舌頭形成的原因比例:先天生理性0.5%後天習慣性99.5%,後天所佔比例較大,也就是說很大一部分「大舌頭」是容易矯正的,為什麼呢?

後天性主要指:

單、多因素不準(1-2個音發不準,其它音沒問題),大部分構音功能完全正常,只是發音器官的肌肉力量不足、張力不夠或協調性差,久而久之養成了錯誤的發音習慣,造成了發音的正誤混餚。

先天性主要指:

先天性生理髮育不良,有各種畸形,如:先天性智障,腦癱後遺症等其他疾病,包括受損語言神經疾病,這類的發音不準,是生理現象引起的,同時還要伴隨語言記憶、語言認知等諸多麻煩。先天和後天有什麼區別呢?打個比方,好比一部手機出了問題,先天性的問題是手機性能落後,後天性的問題是手機損壞或出現故障。一個需要硬體修理,一個需要系統升級。

先天和後天的差別,對於語音障礙的評估很重要,因為語音矯正師需要考慮的很多,特別是否具有矯正康復的可能性,以及達到的效果都會受到影響。所有要究其根本才能把評估做到全面準確,才能把語言訓練計劃做得更有針對性,更有目標性。

正是因為導致同樣都是「大舌頭」現象的原因差別太大,所以需要我們更有個性化的對待,我們需要的是增加實踐中的經驗、豐富操作技巧。

大舌頭訓練有規律

很多家長看過語音矯正師的日常工作,都會覺得語音障礙的訓練比較簡單、枯燥。但實際上,要把兒童語音障礙的基礎打牢,評估做到全面準確,訓練針對性強,其實並不容易。

從康復學觀點看,言語的發生是受神經和肌肉影響的,所以,肌肉姿勢、肌肉張力和運動協調都會影響語言的發音,一般語音矯正師會按照1、呼吸、氣流 2、喉、聲帶 3、顎及顎咽區 4、舌 5、下頜、唇 ,這個順序進行逐步解決,進而達到準確協調構音的目的。這個順序是根據人體構音器官和個體構音檢測結果來確定的,對於異常部位的重點訓練,都會有針對性的語音順序規劃。總之,由易到難是基本訓練原則,最後形成語言習慣達則需要更為複雜的課程,甚至包括心理誘導等方面。

「大舌頭」可能是某個單音系或者多音系的字音說不清楚,嚴重的,甚至所有音系的字音說不清楚。最典型代表性的字音如:聲母L(李、樂、蘭、狼、老、拉、來),聲母G(哥、告、該),聲母J、Q、X(基、欺、希、),兒化音(兒、耳、)等。 訓練重點發音部位:(1) 舌尖後音(2) 舌根音 (3) 舌尖前音 (4) 舌面音 (5) 舌尖中音等。

大舌頭家庭訓練自我康復

一是對舌頭的控制訓練,二是發音訓練。首先說一下發音訓練,針對自己發音不清晰的某個或某幾個音系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家庭訓練可以採用以下幾個方法:1.聽錄音,模仿正確的發音。2.自己練習並錄音。3.收聽錄音與正確的發音進行比較。至於舌肌訓練,網上可以搜到很多舌操教程,可作為參考。

相關焦點

  • 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用這5招讓寶寶說話變清晰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出現一個變化,都會讓家長高興好幾天,尤其是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特別的可愛。但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寶寶不會發「L」的音,比如會把姥姥說成「腦腦」,六會說成「右」,臉會說成「眼」,雖然寶寶的這種發音很可愛,但是說明寶寶的舌頭有問題,家長要重視起來。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算不算說話晚?怎麼辦?
    在眾多疑問中,問的最多的是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尤其是孩子2歲之後,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家長才開始著急。但是孩子說話晚既不能食補又不能醫補,只能幹著急。「哎呀,是不是這孩子智商有問題?」「細思極恐,不會是啞巴吧?」
  • 快看看寶寶舌頭,如果是這個形狀必須警惕,會影響說話!
    最近後臺有位媽媽留言說:寶寶出生幾天就發現吃奶困難,明明奶水充足,卻吃不進嘴裡,乳頭也被孩子咬的的生疼。哺乳方法、哺乳姿勢都換了還是沒用,孩子吃不上奶影響發育媽媽只能幹著急,直到醫生診斷後才知道,完全和媽媽沒關係,是寶寶口腔出了問題(舌系帶過短)。這種口腔問題必須重視,不僅影響寶寶正常吃奶,還有可能影響未來的說話發音。
  • 怎麼判斷寶寶「大舌頭」?不能只盯著舌系帶
    什麼是大舌頭?大舌頭是一種語言障礙現象,是指說話口齒不清,發音不清的現象的統稱,並非真正的舌頭很大。舌頭是我們說話發音的非常重要的器官,像舌面音、舌根音、摩擦音、邊音等,都需要舌頭使出渾身解數,精密控制、統一協調才能完成。
  • 3歲寶寶咬字不清,說話不清楚,竟然是因為家長這個習慣造成的!
    漢語是一種很有美感的語言,其美的本質在於節奏感,即說話時的氣息、音量和停頓組合而成的語感。可是,2~3歲的寶寶一開口,就會顛覆我們對語言韻律美的嚮往,因為寶寶說話沒有節奏感,或太快,或太慢,或氣息控制不好,怎麼辦呢?
  • 寶寶說話不清楚,這些家庭訓練辦法可以解決難題
    寶寶說話不清楚或發音不準,如果不及時糾正,很容易形成不良語言習慣,這種不良語言習慣可能會一直陪伴寶寶一生,我們見到很多成年人說話口吃、大舌頭等語言障礙現象,都是因為從小沒有及時矯正的後果。很多寶寶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語言矯正的最佳康復期(2-6歲),所以作為第一看護人的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些語言康復知識。
  • 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實踐中,很多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去當地醫院諮詢,醫院都看不了,家長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本人認為,孩子有語言障礙,找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訓練,這是最好的方法。理由有以下幾點:1、語言康復訓練,從專業上劃分,屬於特殊教育,不屬於病理性障礙。
  • 孩子大舌頭、發音不清楚……家長看看這三條
    「我家孩子說話總是找不到重點,經常答非所問……」「我家孩子說話沒有邏輯,顛三倒四的……」「我家孩子不愛搭理人,是怎麼回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標誌之一。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語言方面的各種問題,比如說話囉嗦、沒力氣表達、發音不清楚、大舌頭等等,令家長十分頭疼……別著急,今天老嶽從三方面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語言發育不好!
  • 寶寶吐字不清怎麼辦?最好的方法竟然是它
    寶寶吐字不清怎麼辦?牙牙學語的小朋友,說話多半有些「口齒不清」「小西幾」「大腦斧」…這些萌萌噠奶音,家長們一般都只覺得可愛,並不會放在心上,但四歲的小朋友樂樂(化名),卻因為口齒不清的毛病,被父母帶去看病了,看似說不清話的「小毛病」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學習成長,幼兒園老師告訴樂樂的父母,孩子說話經常讓人聽不太懂,而且很多音說錯了,建議可以去醫院看診一下。
  • 孩子上學總被笑話,對於惱人的大舌頭該如何是好?
    這不,住在鄭州市二七區的劉女士在前兩天登門造訪了。劉媽媽的困境來自於孩子的語言狀態,據她說兒子開始上幼小銜接了,但說話的狀態始終不讓人滿意。孩子天生的大舌頭有時連她們兩口子都聽不懂,更別說班裡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了。剛開始上學那會兒,孩子每天還挺開心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就發現寶貝總是愁眉苦臉的,也對上學產生厭煩的情緒。後來,在和老師的交談中才明白怎麼回事。
  • 「大西幾」和「小腦斧」?寶寶說話這麼「萌」,或是舌系帶出問題
    讀起來起來確實軟萌又可愛,讓人第一時間想到了可愛的寶寶。不過,如果我跟你說有的孩子都五六歲了,甚至上小學了,說起話來還是這發音,你會怎想?肯定是會懷疑孩子的舌頭出了問題,事實還真就是如此。這種情況多半是孩子出現了「舌系帶過短」的問題。
  • 五歲寶寶說話不清楚,這個階段應該注意什麼
    媽媽們的留言:1、孩子五歲了,從小說話就不清楚,他會說爸爸,媽媽,哥哥,狗狗,兔兔,貓貓,綿羊,鴨鴨,喝,葡,不要,就這些簡單的詞語。我們全家人都很焦急,每天都教孩子,可是就是不開口,難得學會一個字,還是說不清,而且轉眼就忘得一乾二淨。
  • 寶寶的舌頭出現這樣的「圖案」,父母千萬別大意
    過年後,老同學相聚,聽說我一直在做育兒工作,一個老同學便像我諮詢,他家的寶寶兩個月了,可不太會吃奶,現在他媽都跟著著急,感覺寶寶使勁了啊,怎麼就是不太出奶呢,看著孩子記得哇哇哭,媳婦也上火,這可怎麼辦呢?孩子不會吃奶?
  • 說話大舌頭的人幾乎都發不準這個音,語言矯正師告訴你怎麼辦
    「L」音不準,被別人認為是大舌頭,尤其是一開口,「啦」讀成「那」,「老」讀成「襖」,這種感覺很不好。據統計,「L」音錯誤,在構音障礙裡佔比極高,約70%的「大舌頭」,都會在「L」音上栽跟頭。其發音機制看,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顎上升,顎咽閉合堵塞鼻腔通路,氣流振動聲帶,從舌頭兩邊通過而發聲,注意這個發音動作有個舌邊彈舌的動作。為什麼你的「L」音發不準?大部分人「L」音不準,主要犯2個錯誤,一是發音部位錯誤,舌尖沒有上翹抵住上牙齦。
  • 寶寶總是向外吐舌頭,是在傳達什麼信息?不適的幾種反應要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看到群裡一位寶媽問,最近3個月大的寶寶特別愛吐舌頭,剛開始覺得挺可愛,但現在時不時就出現這個動作,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她現在的疑問在於,寶寶是不是舌頭不舒服,才總往外吐,又或者是其他部位生病了?
  • 農村人養八哥,是不是要剪舌頭才能說話?
    八哥是不是要剪舌頭才能說話?八哥在農村有人叫黑八哥、八爺、老八、多嘴鳥、說話雀、烏鴉等等,各地的叫法不一樣,大家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就是指八哥鳥。它是非常有靈性的,模仿能力強,能模仿人類說話,並且具有超強的記憶功能。
  • 為什麼寶寶愛吐舌頭,真相了!
    細心的爸爸媽媽總會發現,寶寶大概從出生後3、4個月開始,就愛做吐舌頭的小動作,小小的舌頭不停吐露,還偶爾會吹出口水泡泡,玩得不亦樂乎,神態非常憨萌。爸爸媽媽在被寶寶逗樂的同時,也在擔憂,寶寶總在吐舌頭,會不會是口腔裡不舒服呢?如果一直這樣形成壞習慣怎麼辦?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排除疾病因素,幾個妙招,助力孩子吐字清晰
    其次,從教育方面考慮,因為每個寶寶所處的語言環境並不相同,所以這種外界的因素也會造成寶寶的語言表達不夠清楚。比如說一家子人哪個地方的都有,方言的口音自然也不一樣,這樣的孩子就非常容易在語言方面產生混淆。
  • 金喇叭口才訓練:自理能力差影響說話不清楚
    #演講口才#說話不清晰的孩子會發現很難與同伴交流,因為同伴無法理解他們的「語言」。當他們感到自己與眾不同時,他們將具有自卑感,他們會閉上嘴,從不與他人交流。焦老師說,金喇叭少兒口才的學員中有20%不清楚。言語不清通常有以下原因:嘴巴張開和閉合小。當孩子說話時,他的嘴巴很小,有時他不會動很多。第二,舌頭僵硬無力。第三,沒有家的聲音。今年夏天,焦老師在教學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前三個原因僅僅是表象,而孩子自我保健能力差是根本原因。5歲的小關是個胖小男孩,不太大,但也不算年輕。
  • 寶寶舌系帶短怎麼辦?
    舌系帶割不割是個問題  「我們孩子4個月體檢的時候醫生說舌系帶太短了,考慮了好久,最後去醫院剪了,很簡單,沒抽血沒打麻藥,就剪了一刀,寶寶流了點血,吃了奶哭了幾聲就沒事了!現在6個多月了,舌頭伸出來老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