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全景透析之四:預言篇(上)

2020-12-03 澎湃新聞

自從劇集的第六季結束之後,我就一直在各種國內外網站看評論、搜信息。最近出來的一則消息是,《權力的遊戲》製作人稱該劇預計還剩13集,共計兩季。

老實說,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畢竟對於原著而言,《魔龍的狂舞》之後,馬丁大叔還挖了太多的坑沒有填,冰與火之戰的格局也才剛剛有點眉目。即使多條重要支線已被編劇大刀闊斧地砍掉,但要用短短13集的篇幅讓那麼多前期的故事線匯聚在一起,還要出兵去北境與夜王開戰,失去了馬丁大叔指導的編劇真的能完成這樣的任務嗎?

其實不用看原著,我相信已經有不少觀眾能夠感受到劇集在第五、六季那種明顯的、刻意在向前推進的安排。這種刻意極大削弱了《權力的遊戲》初始那種宏大格局帶來的觀感,如果再著急收尾的話,最後兩季的質量不容樂觀。不過我的擔心純屬多餘,這部現象級美劇即使真的狗尾續貂,相信廣大觀眾也還是買帳的。畢竟追看了那麼久,誰都想知道最終的結局。

說到結局,今天的重點來了。我在上一篇裡說過,馬丁早在書中用各種預言和詛咒為角色命運與劇情走向理好了脈絡。詛咒多涉及個人,而預言則關係故事整體的發展。我將用兩期的篇幅,為大家理一理書中出現過的重要預言以及圍繞預言形成的關於結局的猜測,其中有些是冰火圈比較公認的信息,有些則是我自己的觀察總結。歡迎冰火迷們共同探討。

今天這一篇,我們只說最重要的那個,就是貫穿《冰與火之歌》全部線索的「關於龍與預言之子」的預言。

關於龍

我們都知道「冰與火」所指代的,是以長城外「夜王」帶領的「冰」與「預言之子」率領的「火」之間的對戰格局。冰與火之戰將超越以往在維斯特洛大陸的任何一次戰爭,徹底改變七大王國所有人的生活。

經過五部原著的說明,我們現在已經明確了抵禦夜王大軍的方法,包括:

1. 黑曜石,也叫龍晶,可以殺死異鬼,在龍石島上有大量龍晶礦藏;

龍晶製成的槍頭

2. 瓦雷利亞鋼,是一種由瓦雷利亞人鍛造的注入魔法的鋼鐵,在維斯特洛存量稀少,可以殺死異鬼;

3. 火,能夠殺死受異鬼控制的屍鬼,但對異鬼是否有用待查。

現存的瓦雷利亞鋼劍之一:塔利家族的「碎心」

與今天的主題無關的前兩項就不再贅言了,重點在第三項,也就是火。「火」在原著中還有個別名叫做「龍息」(也叫做「龍焰」),作為一種可以自主產生火的生物,龍在冰與火之戰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恰好,在異鬼們開始引起守夜人重視的同時,身在多斯拉克草原的龍媽在丈夫卓戈卡奧的葬禮上通過獻祭孵化了三條已絕跡於維斯特洛多年的龍。

龍原產於亞夏的陰影之地,被瓦雷利亞人發現並馴養。瓦雷利亞的末日浩劫之後,僅剩的五條龍由「流亡者」也就是維斯特洛坦格利安家族的祖先伊納爾·坦格利安帶到了龍石島。龍有幾個特性:

《冰與火之歌》中的巨龍,右上角為「黑死神」,左上角三條為龍母的龍。圖片來自冰與火之歌中文維基

1. 理論上如果龍一直活著就可以一直長大,但必須是在野外的環境。徵服者伊耿的巨龍「黑死神」貝勒裡恩活了兩百歲,去世的時候長到了能夠一口吞下猛獁象的大小。坦格利安家族後來在君臨飼養的龍都圈養在龍穴,所以越來越小,壽命也都不長;

2. 龍的是一種沒有性別的生物,可雌可雄,伊蒙學士就曾對山姆說過:「真龍不分男女」;

3. 龍是一種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能夠根據主人的意志判定自己的敵人和朋友。每條龍在一個階段只認一個主人,只有當原主人死去,才會再認一個新主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同時駕馭兩條龍;

4. 只有具有古瓦雷利亞血統的人才能夠駕馭龍,目前在維斯特洛,只有擁有坦格利安家族或瓦列利安家族血統的人才有可能馴服龍。瓦列利安家族也是來自瓦雷利亞的一支古老家族,居住在潮頭島。篡奪者戰爭之後,他們向勞勃·拜拉席恩投降,列入龍石島的管轄範圍。至今,瓦列利安家族仍效忠於龍石島的前任封君史坦尼斯·拜拉席恩;

5. 龍和魔法一向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在龍絕跡於維斯特洛的多年裡,巫師們的魔法失效,維斯特洛的冬天越來越冷。自從龍媽孵化了三條龍之後,各種魔法開始復活(包括紅袍僧索羅斯能夠多次復活唐德裡恩伯爵),位於學城的玻璃蠟燭也被點燃。玻璃蠟燭是在末日浩劫之前從瓦雷利亞帶至學城的奇形怪狀的黑曜石蠟燭,在丹妮的三條龍出現之前已多年無法點燃。古自由城邦的巫師可以利用這種蠟燭的火焰進入別人的夢中展示幻象或是與遠在萬裡之外的人通訊。一位亞夏的女巫師魁蜥曾多次利用蠟燭出現在丹妮莉絲面前告誡她未來可能發生的事,關於魁蜥的預言,我們下一期會詳細說。

了解了龍的這些特性之後,我們不難看出一條明朗的故事線——得龍者得天下。

丹妮莉絲的三條龍將會是抵禦夜王入侵的重要力量,每條龍所認的主人,也即三位馭龍者則毫無疑問會是這場戰爭的領導者。鑑於瓦列利安家族在故事中幾乎沒有篇幅,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三位馭龍者一定是擁有坦格利安龍族血脈的人。

龍媽已經在《魔龍的狂舞》中成功馴服了卓耿,成為了它的主人,那麼誰會是剩下的兩條龍——雷哥和韋賽裡昂的主人呢?答案早已呼之欲出,冰火圈內公認的另外兩位馭龍者分別是瓊恩·雪諾與小惡魔。

剛結束的第六季劇集基本坐實了這兩個猜測。囧雪是萊安娜與雷加王子的遺腹子,同時擁有龍族血脈和「狼靈」的能力,又是最早在長城直面異鬼的守夜人,成為馭龍者可謂眾望所歸。況且,丹妮莉絲就是以從未謀面的哥哥雷加來為雷哥命名的,雷哥認雷加的兒子囧雪為主人估計就是馬丁大叔的意圖所在。

萊安娜託孤

再說小惡魔,雖然目前有些讀者還是對他是瘋王與喬安娜私生子的猜測有所懷疑,但不要忘了,在第六季中,編劇特地安排小惡魔下到地牢裡直面過兩條脾氣不好的龍。要知道,龍可不是你想見,想見就能見的。在書中,多恩親王的兒子昆廷·馬泰爾,就是因為想把龍放出地牢來解彌林之危而活活被龍焰吞噬(這個以後我們會詳細講)。

小惡魔去地牢這個安排看似無意,其實已經是在暗示他是擁有坦格利安血脈能夠馭龍的人。雖說編劇把原著改的七零八落,但畢竟馬丁大叔在確定把版權賣給HBO拍電視劇的時候,已經將大結局告訴了兩位編劇,相信他們對於三條龍的主人這個原則性問題不會亂改。

在原著中,提利昂從小就對龍有一種無法解釋的痴迷,加上他特殊的外貌,出生的時期,泰溫公爵對他的態度以及上期講過的「弒親者詛咒」,我認為小惡魔是龍家後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還要說一條牽強些的證據,那就請看提利昂(Tyrion)和韋賽裡昂(Viserion)的名字,都是以後綴「rion」結尾的,以我對馬丁大叔的了解,這不太可能只是個巧合。

小惡魔與龍

關於預言之子

貫穿《冰與火之歌》全書脈絡的最大線索是一條來自五千年前亞夏古書中的預言,預言第一次完整出現是在《列王的紛爭》以洋蔥騎士為POV的章節,預言這樣說:

「長夏之後,星辰泣血,冰冷的黑暗將籠罩世界,在這個恐怖的時刻,將有一位戰士自烈火中拔出燃燒之劍,那把劍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紅劍,持有該劍者便是亞梭爾·亞亥轉世,而他將驅離黑暗。」

這條預言古已有之,歷史上曾有多人被視為預言之子,比如雷加王子。歷史上也有許多學士、巫師、女祭司一直在研究這條預言、等待或是積極尋找這傳說中的「預言之子」。

紅袍女祭司梅麗珊卓就是其中一員,在《冰雨的風暴》中,她第二次對洋蔥騎士提及這個預言時,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內容:

「長夏之後,星辰泣血,亞梭爾·亞亥將在煙與鹽之地重生,並喚醒石頭中的魔龍。」

因為龍石島一直被視為「鹽與煙之地」,而且名字又叫做Dragonstone,所以她才會篤定的認為龍石島的封君史坦尼斯就是預言之子。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紅袍女祭司錯得很離譜。

那麼預言中提及的這位亞梭爾·亞亥是個什麼人呢?

傳說在八千多年前,黑夜籠罩大地,異鬼降臨人間。他們從極北之地而來,手持薄如刀片的寒冰之劍,將死者復活為他們戰鬥。森林之子和他們的盟友先民與之展開了英勇的戰鬥,卻節節敗退。就在戰況不利之時,一位來自東方的叫做亞梭爾·亞亥的人,手持一把名叫「光明使者」的寶劍,帶領人民與異鬼展開殊死搏鬥,最終成功將他們趕回了永冬之地,史稱「黎明之戰」。但亞梭爾·亞亥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與異鬼抵抗的能力的。《列王的紛爭》中,海盜頭子薩拉多·桑恩給洋蔥騎士講了另一段關於亞梭爾·亞亥的傳說。

「為了向黑夜挑戰,亞梭爾需要鍛造一把英雄之劍。他不眠不休地勞作了三十天三十夜,當他把劍插入水中冷卻時,劍卻碎了。他不是個容易放棄的人,於是他從頭開始。這一次他打了五十天五十夜,這把劍比上一把還要好,最後的成品比上次更精良。亞梭爾·亞亥抓了一頭雄獅,準備把劍插進野獸的紅心,藉此冷卻劍身,沒想到劍還是斷裂粉碎。第三次,亞梭爾·亞亥終於知道要怎麼做了。他懷著一顆沉重的心,花了百日百夜鑄劍。鑄劍完畢後,他喚來了自己的妻子妮莎·妮莎,讓她敞開胸膛,把冒煙的劍插進了她仍在跳動的心臟。妮莎·妮莎的血液、靈魂、力量和勇氣全部注入了那把劍,光明使者終於鑄成。」

亞梭爾·亞亥將未鑄成的光明使者插進妻子妮莎·妮莎的心臟。

根據亞夏古書的預言,亞梭爾·亞亥的轉世也就是「預言之子」是決定「冰與火」、「光明與黑暗」孰勝孰敗的關鍵。一旦預言之子失敗,人類世界將永遠陷入夜王的控制,再無翻身之地。

那麼,關於《冰與火之歌》最大的問題來了,究竟誰才是古書中提到的「預言之子」呢?

注意:從現在開始,我所講的都是我自己的分析猜測,有可能和梅姨一樣錯得離譜,幾年之後會被啪啪打臉;但是,在馬丁沒有公布最終答案之前,每個讀者都有權利按圖索驥形成自己的理論。

劇迷們應當都記得第二季開頭在不同地方的天空出現的那顆紅色彗星,這顆紅色彗星對應了亞夏預言中在「長夏之後」的「星辰泣血」,而就在紅彗星出現的同時,三條龍誕生於多斯拉克草原。龍出現的時機和它們在抵抗夜王戰爭的作用,給了三位馭龍者非同尋常的「主角光環」。作為冰與火之戰的領袖人物,「預言之子」產生於三位馭龍者之中順理成章。

在寫這篇文之前,我看了許多的讀者評論。大家的爭論或者說預期大多集中在「預言之子」是龍媽還是囧雪?龍媽應該和囧雪在一起還是和小惡魔在一起?收拾了瑟曦之後,龍媽、囧雪、小惡魔誰會坐上鐵王座(還有相當一部分認為鐵王座是屬於布蘭的)?

在針對這些爭論發表我自己的意見之前,我想請大家、尤其是看過原著的讀者們向後退一步,先跳出這些爭論審視下「冰與火」這個故事的宏觀格局。

在異鬼入侵、維斯特洛甚至整個冰火大陸都將永遠歿於黑暗的生死時刻,誰坐上鐵王座、誰讓七大王國臣服於腳下對於故事本身真的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嗎?

這就好比今天各個國家還在因為各種國際爭端你搞我我搞你,結果明天一覺醒來,唉呀媽呀,外星人打到了家門口。你覺得這種時候誰是老大,誰GDP最高,誰和誰有沒有蛇鼠一窩還重要嗎?同仇敵愾、保衛地球才是每個人想都不用想就會立即作出的決定,不是嗎?

換句話說,冰火之戰已經完全超越了鐵王座的權力之爭,它不關乎成王敗寇,而是緊系人類存亡。它雖將吞噬無數人的生命,但同時也給維斯特洛提供了打破幾千年傳統格局、實現徹底超越的機會。

沒錯,在我看來,「超越」才是馬丁大神著述「冰與火之歌」的根本意圖。為此,他特地選擇了三個特殊的龍騎士——一個女人,一個侏儒,一個私生子。這三個人,若是根據維斯特洛的傳統,都絕無可能成為鐵王座之主。

馬丁就是要用一場前所未有的存亡之戰、三個被遺忘在正統之外的人,徹底打破舊世界,迎來新希望。

所以,關於鐵王座歸屬的問題,我的意見是,在冰與火之戰結束後,這個用龍焰融化俘虜利劍做成的玩意還會不會存在都是另說。當然,世界總是需要領導人的,只是不一定還會是鐵王座。新格局下怎麼玩,就要看馬丁對自己心中理想世界的構想了。

被排除在「正統之外」,是三個龍騎士的共同點,但他們的共同之處不止於此。

三人都是生於血床之上,即他們的母親都是因他們的誕生而難產死去;三人在自己的前半生都過著寄人籬下(提利昂主要是精神上)、對自己的存在充滿疑慮、飽受他人漠視的生活。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比之高高在上的一般王者貴族,更富同情心,也更有可能創造一個公平美好的新世界。

正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和馬丁選定三個龍騎士(不是兩個,也不是一個)的事實,讓我猜測——「預言之子」有三人,或者說這三人合起來才是「預言之子」。對此,我有兩種走向的分析。

第一,如果三人都符合「預言之子」的條件,即「預言之子」有三人。

再來看一遍梅姨對預言的轉述。

「When the red star bleeds and the darkness gathers」,當星辰泣血和黑暗聚集之時,這印證了紅彗星的出現和長城外異鬼的活動。「Azor Ahai shall be born again amidst smoke and salt」,亞梭爾·亞亥將在煙與鹽之中重生。這句話中除了「鹽」「煙」這兩個明顯信息外,最終要的是「born again」。它的字面意思有兩層,一是說亞梭爾·亞亥的轉世,另有一層則暗示「預言之子」是要「重生」的。最後一句是「to wake dragons out of stone」,喚醒石頭中的魔龍,按字面意思是讓龍來到世界上。

根據預言,丹妮莉絲毫無疑問是符合條件的。紅彗星第一次出現在多斯拉克草原,正是在卓戈卡奧的葬禮上。龍媽在大火中孵化了三條龍,她的淚水代表了「鹽」,大火產生了「煙」,三條龍從龍蛋化石中誕生,而龍媽自己也在這場同時失去丈夫和兒子的獻祭中重生了,她從此不再是需要依靠強者的小女孩,而走上了成為Dragon Queen的道路。

那麼囧雪呢?瓊恩·雪諾在長城被守夜人刺殺時,原著裡是這樣寫的:「Then Bowen Marsh stood there before him, tears running down his cheeks」,刺殺囧雪的守夜人之一波文·馬爾錫在向囧雪捅刀的時候哭了,眼淚即為「鹽」;「Jon fell to his knees. He found the dagger’s hilt and wrenched it free. In the cold night air the wound was smoking」,他的傷口在冒「煙」,正是在「鹽與煙之中」。重要的是囧雪的重生比之丹妮更為徹底,他的肉體是真正在刺殺中死掉了。而關於囧雪如何「喚醒石頭中的魔龍」,我覺得可能會和他是如何復活的過程有關。根據預言中提及的順序,要先復活才能從石頭中喚醒魔龍,且「dragons」也不一定就是指真正的龍,有可能是和龍有關的魔法、武器、古籍之類,這一切只能等馬丁大神在《凜冬的寒風》裡揭曉了。

至於提利昂,直到《魔龍的狂舞》,好像都並沒有使他具備預言條件的事件發生,但我不能因此就排除他也是預言之子的可能。畢竟囧被守夜人殺害也就是《魔龍的狂舞》最後幾章的事情,在那之前,大家都曾一致認為龍媽是唯一的預言之子的。

需要多說一句的是,有些讀者認為星辰泣血和黑暗聚集必須和亞梭爾·亞亥重生同時發生才算預言準確,我覺得這有些過於考究了。英文預言裡的「when」只是指代一個時間段,是說紅色彗星的出現和異鬼活動之後,亞梭爾·亞亥就該重生了,並沒有他重生時一定要有星辰泣血和黑暗聚集同時發生的意思。

第二,三人合體完成亞梭爾·亞亥重生的使命。

這個想法在最近看留言時產生的,但建立在冰與火之歌中文維基上對於瓊恩·雪諾是預言之子的分析的基礎上。除了上一段提到的瓊恩被刺殺時對「鹽與煙之中重生」的符合,還有幾點重要線索:

1. 冰火目前五部書裡唯一一次在正文中出現「冰與火之歌」字眼是丹妮莉絲進入不朽神殿後看到的關於雷加的畫面——雷加指著伊莉亞公主懷中的嬰兒說:「他就是預言中的王子,他的歌便是冰與火之歌。」雷加王子很早就知道關於亞梭爾·亞亥的預言,他認為自己的兒子就是預言之子,只不過那時候他只有一個伊莉亞公主的兒子。伊莉亞的兒子已死(待查),但囧雪還活著,囧雪作為史塔克家族與坦格利安家族的血脈,正好是冰火交融,這成為他是預言之子的有力證據;

2. 在書中,瓊恩曾做過一個夢,夢中他手持一把燃燒之劍與異鬼作戰,這符合亞梭爾·亞亥手持「光明使者」對抗黑暗的預言。 且「瓊恩告訴山姆,他常常夢中回到臨冬城。他夢到自己走在長長的空蕩的大廳裡。他的聲音迴蕩,卻無人應答。他在找一個人,但他不能確定究竟是找誰,有時是父親,有時是羅柏,有時是艾莉亞,有時甚至是班揚。但他從來沒有找到誰,城堡總是空無一人。接著他發現自己站在墓穴的門前,他知道自己必須下去,但他卻不想下去。他害怕等在裡面的東西,不是古代的冬境之王,而是其他什麼東西。他尖叫著說他不是史塔克家的人,這裡與他無關,但這卻沒讓他有一點點好受,而且他必須往下走。於是他繼續前進,沒有火把照明。路越來越暗,越來越暗,直到他想尖叫,接著,他醒了。」瓊恩必須面對的這個使命很有可能就是預言之子的使命。

3. 另外,梅麗珊卓在長城與光之神的交流中,她希望從火焰中的到亞梭爾·亞亥的線索時,但她只看到了瓊恩。

以上這些是維基對於瓊恩就是預言之子做出的分析,我個人認為很有道理,但如果瓊恩就是亞梭爾·亞亥轉世,那麼丹妮莉絲和小惡魔算什麼呢?書中不斷強調的「龍有三個頭」還有三條龍必須有三個龍騎士的安排不就有些多餘了嗎?

亞夏古書上的預言說明了亞梭爾·亞亥的重生是為了抵禦冰冷的黑暗籠罩世界,同時也明確表示光靠亞梭爾·亞亥是不行的,他還必須有一把「Lightbringer, the Red Sword of Heroes」。而從亞梭爾·亞亥鑄劍的傳說中又可以看出,要想鑄成「光明使者」,還必須有他的妻子妮莎·妮莎的獻祭。

總結一下就是,要想真正完成預言之子的使命,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亞梭爾·亞亥本人,妮莎·妮莎還有那把名為「光明使者」的劍。

「三」個條件和「三」條龍、「三」個龍騎士的安排會是巧合嗎?——不會。

我們暫且假設瓊恩就是亞梭爾·亞亥,那麼要完成使命,他需要找到「光明使者」,還需要妮莎·妮莎某種方式的獻祭。

目前,冰火圈內對丹妮會扮演妮莎·妮莎的角色的分析有些道理,我本人認為,如果真的是需要三個人合體完成使命,那麼丹妮=妮莎·妮莎是說的過去的。現在把對丹妮是妮莎·妮莎的分析列舉在此:

1. 在亞梭爾·亞亥的英雄紀元,東方大陸最強大的政權是古吉斯帝國。後來古吉斯帝國被突然崛起瓦雷利亞帝國毀滅。但是他們的文化沒有消失,流傳至今。奴隸灣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古吉斯帝國的廢墟之上,他們的語言也來源於古吉斯帝國的語言。當丹妮解放奴隸時,奴隸們高呼的「Mhysa! Mhysa!」,即「母親!母親!」就是一句古吉斯語。這與妮莎·妮莎的名字Nissa Nissa,很可能是同一種文字在不同記載中的漂變。(本段摘自冰與火之歌中文維基的「亞梭爾·亞亥的重生一定是瓊恩」一文);

2. 丹妮莉絲在不朽神殿裡聽到的關於自己一生「三團火焰」的預言,以及「烈火新娘」,都有暗示她最後有某種程度的犧牲的意味。關於丹妮的其他預言,篇幅關係,我們下期再細講。

亞梭爾·亞亥和妮莎·妮莎都就位了,現在還需要找到「光明使者」。為什麼說找到,而不是鑄就,是因為在「黎明之戰」裡,「光明使者」已經鑄成,這麼重要的武器,總不可能打完仗、建好長城就扔了吧?我認為,這個重要任務將會由小惡魔來完成。

除了他作為第三個龍騎士總得發揮別人發揮不了的作用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囧和龍媽之間的聯繫,就像「光明使者」把亞梭爾·亞亥與妮莎·妮莎在上一場黎明之戰中聯繫起來一樣。在書中,截至目前,囧和龍媽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雖然有伊蒙學士、莫爾蒙家族的這種潛在聯繫),而提利昂是唯一一個既見過瓊恩又見過丹妮的人。在《權力的遊戲》裡,他跟隨囧來到長城,聽取了一些關於異鬼的傳聞;在他後來執政君臨擔任國王之手期間,他是唯一一個想著要為守夜人增派人手而不是把異鬼入侵視為無稽之談的人;到了《魔龍的狂舞》,他見到了龍媽,雖然還沒來得及說話龍媽就騎著卓耿飛走了,但相信他像劇集中那樣正式認識丹妮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提利昂就是那個會把長城的「冰」與龍媽的「火」串成一線、打通故事大脈絡的人,而且他的博學多聞和聰明頭腦,是尋找「光明使者」這種任務的最佳人選。

由此,三條龍、三個龍騎士、三人合力完成預言之子拯救世界的使命,就是我對於《冰與火之歌》最大謎題的見解。

能力有限,只能分析到這程度,供大家參考(如果意見不一,不要噴我)。下期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全景透析之六:預言篇(下)
    在這些自由城邦,丹妮邂逅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人物,而他們出於不同理由對丹妮做出的預言在很大程度上是馬丁對未來 「冰火」 故事格局的暗示。因此,在 「預言篇」 的最後一章,我要集中分析下這些和丹妮莉絲相關的預言。
  • 《冰與火之歌》全景透析之二:發生在開篇之前
    既然我很早之前就把這個系列起名為全景透析,那就應該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為大家解析「冰與火」的整個故事。一來可以不再重複說那些電視劇裡都演過的情節,二來也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劇透。說到底,我能做的就是從原著的角度出發,讓冰火迷們看到劇集之外那個更宏大的架構,以及眾多人物、家族、歷史和爭鬥背後的隱秘聯繫。
  • 冰與火之歌高清地圖
    維斯特洛大陸(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於中世紀的歐洲。
  • 喬治·RR·馬丁公布了某處細節,《冰與火之歌》成了一盤百年棋局
    近日,HBO現象級、史詩級、大片級美劇《權力的遊戲》原著《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又語出驚人,引爆了「冰」與「火」之歌的理論。在原著《冰與火之歌》中記載的這一段簡短描述的歷史中,最終由一位傳奇的英雄——亞核亞·素亥打敗了異鬼,拯救了人類。在紅袍女梅麗珊的「光之王/拉赫洛」的信仰中堅信一個預言——亞核亞·素亥會在轉世降生成為預言中的王子,再次打敗異鬼,拯救世界。
  • 《冰與火之歌》人物分析之二:冰火第一瑪麗蘇珊莎·史塔克
    在《冰與火之歌》的所有女性角色中,珊莎·史塔克是與男性世界糾纏最深的一位。從不諳世事的少女時代起,她人生中的每一次動蕩皆與男性角色息息相關。同時,她也是冰火世界中婚約最多的女性。珊莎這種天生自帶的瑪麗蘇屬性,甚至引發了冰火界著名的「岑樹灘理論」。岑樹灘理論何為「岑樹灘理論」?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我想很多人喜歡上《冰與火之歌》,應該是源自根據它改編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不可否認,《權力的遊戲》製作精良,堪稱匠心之作,特別是前七季。然而,在萬眾期待中,它爛尾了,令人痛心疾首痛徹心扉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令眾多冰火迷怎能不更加期待馬丁老爺子的豹尾結局!
  • 《冰與火之歌》外傳出爐
    在美國幻想小說大師喬治·R·R·馬丁的史詩奇幻經典著作《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在中國熱賣的第三個年頭,重慶出版社繼馬丁系列小說《戰士》《獵人行》後推出了《冰與火之歌》外傳《七王國的騎士》,是獻給期盼已久的冰火迷的又一饕餮盛宴。
  • 《冰與火之歌》發生地-維斯特洛大陸
    關於《冰與火之歌》《冰與火之歌》目前出了五部書,分別是——《權力的遊戲》《列王的紛爭》《冰雨的風暴》《群鴉的盛宴個人而言,我覺得《冰與火之歌》的書比《魔戒》系列好看,當然這可能是翻譯的原因,《魔戒》三部曲晦澀平實,要不是憑著對它的愛和毅力,我也讀不完。相比之下,馬丁大叔是專業編劇,所以《冰與火之歌》畫面感很強,一拿起來就放不下,我幾乎是不眠不休看完了前五部共計十五本書的。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一  書歸正傳,譯者打算從「冰與火之歌」系列的翻譯原則談起。  「冰與火之歌」是一部巨著,但同時,它更是一部現代幻想文學市場上、或者更具體地說是在奇幻類型文學市場上成功的商業作品,它不應當、也不能夠是一部曲高和寡或自命不凡的作品。作為類型小說,它應該為一切對此領域稍感興趣的讀者所喜聞樂見。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破紀錄回歸,那些中國版《冰與火之歌》還好嗎?
    龐大格局的世界觀,變幻莫測的人物命運,充滿奇幻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充滿質感的製作水平,都是《冰與火之歌》備受追捧的原因。《冰與火之歌》也成為了高質量魔幻劇的代名詞,在國內許多玄幻劇中也言必稱「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用以標榜自己劇集的質量。只不過就在本尊再掀狂潮之時,這些模仿者已不知身在何處。
  • 女巫並未預言瑟曦之死?原著《冰與火之歌》有,編劇給刪了……
    女王之死,權遊迷們眾說紛紜。所有預測的邏輯源頭,都來自於第五季第1集開頭的4分55秒內容裡:女巫給小瑟曦算命。畫外音:高顏值女巫啊...插一句:HBO每集上千萬美元的製作費,不是白花的,您瞧他們挑的小演員,多用心!大小瑟曦的眼神,都酷似:太像了...瑟曦從小膽大,一點不懼怕女巫,因為她知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她父親的,(將來)也是她的。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的世界中都有哪些魔法存在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中的中魔法吧,之前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今天美叔重新整理了一下,按照類型跟大家分類介紹一下。眾所周知《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中的世界是一個「低魔法」世界。什麼意思呢?
  • 《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12:奔狼之血,艾莉亞的奇幻漂流之旅
    《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07:卷一回眸,狼爸的100種死法《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08:侏儒首相《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09:藍禮之死與魅影殺手《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10:鐵群島與反骨席恩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邊江說,獲取音頻解析版的冰與火之歌吧。
  • 《冰與火之歌》中的軍事天才,史塔克家族佔兩個,奈德上榜
    《冰與火之歌》中的軍事天才,史塔克家族佔兩個,奈德上榜鬍子影視堅持社會主義24字核心,學習雷鋒精神。大家好,我是鬍子,這篇文章我們來說說一部非常火熱的美劇,這部電視劇就是《權利的遊戲》又名《冰與火之歌》。雖然說在這部電視劇最先出來的時候並不是多麼的火熱,但是現在《冰與火之歌》這部電視劇大家還是非常的喜歡,尤其是即將要播放的第八季,大家也是等待了非常長的時間,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在目前這部電視劇中出現的一個角色吧。
  • 《冰與火之歌》紅袍女摘下項鍊後,突然變成老,是項鍊的原因嗎
    今天我們來說說在《冰與火之歌》中最性感的梅姨,因為在《冰與火之歌》中他經常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並且披著紅色的頭髮,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紅袍女」,而且她還非常的漂亮,在《冰與火之歌》裡的女性中梅姨絕對是前三的位置。
  • 解讀冰與火之歌06:盤點一下冰與火之歌裡的神奇生物:森林之子
    冰與火之歌作為一個低魔世界觀的小說,主要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選擇。但是作為一個奇幻類作品,作者喬治馬丁還是在其中加上了不少有趣古怪的生物。今天就讓我們懷著獵奇的心態來聊聊冰與火世界中的奇怪生物之一森林之子(Children of the Forest)。森林之子並不是人類,他們甚至出現在人類之前,在遠沒有人類到來的時候,森林之子就和巨人等生物生活在維斯特洛大陸上了。
  • 權力的遊戲原版小說書中冰與火之歌原著最終大結局劇透
    雖然目前電視劇還未播出,無法得知劇集的最終結局,但是該劇的原著小說《冰與火之歌》已經完結,下面就來看看原著小說的結局幫助,來幫助猜測電視劇的結局吧!  權遊8最終季觀看入口》》權力的遊戲第八季騰訊視頻在線播放地址  《冰與火之歌》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各角色在書中是這樣的形象!
    在黑水河之役中,提利昂受了幾乎致命的重傷,被削去了半個鼻子,留下了無法復原的疤痕。——《冰與火之歌》冰雨的風暴卷。其實皮特·丁拉基就是在演他自己,演技我們就不去討論了,這是毋庸置疑的。外形方面,雖然劇集中也在黑水河之役後給小惡魔面頰上留了一條疤,但是顯然他的鼻子還是完整的。
  • 七大王國之爭 《冰與火之歌徵服》上架澳洲App store
    導 讀 由知名美劇改編《 冰與火之歌 》的手機遊戲《 冰與火之歌:徵服 (暫譯,Game of Thrones
  • 「冰與火之歌」第六卷今年確認無法出版
    《冰與火之歌》小說的原作者喬治·R·R·馬丁宣布,《冰與火之歌》第六卷《凜冬的寒風》今年肯定無法出版。而粉絲已經等待這本書7年。它是《冰與火之歌》系列七本中的第六本。故事發生在系列第四本《群鴉的盛宴》(2005)和第五本《魔龍的狂舞》(2011)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