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玉樹|護林員在家門口遇見200多隻巖羊

2020-09-23 三江源報

啃食青草、給小羊哺乳、打滾……看著眼前的一幕幕,公尕日小心翼翼地趴在草地上,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

9月13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代曲村護林員、野生動物監測員公尕日在家門口遇到了「特別美景」。

公尕日的家在玉樹通天河上遊的山谷裡,這裡海拔4000多米。今年夏天雨水豐富,7月,連續下過好幾場大雨,使得這裡的牧草長勢良好。

這裡屬於青藏高原腹地,更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地域。進入秋季,靠近長江邊上的河谷因為幾場大雨,牧草長得十分茂盛。天氣放晴,這裡的牧草加上遠山上成片的柏樹林,顯得更加蒼翠。

萬裡長江在這裡拐了一個幾字形大彎後,在河流北岸留下了一個高大寬廣的臺地,公尕日的家就在臺地上。

13日12時許,公尕日喝完奶茶,和往常一樣出門,然而就在他向前走了幾分鐘後,眼前幾百米的山下,出現了一大群的羊。

資料圖

「是巖羊。」公尕日是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這麼多的巖羊。

啃食青草、給小羊哺乳、打滾……看到這些,他決定趴在草地上,拿相機記錄這難得的景象。

也許是公尕日的動作太過明顯,巖羊群幾乎在同一時間高高跳起,向半山腰飛奔而去。幾十秒後,巖羊群在半山腰柏樹林附近停下腳步,開始啃食青草,回到之前悠閒的狀態。

這是公尕日從事護林員23年以來,第一次在高原最美的季節,在家門口看到成群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巖羊種群活動的場面。

公尕日說,今年8月中旬,他曾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見過400多隻巖羊翻越大山的場景。早些年,他也遇到過數十隻巖羊小種群移動的場面,但那些是在離家幾十公裡的高山牧場上。

公尕日說,近些年,三江源地區降水豐富,長江(通天河)流域河谷地帶迎風面的山坡及臺地儲藏了大量的水資源,這給當地牧草的生長提供了機會,優質的牧草也吸引了巖羊。

這些巖羊從何處來?為什麼會在這個季節出現種群聚集的情況?公尕日說:「我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也是野生動物監測員,我家周圍沒有吃巖羊的雪豹。再過幾天,他們就會為繁育下一代做準備,這裡是個安全的地方,所以它們會來這裡。」


來源|西海都市報

相關焦點

  • 護林員在家門口遇見200多隻巖羊
    9月13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代曲村護林員、野生動物監測員公尕日在家門口遇到了「特別美景」。公尕日的家在玉樹通天河上遊的山谷裡,這裡海拔4000多米。今年夏天雨水豐富,7月,連續下過好幾場大雨,使得這裡的牧草長勢良好。
  • 三江源護林員遇見罕見一幕:白唇鹿與雪豹山巔對峙
    9月23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獲悉,當地護林員在長江上遊通天河流域觀測到白唇鹿與雪豹對峙畫面。9月20日上午,天氣晴好,護林員桑丁生格和同事一起前往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巴幹鄉團結村任宗溝開展雪豹監測工作。在那裡,他們遇見了罕見一幕。
  • 生態玉樹|罕見!曲麻萊拍到雪豹哺乳畫面,兩隻小雪豹太萌
    小雪豹依偎在雪豹媽媽的懷裡(視頻截圖)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約改鎮崗當村一山坡巖洞中拍到兩隻幼崽雪豹依偎在雪豹媽媽懷抱裡的罕見畫面尕塔告訴青海在線網,早在10多天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就發現了母雪豹出行的軌跡
  • 生態玉樹|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9月30日傍晚,三江源國家公園邊界地帶,正在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驚喜地發現了四隻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這足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 【生態玉樹】玉樹: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
    【生態玉樹】玉樹: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 2019-11-28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樹發現一對雪豹在親熱,產前母豹捕巖羊吃個飽,生崽後要防公豹
    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昂賽鄉,雪山峽谷,激流險灘,絕美的自然風光藏在深山人未識。昂賽地處偏僻,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昂賽山區,常有雪豹出沒,而且還會出現在牧民生活的地方。生崽前捕了只巖羊吃個飽,在巖洞中生下3隻幼崽母雪豹懷孕後,還向往常一樣,有時候會在巖石上躺著曬太陽,有時候會緩步而行,巡視自己的領地。需要經過98-103天的孕期,才能生下幼崽。雪豹飽餐一頓,可以一星期不用吃東西,所以在生崽前的一段時間,母雪豹會捕到充足的食物,吃個飽。
  • 綠色樂章唱響哈思山 生態環境向好 成野生動物樂園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林麝,二級保護動物有巖羊、猞猁、紅腹錦雞等。近年來,保護區加強了管護力度,為珍稀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生存條件。今年30歲的高元德是哈思山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辦公室主任,他對保護區野生動物的情況非常了解。「十多年的時間,保護區內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巖羊數量由200隻上升至約600隻,紅腹錦雞數量由20隻上升至約150隻,巖羊和錦雞成為常見的動物。
  • 【生態玉樹】960個!三江源鳥類再添生態「安居房」
    【生態玉樹】960個!猛禽,是鳥類界中的重要生態類群,以食肉或者腐食為主的一些鳥類,它們是食物鏈中的高級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多項研究表明,猛禽種群正在遭受全球性衰退,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電網建設會導致猛禽觸電而亡。隨著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與青海主網聯網等工程建設,部分地區鳥類遭電擊、供電線路跳閘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 流浪獒犬變「土匪」,圍搶雪豹、捕巖羊,令高原動物苦不堪言!
    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現在城市裡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但同時被遺棄的也越來越多,偶爾還是會看到一些流浪狗在街頭或垃圾堆尋找食物。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流浪狗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日前微博上一張照片引起網友的熱議,一隻歐亞猞猁面對流浪狗的威脅,不爬上電線桿躲避。
  • 國際河流瀾滄江山地「居民」們的生態「恩仇錄」
    沿線山地「居民」們,正上演生態「恩仇錄」。數日前,參加「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的中外媒體,在瀾滄江流經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林場,邂逅約百隻巖羊。撓撓巖羊下頜,它「樂」於和媒體記者合影。
  • 甘肅省、天水市林草局在麥積區聯合舉辦生態護林員項目管理人員...
    新天水訊 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消息(特約記者 竇耀輝)7月19日,省、市林草局在麥積區聯合舉辦生態護林員項目管理人員培訓,進一步推進了生態護林員項目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管理,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在脫貧攻堅及森林資源保護中的積極作用。
  • 國家林草局對《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附件: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作總站2020年7月21日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範全國生態護林員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保障生態護林員合法權益,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在保護森林、草原、溼地、荒漠等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 搶雪豹、攆猞猁、捕巖羊!被遺棄獒犬成群流浪,高原食肉動物都要避...
    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現在城市裡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但同時被遺棄的也越來越多,偶爾還是會看到一些流浪狗在街頭或垃圾堆尋找食物。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流浪狗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日前微博上一張照片引起網友的熱議,一隻歐亞猞猁面對流浪狗的威脅,不爬上電線桿躲避。
  • 玉樹綠植穿新衣
    11月29日,在玉樹新城的主幹道上,路邊的的綠植披上了新衣,給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絲暖意。在康巴藝術中心廣場,記者看到,玉樹市的護林員們正圍著街道兩旁的樹木不停忙碌著,他們三五成組,或拉或釘或綁,為每一個綠化帶「量體裁衣」,手法非常熟練,不一會兒就為一處綠化帶完成了一個嚴絲合縫的「新衣」。「給城市林木『新衣』不僅是為了防凍,更是美化城市的冬日環境。」
  • 【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青海玉樹:禁牧減畜集中養殖 牧民變身「管...
    33歲的巴青 家住玉樹州治多縣扎河鄉馬賽村,這個小村莊位於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的核心區。2017年,巴青成為生態管護員,守護家鄉的一些生靈,每年還有2.16萬元的穩定收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可可西裡申遺、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等發展機遇和生態移民、河湖長制的實施,讓玉樹州近31萬人享受到生態紅利,12.9萬貧困農牧民實現脫貧,1.8
  • 青海玉樹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達700多隻 創歷史最高值
    央廣網玉樹11月3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玉芳 牛銀宗尕)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日前對嘉塘草原黑頸鶴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15個定點觀測點共發現黑頸鶴700多隻,創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此前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這一區域黑頸鶴數量分別為280多隻、400多隻、500多隻。嘉塘草原成片的溼地和充足的食物,成為越來越多的黑頸鶴遷徙的中轉站。
  • 【健康玉樹】健康玉樹新迸發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有效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的滿意度。一種創建,助力著健康水平的提升玉樹市於2018年開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20年,作為複查年,他們狠抓公共衛生服務,大力推進健康玉樹建設,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衛生健康這塊含金量極高的金字招牌更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壓艙石。」
  • 「高清組圖」200餘只灰鶴遷徙首次途經雲南龍陵
    ,發現200餘只灰鶴遷徙途經過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場景十分壯觀。200餘只灰鶴遷徙首次途經雲南龍陵當天上午,龍陵小黑山保護區職工吳乃局率領護林員和往常一樣,帶上巡護裝備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在巡護途中,他們發現一群「大鳥」迂迴在保護區上空,通過仔細觀察和辨認,這群「大鳥」是灰鶴,數量超過200隻。它們變換著隊形自由翱翔在天空,時而排成「山」字或「人」字形,時而發出渾厚鶴唳聲,時而迂迴在山腳溝壑間……場景十分和諧而壯觀。護林員一路跟蹤灰鶴到黑山腳的一片沼澤草坪,只見成群結隊的灰鶴在那裡歇息或覓食。
  •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2021-01-12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玉樹再現「四不像」,2020年還有哪些物種重現我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這些年來,隨著我國加大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可以說越來越多稀缺性生物種群出現,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生物種群的出現意味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環境是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