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種魚在南方水域泛濫成災,野生的沒人吃,養殖的卻是香餑餑
對於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外來物種入侵之後,環境非常的適宜,再加上天敵的數量很少,很容易就會出現泛濫成災的情況。像福壽螺、水葫蘆這些都是典型的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危害,美國引入的亞洲鯉魚,在美國也是難於天敵,加上不愛吃這種小刺比較多的淡水魚,這些在國內倍受喜愛的鯉魚,在美國生長的個頭像豬一樣。國內南方水域也有一種外來魚類,在很多水域已經泛濫成災。
在南方很多水域,甚至是下水道、排水溝之中,都有這種魚的出現,這種魚就是羅非魚,由於原產於非洲,而且長得很像傳統淡水魚鯽魚,所有也把它叫做非洲鯽魚,羅非魚是1956年的前後開始從非洲引入養殖。這種淡水魚類具有超強的適應性,對於環境除了怕冷之外,幾乎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也之所以羅非魚怕冷,所有目前羅非魚在國內泛濫成災,也僅限於南方地區,北方地區是少有羅非魚的存在的。
羅非魚不但生命力頑強,生長速度也是奇快,加上繁殖能力強,這種原產於非洲的淡水魚類,被引入養殖之後,心思開始大面積地開展,在養殖期間由於出現逃逸現象和一些廢棄養殖塘的疏於管理,這種魚類在南方的自然水域之中,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數量極其的龐大,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泛濫成災的情況發生,羅非魚不但對於環境要求不嚴,在極其惡劣的水域之中也能夠存活,對於食物來源更是不挑不揀。什麼都能吃的特性,讓這種魚適宜不同的生存環境。
羅非魚肉質細膩,養殖的羅非魚很受喜愛,在水產市場佔用一席之地,但對於野生的羅非魚很多消費者卻並不感冒,有的甚至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這也源於野生羅非魚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在一些水質不堪、受過汙染的環境之中也能夠很好地生長,對於這樣環境下野生的羅非魚,消費者自然是下不去嘴的,這也跟地理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在一些水質良好的地域,野生的羅非魚依然很受寵愛,也很受釣魚人的青睞。
羅非魚繁衍能力很強,加上在國內水域之中,幾乎沒有天敵,這種長得跟鯽魚相似的羅非魚,確實很容易泛濫成災。2014年8月,尼羅羅非魚也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羅非魚泛濫成災除了適應能力超強之外,羅非魚的利用率低下也是導致這種魚肆無忌憚的原因所在,對於羅非魚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