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牛蛙、小龍蝦受追捧,有種魚卻無人問津

2021-01-13 騰訊網

大多數人對物種入侵的概念應該都不會感到特別陌生,它指的是原本在某一個地區生活的動植物,經過長時間的繁殖擴張,突破了原先所處的環境,入侵到其它的國家和地區。外來物種的普遍特點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繁殖能力和破壞能力也十分突出,一般情況下來說,如果一個地區突然出現了外來物種,時間一長,當地的生態環境都會遭到明顯破壞。

這些年來,中國就接收了不少的外來物種。雖然它們普遍不招人待見,不過這幾年,很多入侵到中國的外來物種,都被人做成了端上餐桌的美味菜餚,小龍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今年分布的《雲南省外來物種名錄》中,小龍蝦就成功上榜,這種原產於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動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引入到中國,之後又迅速的擴散到全國的各個省市,雖然很多人認為小龍蝦的生長環境並不乾淨,可是還是有廣大吃貨沒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

如今,每到夏天,小龍蝦就成了夜市上的特色美食,因為市場上對小龍蝦的需求量比較大,還有不少農民專門從事小龍蝦養殖,小龍蝦的市場價格不菲,在今年行情並不算好的情況下,批發價還能達到十多塊一斤。

除了小龍蝦之外,備受人們追捧的牛蛙同樣也是外來物種。牛蛙的原產地在墨西哥和北美洲,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進入中國,牛蛙的身價比小龍蝦還要更高,這是因為它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如今,幾乎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能見到牛蛙的身影,在中國更是成了廣大吃貨的最愛,畢竟泡椒牛蛙、麻辣牛蛙的爽口滋味很少有人能夠拒絕。也因為這一點,進入中國的牛蛙反而帶來不巨大的經濟效益。

同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牛蛙、小龍蝦受人追捧,有些物種可就沒那麼受歡迎了,有一種從國外來的魚類,數量繁多卻無人問津,說的就是清道夫魚。清道夫魚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入侵到中國以後卻被一些人稱為垃圾魚,更是成了髒的代名詞。這是因為清道夫不僅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之中,而且還以水底的垃圾為食,光是這一點就讓很多人對它敬而遠之。

除了看起來骯髒之外,清道夫魚沒有被做成美食的另一大原因也跟它自身有關係,清道夫魚的全身上下沒多少肉,而且骨頭又刺又硬,如果處理得不好的話,吃起來不僅不美味,還會有一種難聞的腥味。

這些入侵到中國的物種,有的受歡迎有的遭嫌棄,而清道夫這種魚卻是倒貼都沒人吃,由此看來,外來物種也有同人不同命的說法,不知道這些外來食材中,哪一種才是你的最愛呢?關於物種入侵,如果你還有其他看法,也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幾大入侵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卻被吃到不夠吃,特別是第二種!
    幾大入侵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卻被吃到不夠吃,特別是第二種!現在美食的崛起已經造就了很多的吃貨,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美食城,其中有很多的美食,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對於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我們中國的美食也登上了國際的舞臺,其中有一些是我們國內本土的美食,很多國外的美食家都聲稱我們中國的美食種類非常的多,而且還好吃。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外來入侵的物種,就連我們中國都有一些外來物種入侵,但是還好的是,這些物種都被我們國家的美食家做成了一道道鮮美的美味。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被中國人拎上餐桌的外來物種,小龍蝦吃到供不應求,它卻無人問津
    世界大了什麼鳥都有,在這個地球上面不僅有我們中國一個國家,還有很多的國家,比如說英國,美國,日本等等。每一個國家的不同,他們的飲食文化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都是存在了當地的一些特色。曾經有很多動物本來中國都是沒有的,是從別的國家入侵我們,卻都被拎上了餐桌,小龍蝦被吃到供不應求,而它卻無人問津!生蠔,生蠔從最開始是丹麥的原生動物,因為以前各個國家的航海貿易往來,被從船上帶來中國來,也因此讓中國人了解到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美食,燒烤,海鮮大餐上必不可少的一味美食。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下面進入正文:外來物種入侵(invasive alien species)在生物學上有兩層意思,第一,物種必須是外來、非本土的;第二,該外來物種能在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或人工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顯著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是解決不了的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據新華社報導,雲南省政府發布了新版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收錄了福壽螺、美洲大蠊(大蟑螂)以及小龍蝦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個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這幾種來勢兇猛,卻成了入侵失敗者
    我國已發現660餘種外來物種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顯示,根據《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71種已經對於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 讓別國頭疼入侵物種,到中國被做吃到人工養殖,牛蛙還不是最慘的
    說起吃貨,中國的吃貨在世界絕對是排得上名的。只要稍微有食用價值的,大部分都被我們做成了美食,端上了餐桌。比如很多讓別國頭疼的入侵物種,在我國基本上就沒有泛濫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幾種被做成美食,吃到要靠人工養殖的入侵物種,牛蛙還不是最慘的。1. 福壽螺福壽螺,別名大瓶螺,金寶螺。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起來漲點知識
    中國生態環境部昨天(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海外來客」如何「偷渡入境」?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植物「侵略」嚴重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為了有理有據地反駁「吃貨無敵論」,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入侵物種裡,到底有哪些是能吃的。今年6月份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入侵植物多達370種,佔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動物,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專家:人工捕撈反擴大生存空間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社」(ID:CNS1952)5月26日消息,夏天到了,由於吃小龍蝦有需要戴手套剝,不方便玩手機的屬性(主要是好吃),而成了這個季節的社交必備食品,翻一下朋友圈夜宵曬圖,你會發現五個人的夜宵,有3個是在吃小龍蝦的。。。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問題來了,蒜蓉、麻辣,還是清蒸?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在這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佔到一半多,有370種;其次是動物,佔到1/3,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馬方舟介紹。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和豚草。生態環境部供圖。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
  • 物種入侵中國多年,從初的洪水泛濫到滅絕,貝類魚類:錯誤的地點
    我們一定聽說過很多關於物種入侵的事,當今時代是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不僅是人類,其他物種也開始了他們到其他國家的旅程,這叫做物種入侵,這種事在各國都很普遍。在世界上的100種入侵物種中,超過一半已經入侵了中國,在一些國家,頭皮因生物入侵而麻木,但中古很少受到生物入侵的困擾,為什麼?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強大的食客,許多入侵物種被吃掉並需要養殖,自然,他們不記得他們是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