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17種伏地挺身,夠你在家「用」的了

2021-01-10 一隻肌愛生活

如果你想隨時隨地鍛鍊,就沒有比標準伏地挺身更好的了。這種高效的運動可以增強胸部,肩膀,肱三頭肌,核心和臀肌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伏地挺身幾乎不需要做任何設備,伏地挺身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很容易地根據需要推進動作。為了使運動員不枯燥,本文一隻肌會全面介紹伏地挺身的17種變式。具體請看下面:

1.經典伏地挺身

雙腳併攏處於高板位置,身體從頭到腳一直筆直,並且雙手與肩膀成一直線(但略寬於肩膀)。吸收臀部和核心,將身體鎖定到位。

保持肘部朝向身體,頭部保持中立,降低軀幹,直到胸部在距離地板幾公分的範圍內。

2.上墊伏地挺身

將你的手稍寬於肩膀的寬度,放在長凳或其他穩定的高架表面上,並保持俯臥。

保持背部平坦和核心接合,將胸部降低到板凳幾公分之內。

3.木板伏地挺身

你的前臂,手掌和腳掌放在地板上,並且身體從頭到腳都筆直,處於低木板位置。雙腳應與肩同寬,手指應張開,前臂應平行。

不要將肩膀朝耳朵聳聳,也不要讓臀部下垂或抬起,而是將體重轉移到左前臂上,並將右手掌平放在右肩下方的地板上。

仍然保持完美的筆直身體,將重量轉移到右手掌上,將左手放平,並伸直雙臂以保持高板姿勢。

反向移動,降低右前臂,然後將左前臂放低至低板位置,從而始終保持身體挺直。

重複此動作,這次將左手置於上推位置,然後置於右手之前。雙手置於高木板位置後,將左臂降低至低木板位置,然後再移至右臂。

繼續運動,將啟動臂與每個重複交替。

4.鑽石伏地挺身

從上推位置將拇指和食指的尖端放到一起,以使它們接觸(鑽石形狀)。這是開始位置。

保持肘部彎曲(不要讓它們張開),放低軀幹,直到胸部輕輕碰觸到手背。

5.單腿伏地挺身

假定伏地挺身姿勢,將右腿抬離地板。

保持肘部向身體靠攏,降低軀幹,直到胸部距離地板幾公分。

暫停,然後儘快將自己推回到起始位置。

在一側完成所有動作,然後在另一側重複,在兩側執行相等的次數

6.手爬伏地挺身

站高,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手臂放在兩側。

保持核心水平並向後平放,向前傾斜臀部,將兩隻手掌放在地板上。必要時略微彎曲膝蓋。

向前走,直到你處於高木板位置。你的手腕應直接位於肩膀下方,身體從頭到腳應筆直。

放低身體,將胸部移到離地面幾公分的地方,然後回到高木板。

反轉運動,將雙手向後移,回到起始位置。

7.寬臂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將你的手放在地板上,兩肩同寬。

8.上展提肩伏地挺身

保持肘部彎曲(不張開),保持核心,並使頭與脊柱對齊,放低身體,直到胸部在離地板幾公分的範圍內。

暫停,然後向上推回到起始位置。

返回起始位置後,將重量轉移到左手上,將右腳放在左上方,向右滾動右臀部,然後將右臂向天花板延伸(只有身體的一部分在地板上)將是你的左手和左腳的外側邊緣)。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身體挺直。

將你的右手和腳放回到地板上,重複該順序,在下一個側板上切換側面。

9.下墊伏地挺身

假定雙手放在地板上,雙腳放在結實的長凳或盒子上,伏地挺身。

保持身體挺直並保持核心力量,並儘可能將胸部慢慢放低至靠近地面。

10.擊掌伏地挺身

保持肘部彎曲,降低軀幹,直到胸部在距離地面幾公分的範圍內,然後用足夠的力向上推動,使雙手離開地面擊掌。

輕輕著陸,立即過渡到你的下一個。

11.手掌上下伏地挺身

從標準的上推位置開始,然後將右手稍微向前移動,左手稍微向後移動。

做兩個伏地挺身。

切換手的位置並重複。

每隔兩次重複交替交替的手位置。

12.蜘蛛俠伏地挺身

保持臀部水平,使右膝蓋儘可能靠近右肘。暫停,然後退回到初始位置。

放低身體,將胸部移到離地面幾公分的地方,然後返回到起始位置。

使左膝蓋儘可能靠近左肘。暫停,然後退回到木板位置。

進行另一次伏地挺身並重複該序列,在每一側進行相等的重複。

13.登山者伏地挺身

將右腳抬離地板,將右膝蓋拉向胸部,確保背部保持平坦,臀部向下,身體其餘部位保持靜止。

將右腳回到起始位置,並立即用左腿重複。

放低身體,直到胸部距離地板幾公分,然後再回到起始位置。

14.腰位伏地挺身

朝下躺在地板上,將手放在肋骨旁(腰部)位置上。

鍛鍊你的核心和臀部,以確保身體保持筆直,使肘部向自己的身體傾斜,然後將自己推向高處。這是開始位置。

放低身體,直到胸部在離地板幾公分的範圍內,然後將自己推回到起始位置。

15.伯比伏地挺身(伏地挺身波比跳)

彎曲膝蓋,用臀部鉸接,然後蹲下,將兩手掌放在地板上。

將腳跳回伏地挺身位置。

降低軀幹,直到胸部距離地板幾公分,然後迅速向上推。

將腳跳回到你的手上,然後向上爆炸,跳到空中。

輕輕著陸,立即開始下一個。

16.穩定球下墊伏地挺身

你的腳趾放在穩定球上方的上推位置。撐起你的核心並擠壓臀部,以使你的身體從頭到腳保持一條直線。

將你的胸部降低到地面,使你的肘部靠近身體。從上方看時,它們應與你的軀幹成45度角。

17.球上伏地挺身

舉起雙手放在藥球上的上推位置。用手將藥球放在胸部正下方。

由於這種伏地挺身變化在手腕上可能很難承受,因此請將你的手放在藥丸上向外旋轉-將拇指指向頭部,然後將手指向兩側拉開(遠離腳後跟)。

將腳放寬以保持平衡。接合你的核心並擠壓臀部,以保持身體挺直。

彎曲你的手臂,將軀幹降低至藥球。保持低著頭,肘部靠近兩側。

一旦你的胸部距離藥丸幾公分以內,請暫停。然後,將自己推回到起始位置。

總結

乍一看,伏地挺身看起來像是胸部鍛鍊,還要三頭肌,三角肌和核心,但遠遠不止這些。在運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張力時,你幾乎可以學會使整個身體參與其中。

如果你剛剛起步或尚未建立起全面的伏地挺身,你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動作來釘牢基礎。可從木板伏地挺身開始,練習直臂木板來增強核心力量和穩定性,並學習常規伏地挺身的正確手部位置。要增強常規伏地挺身所需的力量,請從上墊臥撐開始。

相關焦點

  • 用伏地挺身健身5個月,竟然解鎖了12種伏地挺身,看看你會幾種?
    一個用5個月,成功減掉20斤脂肪的同時又實現增肌目標的徒手健身愛好者。追求「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精壯型身材一直是我的目標。如果你現在也是這種體型而遲遲無法改變,那麼關注我是最明智的選擇。#花式減肥#前言
  • 剛入門,還做不到伏地挺身?這裡有方法!
    伏地挺身,是徒手健身入門的最基本推力力量練習動作,雖然伏地挺身比較簡單,不過還是有一部分男生剛入門徒手還無法駕馭伏地挺身,以及很多女生也都無法做到完美的伏地挺身。今天就簡單聊一下關於伏地挺身的入門吧,當然如果你能做到伏地挺身的話,就沒必要再看啦。
  • 19種伏地挺身,你會幾種?
    身為男人,你能連續做多少個伏地挺身?如果壯年的你連30個連續伏地挺身都做不到,那說明你真該鍛鍊了,身體素質太不硬氣了。伏地挺身屬於無氧運動,對於增肌增力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可以有效鍛鍊胸大肌及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對腰腹肌也有相應的刺激作用。不同形式的伏地挺身,還可以分別有效地鍛鍊小臂、腕部力量。
  • 練胸最佳動作,6種伏地挺身做法,教你在家鍛鍊完美胸肌!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在家鍛鍊的六種伏地挺身做法。第一種是大家常見的,包括體育課上老師也會讓男生做的標準伏地挺身,這種伏地挺身雙手和雙臂要跟肩膀一樣寬,兩手之間的間距腰不寬不窄,適中一點就可以。做這個動作可以使我們的整個胸部都得到鍛鍊,沒有哪一塊會特別的突出來。
  • 標準伏地挺身圖解大全介紹其5大正確的伏地挺身給你
    我看到網上很多伏地挺身的講解,但是都沒有對常見錯誤進行詳細講解,在這裡小編根據多年的健身經驗,來為廣大健身愛好者詳細講解一下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以及常見錯誤詳解,希望對廣大健身愛好者有幫助。5、手墊高的伏地挺身,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同上。6、腳墊高的伏地挺身,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同上。7、膝手著地的伏地挺身:適合初學者與女生。注意事項脊柱要伸直,頭和脊柱在同一條直線上。身體下降時,吸氣,還原時呼氣。今天我給大家演示—怎樣在家利用多種伏地挺身鍛鍊胸部肌肉!
  • 伏地挺身不僅僅可以練胸,4種伏地挺身動作,打造完美上肢
    說到伏地挺身,不管你有沒有進行運動的習慣,也不管你是不是一個健身達人,對它都不陌生。伏地挺身作為一個比較經典的健身動作,當然也屬於徒手健身動作當中最經典的動作之一,也經常被人用來進行炫耀自己的體力有多麼的好。
  • 在家就練不出胸肌嗎?5個伏地挺身動作,搭配1個訣竅也能練出胸肌!
    最近分享的訓練大多都是健身房版,有網友就不滿意了,讓沒辦健身卡的我們怎麼學?難道用意念練嗎?所以,近期我會分享一些在家就能練的徒手訓練方式,分別把胸肌,背肌,肩部,手臂,腿部,腹部整理出來一套訓練方法。畢竟,只要有健身的心,哪裡都是健身房。
  • 伏地挺身的5種變式動作,讓你練到全身肌肉
    伏地挺身是我們最熟悉的健身運動,也是所有男士不用練都會做的基礎訓練動作,有些中學體考和大學體育考試的時候會用伏地挺身作為測試項目,有些調皮的男生在學生時代沒少被老師用伏地挺身作為處罰工具,可以說伏地挺身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算是一個非常普遍且易學的鍛鍊動作了,可是你知道變形,進階後的伏地挺身如何做嗎?
  • 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 解讀6種不同的伏地挺身類型
    本文轉自【昕薇網】;做伏地挺身是提高男性體能的一種健身運動,同時伏地挺身做法也有多種類型。做伏地挺身的想必都知道其好處不少,那麼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你做對了嗎?伏地挺身類型有哪些呢?下文淺析去了解了解。1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完成一個伏地挺身,需要用到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群相互緊密配合。動作重點:全身挺直,平起平落難點:屈肘推直1、胸部貼地,手掌平放於地面,手臂略微比肩膀寬一點,雙腳平行,腳尖支地。向前看,而不是看地面。2、雙肘向兩側分開,慢慢伸直你的手臂。3、手臂完全伸直後,停頓一會兒。
  • 做伏地挺身脖子疼?那是你不會做伏地挺身,正確的姿勢在這裡
    ,或者是動作不夠標準,就不會有效果。 還有一些人剛剛開始做伏地挺身會有脖子疼,手腕疼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你的動作不都標準的原因,沒有掌握到動作要點,導致動作不標準,在沒有人給你觀察的時候,你的動作不夠標準,也不會有人給你指出
  • 你一次性能做幾個伏地挺身?每天100個伏地挺身,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伏地挺身是個常見的力量訓練動作,日常在家想要做力量訓練進行鍛鍊,那麼伏地挺身絕對是個不二的選擇。這個動作能夠訓練到身體的上半身肌肉群,以及肌肉的力量,能夠幫助身體募集核心肌肉群,讓你的上半身看起來更加的好看結實。
  • 你每天堅持做多少個伏地挺身?伏地挺身的4大好處你都知道嗎?
    02好處一:塑形如果你沒有時間去健身房,那麼完全可以做伏地挺身來打造你的上肢線條,很多實際的案例都已經表明長期堅持做伏地挺身對身形的改變有很大益處:因為當你以俯臥的姿勢趴在地上那一刻起,你已經激活了身體,包括你的肩,手臂和核心,同時你撐下去和撐起來時
  • 無法完成伏地挺身,通過幾個步驟,能夠讓你快速掌握伏地挺身
    導語:今天在這裡要給大家聊到的話題是伏地挺身在力量素質方面的調查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們的上肢力量是全身最差的部分,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上肢力量最為薄弱。那麼應該怎樣才能夠更好地增強上肢肌肉的力量呢?伏地挺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伏地挺身對女性有這些好處?掌握4個技巧,練好伏地挺身
    女生平時進行伏地挺身練習,對身體而言有著非常好的訓練效果,下面就來跟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首先第一方面針對的是人體機能的訓練方面,通過伏地挺身的訓練,它可以幫助發展力量素質,能夠幫助增強腰腹力量以及上肢力量。另外還能夠幫助增強訓練者的體質,提高抵抗能力,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一些不利因素,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心情。
  • 8種方法讓你逐步學會伏地挺身 讓你不再是個伏地挺身新手
    你還在掙扎嗎?不要放棄伏地挺身訓練!伏地挺身是一種全身運動可以幫助你在任何地方瘦下來,而且有很多變化,你永遠不會停滯不前。伏地挺身對胸部、三頭肌和整個核心肌群都特別有好處。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職業運動員,伏地挺身都是有益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伏地挺身學習方法。
  • 每天堅持做60個伏地挺身,對身體有何好處?
    有的時候我們的疲憊不僅來源於心理,更多的時候來源於身體,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方式都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你想要改善自己的身體,那麼健身是好的選擇。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伏地挺身,伏地挺身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而且如果你想要鍛鍊的話,做伏地挺身完全不用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你的臥室裡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去健身房,而且伏地挺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壓力,你用工作的空餘時間就可以完成。
  • 為什麼這5種伏地挺身動作,練胸肌的效果最好?試試就知道
    其實對於胸肌刺激來說,徒手伏地挺身的效果不如槓鈴啞鈴來的精準,因為徒手伏地挺身肩部和背部的代償比較高,所以徒手練出胸肌非常困難,如果不排斥器械健身的話,胸肌訓練儘量以器械為主。而很多人用徒手伏地挺身練不出來飽滿胸肌,還有一個原因是常規伏地挺身有一個弊端,就是當你能做30個常規伏地挺身的時候,胸肌刺激深度基本上就固化了,再加數量起到的刺激作用就比較少了。
  • 深度解析伏地挺身——「簡單」的伏地挺身你真的會做嗎?
    內旋時可以嘗試想像用自己的斜方肌去夾一根筷子,同時要有挺胸的感覺。 常見問題除了肩胛骨活動不到位以外,還有兩個字,聳肩。這一部分想通過自測矯正是相對困難的,建議可以錄視頻留下影像資料進行對比。 思考——相較於內旋來說,大部分人更容易掌握外旋的動作。
  • 到了四五十歲,你還能做多少個伏地挺身?若超不過10個說明有問題
    據人民日報發布的消息稱:景海鵬他出現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地方,卻是唯一個三入太空的航天員,讓人驚嘆的是,它可以連續做3組伏地挺身,並且每組伏地挺身可以連續做600個。 和他對比,你到了四五十歲還能夠做多少個伏地挺身?如果你超不過10個說明什麼?
  • 你了解伏地挺身嗎?每天堅持做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快來看看
    健身項目有很多,你們喜歡哪種呢?跑步、遊泳或跳繩?不過我覺得伏地挺身才是一項既方便又有健身效果的運動,你們覺得呢?感興趣的朋友們快來看看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伏地挺身小知識吧。 其實比起跑步,我覺得伏地挺身是一項非常簡單又方便的動作,而且它是鍛鍊全身肌肉量和身體的協調性,還要依靠背部、肩部和腹部力量發力,所以說是一項全身心的運動。 其次,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你有空餘時間,在健身房、運動場,甚至在家、辦公室都可以鍛鍊身體,而且不需要任何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