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跟著奶奶下地幹活的時候,在田間邊上的小溝裡尋常能遇見幾隻小烏龜,當時出於好奇總會將它們抓回家飼養。後來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田間的水溝乾涸了,水溝邊上的烏龜自此很長一段時間再沒見過了。但最近有網友向筆者說到,最近在山裡的小河邊時常遇到一些小型龜類,抓了也抓不完呢。
筆者起先以為是大自然生態恢復了,結果卻大失所望,甚至對自然生態產生了一絲絲的擔憂。原來網友們反饋的烏龜泛濫實則是巴西龜泛濫成災,而不是我們過去常見的生態下野生烏龜或者鱉。巴西龜為何讓人如此產生擔憂呢?難道它跟我們大自然下野生的烏龜和鱉有很大區別嗎?
那麼我們開始來認識下巴西龜吧,從名字不難看出它就是一個外來物種。外來物種在我國有兩種發展結果,一個是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被吃到連養殖的都供不應求。一個是在我們國內野生環境大批量出現,往往就成了破壞生態的殺手。巴西龜在野外大量出現,說明它已經成了我國自然環境下的生態殺手了。
巴西龜是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引種的養殖物種,引進我國的時候曾遭農民一度爭相養殖,剛開始社會各界以物以稀為貴對巴西龜十分稀罕,在寵物領域巴西龜曾賣到了200元一隻的高價。筆者了解到,巴西龜最開始在養殖領域掀起熱潮的時候,主要是以食用為主,結果這一熱潮在短短幾年時間就熄火了,其原因是巴西龜食用價值遭到了消費者的否定。
慘遭食用否定之後,巴西龜的命運在我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一下子從美味轉變成了小寵物,頻繁出現在大街小巷賣到了10元3隻的低價。這也是造成當下巴西龜成生態禍首的根源所在,因巴西龜成了小型寵物,在民間被養殖之後往往遭受「愛心」人士無知放生,才導致如今巴西龜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的尷尬局面。
如上網友與筆者反饋的巴西龜頻繁出現在小河邊的現象,那就是泛濫成災的一個常見現象。
巴西龜在自然界泛濫成災,也伴隨著它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巴西龜具有生存能力強,繁殖能力快,在自然界當中常以快速繁殖方式對本地物種生存造成極大影響,本地烏龜常因巴西龜入侵而出現數量銳減或者瀕臨絕跡。除此之外,沒有天敵的巴西龜數量不斷增加,給生態系統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目前我國已經將巴西龜列為生態殺手,並且正在採取相應措施控制巴西龜入侵。對此筆者奉勸廣大網友,不要再盲目以愛心方式放生巴西龜了。不知各位網友在你們當地見過巴西龜嗎?你們養過巴西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