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子第一股」年入10億,巴比饅頭有什麼秘訣?

2021-01-07 騰訊網

導語:

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大漲44%,報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

賣包子在一般人看來是低利潤的小生意,如今卻孕育了一個上市企業,巴比食品靠的是什麼?

本文看點:

1、巴比饅頭靠什麼迅速在上海崛起?

2、巴比食品年入10億元,哪些業務表現突出?

3、跟競爭對手相比,巴比食品是否有短板?

巴比饅頭2003年創立於上海,它不是專門賣饅頭的,也賣包子、粗糧點心、粥品、飲品等,是江浙滬地區有名的早餐品牌。

巴比食品則是一家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主營業務除了巴比饅頭品牌實體門店外,還為企業或者機關單位提供團餐。

資料顯示,自2019年6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以來,巴比食品時隔一年順利過會,收穫IPO批文,「中國包子第一股」就此產生。

巴比食品招股書顯示,截止2019年12月末,巴比饅頭全國門店2931家,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廣東和北京。

報告期內其營收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 7.19億元、8.66億元、9.90億元、4.8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2億元、1.42億元、0.68億元。

相比一直想借殼上市新三板的慶豐包子,和前不久剛從新三板退市的狗不理包子,巴比食品的業績表現稱得上漂亮。賣小小包子,它是如何做到年入10億、A股上市的?

從「劉師傅大包」到「巴比饅頭」,

產品是制勝的關鍵

清晨是巴比饅頭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刻。

「老闆,來兩個饅頭!」「一個肉包,一個青菜包,再加一杯豆漿。快點哈。」「好嘞!」老闆一邊應著,一邊手腳麻利地從蒸籠裡取出各式包點遞給匆忙上班的白領們。

巴比饅頭可以說是上海人的「早餐食堂」,通過地圖可以看到,超過1000家門店密密麻麻散布於上海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日常社區街道,還是繁華辦公區都有它的身影。

△ 圖中小紅點皆為巴比饅頭門店

這個「早餐食堂」的創始人劉會平是安徽人,22年前,他隻身到上海闖蕩,接連開了兩家包子店都倒閉了,直到第三家才抓到苗頭,逐漸創造出如今的「巴比饅頭」。

他為什麼到上海賣包子?巴比饅頭是如何成為「早餐霸主」的?這一切還要從他的家鄉——江鎮鎮說起。

·「中國麵點師之鄉」走出的劉師傅

劉會平的老家安徽懷寧縣江鎮鎮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號——中國麵點師之鄉。

清明時期,江鎮是個有名的水陸碼頭,往來客商絡繹不絕,常在這裡補給生活物資。為客商們做方便攜帶的饅頭和包子,就漸漸成為了江鎮人的謀生手藝。上世紀90年代,水運交通落寞,江鎮人開始向外走,便也將祖傳的包子手藝帶到了全國。

據統計,2018年江鎮鎮面點業從業人員近2萬,每年創造產值40多億元。而劉會平和他的巴比饅頭就是這些面點大軍的主力。

1998年,聽親戚說上海的面點生意好做,他揣著4000元錢,隻身闖蕩。此前,他已經在常州、南寧、貴陽等地賣過包子,但發展都不算好,到上海之後,也並不順利。

第一家包子店開在菜市場門口,但僅開了半個月就關了,身上的4000元虧個精光。很快,他靠姐姐的幫助又開了第二家店,做生煎包子,但因為競爭不過隔壁的包子店,又關了。

接連失敗,為什麼?

劉會平開始思考,並觀察別人為什麼生意好。對比總結過後,他意識到,問題出在產品上:上海人口味清淡、偏甜,而他的包子卻是偏鹹偏辣的安徽口味。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當然不可能成功。

然後,他又開了第三家店,這家店和前兩家店大不一樣。

首先是產品的不同。產品不再以自我為標準,而是迎合市場需求,做上海人愛吃的口味。為了提高品質,他還專門從老家購買好豬肉運到上海,人工切餡製作。這麼做成本很高,可他覺得,如果產品沒有特色,不好吃,不可能在上海的包子饅頭市場立足。

另外,客群定位和選址上進行了差異化。他不再尋求租金較低的街邊檔口,而是把店開在當時上海的繁華商業地帶——南京路。門店面積不到10平米,月租卻要5000元,比街邊店貴了兩三倍,但好處是人流量大,客群多數是來不及吃早飯的白領,穩定且高質。

他認為,只要自己的包子衛生、味道符合消費者期待,就一定會受到青睞。

如他所料,這家取名「劉師傅大包」的店三個月後,門口就開始排長隊。兩年後,「劉師傅大包」開了3家店,劉會平賺到了第一桶金。

·巴比饅頭的品牌化

2003 年,一位經常買饅頭的顧客反饋:你們的饅頭味道確實不錯,但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帶到辦公室去吃,如果能像麥當勞那樣成為品牌就好了。

這個反饋提醒了劉會平,他開始思索走連鎖品牌的路子。

這一時期,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國發展得很好,中式快餐也在加速標準化、連鎖規模化,而包子店還在街邊以散亂的夫妻店形式經營。他覺得傳統包子饅頭不輸洋快餐,完全可以標準化、連鎖化,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開遍世界。

為了把小包子店做「大」,劉會平學習麥肯,做了三件事。

第一,門店品牌化。

「劉師傅大包」這個招牌雖然接地氣,但滿大街的包子店都是類似的名字,不夠洋氣,也不夠有特色。為了改變傳統包子店給人的印象,劉會平給品牌起了一個時尚又帶點洋味的名字——巴比饅頭,並註冊了「巴比」品牌商標,這是上海第一個註冊的包子商標。

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巴比饅頭」,他還註冊成立了公司,學習麥肯的經營管理,開始企業化運營管理。

第二,生產標準化。

劉會平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中國很多餐飲企業發展速度不夠快,核心原因是因為產品標準化難度非常大。但是我們做點心,跟漢堡差不多,產品容易標準化。」2004年,他投資80萬建包子廠,啟用了當時最流行的中央廚房統一加工餡料,然後配送到店的模式經營。

第三,開啟加盟模式。

中央廚房建成後,為了快速消化重要工廠的生產能力,劉會平決定開啟加盟模式,快速擴大規模。2005年,巴比饅頭啟動品牌連鎖加盟業務,此後保持了每年200家店左右的開店速度。截至2019年12月末,其全國門店數一共2931家,其中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

在所有包子夫妻店裡,巴比饅頭率先做到了連鎖化、標準化,再加上可以快速拓店的加盟模式,企業成長的速度像踩了油門一樣,一路向前,直衝上市。

年入10億,如何把小生意做成大利潤?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早餐經營時間受限、客單價低、利潤微薄,巴比食品是個例外。它客單價3元左右,2018年的年銷售收入近10億元,淨利潤1.43億元,利潤率達到14%。

能做出這麼漂亮的業績,主要靠加盟業務和團餐業務。

·加盟銷售佔比近90%,團餐銷售提升快

巴比食品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其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為三部分:特許加盟銷售、直營門店銷售和團餐銷售。其中特許加盟銷售穩定發展,佔比近90%;團餐的佔比則提升迅速,2016年僅為3.76%,2019年上半年佔比就超過了10%。

△ 巴比食品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圖源招股說明書(單位:萬元)

加盟銷售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巴比饅頭擁有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

其門店選址靈活,社區附近、學校、公交站、地鐵口、菜市場、商業區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可開。面積不大,單店看起來不起眼,但架不住店多,而且收入比較穩定,不太受經濟周期影響。

招股書說明書顯示,其加盟店年營收在20~50萬之間佔比最多,即平均一個月收入在2~4萬左右,對於租金和人工成本都較低的夫妻店而言,利潤尚可。可以說,加盟商穩定盈利是巴比食品收益的基礎。

△ 巴比食品報告期內加盟商收入分布,圖源其招股說明書

此外,巴比食品不僅是面向大眾賣早餐,它的業務觸手早已經延伸到企業,為醫院、學校等企事業單位提供早餐團餐。

據了解,巴比食品的團餐業務於2010年推出,為此他們專門成立團餐事業部。目前已經先後與300多家企業達成穩定合作,包括大潤發、家樂福、華碩、比亞迪汽車、上海師範大學等。

近年,其團餐銷售整體佔比不斷上升,增長速度非常快:2016年收入為2683萬,佔比3.73%;2017年收入5186萬,佔比5.99%;2018年收入8092萬,佔比8.18%;2019年上半年收入5245萬,佔比10.91%,預計未來其團餐銷售市場需求會進一步擴大。

根據經驗,餐飲企業前端業務的龐大,對應的必定是後端供應鏈體系的強大和完備。而面點行業有一個特點,若想連鎖經營,就得做到產品便於保存和運輸,這方面,巴比食品的「中央工廠+冷鏈配送」體系給予了充分的保障。

·中央工廠+冷鏈配送,是穩定盈利的強後盾

如果說加盟商穩定的盈利和團餐的拓展,是巴比食品可觀營收的基礎,那麼擁有完備供應鏈體系就是保證前者穩定的基礎。

從2004年開始,巴比食品就用中央工廠統一加工餡料,目前在上海、廣州建有兩個大型現代化生產基地。在中央工廠的標準化生產環節,有一項技術的攻克十分關鍵,那就是冷凍麵團技術。

△ 圖片來源巴比饅頭官網

沒這個技術之前,包子企業基本是將熟制產品配送到店,再進行回蒸,包子口感大打折扣。而冷凍麵團技術可以使包子在生制的情況下保持發酵,將生制包子配送門店後再醒發、蒸熟,保證了產品口味與現蒸的基本相同

2009年,潛心研究三年的巴比食品團隊率先攻克了冷凍麵團技術,這才算真正實現了從餡料到成品的完全標準化作業,他們的包子口感和品質因此得到極大的保障。

如果說中央工廠是巴比食品的「中樞」,那些高標準的全冷鏈配送車則是「神經系統」,也是確保新鮮的關鍵一環

△ 圖片來源巴比饅頭官網

巴比食品與具備資質的冷鏈物流公司籤訂長期合作協議,通過物流車輛進行冷鏈運輸。其要求,所有當天生產的產品,必須在次日凌晨以最快速度將成品、半成品配送到各個門店,為門店留足最後加工的時間。

目前,巴比饅頭門店的供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中央工廠」直接配送製作完成的包子饅頭冷凍成品;另一種由中央工廠配送餡料,包子由門店師傅現場包製,包子外的其他產品全部由中央工廠配送。

正是「中央工廠+冷鏈配送」體系完備,讓巴比饅頭在包子市場如魚得水。集中採購、集中生產、集中檢驗、冷鏈配送的特色,助力巴比食品將各種可變因素牢牢控制在公司總部,從而降低加盟商的開店成本,以及渠道供貨成本,提升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早餐市場正在規模化,

巴比饅頭未來有多大勝算?

包子和饅頭作為中國最為大眾、剛需的早餐品類之一,一直有著廣闊的市場。而近年來,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家庭小型化,也推動著在外就餐人群和外就餐消費次數的加速增長,早餐的市場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營養、品質和衛生要求的提高,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規範越來越嚴,以及租金、原材料成本上漲,共同助推著這片市場發生變化:

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夫妻作坊正在加速死亡,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同時,一些依靠現代化工藝和管理模式的品牌逐步確立了主導地位,顯示出一定的規模效應。

8月份,「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榜單發布,榜單對包子品類進行了梳理,發現了不少優質品牌。其中,巴比饅頭、慶豐包子、和善園登榜前三甲。而榜單之外,天津的狗不理、南京的青露、杭州的甘其食等也在各自的區域市場裡穩定發展。

目前,在早餐、包點領域,巴比食品不管在門店規模還是營收上都一騎絕塵,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強勢的競爭對手。

首先是在走向全國的過程中,是否能競爭得過同品類的區域強手。包子產品本身不具備獨特的吸引力,價格區間也基本相似,同質化比較高。巴比饅頭作為外來品牌與本地早已深入人心的品牌競爭,未必一定有優勢。

同時,不同餐飲品類不約而同「跨界」做早餐,也瓜分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如肯德基、麥當勞今年以來強勢力推低價早餐,特別是肯德基的粥、豆漿、茶葉蛋等中式早餐,深受白領群體喜愛。如果巴比饅頭與其正面競爭,品牌調性或會稍顯不足。

此外,它還有可能受到便利店的衝擊。現在的便利店售賣豆漿、包子、油條、三明治、車仔面、蛋糕等,還有咖啡、甜點、水果零食等休閒品類,不管是產品創新還是消費場景上,都佔足了優勢。相比之下,巴比饅頭的消費場景還太過單一,便捷度也遠不如便利店。

儘管競爭對手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巴比食品仍擁有供應鏈和渠道優勢。

劉會平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利用巴比食品的渠道優勢,他們不僅可以給自家門店增加產品,如供應速凍餃子、速凍饅頭等,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冷鏈配送隊伍,為生鮮電商提供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業務,補充營收。

上市之後,巴比饅頭的品牌影響力和勢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巴比食品此次擬發行新股6200萬股,擬募集資金7.89億元,計劃用於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及直營網絡建設項目等8個項目。

未來3年內,巴比食品計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區的重點地段開設182家巴比饅頭直營門店,同時加強自有電商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直營+加盟,線上+線下的藍圖已經打好草稿,未來巴比食品能繪出多絢麗的圖案?我們拭目以待。

撰稿 | 安其拉 編輯 | 樊寧 設計 | 黃李輝

相關參考資料:

1. 巴比食品招股說明書

2. 江鎮鎮:面點小鎮的生長奇蹟 | 中華民居 姜志燕

3. 包子傳奇 | 創業家 徐利君

4. 一隻包子一年賣出15億元——記巴比饅頭 | 上海商業

相關焦點

  • 狗不理VS巴比饅頭:一進一退間的千億包子風雲
    北方把有餡的叫做包子,沒餡的叫做饅頭;但在南方的很多地方,有沒有餡的都叫做饅頭。2020年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巴比饅頭作為「饅頭第一股」,實際上主要賣的是包子。巴比饅頭的創始人來自被譽為「中國麵點師之鄉」的安徽省懷寧縣江鎮。
  • 靠饅頭開出2799家,「巴比饅頭」要上市了!
    8月6日,上海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了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巴比饅頭將順利敲開上交所的大門,成為國內「饅頭第一股」!壹招股書顯示,自2010年成立以來,中飲巴比主要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
  • 「包子大王」A股上市,年銷20億,成為第一家賣早餐上市的餐企
    圖源:鳳凰財經視頻原創:小馬哥來源:每日經濟觀察(ID:xmjdy520)2020年10月12號上午,"巴比饅頭"在上交所A股主板掛牌上市,開盤即上漲44.03%,佔據漲幅榜榜首,市值達45.43億!是無可爭議的包子第一股!
  • 肯德基、麥當勞和巴比饅頭,都看中了8400億早餐市場
    2010年2月,麥當勞率先在中國推出低至6元的「天天超值」早餐組合。同年底,肯德基也推出6元「超值絕配早餐」。兩大品牌的低價早餐比拼由此開啟。此後幾乎每一年,兩家的「6元早餐」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宣布回歸。從2002年肯德基入局早餐業務開始,星巴克、必勝客等越來越多洋品牌都盯上了中國人的「早餐」生意。包子鋪、餛飩店、煎餅攤……中國人的早餐從不缺選項,更有便利店早餐可供選擇。
  • 同為銷量王者,為什麼巴比饅頭市值百億,正新雞排還沒上市?
    成為霸主在食品細分領域,巴比饅頭以2931家的規模保持絕對的品類規模第一,而正新雞排以超過2萬家的門店規模,摘得中國雞排之王的桂冠。不管是巴比饅頭售賣的包子、饅頭,還是正新雞排售賣的雞排等食物,最低單品價格只有幾塊錢。客單價雖然低,卻完全不影響它們成為各自品類的霸主。
  • 它是中國版「肯德基」,擁有2600多家門店,一年賣饅頭賺10個億
    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鑑,中國版的「肯德基「上市了,單靠賣饅頭一年賺了10個億,現在擁有2600多家門店,它就是巴比饅頭。在普通人眼裡賣饅頭包子之類的食物,肯定是小生意,門面不起眼,多數經營者沒有文化,只是為了維持生計才會做如此辛苦的生意,可又有誰想到呢?賣巴比饅頭的夫妻店竟然在A股上市,比所有的人氣爆滿的網紅店更令人瞠目。
  • 17年近3000家店,2元一個的包子衝擊大A股
    10月12日,開遍長三角的"巴比饅頭"所屬公司"中飲巴比食品"成功在上交所掛牌。開盤首日即暴漲44.03%,市值高達45.43億,位居當日漲幅榜頭把交椅。其中,創始人劉會平夫妻共持有股份的80.70%,並稱會將股權收益的40%用於社會公益。
  • 他的饅頭賣了20億元,創造了一個堪比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品牌
    肯德基和麥當勞當年進入中國市場時,以席捲之勢,迅速風靡。很多80後或90後的童年裡,肯德基和麥當勞是脫不開的回憶。曾經有人看到肯德基和麥當勞這麼受歡迎,就想要是有一天中國的饅頭或包子也能成為這樣一個品牌就好了。後來他真的做到了,他靠賣饅頭賺了20億元,創造了一個堪比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品牌。他就是巴比饅頭的創始人劉會平。劉會平出生於安徽懷寧江鎮,江鎮是中國的包子之鄉。
  • 江鎮:三十年成就「中國麵點師之鄉」 「饅頭」上市 小鎮「流金」
    開篇的話:佔全國60%以上銷售份額的裝飾輔材、年創造七十多億元產值的小刷子、在全國各地有近三千家連鎖店的「巴比饅頭」……也許你根本想不到,以上的這些記錄其實都是我市一個個特色小鎮創造出來的。當不起眼的裝飾輔材、刷子、饅頭等等形成產業集群,便成為當地的富民產業。即日起,本報將聚焦安慶市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推出安慶特色小鎮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自創饅頭品牌,搞連鎖經營,年銷售額竟這麼多!
    年銷售額10億元,共計店鋪1368。「巴比饅頭」成立於2003年。2012年,其所有大門店鋪創下了10億元的銷售記錄。創始人劉會平對此並不滿意。不久前,他公開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實現25億元的年銷售額。1998年安徽年輕人劉會平第一次到達上海,開了幾十平方米的包子店,兜裡只有幾千元。然而,由於對居民的口味偏好缺乏了解,他的店鋪很快被關閉,成本也隨之降低。之後,劉會平也做了其他類別,但沒有成功,最後他決定回到他最擅長的饅頭。「劉大師」迅速走紅。 2003年,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劉會平將其改名為「巴比慢頭」。
  • 早餐店也有大門道,聊聊巴比食品的商業價值
    今天無聊翻看新股發現巴比食品10月12日已經上市了,短短一個半月股價從15.26元漲到51.56元,三倍多的漲幅太恐怖啦,大富翁就想和大家說說這個公司。鑑於公司上市時間較晚,只有三季報可以看,而新冠疫情對公司經營業績形成了幹擾,我主要使用招股說明書和2020年1-3季度經營數據公告作為分析的基礎。
  • 不打官司不識品牌價值 推銷饅頭也要推銷"巴比"
    去年11月,該案在上海一中院開庭,今年4月4日,一審判決「巴比」勝訴,並要求「科比」在本報刊登聲明,消除對巴比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另據悉,最近,上海市經委會向他的饅頭店拋出紅繡球,如果條件合適,將把「巴比」饅頭店作為標準化早餐店向全市的菜市場推廣。  「科比」捲款而逃  小小的饅頭,看起來不起眼,做精了也是大買賣。
  • 上海閒話裡的饅頭和包子
    從此,「蠻頭」就進入了中國人個食譜,「蠻頭」變成功了「饅頭」,一吃就是千把年了。葛末問題來了,饅頭搭包子究竟是啥個關係呢?關於諸葛亮創造饅頭個歷史,其實並勿是正史,《三國演義》也是道聽途說個。伊是從啥地方聽得來個呢?宋朝高承寫個本《事物紀原》。從書名就可以曉得,相當於當時個百科全書,裡向搿能記載:「諸葛亮南徵,取面畫人頭祭之」。
  • 饅頭不在了還有燒餅!他開燒餅店每天營業額過萬
    那時的餐飲,對於這個初中剛畢業的小夥子來說,也就是一個小小的賣小包子的早點攤,每天摸黑起早,擀麵和餡,做到早上9點多就收攤回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耿德武在做包子餡時,不小心將一大杯開水打翻在裡面。「當時不捨得把這些餡丟了,只能一個勁地攪拌,把開水全都揉到餡裡去。」耿德武回憶說。北京的天氣很寒冷,經水攪拌的肉餡很快結起成了冰。
  • 中國豆腐第一股來了!祖名股份今日開啟申購
    登陸深圳中小板後,祖名股份有望躍居成為「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的名字,是來自創始人蔡祖明。俗話說,360行中,最苦的莫過於打鐵、撐船、磨豆腐。出身於「豆腐世家」的蔡祖明倒騰26年的豆腐,靠著這看似不賺錢的苦活,打造出一年能賣6億元 「豆腐」的豆製品加工企業。豆製品行業迎來發展期豆製品單價雖低,但背後是千億的廣闊市場。
  • 靠洗衣液年入70億,中國「洗衣液一哥」背後有何秘密?
    中國「洗衣液一哥」藍月亮終於要上市了,預計又將有個「洗衣液第一股」的稱號,12月4日,家庭清潔護理公司藍月亮開啟招股,並計劃於12月1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億港元。在張磊的推動下,藍月亮在這一年開始涉足洗衣液市場,憑藉郭晶晶、楊瀾的代言和「瘋狂」營銷,藍月亮逐漸嶄露頭角,2010年,高瓴資本HCM成為藍月亮當時第一位外部投資人,投資4500萬美元,同年,藍月亮在洗衣液市場的佔有率升至44%,公司正式成為中國洗衣液「一哥」。壓制寶潔和利華的藍月亮有何成功秘訣?
  • 醬肉包子好吃的秘訣,咬一口超過癮,味道一絕,一鍋不夠全家吃
    包子中的「王炸」,你能想到是什麼餡的包子嗎?那絕對是吃得過癮,味道一絕。老公每次饞醬肉包子,都會跑到一家經常買的店裡買上幾個,沒一會功夫就能消滅兩個。吃完都會自言自語的說句:真過癮啊!4.最後捏成可愛的包子。5.不管是蒸饅頭,還是蒸包子,我都喜歡冷水上鍋。在冷水變成開水的過程中,相當於包子在進行第二次發酵。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會更加暄軟,有韌性。6.鍋剛上氣就能看到包子已經變大了很多,還好有先見之明只放了5個包子,不然都擠爆了,哈哈。
  • 矽膠墊蒸饅頭安全嗎? 專家:相關標準出臺前應停用
    巴比饅頭稱自己所用的矽膠墊經過國家檢驗檢疫,質量沒問題。  企業:   更換墊子是為避免發黴   昨日,記者在閔行區水清路、報春路上走訪了5家湯包店,發現有4家在蒸饅頭和包子時使用的蒸籠墊,已經不是傳統的紗布墊、竹木墊。   在水清路上一家巴比饅頭店內,記者看到,蒸籠裡使用的是一種軟墊子,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透氣小孔。
  • 頭一次吃饅頭的外國人有什麼感覺?老外心裡激動壞了
    饅頭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古代的時候饅頭原來是有餡的。現在北方把無餡的叫做饅頭,把有餡的叫做包子,但是南方有餡無餡統稱饅頭。說起饅頭可以說是歷史十分的悠久,它源於中國,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