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黑鏡》,媽媽用未來遙控器讓兒子一天內上15節補習課!

2021-01-10 青石電影

在我們印象中臺灣就好像是偶像劇的代名詞,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我們還在看新版《流星花園》的時候,臺灣已經出了一部與眾不同的暗黑神劇。

曾獲金鐘獎的陳慧翎導演這次重回小熒幕,新穎的現實題材+魔幻科技,播出後被網友譽為臺灣版《黑鏡》。

雖然烏拉覺得是過譽,情節拖沓,演技尷尬,顏值也都不在線,說不完的劇情bug,特效也只值五毛錢。

但是這部電視劇在豆瓣上依然有8分的高分,可能是有許多人在這其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部電視劇其實也是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而來,作者吳曉樂花了七年的時間,走進一個又一個家庭,紀錄了每一扇家門後的家庭教育故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一共有十集,每兩集講述一個故事,共有五個故事,大家其實可以當做是系列電影來觀看。

這部劇所呈現的親子關係,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天倫之樂、父慈子孝,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黑暗、扭曲的關係。

第一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

故事的開頭是一個有些神經質的女人,她不斷的用紙巾擦拭著玻璃杯和桌子上的水漬。

她叫陳淑麗是個離異的女人,她告訴丈夫除了兒子的撫養權,她什麼都不要。

但她的兒子小偉卻是個不讓人省心的孩子,初三畢業為了去畢業旅行,偽造了成績單騙媽媽。

管教不了兒子的母親只能站在路邊抽悶煙,卻偶然發現有一個可以讓孩子經歷過的某一天重來的遙控器。

於是就像病重的人得到良藥一般,媽媽不斷地按下手裡的遙控器,讓小偉不斷重複周三那天的生活,逼迫小偉放棄偽造成績單向她認錯。

甚至利用遙控器一天之內讓小偉上15節重複的補習課,媽媽視而不見兒子的痛苦,沾沾自喜有了「好資源」。

而小偉能做的就是聽媽媽的話,每天努力學習,以此換取下一天的生活。

小偉的妥協讓媽媽更加癲狂,她開始逼著小偉吃最討厭的苦瓜,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允許小偉穿她買的襯衫。

媽媽變態的控制欲讓小偉痛苦不堪,幸運的是,在圖書館小偉碰見了小嵐,這個女孩身上的率性陽光深深的吸引了小偉。

她成了小偉的初戀女友。

然而,這個秘密還是被媽媽知道了,不管小偉如何懇求,媽媽還是按下了遙控器將時間倒回過去,小嵐再也不記得小偉。

原本小偉有一群好兄弟,一個好老師,一個貼心小女友,卻因為媽媽他失去了這一切。

五彩的生活變成灰色,每天只有學習和做功課,這就是家長眼裡所謂的聽話乖寶寶。

萬念俱灰的小偉終於想到了死,然而最可怕的是他連死都死不了。不管是割腕、電擊還是跳樓,媽媽每一次都會把時間倒退回去。

小偉崩潰的問媽媽:你到底還要我死幾次!

多年之後,小偉終於成了媽媽眼中的成功人士,他身上有著許多和媽媽一樣你的習慣,比如會強迫症似的擦掉桌子上的水漬。

兒子長大了,母親的控制欲卻依然還在,只是沒有幼年那麼強勢。

媽媽在明知道小偉有了女友的情況下,沒有再貿然按下遙控器,卻不停的給小偉介紹自己中意的女孩。

誰知媽媽介紹的女孩是一個les,在這個女孩的啟發下,小偉決定奪回自己的人生。

小偉給媽媽報了一個旅行團,趁著媽媽出門去旅遊,他開啟了媽媽的保險柜,終於把控制了他一輩子的遙控器拿到了手。

這時,忘記拿護照的媽媽又折回家,兩個人站在路邊對峙時,媽媽的一句話讓人不寒而慄:

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

故事的最後,有人認為小偉拿著遙控器自殺,從此解脫了。烏拉比較傾向第二種看法,小偉回到了過去,回到那段他和小嵐相處的日子。

那段日子才是他這一生中真正屬於他的幸福快樂的時光。

看完這個故事後,烏拉的心裡就像堵著一塊巨石一樣,劇中的媽媽一次又一次的按下手裡的遙控器,困住了兒子的同時也困住了自己。

她一次次的經歷著知道兒子自殺時的痛苦,劇中也能看到媽媽第三次發現兒子自殺後崩潰的樣子。

我想她的內心也應該是充滿了疑惑,她愛她的兒子,她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然而這種高度負責,犧牲自我式的愛,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這種愛究根結底是真的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

「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這個世界上只有媽媽會永遠陪在你身邊」「現在你恨我,將來你會感激我的」「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你就不行」

是不是覺得這些話很耳熟,是不是又重新回想起拿著成績單面對父母時的感覺。

這部電視劇諸多缺點還能得到好評的原因就在於它的真實,首先低成本的拍攝使得這部電視劇沒有好看的戲服,精緻的妝容,劇裡所呈現出來的人物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少了視覺享受多了不少感同身受。

(《貓的孩子》中有學習障礙的阿衍,被父母逼到出現精神問題,有虐貓傾向)

其次就是故事本身,開頭烏拉就說過這都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所以劇中自然會有很多我們曾經也經歷過的事。

家庭聚會,親戚家的孩子都是大學霸就你是渣渣。

成績上不來,媽媽請家教還讓老師該打就打的時候。

整部電視劇就像在回放著我們經歷過的童年,看著都是一則一則的家庭教育故事,實際上對觀眾來說,堪稱恐怖片。

父母親這個職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用考證培訓就能上崗的職位,生養都有前人的經驗,只有教育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劇中小偉被母愛包圍著,但他卻感受不到任何愛意,這份愛對他來說是束縛是枷鎖,但在媽媽的掌控下他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而在媽媽想來他也不需要反抗,他甚至不是個人,他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媽媽的兒子」。

這種教育方式在亞洲及其盛行,在中國尤甚。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接受著儒家思想的洗禮,《三字經》《二十四孝》更是小學經典讀物。

我們信奉的是「父母之恩大過天」和「子不教父之過」,這些話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於是很多父母也以此踐行,所以才有了「狼爸」「虎媽」的稱謂。

即使這部電視劇已經拍的儘量寫實,還是有網友認為比不上現實中的父母。

但反過來想一想,父母對孩子做的一切無非就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生活這是真的。

有些時候只是方式方法用的不對,體諒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年齡和代溝讓我們的父母有時會找不到正確的教育方向。

多和父母溝通交流吧,相互包容彼此,血溶於水的親情始終是割捨不下的。

相關焦點

  • 朱雨辰媽媽的愛讓人窒息?這位用遙控器操縱兒子的媽媽更恐怖
    難以想像,曾意氣風發的華子也會有此等苦澀,除了事業上的不溫不火,也源自於他的母親的過度控制。節目播出後,朱雨辰媽媽頻上熱搜,她的苛刻兒媳標準讓人大跌眼鏡——「男女有分工,女的就應該賢妻良母。既然把你娶進來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擔起責任,就是這個角色,有要求,不能放低標準。」大老師很無語,男耕女織的事都過去多久了。
  • 觀眾用遙控器決定劇情,《黑鏡》新劇噱頭大於內容
    憑著「創新」的交互式體驗,最新一部《黑鏡:潘達斯奈基》又賺足了關注度。自從2011年播出第一季,《黑鏡》就被視為「神劇」,帶有恐怖色彩的高科技未來令影迷津津樂道。《潘達斯奈基》的導演依然是執掌《黑鏡》第四季的大衛·斯雷德。故事發生在1984年,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史蒂芬。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選項來控制史蒂芬的行為,這也是影片最大的賣點。交互式體驗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是不言而喻的。小到選擇早餐吃燕麥片還是玉米片,大到要不要殺了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觀眾都可以通過手中的遙控器來自行改變故事的下一步走向,「定製」你希望的劇情。
  • 國產神劇《媽媽的遙控器》, 這個媽媽的教育方法令人窒息!
    劇中分別講了5個關於親子關係的故事,其中第一個單元叫《媽媽的遙控器》,引起了萬千父母的深思。故事講述了一位經歷了丈夫出軌的單親媽媽,將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寄托在兒子小偉身上。一天,媽媽發現小偉為了畢業旅行而偽造成績單,一怒之下和小偉大鬧一場!第二天,小偉卻發現自己似乎每天都在重複過著和媽媽吵架的那一天。
  • 教師「線上補習」模式走紅 有學生一天上8小時
    小王說,線上課程是教師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的,雖然沒有教室設備,但價錢並不比傳統的教室授課便宜,「一堂課140元,這還是折扣價」。這兩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補習」也慢慢浮出水面,不少培訓機構主推線上補習,由教師直播給學生上課,藉此撈金賺錢。「我們現在正在搞優惠推廣,如果您訂得多,可以打折。」
  • 搞笑GIF:兒子讓媽媽多買遙控器,問其原因,爸爸的預感很不好
    請點擊搞笑GIF:妹子的腰這麼細,真不怕一陣風吹斷?一天,小明女友突然問他:「我和你媽掉到河裡你先救誰?」兒子扯著他媽媽的衣服說:「媽媽媽媽,我要買遙控器,越多越好!」 他媽頭也不回的問他買那麼多遙控器幹什麼? 兒子興奮的說:「我發現我家遙控器裝電池那裡都有錢!我們多買點遙控器不就發財了嘛!!」 我總感覺我今天要倒大黴。兒子讓媽媽多買遙控器,問其原因,爸爸的預感很不好。搞笑GIF:被女超人看上的男人,有種說不出的壓力。今天我老婆對我說:晚上你能讓我在床上尖叫嗎?
  • 如果媽媽們都有一柄特殊的人生遙控器……
    小時候,在暢想理想的時候,有小夥伴們這樣說,我要是能有柄人生遙控器,想怎樣就怎樣就好了,也曾想過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柄遙控器,我要做我想做的任何事;長大後,進入生活中,在傷心失意的時候,也想過,如果我有柄時空遙控器,可以不要這些發生,那人生該有多好……可是在臺灣短劇《媽媽的遙控器》,當媽媽真的有一柄特殊的人生遙控器
  • 用遙控器控制孩子的人生,她比英子媽媽更讓人窒息
    媽媽的遙控器故事的一開始,是媽媽中年離婚。離婚後的媽媽把全部希望放在兒子身上,用盡一切辦法要把兒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她總是對兒子說:「要聽媽媽的話,這都是為你好。」一個偶然的機會,媽媽得到一個遙控器,可以操控時間。從此,只要媽媽覺得兒子做得不對,就按動遙控器,讓時間一直停留在這一天,直到兒子改正錯誤。
  • 僅僅陪孩子上了一天課 我被臺灣幼兒園的用心給感動哭了
    這不禁讓菜媽想到同樣很值得學習的臺灣幼兒園,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的一天做什麼、學什麼、玩什麼、吃什麼都安排得細緻又人性。  我知道3月份已經有很多心急的媽媽在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想知道好幼兒園有什麼標準,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遠嫁寶島的媽媽對臺灣幼兒園的介紹,看看臺灣幼兒園在細節上是怎麼做的。  作者:杭州小籠包。
  • 兒子花3萬補英語成績下降30分 旁聽的媽媽英語卻突飛猛進
    聯繫上這位「有故事」的媽媽,她姓徐,兒子在城西一所公辦初中讀初二。徐媽媽快人快語,說:「這是去年暑假的事,一個月花了3萬多,我真是氣得頭頂冒血!」  兒子成績是中上,特點鮮明:理科好,文科弱,尤其是英語。  初一期末考結束,英語考了70多分,班裡平均分都有80多。不補不行了,小學補習英語的陰影,也不能影響我再給他報班的決心。
  • 人生遙控器,男子得到一個遙控器,不小心穿越到了媽媽的子宮裡
    如果上帝賜予你一臺人生遙控器,可以隨意切換生活片段,隨時暫停、重放、快進自己的生活,你會如何操控自己的人生?邁克是一名工作狂,追求名利,一心只想著升職加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婆和孩子們過上夢想中的幸福生活,因此忽略了對家庭本該有的關心和責任,甚至連家中電視或車庫應該用哪個遙控器都分不清。
  • Netflix推出「黑鏡互動電影」,既是營銷噱頭也是影像實驗
    這種突然襲擊式的營銷花招,Netflix在今年的超級碗上便用過,超級碗中場休息時發布了《科洛弗悖論》的首支預告並宣布當晚就會上線。不過《黑鏡:潘達奈斯基》不光是有這樣的營銷花活,更重要的是其電影形式本身。在正式發布前,雖然Netflix將這部電影的時間標註為1小時30分鐘,但是韓國評級網站給出的時長是312分鐘,即超過5個小時。
  • 美國大學如何上課:學生配備遙控器防翹課
    因為這門課與建立和諧的關係有關,加上選修的只有20多名學生,所以教授建議把零食帶到課堂上來分享,她說「吃是最容易建立社會關係的行為」。每節課上,都會有人帶諸如薯片、爆米花之類的零食。大家邊吃邊討論,教授也參與其中。不過,不是所有的課都那麼好玩。比如我選的國際關係課,教授就一本正經的,每次來都西裝革履,拎著個公文包。
  • 聽話教育丨《媽媽的遙控器》如何毀了一個孩子
    從四月開始,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蔣博士和凱凱一起,在快手和抖音平臺上進行《「蔣」講未來》欄目直播,頗受大家歡迎。有個家長連續看過幾期直播之後,跟我聊起來:凱凱真的很聽話啊,尤其是限制玩遊戲的時間到了就能馬上停止。可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不聽話呢?讓往東偏要往西!我要如何讓我的孩子變得聽話。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愣住了。
  • 《黑鏡》中的故事
    有些故事在結尾處會有類似的反轉結尾,比如第一季中首相受到威脅的那一集,公主已經被釋放很久了,即使首相不聽從他的威脅,公主也會安全的,第四節,為了掩蓋罪行,維持現在的美好生活,接連殺了幾個人的女主人,終於因為一隻豚鼠暴露了罪行而死;第五季在第一集,當大家都認為兩個好兄弟會打破這種奇怪的關係時,結局告訴大家他們的丈夫和妻子每年都會在這樣的一天裡互相玩耍,互不幹涉。
  • 「天價」補課費的背後:一節課到底「值」多少錢
    「歷史、地理還用補嗎?」有些人不解地問她。她回答說:「原來上課都沒有聽,現在就當重新聽課好了。」    按規定,周一至周五晚上,她要在學校上自習,由學校老師講解試題或現場輔導。因此在每次補課前,她都得與校外補課老師預約,如果兩人都有時間,就跟班主任請假,去校外老師那裡補課。    周日休息時,她還要去補數學,因為她的數學一直在及格線以下。
  • 課沒上幾節,外教就不見了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 英語、小語種培訓班,樂高培訓課,課外託管……社會上的培訓班林林種種,培訓方式多樣化,學費動輒上萬。但隨之而來,因教育培訓引發的糾紛也不少。  今年1月以來,溫州鹿城法院共受理教育培訓合同糾紛33件,收案數呈增長趨勢。
  • 補習老師身價破8000萬!華人文化圈的補課傳統…
    新鮮事》)就連臺灣網民看完香港的補習班海報之後,都覺得臺灣的補習海報太樸素…香港的補習班招生廣告,在補習文化同樣盛行的臺灣人眼裡看來也是相當震驚!新鮮事》 爵爵&貓叔提供)要知道,在臺灣,臺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由於補習班林立,甚至被稱為「補習街」。連他們都不得不服!
  • 媽媽的「遙控器」
    沒事的時候學學做菜,把家裡收拾收拾……」一有空,媽媽就用我給她買的手機打電話,問這問那。在她的心裡,我是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女孩,我的手機就是她最好的「遙控器」。  母親在電話裡最關心的是我的身體,叮囑我要多吃多補時,我嫌她嘮叨:「你要我胖得象豬一樣嗎?」她詢問我工作是否順利時,我不耐煩地嫌她多事:「問那麼多幹嘛?跟你說你也不懂。」
  • 兒子同款外教課1元限時搶,超值2節直播課+100節錄播課,閉眼入丨...
    包括了2節外教直播課,  100節錄播課,  4-12歲的孩子都能學,  零基礎也可以。而且之前線下的話大概就一周一次課,線上可以一周上3-4次課,自由靈活安排,可以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沉浸在純英文的環境中。  為什麼我推薦魔力耳朵?
  • 認領15個調皮乾兒子 山東這所小學校長媽媽「火」遍全國!
    她為了引導調皮的學生,主動認領調皮孩子做乾兒子,時時鼓勵和關注,後來,她一共認領了15個乾兒子、2個乾女兒的,成了一位「校長媽媽」。  婚後不久,她班上的一名學生由於生病,落下了兩個星期的課。她在徵得該生家長同意後,每天放學後乾脆把學生帶回家中補課。一天晚上,這個孩子睡覺時居然把任蘭英的新婚床被給尿溼了。  兩周的課補完,這個學生竟然不願回自己家了,已經把她當成自己的「媽媽」。時至今天,她生女兒後29天就回到學校和學生當中的事情,還常被當時的學生們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