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作者到過澳洲嗎?我國現存鴨嘴獸玉雕,鴨嘴獸澳洲獨有
我們都知道,山海經中的世界所記載的範圍是非常廣的。還到達過非洲北美洲,那古人會不會在英國人發現澳洲大陸之間就已經去過澳洲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千古寶玉 杜心藏玉集》中,就發現了一尊玉雕,他是一隻蹲坐著的鴨嘴獸。它各個部位的造型和比例完全和澳洲的鴨嘴獸一致。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是在1797年,有一位歐洲殖民者發現的,並且他們認為鴨嘴獸只分布在澳洲南部以及塔斯馬尼亞島。但是我國的鴨嘴獸玉雕是公元前五世紀的產物。那麼是否可以說明,鴨嘴獸早就被中國人所知道了,否則在公元前五世紀也不會根據他的形態做出這件玉雕。
在我國的考古學中,從來沒有發現過野生的鴨嘴獸,那就可以說明他肯定是來自澳洲的。那一定是澳洲大陸,被發現之前,我們中國人已經去過這裡了。或者說這個玉雕完全就是古人想像出來的,但是卻沒想到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預期一模一樣的動物。但是我們能確定的是上過先民有能力航行到美洲大陸,因此也可以猜測,他們有可能也去了澳洲地區。
山海經還記載過一種黑人深色的皮膚。捲髮鼻寬,黑色人種的學名叫做尼羅格人種,這種人的典型主要都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種人。還有一種黑人他們會在馬達加斯加島,但是這裡的黑人帶著一種黃種人的特徵。從這就可以說明上古先民早就到過尼格羅人的生活地域。
山海經中還提到。有個國家的人個頭十分短小,長著動物的腦袋,還有一身黑色的皮膚。其實這裡描述的其實就是澳洲和南亞諸島上的土著人民。因為這裡的土著居民,會在頭上戴一種動物的頭飾,平時是用來恐嚇婦女的,並且身高也對得上。澳洲人的平均身高一般只有1米6左右。所以山海經的這段記載值得就是澳洲的土著人民。說明他們之前已經到過澳洲了。
我們中國的博物館中也有收藏了仰韶時代的陶人頭像。他的特徵就很像尼格羅人,而且古人的航海能力也是十分強的,是我們低估了他們,還到過澳洲還見過當地的居民,所以把這些現象都記載在山海經中就不奇怪了。所以我們最終還是明白了,鴨嘴獸的玉雕到底是以什麼為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