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引入我國成養殖新寵,20年前受食客追捧,如今卻被嫌棄太髒
在上個世紀咱們國家雖然魚類資源非常豐富,但是隨著人們的需求,本土魚種只有極少數品種適合人工養殖,為此我們國家引進了不少外來物種,來帶動農民水產養殖的積極性,其中不乏品質優良的魚種經濟效益已經隱隱超過「四大家魚」,就比如下面這種魚,81年引入我國成養殖新寵,20年前受食客追捧,如今卻被嫌棄太髒!
這種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即使在低氧、水質很差的條件下也能快速生長,20年前成為大家小巷食客追捧的美食,市場價格也比四大家魚便宜很受大家歡迎;然而正是它的這一「特長」成功把自己作死,如今成了人們眼中的垃圾魚,很多消費者表示:白送都不吃這種髒東西!
想必有很多人曾經也吃過這種魚,這種魚其實就是臭名昭著的埃及塘鯴,它和本土的鯰魚很像,同屬鯰魚一類,本土鯰魚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埃及塘鯴曾經也正是因為像極了本土鯰魚,很快就被大眾所接受,由於價格低廉、肉多刺少迅速成了人們追捧的街邊美食,養殖前景也一片大好!
不過自從埃及塘鯴入侵到野外水域之後,這種魚反而成了人們嫌棄的對象,一般情況野生的魚類比起養殖魚更受歡迎,但是野生埃及塘鯴為何會遭到厭棄呢?就是因為這種魚食性太過隨便了。
由於它的適應能力極強,在一些水質不好的地方,甚至汙水中都能存活,而且埃及塘鯴屬於雜食性魚類,尤其是愛吃一些腐爛變質的腐肉為食,像死魚、死蝦、水中動物的浮屍都能成為它的食物,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埃及塘鯴,大部分人都敬而遠之,以至於埃及塘鯴成了臭名昭著的野生魚類,人們都不敢吃它。
作為喜歡釣魚的朋友而言,釣到這種魚雖然很過癮,但是大都不會吃它,家裡有養寵物的都會用來餵狗餵貓,沒有養這些寵物的就只好將它扔掉,人們都覺得這種魚類太髒了,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挺高了,對於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因此這種吃腐食為生的魚類很不受人待見。
這種魚曾是大眾追捧的美食,卻因一大「長處」搞臭了自己,怪誰?
曾是養殖新寵的埃及塘鯴,如今卻成了人們眼中的垃圾魚,其實並不是這種魚本身髒,而是我們身邊的環境變差了,如果水沒有被汙染,讓它們在乾淨的自然水域自然生長,未必會受到人們這樣的對待,在我看來埃及塘鯴從來沒有變過,只是我們沒有給它創造更優質的生存環境,才使得它成了不受待見的垃圾魚。
如果有一天到處都是碧水藍天,埃及塘鯴是否還能恢復往日受人追捧的情況呢?實際上並不是埃及塘鯴自己的「長處」搞臭了自己,而是那些肆意破壞自然環境的人造的孽,那些人才是真的「髒」!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推薦大家可能喜歡的文章
以前泛濫成災農民拿它餵鴨子!現在100元一盤成高檔貨,釣不著了
曾被嫌棄是垃圾魚,拿來餵狗餵貓,如今野生的成稀罕物,一斤60元
繼小龍蝦之後又一物種入侵我國河流,一隻足有600克重,能成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