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
於次年(1854年)籤定《日美和親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日本歷史上稱之為黑船事件。從此日本開始了不平等條約時代,但日本並沒有就此沉淪。並在隨後的14年中開展救亡革新,終在1868年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日本在隨後的77年中,在世界尤其是東亞開始扮演著重要角色。
黑船事件
在1895年以前,日本主要的競爭對手是當時的清政府。自明萬曆朝鮮之役打敗日本,豐成秀吉病死之後,日本在表面尊奉清王朝為宗祖國,維持著不牢靠的關係。日本國內想代替清王朝成為亞洲霸主的野心一直未被掐滅。
1872年,即明治維新後的第四年,剛剛稍有基礎的日本,內心隱藏的野心早已按捺不住,隨即兵分兩路,分別進軍朝鮮和琉球,在有機會時順勢攻下臺灣。當時福建總督沈葆楨帥一萬裝備先進來復槍的清軍登陸臺灣才就此罷手,可琉球卻失去了。琉球,即現在的衝繩,戰略位置及其重要,不但可以瞭望臺灣,同樣也是俯視日本的橋頭堡。
由於清政府的錯誤決策。琉球永遠丟失,可是日本也同樣沒有想過,70多年後,在琉球在開展決定日本生死的大決戰,也沒有想過,琉球將變成美軍的據點,同樣也沒有想到,覺醒的琉球人開始尋求獨立而正在奮鬥。琉球王國相比較琉球,朝鮮就沒有如此幸運,在同年被迫與日本籤訂《江華條約》,朝鮮的大門開始向他們的世仇日本開啟了。
1885年,朝鮮爆發了針對明成皇后為首的暴亂,日本又藉機與清政府協定在朝鮮擁有同等地位。1894年,日本對清王朝不宣而戰,結果清王朝戰敗,清王朝丟失臺灣與遼東一部,並宣稱朝鮮為保護國,朝鮮主權喪失。日本解決清王朝第一個對手後,下一個目標轉向俄國。俄國對日本擁有朝鮮極為不滿,日本想以朝鮮為跳板,進一步佔領中國。這兩個目的性相同的俄國是絕對不允許的,日本當時覺得自身實力不足,無法抗衡。在當時波斯與阿富汗問題中,英國與俄國存在分歧,於是英國看準時機,主動與日本結盟,提供技術與貸款,加快了日本的發展。
1900年八國侵華戰爭爆發,俄國軍隊在東北大舉進攻,第二年東北淪陷,清王朝感到自身無力收復失地,尋求外援,此時的列強雖強烈譴責俄國的行為,卻沒有做出實際行動。日本看到了機會,主動幫助清王朝,在1904年開始開始對俄軍的進攻,經過十數萬人的生命,與國內資源的耗盡,終於在1905年打敗俄國,由於日本知道戰爭之後國力大損,俄國雖敗,但國力仍強於日本,日本只能歸還清王朝,但東北成為了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所設計的陰謀部分得逞。俄國漫畫裡的日俄戰爭俄國之後,日本調轉矛頭,將西方英美為首的列強視為對手。在隨後的26年時間中,日本沒有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這並不是好兆頭,這是蟄伏,是積蓄力量的表現
1931年9月18日,這種表現結束了,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由於張學良和蔣介石對形勢錯誤的認識,第二日瀋陽淪陷。不到一年東北淪陷,日本對於中國的戰爭過於順利,中國的印象還是清王朝軟弱的殘喘,1933年的熱河戰役中,這種印象更加深化。1937年日本開始對中國的全面進攻,中國軍隊雖然拼命抵抗,可還是連戰連敗,華北華東接連丟失,中華民族危及。在中國1942年之前日軍將主要兵力對準國民黨,1942年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了鞏固後方,減緩了對國民黨的進攻,主要目標對準了共*黨。要說明的是抗戰中沒有誰是中流砥柱而貶低一方,國共雙方都是抗戰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失一部分,抗戰都不可能將一百多萬日軍拖在中國戰場,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抗日戰爭1941年12月8日日本向它新的對手英美等西方列強動手了,之前的諾門坎二次會戰,日本均告以失敗,日本害怕了,昔日的手下敗將竟如此驍勇。放棄了北進,選擇了南進。在1943年之前,日軍的攻勢是強大的,在緬甸打敗了中國與英國的聯軍,在南洋打敗了美軍。一時風光無限,帝國的光榮與夢想似乎已向它們招手,但戰爭還是需要實力,日本實力與西方列強相比,差距太大。短暫的輝煌後,剩下的只是哀嚎,從珊瑚島開始日本接連敗北,在島嶼爭奪戰中,往往戰至全軍覆沒。為了應對太平洋,日本被迫從中國抽調大批精銳,其結果幾乎全軍覆沒。硫磺島、塞班島、中途島的丟失使得日本門戶大開,英美的戰機讓昔日驕橫的帝國變成了投彈試煉場。到1945年,此時日本在中國精銳已大量抽走,補充進來大都是些孩童與老人,戰力大損,中國軍隊也開始了局部的反攻。蘇聯在雅爾達得到列強許諾東北回復沙俄時代所有的權益的前提下,開始了進攻。同年8月15日日本戰敗,被迫投降。日本戰敗投降但投降的日本並沒有真正的結束,而是又一個開始。二戰的殘瘤一直作祟到今天,他們的記憶仍舊停留昔日的帝國,並沒有發覺日本帝國滅亡。其實這也是一種悲哀加可憐的表現,是不敢面對現實的無奈表現。只能通過所謂的,已於時代不相符的行為來麻醉自己。這同樣也是一種極度不自信的表現。所以他們拒絕承認,其內心真實的是害怕承認。1872-1945年日本的對外表現略止如此,這是國家發展中的一段歷史。這裡想表訴下自認為歷史什麼,歷史就是從前發生的故事,能是大事小事,家事國事,都是歷史的組成部分,不能抹殺,也沒有必要。正面他才是對歷史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