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房貸新規,信貸「水龍頭」再收緊

2021-01-09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來咖智庫

房地產市場在2021又迎來一個重要變化。

2020年12月末,央行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機構覆蓋範圍、管理要求及調整機制。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以下簡稱房地產貸款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以下簡稱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

先說結論。一言以蔽之,隨著《通知》的下發,預計2021年房地產貸款餘額將少增4000億左右,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少增3500億左右。隨著額度的縮減,無論是對個人還是機構,拿到房地產貸款將越來越難。

近年來,在「房住不炒」的導向下,監管部門對銀行房地產貸款投放一直有嚴格監管。央行披露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三季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48.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末低0.3個百分點,連續26個月回落;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產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7.2%,比去年全年低6.8個百分點。

市場普遍認為,銀行業房地產貸款調整已經持續很長時間,《通知》出臺只是將前期政策制度化。

01 房貸新規影響幾何?

安信證券認為,此次政策對銀行基本面的影響偏中性、偏長期,銀行資產負債表或將重構。

基於房地產相關貸款有土地、房產作為抵押,國際上主要零售型銀行(例如摩根大通、富國銀行、恒生銀行等)均將按揭貸款作為重點的信貸投放領域,但次貸危機之後,居民過度加槓桿對個人按揭貸款資產質量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這些銀行也都適當降低了個人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的比例。此次政策對國內銀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從零售端來看,適當控制居民加槓桿買房的速度與節奏,在此政策影響下,銀行預計將小幅收緊個人按揭客戶的審核門檻,客戶挑選會更加優中選優。而更多零售信貸資源有望在信用卡、個人消費信貸、個人經營性貸款之間均勻分布,支持居民消費與小微主體的經營,這也對銀行挑選優質客戶、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個人按揭貸款想跟以前一樣用便宜的利率拿到錢,基本就很難了。

從對公端來看,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銀行表內房企融資實際上已經審核比較嚴格,各家銀行對房地產企業均設置白名單,此次政策並未對房地產對公貸款佔比設置上限,預計對於房地產企業影響相對有限。

安信證券預計,不達標銀行壓降貸款或將導致2021年房地產貸款餘額少增4000億左右,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少增3500億左右。

但在房地產貸款上限的考核目標下,銀行未來或將進一步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型企業、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而這些貸款主體抵押品相對不足,監管層也是希望銀行提高信用類貸款佔比,從中長期看,銀行也將逐步改變過去依賴抵押物的貸款方式,資產負債表有望重構,客戶結構、貸款結構、風控模式也有望更加優化。

受《通知》下發的影響,2021開年以來,銀行板塊走勢疲弱。此次政策對銀行股影響偏利空原因在於,2021年銀行股的核心邏輯仍是經濟復甦驅動銀行景氣周期上行,部分上市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已經超出監管上限,需要在過渡期內通過時間和空間去消化資負結構調整的壓力。

浙商證券則預計,新規對2021年信貸投放總量及社融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信貸結構,有助於繼續提高製造業信貸佔比,房地產貸款佔比將有所回落。

首先,新規對不達標銀行設置了較長的過渡期,且比例考核的情況下,僅需房地產貸款投放速率低於總體貸款投放速率,因此更多的是影響銀行信貸投放結構;其次,2020年央行通過MPA考核等方式引導銀行加大對製造業中長期信貸的投放比例,並強化對地產信貸投放的監管,意在加強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就業。

基本面改善,製造業資本開支需求有望提升,與本次新規相輔相成,有助於提高製造業信貸佔比;個人按揭貸款也將受限,這對地產銷售可能帶來衝擊,進而拖累M1增速。

02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基本要求

《通知》還提出了一系列的配套要求。

建立區域分檔差異化集中度管理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存量房地產貸款業務現狀等因素,分檔設定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同時,為體現區域差異,確定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時,可以有適度的彈性。結合所在地經濟金融發展水平、轄區內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特點,以《通知》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為基準,可以有增減2.5個百分點的浮動範圍。

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管理制度還設置了過渡期,以保證政策的平穩實施。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的,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4年。

光大證券認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的初衷,在堅持房地產融資穩中從緊的原則下進行差異化調節,對上市銀行而言,房地產總增量受影響不大,主要是銀行間存在差異化影響,大型銀行中,建行、中行和郵儲銀行超標;股份制銀行中,招行、中信、浦發、平安,興業超標,部分城商行超標。以上銀行將面臨2~4年的過渡期安排。

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的業務調整過渡期分別設置。對於業務調整過渡期結束後因客觀原因未能滿足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經批准後可以適度延長過渡期。

對此,東吳證券指出政策給予充足過渡期,商業銀行不需要對存量的涉房類貸款進行「壓降」,只需要調整未來2~4年的新增貸款結構,逐步推動存量佔比達標。

並預計招商銀行面臨超標壓力相對較大,4年過渡期內需要調整新增貸款結構;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零售銀行存量房貸佔比很低,基本沒有調整壓力;興業銀行超標幅度接近招商銀行,新增貸款結構調整壓力較大;建設銀行與中國銀行超標幅度相對較大,預計資源向小微傾斜;在其他中小城商行中,成都銀行的調整壓力相對最大,按揭與對公貸款均超標明顯。

其他要求。管理要求以法人(不含境外分行)為單位設定並執行,對全國性銀行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不單獨設定要求。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為配合資管新規的實施,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產貸款不納入統計範圍。

相關焦點

  • 銀行信貸緊縮三級跳 性住房遭遇冰河時代
    ] 從抬高二套房貸門檻,到叫停過熱地區三套房貸,再到實行以房為本的嚴格二套房執行標準,4月14日到4月21日,短短一周,部門完成了旨在穩定房價,遏制投機性購房的政策三級跳。一位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信貸經理表示,巨大壓力下,各銀行都已開始迅速執行新規。「3個政策疊加在一起,正是這次金融信貸調控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抑制投機性需求,穩定房價。」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表示,相對於短期內難以改善的住宅供應,通過抑制需求能對樓市產生立竿見影的降溫作用。正是這種可預見的迅速降溫作用,業界紛紛表示一季度個貸同比53.4%的增速將成為歷史。
  • 信貸管控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
    01信貸額度不足元旦期間,一則房貸新聞炸裂房產圈。有媒體報導,剛進入2021新年,銀行的房貸額度不松反緊、部分銀行房貸佔比或許已經超過規定的限額。什麼意思呢?就是2021年的銀行信貸總額度不會比2020年多、甚至還可能會減少,部分銀行的房貸佔全部貸款的比列已超過監管層規定的上限…也就意味著銀行業的房貸總額度要下降。可是我們要知道,2020年的房貸審批已經很難了。部分銀行從去年8月份開始就陸續暫停房貸審批,即使不少銀行仍在審批房貸但卻沒有房貸額度、只能口頭承諾至2021年1月放款。
  • 央行再推房貸「兩道紅線」!
    1、年內房貸走勢■ 首二套房貸款利率受疫情影響,在國內資金大放水的環境下,2020年上半年房貸利率下滑明顯,下半年處於較平穩階段。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國首二套房的貸款利率均同比下降了31BP,降幅超5年期LPR降幅(15BP)的兩倍。
  • 恭喜一波買房人,央行新規,2021年起,你的房貸「月供要減少」了
    直接上結論:恭喜一波買房人,央行新規,2021年起,你的房貸「月供要減少」了! 什麼意思呢?根據央行在之前發布的「關於存量浮動房貸利率全部轉換為LPR對標利率」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的浮動利率都將錨定LPR利率。也就是說,LPR利率下行,那麼你的個人貸款利率就降低。
  • 元旦後銀行房貸額度不松反緊,這一新規正在發威!還有個...
    據券商中國報導,一家貸款中介表示,每年的1月是各家銀行房貸額度最充足的時候,但據銀行這幾天的反饋,今年情況驚現異常——額度普遍較緊。近日,一位大中型銀行支行行長也估計,今年該行的房貸額度不會寬鬆。這個表述的背景是,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出臺的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通知。
  • 南充按揭貸款額度收緊 今年申請可能明年才放款
    近日有媒體稱,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已暫停房貸業務,部分國有銀行網點人員表示,可辦理申請和審批,但放款時間拖到了明年。在房貸可用額度有限,銀行間資金緊張的雙重壓力之下,「今年還能不能取得住房按揭」,這讓購房者很是苦悶。昨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先後走訪了南充多家銀行進行了解。
  • 新規之下的房貸申請會又難又貴嗎?建議購房族多對比幾家銀行
    買房人2021年向銀行申請房貸會不會變得又難又貴呢?上述通知對銀行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方面,大型銀行為32.5%,以股份行和個別城商行為代表的中型銀行為20%,以城商行、民營銀行等為代表的小型銀行為17.5%。
  • 新年第一周,你貸到房貸了嗎?
    「房貸額度相對來說較緊,目前申請貸款基本都需要排隊。」這是近期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多位銀行業人士時聽到的最高頻次的回答。而此時恰恰距離房貸新規發布半個月左右,原本要衝刺「開門紅」的銀行不得不控制涉房類貸款的投放,轉而兼顧發力其他領域的信貸業務。
  • 2021年信貸投放圈定重點
    來源:金融投資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 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比房貸利息低、年限長、成數多!房貸紅線嚴控下 「房抵經營貸」成...
    華夏時報   2021-01-11 11:26 [摘要] 近日,知情人士張茹(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一些購房者通過全款再抵押以「房抵經營貸」方式曲線獲得貸款,有的甚至可做到房屋評估價的7成,在嚴格的房貸規則下,這個成數已經超過大部分按揭貸成數。
  • 央行2021上海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加大對綠色發展等領域信貸支持
    來源:央行原標題:2021年上海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召開來源:上海總部2021年1月11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2021年上海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傳達貫徹2021年人民銀行貨幣信貸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部署2021年工作。
  • 房貸利率掛鈎LPR生效,你的房貸月供少了嗎?
    如果不選擇固定利率,1月1日起,房貸利率根據LPR已重新定價。不過,LPR走低,有的人房貸降低,省出一頓大盤雞;但有的人房貸卻漲了,損失好幾個麵包。 這裡也要提醒一下房貸人,由於LPR調整,1月和2月還款金額可能會有波動,請足額繳存以免出現逾期。
  • 房貸「五類分檔」,樓市大起大落或成歷史
    從2020年年中熱議的對開發商融資設立「三道紅線」,再到年末對銀行房貸設置「五類分檔」,可以看出,房地產金融長效機制——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漸趨成熟。不過,房貸「五類分檔」的邏輯與針對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完全不一樣。「五類分檔」是對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採取雙管控。
  • 房貸額度叫急!合肥已有銀行停貸!多家銀行放款要排隊
    簡單說,如果選擇固定利率,房貸將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如果選擇「LPR+加點」浮動利率,今後的房貸利率會隨著LPR變化。LPR每月公布一次,可升可降。帶著買房人的疑問,我詢問多家銀行工作人員發現,目前銀行貸款額度收緊,申請首套房貸需要排隊放款。其中,放款最快的是興業銀行。興業銀行工作人員告知:「現在銀行額度比較充足,申請房貸的話,拿證後一個月左右即可放款。」
  • 監管放大招推最嚴「限貸令」:2021年房貸怎麼拿 要排多久隊?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劃定上限對住房貸款申請及房貸利率的影響可控。首先是超限銀行有限,其次規模有限,且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有大行,新規的過渡期較長,因此無論對個人還是銀行,影響都有限。董希淼還認為,調控不是絕對縮量,如果未來其他貸款增多,房貸所佔比例自然就會減少。
  • 2021 開年最重磅!樓市、股市一個比一個狠!
    這麼大的事情出來,市場自然熱議一片,金融地產板塊的分析師們,更是八百裡加急分析影響,研判 2021 走勢可能。原以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將成為 2020 年中國金融圈最後一件大事,沒成想,滬深兩大交易所竟然在 2020 年最後一天夜裡十點半,也就是 2021 年元旦前一個半小時,正式宣發退市新規。
  • 2020信貸ABS市場總結
    展望2021年,在監管與市場參與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信貸ABS市場發展有望進一步提質增效。ABS總量的79.1%,其中,RMBS發行54單、4,072.6億元,發行規模佔銀行間信貸ABS發行總量的50.6%,繼續保持信貸ABS市場主導地位。
  • 上海房貸利率下調遭反轉 銀行面臨有心無膽的尷尬
    不過,在當前放鬆利率政策容易引起市場的亢奮,帶來房價上漲預期,因此,預計年內房貸政策難鬆動。上海房貸利率下調遭反轉8月9日,有消息稱,工行、農行擬將上海首套房房貸利率從9.5折下調至9折,二套房貸利率維持基準利率上浮10%不變。消息一經流出便引發市場關注。不過,隨後農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官方相繼否認下調首套房貸利率。
  • 中美消費信貸對比:為什麼有頭有臉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都沒有放貸?
    中美消費信貸科技有20年之差! 不過,中國最彪悍的是,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逾越過傳統信用卡發展增速的天花板,直接再爆增長——2011-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規模高速增長,促進消費金融快速發展。央行《支付體系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行動支付金額由2011年的2.47萬億,增長到2017年的202.93萬億,年平均增速超過150%!