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與農業爭耕地、不與人類爭口糧、符合國家發展節糧型草食動物這一產業政策,鴕鳥養殖便乘著政策的東風火遍了大江南北,不管是在溫熱的南方還是在氣溫較低的北方,擁有荒地基礎的廣大農村都開始逐漸了解並飼養這種優秀的養殖物種。
鴕鳥自身的經濟價值非常高,鴕鳥肉、蛋等擁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鴕鳥本身也有著優秀的抗病性強、發病率低等特點,不過鴕鳥發病率低並不等於在鴕鳥養殖的過程當中就沒有疾病出現,為了更好地實現鴕鳥的經濟價值,下面這些鴕鳥常見的疾病就需要我們去了解。
1、新城疫
症狀:患病時鴕鳥會因為精神低迷而出現無法站立的現象,通過仔細的觀察之後還會發現這種病症中鴕鳥還會不停地打噴嚏,頭和脖子也會一直向後仰並且會不斷地搖頭,這是因為鴕鳥因呼吸道有黏液,為了儘快排出而做的自我保護措施。
另外鴕鳥的眼結膜也會逐漸腫脹最終達到一個雞蛋大小,以上這些症狀會讓鴕鳥在不斷自我調節中最終因無力而衰竭死亡。
目前對於新城疫沒有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疫苗來產生免疫,這個可以向當地的農業局詢問具體的疫苗使用方法,在鴕鳥養殖過程中為了保護幼兒鳥的生長,每年都必需進行疫苗的注射。
2、卵黃囊炎
發病症狀:卵黃囊炎主要是發生在月齡一個月內的雛鳥內,因為養殖場所管理沒有進行標準化處理,像溫度、溼度、透氣等等方面沒有處理好,導致卵黃吸收速度變慢而出現顏色由黃轉灰,開始變成絮狀和稀水,最後散發出惡臭味。
防治其實也挺簡單,在種鳥生產的季節中適當加入抗生素,提高鴕鳥免疫力,防止因為炎症而被大腸桿菌影響致病。在幼鴕鳥出殼之後也要做好一定的消毒工作,根據天氣和鳥舍環境做到保證乾燥。
3、大腸桿菌病
發病時和上面說的情況基本相仿,患病的鴕鳥體溫還會不斷上升至40℃以上,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最後會在掙扎中死亡。
在鴕鳥的養殖過程中大多數的疾病都是因為鳥舍衛生環境差導致的,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環境,將病鳥隔離半個月以上,單獨在飼料中加入桿菌肽鋅即可。
以上就是養殖鴕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三種疾病了,當然還有麴黴菌病、雞痘等等疾病也需要去注意防治。
如果大家在水產養殖、中草藥種植過程中還有其他疑問,亦或者對鴕鳥、綠頭鴨、雁鵝、中華藥鼠等特種珍禽動物人工養殖有興趣的話,歡迎在留言中評論。
馬雲、劉強東、馬化騰竟然轉行搞養殖?再不跟上大佬,又要晚了!
提高種蛋孵化率,這一步尤其關鍵,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
做好這幾點,幼鴕鳥成活率提高80%,趕快收藏
深度分析!養殖20隻鴕鳥的成本與利潤是多少?投入與回報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