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並非經濟條件不好才選擇海葬等生態葬法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剛剛過去的這個清明節前夕,家住天津市南開區的李女士和家裡人一起,送走了已經去世20多年的奶奶。3月31日上午,他們和另外130多名逝者家屬從天津塘沽港碼頭乘船來到渤海海域,將63份親人的骨灰伴著鮮花花瓣,緩緩撒入大海。

  作出不再保留奶奶骨灰、讓老人家魂歸大海的決定,對李女士和家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天津市民政局1990年就開展了骨灰撒海服務,無論是否擁有天津戶籍,只要到天津市殯葬服務總站報名,繳一定費用,就可以參加。儘管李女士很早就知道此事,但很長時間以來,她難以接受。

  「總覺著親人不在了,得安置個地兒,買塊墓地把骨灰盒埋了。」這幾年來,電視、報紙上宣傳骨灰撒海的好處,每到清明節期間,市裡還組織集體公祭,只要是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屬,都可以免費乘船到撒海的地方憑弔親人。「我們家裡人一商量,決定今年報名參加,撒到海裡,乾淨簡單,花錢也不多。以後,只要是在有水的地方,我們都能祭奠老人家。」

  不僅在天津,北京、上海、廣州、瀋陽、杭州等國內部分城市,都已經開展了骨灰撒海這種生態節地安葬方法,少佔地、不留墳頭的樹葬、花壇葬、草坪葬、骨灰深埋等綠色生態安葬方式,也在逐步推廣。

  綠色生態節地葬法剛剛起步

  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伊華在殯葬行業已經工作了近20年,她擔任副總經理的福壽園集團公司有著中國殯葬行業第一品牌之稱。1994年,上海福壽園公墓建成,為經營性城市公墓。

  2000年,上海福壽園公墓開始推出綠色生態節地葬法的殯葬服務,那時,國內殯葬改革尚未開始,綠色生態節地葬法是個新鮮詞兒。

  「我們中國殯葬協會赴澳大利亞參加國際交流,和國外同行聊天時,得知綠色生態節地葬法在國外已經存在20多年了。」伊華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澳大利亞國土面積有760萬平方公裡,人口2200多萬,生態節地葬法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我國有10多億人口,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卻根深蒂固。土地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我國大中城市,更是寸土寸金,如果每個人都要求身後有個地方安葬,那麼,墓地一定不夠用。」

  回國後,伊華提議在上海福壽園開發這種全新的安葬方式,遭到了公司董事會的反對。因為,企業是要賺錢的,當初決定建設經營性公墓,拿到土地的成本很高,輕易選擇這種方式,挑戰老百姓的傳統觀念,前景難料,後來決定先小規模開發。

  伊華告訴記者,最初幾年,選擇綠色生態節地葬法的公眾不多,近幾年來,這種方式逐漸被公眾接受,在福壽園集團所屬的全國9個公墓中,近幾年每年都有1萬多份骨灰以綠色生態節地葬法進行安葬。

  同樣是一線城市,骨灰撒海現在被越來越多的北京人接受,但骨灰牆、骨灰深埋、樹葬等生態安葬方式,目前在北京仍為數不多。有的公墓開展骨灰深埋節地安葬,3年僅安放了18份骨灰。

  「生態葬目前整體發展難度較大。」北京市殯葬協會副會長姜曉剛說。生態安葬中,骨灰撒海的增長算快的,和10年前相比,每年骨灰撒海數量從百餘份增長到了1000多份。節地葬也有所進展,例如八寶山人民公墓懷思閣下面有地下室,集中存放骨灰。這種葬法價格比較便宜,500元即可永久存放。10年前開始推行後,一開始,進來的骨灰很少,近兩年開始逐步增加,但是,能存放2萬餘份的空間,目前也僅存放了3000多份。

  近年來,北京逐步在郊區的一些陵園建骨灰牆,例如太子峪陵園等。儘管每個陵園的生態葬形式不一樣,但每年選擇生態安葬的人並不多。在溫泉墓園,有一種集體深埋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業務開展了3年,總共只完成了18份。

  上海市殯葬協會會長、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主任王宏階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綠色生態節地葬法只是剛剛起步,一些大中城市做得比較多,相關的法律法規、配套政策措施、補貼獎勵辦法等,尚未到位。

  綠色生態節地葬法需要「花不多的錢、獲得同樣的優質服務」

  在上海福壽園公墓,目前有100多種綠色生態節地葬法的產品供公眾選擇,「價格從800元到3.8萬元,每1000元是一檔。」伊華介紹說。

  價格最低的是800元的夫妻二人花壇葬,不立墓碑,在圓形的花壇上用一個個小銅牌刻上逝者名字、生卒年月,骨灰用可降解的骨灰罐密封,3個月之內,骨灰就會溶入泥土,每個骨灰罐佔地面積只有0.05平方米,一個不大的花壇可以安葬近800人的骨灰。

  裝骨灰的容器可以降解,花壇還能循環使用,福壽園以每十年為一個周期,對土地進行修復重整,繼續使用。

  在伊華看來,選擇綠色生態節地葬法,並不是等同於「很草率地把逝者的骨灰隨便埋一個地方」,「綠色生態節地葬法代表了公民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和殯葬服務行業的社會責任感,同樣可以提供很多個性化服務。比如,我們進行的草坪葬、樹葬,逝者家屬可以選擇價位不同的草或樹,品種不同,價位也不一樣,但節地的原則一定要堅持。如果想選擇價格高一點的草坪葬或樹葬,草坪面積可以鋪得大一點、樹木可以名貴一點、墓碑的材質可以好一點,但雙穴的面積都必須在0.5-0.8平方米之內。」

  伊華認為,現在有種誤區,只要一談起綠色生態節地葬法,大家都會認為,只有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人才會選擇,選擇了這種安葬方式,就得不到很好的殯葬服務。這其實也反映出目前我國在推廣這一政策時陷入的怪圈,「不能因為有聲音說殯葬服務業存在價格虛高的現象,政府就要搞一刀切,限制一些個性化服務。政府在推廣惠民殯葬政策、發揮公共財政兜底服務的同時,應該允許殯葬服務市場存在競爭,誰提供的服務物美價廉,誰就能贏得更多顧客。」

  推廣綠色生態節地葬,政府要做什麼

  王宏階兼任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他認為,面對土地這一稀缺資源,政府要在規劃上下功夫。

  目前,我國的公墓有兩種,農村公益性公墓和城市公墓。農村公益性公墓是利用農村集體土地中的非耕地,一般是在荒山上建造,本村村民辭世後可以安葬,不用花錢購買;城市公墓分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公益性公墓主要為所在區域的人提供最低標準的存放骨灰場所,經營性公墓的銷售沒有區域限制。

  「城市的哪些區域要建公益性公墓、建多大規模、經營性公墓的營利上限是否應限定,都是政府需要考慮的。目前,一些經營性公墓出於社會責任,低價或免費為困難群體提供殯葬服務,履行了公益性公墓的職責,相反,一些公益性公墓利用獲取土地的優惠政策,高價出賣墓地,農村公益性公墓向城市人口出售,成為『小產權墓』,這些違規現象非常嚴重。」王宏階說。

  「政府監管不力、殯葬行業法律法規嚴重滯後,都是上述問題的成因,目前,有關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的土地取得方式、投資主體、服務對象,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王宏階表示。

  在大力提倡綠色生態節地葬法已成為大趨勢的政策背景下,王宏階認為,對於採用這種方式的公眾,政府要用公共財政買單和進行補貼。目前,在推行骨灰撒海的城市中,北京、廣州已經實行了免費;上海從2012年開始對每份撒海的骨灰補貼2000元,1000元補貼給逝者家屬。舉行骨灰撒海儀式當天,6名逝者家屬可以免費上船。另外1000元補貼給從事骨灰撒海服務的機構;天津市對每份骨灰收費230元,每個上船參加儀式的家屬收費330元。

  王宏階認為,政府要發揮規劃、引導和監管的作用,惠民殯葬政策發揮兜底作用,公共財政買單和補貼引導公眾接受綠色生態節地安葬方式,對一些願意花錢購買個性化殯葬服務的民眾,政府也要加強引導,遏制墓地價格虛高和經營性墓地的逐利行為,儘量少佔地,多在提高殯葬服務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價值上下功夫。(王亦君)

相關焦點

  • 紹興20名逝者在舟山集體海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諸暨市民政部門陪同逝者家屬赴舟山開展第15次集體海葬儀式,20名逝者在舟山蓮花洋「入海為安」。到達海葬指定海域後,家屬們拋撒花瓣,並將裝有逝者骨灰的可降解安息盒緩緩沉入大海。市民陳雄巍的爺爺,生前一直主張厚養薄葬,生前便與親人商量好,決定用海葬的方式為自己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今天我參加了集體海葬儀式的整個過程,覺得政府對於整個儀式的安排都非常用心,選擇的地點是在蓮花洋,風景非常美。我爺爺是病逝的,在這裡進行海葬,對他來說或許是個安慰。
  • 瀋陽全面推進「節地生態安葬」 骨灰寄存籤約20年可免寄存費
    3月9日,記者在瀋陽市殯葬管理處召開的2017年瀋陽清明節工作安排會議上獲悉,瀋陽市民政局近日下發了《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今年瀋陽將加大生態安葬獎補力度,將海葬補貼增加到每具骨灰1700元,增加100元;對「可降解骨灰法」生態草坪葬,補貼1500元;骨灰寄存籤約20年,可免寄存費;推進對農村散葬遷入公墓給予獎補或免費的政策。
  • 記者調查我市生態殯葬情況:海葬逐漸被更多市民所接受_文本_濰坊...
    電影《非誠勿擾2》中將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電影《盆栽》中將心愛女生的骨灰埋在盆栽中……這些生態葬方式經常出現在螢屏上,然而在傳統觀念之下,濰坊市的生態殯葬情況如何呢?5月14日、15日,記者對我市的生態葬進行了調查。
  • 黃河三角洲地區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該區域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中國國務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國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海葬後骨灰盒怎麼處理?
    於是,做子女的遵照老人的遺願,苦苦等待登記海葬的消息。    一晃,大半年過去了,北京的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卻遲遲沒有登記海葬的消息。因為家人有海葬需求,所以一直關注有關這方面的消息。9月9日,家屬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通知,是北京市民政局發布的關於取消2020年海葬的通知。看完通知後家屬有些失望,等了大半年的時間,結果卻是集體海葬取消了。
  • 威海舉行第11次公益性海葬,204名逝者長眠大海
    9月18日上午,威海市舉行2020年公益性海葬,204名逝者長眠大海。本次活動由威海市文明辦和威海市民政局主辦,威海市公墓管理處承辦。據悉,這是威海市自2012年以來舉行的第11次公益性海葬。當日8時許,逝者親屬分批抵達劉公島旅遊碼頭。
  • 上午海葬、下午放生,一艘大連海葬船的生死苦惱
    1997年,當地政府開始提倡海葬,民政部門除了為家屬承擔包括海葬、交通費、住宿的開銷,還發放補助金,因此海葬多被成為「窮人的葬禮」。在政策支持下,陳琦也和民政部分合作,操持起「集體葬禮」。每次上船最多可達100人,平均30-40具骨灰,裝進由降解材料特製而成的骨灰罐,一併投放到海裡。他有三艘海船,一艘小快艇。除了海葬業務,還有很多佛教信徒常年來這裡放生。
  • 濟南市舉行第八屆海葬公祭儀式 92位逝者魂歸大海
    近年來,濟南市民政局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倡導文明節儉、生態環保,不斷推進殯葬改革。積極推廣海葬、樹葬、花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動綠色殯葬。其中,海葬作為一種文明節儉的安葬方式,逐漸為市民所了解和接受。
  • 2020珠海骨灰海葬活動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2020珠海骨灰海葬活動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大海揚波 寄親情思念 滔滔不盡長舟出海 送親人歸程 切切哀情生態安葬是一種滿足現代殯葬服務新需求的綠色殯葬形式
  • 深圳舉行第44次公益海葬和第14次公益樹葬活動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園19日上午,深圳市第44次海葬活動在大鵬灣海域舉行,同日進行的還有第14次樹葬活動,共有127位逝者魂歸大海,51位長眠樹下。其中,參加海葬的深圳戶籍骨灰50具,參加樹葬的深圳戶籍骨灰30具。
  • 煙臺市發布公益性海葬活動公告
    煙臺市發布公益性海葬活動公告 2020-08-3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歸自然是最好的歸宿 30位逝者昨天在溫嶺海葬
    浙江在線3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棟) 昨天,溫嶺的海事碼頭,全省沿海內陸互聯海葬活動上,記者遇到了蔣曉燕。她說,沒有想到,父母都會選擇海葬。  蔣曉燕的父親蔣德明原來是上海軍醫大學的醫生,母親屈文玉也是一名醫生。父母年事已高后,有一天,把蔣曉燕和其他幾個子女都叫到跟前,拿出準備好的遺囑,不約而同地要求海葬。
  • ...DLC「海葬(Burial at Sea)」與「天空城大戰(Clash in the...
    神作《生化奇兵:無限》日前正式公布了DLC預告,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劇情資料片「海葬(Burial at Sea)」,玩家將來到1958年的銷魂城,會見這個時代的伊莉莎白,還記得「無限」的劇情嗎,這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伊莉莎白,抽菸的伊莉莎白的也好性感。
  • 濰坊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12月21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學技術部三部委正式批准濰坊經濟開發區等10家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關於批准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通知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港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濰坊經濟開發區、山東魯北企業集團、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 賓拉登被擊斃後,為什麼要在24小時內將他迅速海葬?
    導語:賓拉登被擊斃後,為什麼要在24小時內將他迅速海葬? 提及賓拉登這個人的名字,大家一定會聯想到當年聞風喪膽的911事件。那一天,兩架由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突然撞向了美國紐約市中心的兩座大樓,一時間,可謂是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