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過招實操寶典# 之 #貓媽答疑#
這兩天的網絡新聞幾乎被兩個10歲熊孩子給刷屏了。
兩孩子連繼掰斷了14輛豪車的車標, 其中2輛邁巴赫12輛奔馳。家長在小區群裡給大家道歉,並且表示已抽了兩巴掌,兩孩子一路沒敢出聲,知道是闖了大禍了。
回家後,對這熊孩子除了打罵,還能怎麼辦?
第一條:把人和事分開
《虎娃貓媽親子過招十二年》第六招
「小王八蛋」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形成低自尊,很容易給自己籤上「壞孩子」的標籤,反而可能更想做更多的糟心事。
所以家長要對事情進行規範,對人還是要無條件的愛。告訴孩子:看來你們已經知道錯了,爸媽一直愛你的,相信你們能知錯就改。接下來,你們需要學習承擔自己的後果責任。
當我們做到把人和事分開,我們將不再陷入對孩子人品的憤怒中,情緒平復了,理智就能上線,讓我們就有能量智慧地幫助到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第二條: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
《虎娃貓媽親子過招十二年》第五招
第五招 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從新聞中可以看到,家長當即就在小區裡道歉,為他勇於承擔責任點讚。那我們怎麼教會孩子承擔到自己的責任呢?
在這件事上,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車標價值多少,家長為此要付出怎麼的代價,我們家長的普及這些知識。請相信,正如每一個父母都想做好父母一樣,每一個孩子都是想做好孩子的。所以,當他們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後,他們會發自內心的規範自己的行為,不願再錯。這樣他們就開始學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第三條:理解感受需要,學會每件事有三個以上解決辦法
《虎娃貓媽親子過招十二年》第一招 第七招
怎麼避免孩子再犯類似的錯誤呢?家長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從中找到這個行為背後的需要。比如,孩子有可能是覺得收集到這些豪車的車標會在小朋友中特別有成就感?或者,有可能是在掰斷的時候感到特別的開心?又或者有別的什麼原因。
我們了解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後,就可以引導孩子知道:每件事有三個以上解決辦法。要滿足這樣的感受和需要,除了去掰車標,我們還可以做不傷害別人、不損害自己的事情來達到。我們一起來想三個辦法吧。
家長使用了貓媽親子過招的這三招,孩子們將會在這件事上獲得成長的機會: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解決問題、學會三思而後行。
#建設前六年,輕鬆後六年#
在貓媽們親自過招中,讓孩子們成為有力量的虎娃。
參考《虎娃貓媽親子過招十二年》6《吃檳榔的欣》 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